從去年(2017)一月開始,舉辦十多場海內外巡迴展,「器蘊風華」黃大安柴燒陶藝世界巡迴展,他是性喜質樸的柴燒專家,此次在國內的最後一場展出,3月3日下午,在佛光山屏東講堂佛光緣美術館,舉行開幕茶會,小提琴家江敬業應邀演奏一段「梁祝」優美曲調,以享共襄盛舉的100多位嘉賓。

從去年(2017)一月開始,舉辦十多場海內外巡迴展,「器蘊風華」黃大安柴燒陶藝世界巡迴展,他是性喜質樸的柴燒專家,此次在國內的最後一場展出,3月3日下午,在佛光山屏東講堂佛光緣美術館,舉行開幕茶會,小提琴家江敬業應邀演奏一段「梁祝」優美曲調,以享共襄盛舉的100多位嘉賓。
《聽.見》吳亞鴻的藝術視界,11月18日在佛光緣美術館東禪館開幕,由享譽國際藝壇名家鍾正山、星洲日報總經理陳金泉、佛光緣美術館執行長有航法師及東禪美術分會會長蘇鈺嬅主持開幕剪綵。
王卉娟長年旅居澳洲,以畫畫記錄生活,透過藝術創作與菩薩心靈對話,她的作品蘊含思想的厚度,廣受好評。3月25日台北道場佛光緣美術館舉辦《千年的邀請—畫說人間菩薩》新書發表會,邀請藝文愛好者,與她一起穿梭千年的時空,乘著六度波羅蜜的舟船,與畫中菩薩同遊佛法的智慧大海。
為讓基督城大眾能品嘗茶香及了解中華茶道文化,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二館3月25日舉辦兩場茶道品嘗會。當天由美術館公關韓筱葉為9位報名者泡茶及服務。韓筱葉首先帶領大眾參觀如來殿、時光隧道及觀賞豐一吟的護生畫集及Gail Batchelor的抽象畫展,讓大眾認識南島佛光山多元弘法功能。
「以說故事的方式,深入淺出地引領學員認識美術館與藝文活動。」第一次到社區大學開課的彰化師範大學教授陳世強,說明「美術館趴趴走」課程規劃理念,實地參觀美術展覽與藝文空間,台灣美術簡史介紹與藝術作品賞析等三大主軸。
原籍湖北的劉老師,是武漢美術家協會理事及湖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大半生的工作就是在學校教書畫,也出版過《當代中國畫家精品─劉敦義畫冊》、編著《中國畫.山水.花鳥》,他的作品在中國及巴黎展出,也曾多次獲獎。
佛光山萬年寺的佛光緣美術館馬尼拉館,3月11日下午舉行「布與生活─菲律賓傳統紡織布展」開幕典禮,展出菲律賓土著「益訥」人裡的「町烏宛」民族純手工紡織的傳統服裝。這次展覽作品的編織者和她們的家人,展出的是町烏宛民族傳統紡織布文化的驕傲,更是菲律賓文化遺產,吸引了百餘位中、菲人士共襄盛舉。
一張照片的力量,有多遠大?一張照片的背後,有多少意含?「裴鏡下的佛光山春節平安燈法會」攝影展,今起至4/1在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展出,逾五十幅作品,由佛光山慧裴法師以自己在2016年所撰寫「從佛光山春節平安燈法會倫析論人間佛教的理念與實踐」論文,搭配自己所攝影,3/10開展當天親自導覽,說明拍攝下來的每一張相片的緣由及心路歷程。
藝術家羅睿琳表示,無論是「纏繞畫」或是「禪繞畫」,她比較喜歡的是「禪繞畫」,而個人的創作是從圓心開始畫圓。透過《普門品》音檔唱誦,大眾提起毛筆開始創作,聚精會神,一筆一畫,一圈一圓,慢慢地勾勒出多樣的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