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擁有多麼大福報的一位藝術家?去年11月,陳玉庭從新加坡返台、與好友們選屏東講堂滴水坊用餐、順便到三樓佛光緣美術館參觀、巧遇屏東館主任王惠蓮導覽、好友生死學講師郭惠芯認識王主任、聽說屏東館正籌畫佛誕特展、陳玉庭立刻表示希望承擔,這一連串的巧因緣促成了她在國內第一次的展出,並且是在家鄉屏東的佛光緣美術館。

閱讀全文...

信仰外顯為藝術,藝術就是信仰的修行法門,宗教與藝術二者交融在觀念行為藝術創作者石晉華的「行」中,是修行者的「行」。石晉華以20年的苦行的歲月,創作「走鉛筆的人」,一面牆從白色到黑色,一枝筆一世的生命,生生世世累積多少惡業,在漆黑的牆壁前,彷彿在為自己所造的的惡業懺悔。

閱讀全文...

在蔡獻友的畫作上,可以看到許多葉子和樹的圖像,這是蔡獻友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看到曠野土地上的林木,落下許多錯落的落葉,那些落葉,引起他對於步入中年後,感受到生命不像年輕時旺盛的感慨,但是如果從中產生省思的力量,「會讓生命再次茂盛。」這也促使蔡獻友將這樣的想法融入作品中展現。

閱讀全文...

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館訊主編鄭春翔著迷於硬筆書法已有30年,且練就寫小字的功力,每個字不超過1mm,雖然極細微,但一筆一畫皆清晰可見。書寫的內容有古典詩詞、動輒上萬字的佛教經典,沉浸在鋼筆書寫的樂趣裡,讓他直呼:「是人生的意外!」而且成本低廉,喜悅最大,又易於收藏,儘管公務繁忙,只能利用下班後的空檔書寫,但仍樂此不疲。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