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 心昇 基督城報導】2021-03-07

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二館舉辦「行願千里–許文融創作世界巡迴展」,展出將近2個月以來深獲好評,參訪者不僅對展覽的精心作品感到讚歎,更從中認識到異國文化。

紐西蘭民眾June和Geraldine對展覽中的牛系列繪圖非常驚歎,覺得牛畫得栩栩如生,彷彿在跟自己對話,相信作者與牛有長期互動;從「喜迎春」作品中,讓他們了解到亞洲的農耕方式是以牛犁田。生長在基督城農耕家庭的June分享,小時候經常跟隨父親到農田,看到父親用健壯的馬拉車耕種,馬的反應動作非常機靈也很靈巧,對農耕作務有很大助益;孩童時期與馬有著深厚的情意連結,至今依然對馬犁田的畫面念念不忘。

來自紐西蘭Darfield的民眾Erna Henning,對「喜迎春」作品非常歡喜,令他感受到畫中人物和牛的動感,及農村生活的喜悅。Erna在南非出生長大,自小就有機會到野生動物保護區看到獅子、花豹、大象、斑馬等野生動物。Erna聽長輩說,南非曾經以馬犁田,然而在1800年代末,馬突然被莫名昆蟲叮咬導致大量死亡,農夫只好善用資源,訓練斑馬耕種玉米。後來馬恢復正常,農夫不再用斑馬來耕作。有人突發奇想,把斑馬和馬交配,產生了斑馬獸(zebroid或zorse)。

基督城民眾Sarah和David兩姐弟仔細欣賞「行願千里展」的每一件展品,為精緻的雕塑和繪畫作品感到不可思議,非常讚歎許文融老師的藝術才華。他們最喜歡「禪門」繪圖作品,可感受到畫中小孩與牛為伍的樂趣,紅色的背景也充滿喜氣。

透過欣賞「行願千里展」,訪客不但有機會認識亞洲的民俗風情,也願意分享本國或本身曾經歷的人文事跡,讓聆聽者開拓視野,與世界的另一端接軌,達到文化互通交流的目的。

 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二館舉辦「行願千里—許文融創作世界巡迴展」,

展出將近2個月以來深獲好評。圖/紐西蘭南島佛光山提供

 紐西蘭民眾June(左)和Geraldine(右)對展覽中的牛系列繪圖非常驚嘆,

覺得牛畫得栩栩如生,彷彿在跟自己對話。人間社記者曾俊美攝

 「喜迎春」繪圖作品讓許多訪客感受到內心的喜悅。人間社記者曾俊美攝

 紐西蘭民眾Erna Henning(右)從「喜迎春」作品中感受到畫中人物和牛的動感,

及農村生活的喜悅。人間社記者曾俊美攝

基督城民眾Sarah(左)和David(右)兩姊弟,

從欣賞「禪門」繪圖作品感受到畫中小孩與牛為伍的樂趣。人間社記者曾俊美攝

【人間社 唐恬 台南報導】2021-03-07

第十三屆國際佛光緣小藝術家奬「幸福樂」2020兒童巡迴美展,3月6日下午在佛光山南台別院開幕,這是世界巡迴展的第3站,其中有35幅台南地區的得獎作品參與展出,特別是幼兒組、國中組、高年級組的佛光獎都獎落台南市,台南市成為這次國際比賽中得獎眾多的佼佼者。

第十三屆國際佛光緣小藝術家獎延續上一屆的「幸福樂」,讓孩童繼續以彩筆揮灑幸福,第十三屆海內外有近萬件作品參賽,有315名得獎者脫穎而出,年齡層涵蓋幼兒至國中,無論是到佛光山欣賞花燈、拔河比賽的同心協力、木棉花盛開帶來的幸福、佛像店師傅雕刻佛像的感動、還有以地球的形象呈現無遠弗屆的佛光等,傳達的都是孩子們眼中的美好世界、心中的幸福與感動。

佛光緣美術館台南館館長滿舟法師致詞表示,這次巡迴展的主題「幸福樂」,是讓小朋友去思考在生活中存在著幸福感,啟發孩子們感受到父母師長對他們的愛、付出和關懷,啟發孩子們內心的感恩跟知足,感受到幸福一直都在身邊,這就是這次活動的主要精神內涵,這也可讓大人們從孩子們的畫作中去看到孩子們心中的幸福是什麼。這次獲獎作品中看到最多的主題是「洗澡」,值得我們思考,在那洗澡的幾分鐘當中,孩子們感受到父母完全屬於自己,是最親近的時候,爸媽的陪伴是孩子們最幸福期待的一件事,有父母的陪伴,讓孩子感受到家的安全、歸屬、支持感,其人格成長必定也是很優秀的。

藝術家陳泰元、梁香、林俊賢、王國和代表藝術家們發表了鼓勵感言。陳泰元老師表示,藝術沒有國界、年齡、男女之分,是心靈的表現,在國際上只有藝術是大家能認同的文化、是共同的語言,在藝術裡世界觀都能達到。梁香老師說,兒童畫可表達出孩子們的心靈,這次的幸福主題讓孩子們培養出說好話、存好心、做好事,有同理心,也很感恩家長們對孩子們的藝術培養。林俊賢老師表示,孩子們畫作色彩活潑,表現出心靈的單純,藝術教育傳承更重要的是品德內涵的教育,期許孩子們種一棵菩提樹,從善出發,未來成為有智慧和善良的人。王國和老師表示,對繪畫的教育要正面指導,繪畫沒有對與錯,要對學畫者給於鼓勵及掌聲,讓其情感上得到滿足,尤其對小孩子可讓其人格發展得到完整。

台南市大灣高中15歲的佛光獎得主許安琪作品主題是「佛不分國界」,是有一部分就是在講全球,希望把佛教的「存好心」這樣的祝福讓全世界都知道,所以畫地球,畫作中下方的蓮花和手是代表純潔無瑕,這對他來說是最幸福的。13歲小藝術家林可惟繪畫主題是「愛心送暖幸福樂」,是要時時關懷周遭的人,分享愛就是一種幸福。

開幕式中郭育廷、林羽珊、許詠甯老師也前來共襄盛舉,為大家帶來了精采的古箏、古琴、大提琴演奏,畫展在美妙音樂和繽紛色彩畫作相結合的藝術饗宴中,正式展開,展至4月18日。

第十三屆國際佛光緣小藝術家獎「幸福樂」2020兒童巡迴美展在佛光山南台別院開展,

與會者合影。人間社記者鄭佩香攝

滿舟法師致詞表示「幸福樂」,是讓小朋友去思考在生活中存在著幸福感。人間社記者鄭佩香攝

藝術家陳泰元表示,藝術是心靈的表現,在藝術裡世界觀都能達到。人間社記者鄭佩香攝

13歲的林可惟繪畫主題是「愛心送暖幸福樂」,強調分享愛就是一種幸福。人間社記者鄭佩香攝

【人間社 張爽 紐西蘭奧克蘭報導】2021-03-04

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一館於2月27日,首次舉辦「Art Buffet」活動,吸引藝術家、佛光緣之友、藝術愛好者及親友共119位大眾出席。此次活動旨在為社區帶來歡喜,讓大眾與親友一起享用美味素食的同時,亦享受道場寧靜優美的氛圍。

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館館長滿信法師帶領團隊策畫活動流程,並將地點選在寺院的長廊上,與道場庭院交相輝映,令與會大眾收穫獨特體驗。10餘位香積菩薩們在一館主任如廉法師的帶領下,清晨6時即開始在大寮整齊有序的準備食材,集體創作出一道道精緻可口、種類繁多的素食餐點。北島佛光青年帶來精彩的鋼琴、吉他、古箏演奏及歌舞,也為整場活動帶動氣氛,創造許多驚喜與感動。

大會安排了兩場「姚紅英針繡風華刺繡展」導覽,館方特別準備了放大鏡方便大眾近距離觀看這些精美絕倫的藝術作品,其中最受青睞的作品是「樹林小溪」。大眾表示,非常榮幸可以欣賞到如此高質量的刺繡作品,並盛讚作品色彩的搭配、光線的運用、構圖的巧思及對細節的注重,在不同作品中展現的淋漓盡致,也十分好奇藝術家如何運用不同的技法,繡出「花瓶」作品,作品中一圈一圈的勾線,是否和「法式結粒繡」同出一轍?並詢問藝術家受到怎樣的鼓舞,進而創作出如此精彩的作品?

一館館員 Vicky 為大眾介紹藝術家學習刺繡的故事、展出因緣及藝術家的創作技法,分享藝術家通過多年的練習,意識到刺繡僅憑「繡的像」是不夠的,需要形神兼備、富有神采,更要有藝術感。刺繡對姚紅英女士來說已成為一種責任與使命,她發願要把這項技藝傳承下去。此外,佛法智慧也給了她新的視野與生活的力量,讓她對刺繡有了更深刻的見解。

大眾表示,食物非常精緻,種類選擇豐富,聽聞香積菩薩從清晨6時開始製作這些精美的素食,讚歎感動大家的用心,離開時都非常歡喜,希望未來可以再度參與此類活動。

 

 館方特別準備了放大鏡,方便大眾近距離觀看這些景彩絕倫的藝術作品。人間社記者Wawa攝

 館方特別準備了放大鏡,方便大眾近距離觀看這些景彩絕倫的藝術作品。人間社記者蘇少暘攝

 大眾仔細觀看刺繡作品。人間社記者Wawa攝

 大會安排了兩場「姚紅英刺繡展」導覽。人間社記者Wawa攝

 當地民眾歡喜享用素食餐點。人間社記者Wawa攝

 茶會地點在寺院的長廊上,與道場庭院交相輝映,令與會大眾收穫獨特體驗。人間社記者Wawa攝

茶會地點在寺院的長廊上,與道場庭院交相輝映,令與會大眾收穫獨特體驗。人間社記者蘇少暘攝

 茶會地點在寺院的長廊上,與道場庭院交相輝映,令與會大眾收穫獨特體驗。人間社記者蘇少暘攝

 茶會地點在寺院的長廊上,與道場庭院交相輝映,令與會大眾收穫獨特體驗。人間社記者蘇少暘攝

佛光青年帶來精彩表演, 為整場活動帶動氣氛。人間社記者蘇少暘攝

一館館員Vicky進行展場導覽。人間社記者Wawa攝

【人間社 彰平 洛杉磯報導】2021-02-16

「平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花以它的嬌麗、芬芳、清淨,豐富了大自然與人類的精神生命。「西來寺池坊插花班」每年舉辦成果展,讓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切磋。今年,由於疫情緣故,2月12日特舉辦線上展覽,展出14幅作品,以供大眾方便欣賞。另外,池坊插花班老師楊芙婷也特別錄製2個影片,分享春節花藝技巧和其意義,給同學們關心與祝福。

「西來寺池坊插花班」的開辦因緣,是由於2012年「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展」於西來寺展出期間,池坊美國加州聖蓋博谷支部老師楊芙婷至現場插花布置,更增書法展之殊勝典雅。以此因緣,開辦此插花班,許多同學皆慕名報名參加。楊芙婷執教經驗50年,不止教導學員插花藝術,更常以花為題,分享做人處事的正理。

諸佛菩薩之間相互問候,多以花來表達,《大般若經》中,十方諸佛派遣菩薩到娑婆世界向釋尊問訊,都是手持金色蓮花供養佛陀。雖然線上的展覽,只有簡簡單單的照片展示,但其背後,原是一支支的花,一片片的葉子,經過同學們的努力,老師對每一幅作品都細心的指導,一切的因緣成就,才有了線上作品的呈現。

線上展覽網頁連結:https://sites.google.com/ibps.org/hsilaitemple-ikebana/%E5%AD%B8%E7%94%9F%E4%BD%9C%E5%93%8

「西來寺池坊插花班」的開辦因緣,是由於2012年「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展」於西來寺展出期間,

池坊美國加州聖蓋博谷支部楊芙婷老師至現場插花佈置,更增書法展之殊勝典雅。圖/西來寺提供

西來寺池坊插花班。圖/西來寺提供

「西來寺池坊插花班」每年舉辦成果展,2021年元旦展覽合影。圖/西來寺提供

西來寺新春池坊花藝展,展出作品。圖/西來寺提供

西來寺新春池坊花藝展,展出作品。圖/西來寺提供

【人間社 常謙 高雄市報導】2021-01-21

登發國小特教班師生一行14人,在謝佳蓉老師帶領下,1月19日上午參訪位於南屏別院六樓的佛光緣美術館高雄館。在高雄館主任有泉法師及義工師姐的接待下,與星雲大師一筆字接心,領受「有愛無礙」的藝術之旅。

與一般學生相比,特教班的學生能力較為落後,專注力維持也較有困難。為了讓班上的學生可以透過參訪行程學習和成長,謝佳蓉老師特別在行前與高雄市教育局身心障礙團隊語言治療師,同時也是美術館義工的余玻莉老師,商討行程、課程規劃並進行場勘,期能透過此參訪活動,作為學生期末教學目標及教學成果的驗收,並開創不同以往的學習經驗。

一早到達南屏別院,義工林金華在彌勒佛前與十位特教生相見歡,除傳授通關密語「吉祥」手勢和打招呼問候外,同時介紹「蔬食A計畫」,分享素食對於地球環境的重要性。因為事前在學校謝老師已做過行程簡報介紹,所以學生們一到美術館就有熟悉感。退休前也是教師的義工林金華,用淺白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的為學生們介紹星雲大師及大師寫一筆字的因緣,孩子們雖然無法全然了解,卻都很專注的聆聽;在枯山水區認真聽禪宗達摩祖師傳法的故事,每個孩子都聚精會神,專注的神情讓義工們很是讚歎。

唱〈十修歌〉是高雄館最具特色的藝術弘法。因應學生們的程度和能力,義工們特別選用兒歌〈小星星〉、〈生日快樂〉、〈恭喜恭喜〉等三首較為耳熟能詳的歌曲進行帶唱。一時童稚的歌聲將「一修人我不計較、二修人我不比較……」朗朗唱出,讓人佩服這群特教生平時在老師細心關照下的訓練有素。

飯後「跑香」是全新的體驗,第一次參與的歐芮妍說:跟著老師在觀音媽媽前面走來走去,真的很有趣;小六的翁偉誠則覺得跑香很新鮮,可以讓吃飽飽的肚子消化消化。最可愛的王逸亮一跑完香,立刻打個飽嗝,讓大家不覺莞爾。

有泉法師特別以星雲大師2021年墨寶「花開四季、耕耘心田」,讓孩子們體驗創意春聯製作,孩子們在墨寶上貼上色彩繽紛的豆豆貼,專注的神情、認真的態度及創意,讓一旁的義工們都深感特殊教育的不可思議。

有泉法師表示:藝術可以跨越國界,用藝術接引身心障礙學生,讓他們藉由參與藝術活動得以親近佛法,並在八識田中種下菩提種子和得度因緣。大師的慈悲心和特教班孩子們純真的心,皆是呼應著佛陀所言「人人皆有佛性」也祈願在諸佛菩薩加被下,這群孩子都能身心平安。

登發國小特教班師生一行14人在謝佳蓉老師帶領下,

1月19日上午參訪位於南屏別院六樓的佛光緣美術館高雄館。圖/謝佳容提供

唱〈十修歌〉是高雄館最具特色的藝術弘法。因應學生們的程度和能力,

義工們特別選用兒歌〈小星星〉、〈生日快樂〉、〈恭喜恭喜〉

等三首較為耳熟能詳的歌曲進行帶唱。圖/謝佳蓉提供

義工為登發國小特教班的師生,介紹「蔬食A計畫」,

分享素食對地球環境的重要性。圖/謝佳蓉提供

枯山水區認真聽禪宗達摩祖師傳法的故事,

每個孩子都聚精會神聆聽林金華老師的解說。圖/謝佳蓉提供

義工林金華在彌勒佛前與十位特教生相見歡,

除傳授通關密語「吉祥」手勢和打招呼問候方式。圖/謝佳蓉提供

【人間社 張爽 紐西蘭奧克蘭報導】2021-01-31

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一館正在舉辦的「姚紅英針繡風華刺繡展」,1月19日至24日共吸引654位大眾來參觀,大家讚歎藝術家手藝精湛,作品細膩精緻,歎為觀止。

Dianne Oidham 和 Down Hocoath十幾年前參觀過姚紅英刺繡展,她們於去年耶誕節前從報紙上得知這個展覽,1月19日特別來參觀。Dianne感嘆時間過得真快,沒想到還能再次看到這麼精彩的作品。Down表示作品的精緻程度令人難以置信,無法移開雙眼。她們離開時特别感謝館方舉辦此次展出,讓她們再度欣賞到姚紅英的作品。

當地人Chayil Couple 20日第一次參觀,當他得知所有藝術作品是由同一位藝術家完成,更是讚歎不已。藝術家的創作能力很強,作品精緻技巧高超,真是世間少有,非常幸運可以在奧克蘭欣賞到如此高品質的刺繡展。

藝術家Jan Simmons和Mandi Gregovy21日來展廳參觀,Jan看到「眾寶觀音」時表示,這幅作品很傳神,令人感覺平靜。她們最喜歡「樹林小溪」,色彩、光線、陰影等都非常吸引人,遠看就像一幅畫,真美!無法想像這些作品是用針線完成,藝術家必有一雙神奇的手和靈巧的心!

潘女士於22日生日當天特意來道場參觀後表示,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除了對藝術家的欽佩,更羨慕她能在一個領域發揮到極致,也要向她學習,讓自己的人生充滿意義。

來自Tauranga的James Burgess在展場逗留了一個多小時,他被如此高水準的刺繡作品所震撼。與James同行的朋友中也有刺繡愛好者,特別欣賞雙面繡,讚歎藝術家的手藝真高超。

來自蘇州的吳女士與朋友一進入展廳就認出是蘇綉,她們細細欣賞每一幅作品,吳女士表示,在蘇州都沒見過這麼高水準的蘇綉,而且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意學刺繡,懂這項技術的人越來越少了。當看到雙面繡「鍾馗」時稱讚不已,鍾馗的頭髮都是一條條豎起來的,老虎更是栩栩如生,非常生動形象。

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一館正在舉辦的「姚紅英針繡風華刺繡展」,1月19日至24日共吸引654位大眾來參觀,

大家讚嘆藝術家手藝精湛,作品細膩精緻,歎為觀止。圖/紐西蘭北島佛光山提供

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一館正在舉辦的「姚紅英針繡風華刺繡展」,1月19日至24日共吸引654位大眾來參觀,

大家讚嘆藝術家手藝精湛,作品細膩精緻,歎為觀止。圖/紐西蘭北島佛光山提供

大眾用放大鏡仔細觀看作品的一針一線。圖/紐西蘭北島佛光山提供

【人間社 心昇 基督城報導】2021-02-05

紐西蘭長者 Lorelei Burdett 於2月3日,到訪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二館,由公關王世瑞和館員曾俊美接待。當 Lorelei 在二館看見以藝術家 Keith Morant 的繪畫作品,作為購物袋的設計圖樣時,她為時尚且高品質的購物袋,深感驚歎!

Lorelei 曾在電台和電視台擔任節目策劃工作,退休後以創作藝術作為生活寄託;她表示母親是藝術家,或許自己繼承了母親的藝術細胞,也喜愛創作;她的藝術創作以油畫做媒材,主要是以大自然界的花草樹木為主題。至今她創作了約50件作品,並把其中一副作品作為購物袋的設計圖樣,可是材料品質均不如二館,希望將來能夠提升品質。

Lorelei 把她的藝術創作品擴充領域發展,包括作為筆記本的封面設計,也出版有聲書,讓視聽障礙者也能夠從藝術方面學習新知,她被二館的濃厚藝術氣息深深吸引,對展場的空間與設置非常滿意,啟發她舉辦個人藝術展的意念,這是之前從未想過要做的事。

參觀二館之時,Lorelei 也參訪了如來殿,被如來殿的莊嚴氛圍攝受,當看到在佛前供的花,表示自家庭院種了很多花,下一次要帶來供佛;也表示希望有機會可以在二館舉辦個展,讓自己的人生有不同的體驗與挑戰。

 Lorelei被二館的濃厚藝術氣息深深吸引。人間社記者曾俊美攝

Lorelei被二館的濃厚藝術氣息深深吸引,啟發她舉辦個人藝術展的意念,

這是之前從未想過要做的事。人間社記者曾俊美攝

Lorelei被二館的濃厚藝術氣息深深吸引,對展場的空間與設置非常滿意。人間社記者曾俊美攝

Lorelei把其中一副藝術作品設計成購物袋圖樣。人間社記者曾俊美攝

王世瑞向Lorelei Burdett介紹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二館舉辦過的展覽。人間社記者曾俊美攝

Lorelei Burdett的藝術創作品主要是以大自然的花草樹木為主題。人間社記者Lorelei Burdett攝

【人間社 許國棟 宜蘭報導】2021-02-13

佛光緣美術館宜蘭館主辦新春特展,2月10日在佛光山蘭陽別院一樓大廳展出,由住持妙勤法師主持特展開幕。特展之一,佛光山靈山寺監寺覺年法師一筆畫,生命探索繪圖展,用繪圖弘揚佛法、用佛法覺醒生命,歡迎有興趣的佛光人,踴躍前往參觀,展覽時間即日起至3月10日止。

覺年法師表示,在星雲大師開示:「你要走出去,帶大家玩,玩出慈悲,遊出智慧,戲出真善美。」法師自此走入探索生命教育,在弘法成就高峰期,因病倒下及大師的一筆字啟發,決定投入「一筆畫」,期許畫作帶來啟發,竟因此找到生命原點。

覺年法師「一筆畫」筆觸自然流暢,好像禪者心境,瀟灑自在,來去自如;有力度線條,生活上難題與逆境,仍需努力精進修行;圓融的重重圖案,觸動參觀者了生脫死思維;點、線、面、圓融合的構圖,就像眾生在地球上,共存共榮,同中存異,異中不求同的多元祥和世界。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覺年法師將心中的真善美,呈現在圖案上,畫中有「心」,意境就不落世俗,透過「心」的主宰意念,呈現「一花一如來,一草一世界」境地;也喚起生命覺醒,愛護自己,珍惜資源,做好環保,愛護、守護大家唯一的家—地球。

佛法就是心法,說明了自淨其心也好,覺度有情也罷,容不離自性而修、自性而證;蘭陽金剛分隊長胡世銘特別指出,覺年法師一筆畫繪圖展,讓人能靜能安,觸動覺迷起悟念頭,感悟把握當下,欣賞新春特展幸福。

 蘭陽金剛分隊長胡世銘指出,覺年法師一筆畫繪圖展,讓人能靜能安,觸動覺迷起悟念頭。人間社記者許國棟攝

 覺年法師一筆畫繪圖作品,每幅繪圖均有標寫主題及說明,讓觀賞者知道作品意境。人間攝記者許國棟攝

覺年法師表示,在弘法成就高峰期,因病倒下及大師的一筆字啟發,

決定投入「一筆畫」,用繪圖弘揚佛法、用佛法覺醒人生。人間設記者林君懿攝

蘭陽新春特展,由住持妙勤法師主持特展開幕並致詞。人間社記者許國棟攝

【人間社 心昇 基督城報導】2021-02-14

適逢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二館正舉辦「行願千里–許文融創作世界巡迴展」,展出作品包括雕塑、抽象繪圖和牛系列繪圖。當訪客領取今年星雲大師的春聯一筆字「花開四季.耕耘心田」,得知春聯的意義與牛年有關聯,感到妙不可言,體悟到大師及許文融老師對藝術與弘法的用心和奧妙。

配合農曆新年的到來,工作人員向當地訪客介紹華人的十二生肖文化。得悉今年是牛年後,有的訪客頓時躍雀萬分,因為本身正好生肖牛,歡喜地與牛系列繪圖作品合照。他們覺得參訪「行願千里」不只是欣賞藝術之美,也讓他們有機會認識華人優美的傳統民俗文化。

來自紐西蘭南島 Kaikoura 的訪客 Michelle Taylor,每到基督城必會來紐西蘭二館觀展。參訪「行願千里」時,Michelle 對牛系列繪畫作品非常讚嘆,尤其對「母女情深」作品特別有感觸,感覺像她與孩子的互動情感般親切。目前在威靈頓 Victoria 大學就讀建築系的紐西蘭青年 Luke 很喜歡畫畫,他在參觀「行願千里」時對牛系列繪圖作品非常讚賞,尤其牛身上的線條美,感覺像河流的流水般自然與柔和。

紐西蘭民眾 Paul Cavanagh 和來自薩摩亞島國的 Tony Crichton ,對「鴻門宴」作品深感興趣,在畫前停留許久研究構圖的含義、畫中呈現的文化習俗和背景文字。紐西蘭青年 Elizabeth Holmes 被「春歸春復返」作品深深吸引,覺得牛的眼睛畫得很傳神,與她結伴觀展的朋友 Michelle Leathait 則特別喜愛「行雲」雕塑作品,感覺雲層環繞山峰的意境令人充滿遐思,嵩高的山峰有無限伸展之感,並在觀展後請購一本《行願千里》畫冊。

來自中國的女士 Winnie Lai 從二館外牆看板得知展覽,於是與四位好朋友前來觀展。 Winnie 看到牛繪圖非常躍雀地向前照相,因為她生肖屬牛。他的馬來西亞朋友 John Lim 對高素質的展品非常讚賞,請購了一本《行願千里》畫冊表達對許文融老師高深藝術境界的支持。

Michelle Leathait特別喜愛「行雲」雕塑作品,感覺雲層環繞山峰的意境令人充滿遐思,

崇高的山峰有無限伸展之感,並在觀展後請購一本《行願千里》畫冊。圖/曾俊美提供

生肖牛的訪客,雀躍萬分地與牛系六繪圖作品合照。圖/曾俊美提供

紐西蘭青年Elizabeth Holmes被「春歸春復返」作品深深吸引,覺得牛的眼睛畫得很傳神。圖/曾俊美提供

來自薩摩亞島國的Tony Crichton(右),對「鴻門宴」作品的意境非常讚嘆。圖/曾俊美提供

John Lim對「行願千里展」高素質的展品非常讚賞,

請購了一本《行願千里》畫冊表達對許文融老師高深藝術境界的支持。圖/曾俊美提供

Winnie Lai看到牛繪圖及非常雀躍地向前照相,因為她生肖屬牛。圖/曾俊美提供

五位好朋友相約參訪「行願千里展」,中為Winnie Lai,左一為John Lim。圖/曾俊美提供

訪客Michelle Taylor對牛系列繪畫作品非常讚嘆,尤其對「母女情深」作品特別有感觸,

感覺像她與孩子的互動情感般親切。圖/曾俊美提供

紐西蘭民眾Paul Cavanagh對「鴻門宴」作品構圖的含義、畫中呈現的文化習俗和背景文字深感興趣。圖/曾俊美提供

紐西蘭青年Luke非常讚賞「行願千里展」中牛系列繪圖作品,感覺牛身上的線條美有如河流的流水般自然與柔河。圖/蘇少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