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 李生鳳 高雄大樹報導】2021-03-30

「澄懷觀道‧國風薪傳─台南市國畫研究會歷屆理事長聯展」,3月28日於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開幕,此次展出歷屆理事長蔡草如、楊智雄、張伸熙、蔡國偉、王國和、黃宗義的作品,涵蓋水墨、書法、膠彩、陶瓷等,透過共同舉辦聯展,彰顯畫會傳承之精神。

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如常法師致詞表示,台南市有6位人間國寶,可見台南文藝風氣之盛、人才輩出,此次是佛光緣美術館首次有6位理事長展出的聯展,堪稱盛會。以祇陀太子為佛陀莊嚴道場,讓大眾心生歡喜,生起端正之心,而那些藝術流傳至今。提及已故的榮譽理事長蔡草如在台灣美術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此次的展覽相信在畫壇上也是很重要的展出。

台南市文化局副局長陳修程致詞表示,佛光緣美術館邀請到多位重量級的理事長在此展出,以佛法的力量成就如此殊勝因緣。人間國寶台南市即佔了四分之一,台南有很多優秀的前輩藝術家,提攜後進不遺餘力,所以人才輩出。佛光山以文化藝術為載體弘揚人間佛教,以人間佛教教化眾生,眾生可以透過文化藝術更認識佛法,遍布各道場的佛光緣美術館就是很好的印證。

佛光山榮譽功德主劉招明表示,因33年前擔任蔦松三老爺宮主委的因緣,感受到蔡草如對文化藝術的貢獻,還有他的慈悲,蔡草如的作品遍及各寺院、宮廟,為了堅定大家的信仰總是是有求必應,觀音千處祈求千處應正是蔡草如的寫照。今日有歷任5位理事長在場,相信蔡草如的精神與大家同在。

台南市國畫研究會理事長黃宗義致詞表示,台南市國畫研究會首展時,因于右任先生題贈賀詞「國風畫會」,此後習稱「國風畫會」。此次展覽主題「澄懷觀道‧國風薪傳」,邀請到歷任會長在此展處,期大家在佛光山佛教聖地澄懷觀道,欣賞國風薪傳展覽之大事。透過藝術之美,能夠提升生活品質,是件幸福的事,期由佛門聖地的加持,和十方大德共沐佛陀慈恩。

捐贈畫作〈耕閒〉為楊智雄、張伸熙、王國和、黃宗義共同創作,以及蔡國偉的〈佛轉法輪〉,由如常法師代表接受。與會有台南市國畫研究會多位理事、藝術家黃大安、佛光山信眾監院室監院覺善法師、佛陀紀念館副館長永融法師、以及佛光山榮譽功德主劉招明和陳秋琴伉儷、陳和順和戚品淑伉儷、陳順章和蘇素賢伉儷、林金茂等。

「澄懷觀道 國風薪傳—台南市國畫研究會歷屆理事長聯展」,

3月28日於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開幕。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王國和「長橋臥波」。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張伸熙「荷塘清趣」。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黃宗義書法作品。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楊志雄「詠嘆調.老人與海」。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蔡草如「菩提樹下證道」。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蔡國偉「矓」。人間社記者梁清秩攝

【作者:康淳菁】2021-03-15

2021年新春,走進佛光緣美術館,欣賞名家創作聯展,進入眼簾就是一座很熟悉的銅雕,很復古的農村場景,這是小時候回嘉義老家,坐在門口桌椅寫功課的畫面,想不到觀賞作者蕭啟郎作品「春耕」,就讓思緒掉入時空的迴廊。

短暫出生地的故鄉,童年只有逢年過節,才和家人回去探望祖父母,卻是生命中難忘的親切風景。雖然土角厝已在前幾年倒榻,剷平為平地,但對家鄉土地的情感記憶,故鄉情恆在心中根深蒂固。「回外婆家」的鹽水孫厝寮和詩路,也連帶思想起久遠的懷念。

臺灣早期農業社會背景,就是樸實善良和充滿光明面,「春耕」總寄望夏耘秋收能「豐收」。在農忙之餘,如果有些許逸致雅興,親子能「閒話家常」,就是內心世界最大的富足。在那個年代無所謂「舊情綿綿」,但親戚手足能在「青青草原」、當「頑童」等「暮歸」,則是人與動物,逗樂的赤子之心自然流露。喜賞蕭啟郎銅雕作品展現,憶童年生活的和諧與無爭風格。

藝術家作品,往往也是彰顯其個人成長的內涵,對於南部屏東的印象,曾走過南門,欣賞陳文福細膩的寫實畫風,更能連結古蹟建築。當年的時空背景,「絲瓜綿延」、「包粽」、「迎春接福」,都是熟悉的場景。感謝作者將台灣早期勤奮民風的身影,以畫筆呈現溫馨的暖暖風,感動這「美好的一天」,有緣來欣賞。

透過藝術家創作激發的感動力,除了讓近鄉情怯,也讚嘆由洪仁堡、劉文隆、張明琴三位共同合作繪畫的大型作品「花開四季 耕耘心田」,正呼應星雲大師2021年的新春墨寶。圖中牡丹梅菊百花就是吉祥的象徵,牧童牛隻沐浴也很舒心。在牛年更有富貴迎新的祝福意境,整面圖象就是令人歡喜自在。

新春繁花盛開的美術館,作品多樣化,深具心靈洗滌與寧靜的作用。《佛光菜根譚》:「春天,不是季節,而是內心;生命,不是軀體,而是心性;老人,不是年齡,而是心境;人生,不是歲月,而是永恆。」彷彿就是心有所感的寫照。

佛光緣美術館名家創作聯展「花開四季 耕耘心田」,展期至3月21日,歡迎大家一起來閱覽灌溉心田,讓自性生命力的花開滿人生。

佛光緣美術館總館:花開四季 耕耘心田2021新春名家創作聯展

🎈展覽地點:佛光緣美術館總館(佛光山寺)
🎈展期日期:2021/1/23-3/21
🎈開幕日期:2021/01/24
🎈參觀時間:09:00-17:00 免費參觀 (全年無休)

 

 蕭啟郎作品—豐收。人間社記者康淳菁攝

 洪仁堡、劉文隆、張明琴三位共同合作繪畫的大型作品「花開四季 耕耘心田」。人間社記者康淳菁攝

 蕭啟郎作品—舊情綿綿。人間社記者康淳菁攝

 蕭啟郎作品—閒話家常。人間社記者康淳菁攝

 陳文福作品—外婆的家。人間社記者康淳菁攝

 陳文福作品—迎春接福。人間社記者康淳菁攝

 陳文福作品—絲瓜綿延。人間社記者康淳菁攝

 陳文福作品—美好的一天。人間社記者康淳菁攝

蕭啟郎作品—春耕+豐收。人間社記者康淳菁攝

👀🤔
丈二巨幅有多大?
三人聯手怎麼畫?
創作時間要多長?
錯落有致怎麼排?
花開四季開了什麼花?🌸💐🌺
洪仁堡、劉文隆、張明琴老師
攜手創作「花開四季、耕耘心田」巨幅全過程
佈局、落筆、上色、完成👏👏👏
全在這一分鐘縮時影片裡哦!🎬📽️📺
春節期間這幅畫作在佛光緣美術館展出,我們可以去現場感受畫作的優美、藝術的魅力~~~
-
佛光緣美術館
「花開四季,耕耘心田」
2021新春名家創作聯展
展出日期:2021/1/23~3/21 (9:00~17:00)
春節開放時間:2/12~2/28,8:00~21:00
-
預祝各位牛年行大運🐮
等您們來參觀哦!👩‍🎨🧑🏿‍🎨👨🏻‍🎨

佛光緣美術館總館10月25日下午為「善因好緣-鄭義燕杜蓮芳伉儷捐贈展暨曾玲玲捐贈展」舉辦開幕茶會,由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親自主持,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特別蒞臨致詞。兩位捐贈人分別有杜蓮芳女士偕長子格致中學董事長鄭經緯、次子格致中學校長鄭經綸,另一位捐贈人代表如禪法師。

閱讀全文...

佛光緣美術館總館義工|郎筱玲

20191006 main 04

國際佛光會佛光緣第二分會,10月6日在佛陀紀念館舉辦2019年度會員大會,籌備過程正如鄭文凱會長所說,是幹部們投注許多的時間與精力促成。在開會之前總會上級指導特別表示,總館長如常法師能出席二分會的會員大會,本身就已經是非常殊勝的,議程中還安排了捐贈儀式,又適逢分會正副會長改選,整體氛圍與其他分會就顯得特別不一樣。

平日忙於各行各業的會員,一年難得見上面,來到會場,現場就已經呈現一片彼此互相招呼的熱鬧景象。當主席宣布會議開始時,所有的會員展現佛光人的精神,會場瞬時安靜莊嚴,議程順利進行直到會長改選投票時,氣氛頓時又開始熱絡起來,投票一結束,會場又安靜下來,因為大家最期待的總館長如常法師即將蒞臨現場主持捐贈儀式以及為大眾開示,這是多麼珍貴的一期一會。

總館長如常法師上午特別以大藏經面面觀來闡述經典的典故與事蹟,下午更親自為我們導覽介紹「穿越時空 法寶再現—佛經寫本與刻本特展」及「龍門佛光—河南佛教藝術展」。本次捐贈儀式,因緣來自星雲大師長期照顧偏鄉兒童的教育理念,讓藝術家劉克雄賢伉儷決定捐贈四十件畫作以為響應,並特地從北京來台,才有今天的殊勝儀式。大師的慈悲再次跨越國界,感召有緣人共襄盛舉。透過捐贈也讓我們感受到自己是多麼的有福報,能依止在大師座下成為一名佛教徒,二分會又在總本山,經常不期而遇地遇見敬愛的大師,這又是何等的福份啊!中午在禪悅齋用餐時,有幸與藝術家伉儷比鄰而坐,因此聽到師母的敘述,體會到一分的感動竟可以產生一股善美的力量,為利益眾生奉獻而翻轉自我與他人的生命。我們常常自稱要恪遵師志,卻因為智慧不足善根少具,而多所煩惱,實在慚愧得很。

20191006 main 0220191006 main 06

 

總館長如此厚愛二分會,讓我們備受禮遇,許多義工點滴在心,更感動萬分。總館長也勉勵我們把握所有的機會,更要提起正念,並一再叮囑要心存感謝,感謝一切的因緣,感謝所有有緣人,鼓勵我們共成佛道。

聽完導覽,最後一行來到雙閣樓,在一天充實的活動中,藉由茶禪讓我們的心從躁動中沉澱,逐漸回歸平靜。佛陀紀念館副館長依潤法師也慈悲蒞臨開示,副館長指出世間萬物,都可以用來說法,在日常生活中忙碌的我們,紛紛擾擾起心動念又煩惱叢生,應該學習找回清靜與安定的心,並一再叮嚀,聲聲呼喚我們隨時「回來」藉種種的修持,累積我們的福德資糧。

一天的活動在茶禪一味中畫下圓滿句號!一整天下來,每個單元活動都有不同的聞思修,內心一再細細琢磨,似有一些體證。最後仍忍不住要讚嘆偉大的星雲大師,佛光山的法師們實在是了不起,人間佛教真好!

20191006 main 0320191006 main 01

  

 

【人間社記者 文桂梅 高雄大樹報導】 2019-10-12

擁有法學教育背景,卻在文教與陶藝世界裡開創人生風景的知名藝術家施繼堯,在佛光緣美術館總館展出「無我─施繼堯當代陶藝創作展」,10月12日舉行開幕典禮,佛光山副住持慧昭法師等110人出席,開場由二胡演奏家張慈瑋演奏〈愛江山更愛美人〉、〈稻香〉,輕快優美的弦音,為典禮揭開序幕。

施繼堯本次展出作品有花器、茶壺、茶杯、茶碗、陶板、甕及畫,總計上百件,豐富而多元。陶的原料以植物灰燼提煉而成,是其作品特色,「玄曜系列」作品就是植物灰釉的重要代表作。亦有以花東玉石作成的釉彩為耀彩玄曜,色層含蓋了紅、橙、黃、綠、藍、靛和紫色,別名「落葉時分」。以不同的礦石燒製出不同風格作品,雅緻中引人深思。

          

慧昭法師感謝施繼堯展出優質作品,與大家共結法緣。「以文化弘揚佛法」是佛光山四大宗旨之一,藝術能美化世界、豐富人的內心。展覽主題「無我」,是佛教佛教重要的根本思想。「無我」才能度自己、度人、度一切眾生,做到大慈大悲,如同觀世音菩薩,就像《心經》所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五蘊皆空即是「無我」。藝術家「無我」,創作就能達到登峰造極,是至高至美的境界。

施繼堯說,從事陶藝創作多年後,半年前開始想從事畫畫,這是自己在藝術創作上的心情轉折。在大型自由線體系列的作品中,中間都是空的。「空心」代表沒有自己、沒有自我、希望有朝一日能達到「無我」。施繼堯提到,自小喜歡陶藝,自己製造釉料,利用天然植物提煉,也可用香灰製做釉料。施繼堯將作品「繪金 落葉時雨大花器」贈送館方收藏,由慧昭法師代表接受,並回贈《雲水三千影像紀錄專輯》。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駐館藝術家洪根深說,能在佛光緣美術館辦展是一項殊榮,因為審核非常嚴謹。他說,用心看施繼堯作品資料,用植物提煉釉灰,呈現出清澈、純粹、及創作者的人品、精神;以一生的研究、用功、用心,展現其「無我」創作,希望在藝術創作中,能達到「無我」、「忘我」,以藝術弘揚佛法境界。

「無我─施繼堯當代陶藝創作展」展出日期從10月5日到11月10日,歡迎大家攜老扶幼前來觀賞。

          

 

https://tinyurl.com/yxfb7a6k

 

「心如工畫師,為求雲上智,能畫諸世間,心如大海洋」,字跡靈秀飄逸,充滿文人氣息,是寫詩也是寫書法。知名詩人、出版家、有鹿文化總經理兼總編輯許悔之「以此筆墨法供養-許悔之手墨展」3月23日在佛光山佛光緣美術館展出,近250人參加。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