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un art 📣】藝術有意思
佛光緣美術館「藝術有意思」節目將於9月9日晚上9點起,定期在Podcast線上講述多元動人的藝術故事。
Art is for everyone - In life learn art, in the artwork learn life The Fo Guang Yuan Art Gallery Podcast will be streamed everey wednesday starting from 9 Septemer at 9pm.
有些人看藝術覺得艱深難懂,因此節目中將透過輕鬆的問答,讓大家從聽故事當中就能秒懂藝術作品,以一個輕鬆的角度,來認識藝術。
This is a channel that brings the world of arts to you, in the form of stories, artistic techniques, and virtual tours.
首播「ARITIST-純真練就神刀」系列,將介紹木雕大師吳榮賜,這位天才雕塑家,獨創的「波紋」刀法,作品風格獨特,手中神斧造就出空前的「神刀傳奇」,節目中將有值得期待的詮釋。
Our first episode will be an interview with the legendary wood sculptor, master Wu Rong Ci, the gifted sculptor who pioneered the "ripple wave" carving technique, and since created "the legend of the mythical knife" artworks, unprecedented in the art world. We hope you will join us in this much anticipated first episode as we listen to the master talk about his creation.

人間通訊社【人間社記者 張爽 紐西蘭奧克蘭報導】 2020-08-14

來自奧克蘭中區Grace Joel Retirement Village的11位長者,8月11日上午前來北島佛光山參觀,由佛光青年Vicky帶領導覽,介紹道場古樸建築特色與特質,並參觀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一館正在展出的「星雲大師一筆字展、悉達多太子特展、許文融創作世界巡迴展」,並於星雲大師一筆字展場內學習運用毛筆書寫「三好四給」書法內容及禪修。

來自奧克蘭中區的11位長者

長者們歡喜表示,今天除了可以認識不同宗教的文化內涵與文物,在「星雲大師一筆字展場」仔細聆聽大師一筆字的故事,讚歎人間佛教為社區做了這麼多的事,讓他們感受到慈悲智慧的佛教與他們的想象中完全不同。他們感動道場的寧靜,長者們與同伴分享抽到的大師法語,還有好幾位都將字帖帶回家,再繼續抄寫。

「悉達多太子特展」1「悉達多太子特展」2

太子展中滿滿的許願牆讓他們感動,「許文融創作世界巡迴展」作品氣勢磅礡,參觀者感受藝術家高水平的創作,每一幅畫及彫塑生動有內容,讓觀賞者皆融入其創作精神中。長者們也在滴水坊享用美味素食,頻頻讚歎素食真好吃。

老人團的領隊Tina回饋表示,這些長者一輩子都在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教育下長大, 從來沒有機會接觸佛教。感謝今日的參觀,尤其道場的寧靜環境讓這些長者的身心靈幸福舒暢。臨別前,這群好學的長者紛紛表示,期待今年11月份將舉辦的「第四屆藝術沙龍」活動,屆時再組團前來一睹本地藝術家的風采。

參觀「許文融創作世界巡迴展」

人間通訊社【人間社記者 張爽 紐西蘭奧克蘭報導】 2020-08-13

紐西蘭警署部 Ormiston警察局的Area Commander Inspector Wendy Spiller督察及Senior Sergeant Anson Lin高級警長於8月11日上午,於北島佛光山代表東區警察局Couties Manukau East頒贈「感謝獎章」給住持滿信法師及佛光山團隊,感謝紐西蘭佛光山多年來協助警署部造福社區大眾,為建設和諧善美的社區所付出的一切努力。

頒贈感謝獎章榮譽獎章

Inspector Wendy Spiller 督察也特別感謝佛光人在滿信法師的帶領下,提供一個寧靜的空間,除了讓各單位的警官們得以安心在道場召開各種年度策劃會議,每年皆熱忱接待新進警員在寺院學習及認識佛教的多元文化、弘法事業。

Inspector Wendy Spiller督察 贈送「感謝獎章」的同時,巧遇前來道場的The Sebel Hotel 董事長Larry Fann、中華航空公司紐西蘭分公司總經理林信郎先生及Grace Joel Retirement Village長者團,大眾歡喜共同見證人間佛教在紐西蘭歷史的一頁。

人間佛教在紐西蘭歷史的一頁

滿信法師代表常住接受這一份肯定,除了感謝警察常年照顧社會所付出的辛苦,社會大眾更要協助及配合警察維護國家安定。

Inspector Wendy Spiller督察表示,現在社會有很多問題,家庭暴力、青少年教育、種族問題等等,如果大家都能學習星雲大師「三好四給」的態度,一起奉行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和諧安穩的社會必然指日可待。督察對佛光山多年來精進不懈所舉辦的三好四給人間佛教文化節、櫻花節藝術沙龍、Open Day 等等耕耘社區的活動,覺得非常難能可貴。

大眾歡喜共同見證

滿信法師親自引領警官督察參觀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一館,正在展出「許文融創作世界巡迴展」,介紹藝術作品意義、大眾的迴響等。Inspector Wendy Spiller督察表示,展場豐富多元的作品應該至少是由三位藝術家一起聯展。當得知作品是同一位藝術家的創作時,她驚艷藝術家的創作思維,將每一個創作賦予其獨特的故事,讓觀賞者自然與作品對話,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展出。

【佛光山人間衛視】 2020-08-03

 

藝術家洪振仁從小就開始學寺廟彩繪,為了想突破傳統工藝的模式,30年來不斷拜師加上自學,讓他的佛像畫有了與眾不同的神韻,來看屏東佛光緣展出,洪振仁栩栩如生的「天海禪心」。

【佛光山人間衛視】 2020-08-04

 

已故藝術家黃歌川,百歲紀念巡迴展,第二站來到,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展出他生前的94幅,包含冰裂紋蠟染、多媒材、達摩禪畫和國畫作品,讓民眾親近藝術,進而深入了解跨領域藝術創作。

人間通訊社【人間社記者 李生鳳 高雄大樹報導】 2020-07-25

 「緻─李益成.蘇小夢創作雙個展」7月25日於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開幕。展出藝術家李益成、蘇小夢,目前皆任教高雄正修科技大學生活創意學院,二人在展出中分別透過油彩、金工藝術,以其充滿當代藝術的思惟語彙,將其創作理念在創作者、觀眾和使用者之間各自傳達。

此次開幕並邀請到知名音樂家江敬業,演奏小提琴〈愛的禮讚〉、〈梁祝協奏曲〉。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如常法師於主辦單位致詞表示,佛光緣美術館肩負著社會教育、培養新一代藝術家的責任。如何從作品中看到藝術家的形式內涵?如常法師以李益成的《失焦》系列作品為例,提及《華嚴經》有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從李益成的畫作中可看到他心裡所想的,和反映當代社會所遇到的問題。蘇小夢則是以傳統工藝,和金屬作為媒材,透過技法呈現不同樣貌和語彙。

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如常法師致詞正修科大藝文處處長吳守哲致詞

正修科大藝文處處長吳守哲致詞表示,佛光緣美術館和正修藝文中心都是在做教育推廣的工作,二人在此次展覽分別透過油畫、金屬工藝,展開與美的對話。藝術家以媒材、線條傳達創作理念,希望大家在展覽中好好品味他們的作品。

展出藝術家李益成為正修科大藝文處文物修護中心主任,他表示,展覽命名為「緻」,希望是個細緻、精緻、別緻的展出。此次展出《形式之內》、《失焦》兩大系列,其中《形式之內》探討有關於「手」,失焦手的肌理與掌紋。而《失焦》所呈現的朦朧感畫面,可能是創作者,也可能是觀賞者心中的風景。

展出藝術家李益成致詞展出藝術家蘇小夢致詞

蘇小夢出生藝術世家,父親為知名陶藝家蘇世雄、母親為油畫家賴美華。蘇小夢現擔任正修科大視覺傳達設計系副教授,他擅長將冰冷堅硬的金屬轉化為溫柔且深刻的印記,此次展出作品創作年份從1999年至今,以以金屬工藝為主,和部分傳統工藝的延伸,包括銀、琺瑯、珍珠、紅銅、鋁線的使用。展出作品有「瓔珞」、「牡丹項飾」、「複合體」等。

蘇小夢作品「複合體」   李益成作品《失焦》系列

李益成並捐贈《形式之內》系列作品2件,蘇小夢捐贈「鳳凰花香座」2件。開幕剪綵貴賓尚有中華福報生活推廣協會榮譽理事長陳順章、佛光山功德主張歐淑滿、藝術家蘇世雄等多位。

徒眾作品決審
秉持師上人以藝文弘法理念,由傳燈會主辦,佛光緣美術館總部、總館承辦「佛光山2020徒眾作品聯展」今年共有230人,10個國家區域參加,總收546件作品。初審通過256件,7/7進行決審,邀請總館長如常法師、傳燈會執行長如展法師、藝術家洪根深、黃任來及莊雅棟等擔任評審。繪畫、立體、書法、攝影、動畫影音類等,共選出前三名15件,優選38件。評審點評:1.創作用心在水平之上,創意、技法及組織有想法,五大類的原創精神達到相當程度,是以藝弘法最堅實的團隊。2.各國作品都有特色,利用佛法結合當地文化,具有內涵。3.攝影燈光拿捏和內容適度地弘揚佛法和悟道的精神內涵。4.書法傳達法師們精進和定力境界,從影音中可了解佛光山解行並重的生活。如常法師說明聯展從2017年開始至今邁入第4年,每年件數不斷增加,明年將舉辦巡迴展,走進社會、學校,讓社會大眾看到佛光山另一個面向。

生於江南古鎮、長於藝術世家的朱應老師6歲開始習書法,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她寫的字體,好似具有表情和性格一般,生動有趣,充滿了生活的閒情雅致,溫暖著我們心靈的美好。日日是好日,將四時之景與生活美學融為一體,獨特而親和。

花朵和孩童,是朱應老師最喜歡的畫畫題材。花朵是人類不需要思考和邏輯判斷,就會覺得喜歡的生命,它們提示著時間的流逝,應對當下珍惜。歡畫小朋友,畫他們的失神、茫然、專注的可愛樣子,那種純粹的樣子中,有著令人可以放鬆的天真。豐子愷先生說孩童天生有一種能力,叫做“絕緣”,單單純純地活在當下,專注在這一刻裡,眼前一顆糖果,就值得全心全意。
這是一個聲情並茂的展覽,裡面有字畫,有影像,有物件,有天空,有大地和四季,有溫暖的日常。就像一個小小的家,有著看得見風景的房間,帶著四季花開的園子,有陽光和音樂普照 ,映射出溫潤美好的海上風情與江南文化 。 美育是伴隨一生的事情,更希望把傳統文化與美好的生活方式一代代傳承,讓幸福永駐。

佛光緣美術館總部6/29-30於本山舉辦2020年台灣九分館第一次館務會議,針對今年各館內部稽核結果綜合報告,總館長如常法師說明遵循管理辦法如同三寶弟子對三寶的意念與奉持,依辦法實施如守五戒,防非止惡讓身心安頓。星雲大師曾說,任何組織架構都要訂立辦法,有了依據才不會亂,因為遵循,而更能身心自在。希望大家能夠取得共識,見和同解、合和無諍。

如常法師在「美術館建構與整合」課程中,鼓勵大家,要有建立品牌形象的動力,以文化弘揚佛法;落實道場藝文化,並能夠資源共享,建立起完善制度。透過硬體建構,思想的整合,統一出發。他舉八大人覺經所言:「世間無常,國土危脆。」這次疫情能夠受到控制,表示台灣是個有福報的地方;也發現很多行業不僅沒有衰退,反而更加的發展,例如心靈、資訊、保健業等。如何讓美術館做到「人要的」一種心靈服務,需走向國際化和數位化,以及人員的專業化,團隊才能夠永續經營,而更重要的是團結。

課程並安排參觀佛館展覽[荊山經典:佛畫藝術大師夏荊山名作特展]、[祈願─佛光緣美術館典藏史國良作品展]由專員導覽解說,深入藝術之美。及邀請資訊中心主任慧肇法師講解佛光山社教系統建課及如何統計義工時數。

各館分享中,高雄館主任有泉法師說「在最美的顏色裡看到感動。」青色最能夠安心、穩定情緒,將抱持著以藝術弘法,沒有退讓的心。

屏東館義工丁秀麗師姐初次加入美術館行列。她說不擔心害怕受稽核,因為「把小問題解決了,就沒有大問題;把所有的小問題解決了,就沒有問題;你不解決問題,問題會解決你。」 對於義工任務,常懷抱義不容辭的心態 。

會中共37位分館主任、館員及行政義工等出席參加。

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6月20日舉辦「白鳥.心鷺.生態情 江志正油畫創作展」開幕茶會。藝術家江志正以「白鳥之羽白,羽白為之習,意味自我創作過程的學習進程;心鷺寓心路,心鷺在自尋,表達自我回歸尋覓本心,以白鷺為意象的創作心情。」展出48幅油畫藝術作品,極力表達對大自然生態的關懷之情。

開幕茶會的節目表演,由彰化社區大學古箏班老師林素蘭帶領學員陳麗如、藍惠貞、廖清平、陳謹禧演出,曲目為〈點一盞心燈〉、〈雲水禪心〉,悠揚的佛樂飄揚,整個美術館充滿禪意。

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滿欣法師代表館方贈送結緣品與藝術家江志正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今天來自教育界、藝術家界的前輩齊聚一堂,與有榮焉。」滿欣法師表示,佛光山以「文化、教育、慈善、共修」為四大宗旨,期發揮寺院功能,開辦社區大學、彰化樂齡中心等,以文化與教育服務社會。藝術家江志正以「白鳥.心鷺.生態情」創作層層相印,環環相扣,藉景抒情。其中,一幅作品〈駛向何方〉,從關懷生態環境出發,闡述重視生態的重要與環境保護的價值。

彰化市市長林世賢致詞提及,他個人喜愛藝術,也收藏畫作,彰化市除了硬體建設,更重視藝文的文化建設。他說:「福山寺就像是自己的家,回到福山寺有一種皈依的感覺。今天特別前來,深深被展出的作品所吸引。感謝福山寺用宗教教化人心,佛光緣美術館展廳不亞於彰化藝術館、彰化美術館,讓文化深耕於城市。」

前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美術系系主任莊明中談及,透過宗教信仰,把藝術、教育與宗教結合,更能潛移默化人心。江志正教授從就讀師專美勞組,即長時間專注於美術藝術創作,令人欽佩。尤其,江教授對美術教育的推廣不遺餘力,把教育與美感融合。作品從童年景象帶入環境議題,寫意寫情的畫作給人深刻的感動。

江志正表示,感謝白慧怡老師引薦,能到福山寺佛光緣美術館展出。近幾年,他對人生重新一番思考,自問「我已年過50,要過甚麼樣的人生?」前半生30年從事教育工作,自己很快樂;年過50後必須增加不同的色彩。他將山水與兒時經驗的印記,成為創作的圖騰,把心中的價值藉由畫作展現。他感謝妻子郭翠琴老師全力的支持,讓他能做快樂的事情;更感謝美術館義工團隊協助,讓他感受無限的溫暖與歡喜。

江志正親自為民眾導覽作品〈駛向何方〉,分享藝術創作與生態關懷

與會貴賓有南投縣美術協會前理事長姚淑芬、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系老師溫惠珍、水沙連攝影協會理事長劉憲仁主任、拾勤畫會前會長廖錦原、前台中市仁美國小陳翠娟校長、江志正夫人郭翠琴老師、國際佛光會中區協會副會長林杏芬,以及黃媽慶、洪文黎、白慧怡等藝術家,近200位民眾參與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