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7
紐西蘭一館2022 Art Salon 藝術沙龍轟轟烈烈的進行著。
有別以往的現象,今年參展的藝術家不斷帶他們的家人及朋友前來參觀展場、道場,多了不少的互動因緣。
在這整個月的展出期間,紐西蘭一館為藝術家安排了大約30場的教育推廣,讓藝術家有機會與現場的大眾互動,將整個道場增加了許多不同的文化氛圍。
2022-11-07
紐西蘭一館2022 Art Salon 藝術沙龍轟轟烈烈的進行著。
有別以往的現象,今年參展的藝術家不斷帶他們的家人及朋友前來參觀展場、道場,多了不少的互動因緣。
在這整個月的展出期間,紐西蘭一館為藝術家安排了大約30場的教育推廣,讓藝術家有機會與現場的大眾互動,將整個道場增加了許多不同的文化氛圍。
記者:黃國忠 高雄報導 2022-11-04
手繪觀音虔誠祝禱,藝術家李水仙高齡81歲學習作畫,歷經兩年失敗成功完成大悲出相圖,而這背後隱藏動人故事。
大方捐贈123幅創作典藏佛光山佛光緣美術館總館,李水仙透過描繪大悲咒,祈求菩薩為罹患自閉症的孫子開智慧,毎一筆畫都傾注滿滿關懷與虔誠祈願之心,效法菩薩慈悲願力。
【人間社 王霂陽 奧克蘭報導】2022-11-02
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一館於2022年10月29日舉辦「靛青花語-湯文君藍染創作個展」開幕典禮,紐西蘭館館長滿信法師、駐奧克蘭台北經濟文化辦處陳詠韶處長、Howick區議員Adele White、紐西蘭警署部高級警長SSgt Anson Lin等貴賓為活動剪綵,北島佛光人及近百位佛光緣之友、慕名而來的藝術愛好者共同見證。
佛光緣美術館與臺灣諸多優秀工藝藝術家有多次的合作展出,將精湛的台灣工藝之美推向國際,今年特別推薦藍染工藝藝術家湯文君老師前往紐西蘭舉辦個展。湯老師接觸藍染工藝20餘年,專心投入於藍染與實作,將所學各種技法呈現於本次展覽中。她表示,「推廣台灣藍染是我最大的職責,從藍草種植到藍料製作皆親力親為,以吸納不同工藝精華來提升台灣藍染特色」。
館長滿信法師致詞,湯文君老師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藝術家,以獨樹一格的氣質和靈巧的工藝呈現對自然萬象的感悟與對自然保護的尊重。館長為大眾現場導覽,「最長的作品有20米,最具吸引力的工藝包括3D藍染等,豐富的染著層次展現功力的深度,不同尺寸跨度敘說同樣的專注」。今天也有本土的扎染藝術家來到現場,希望可以啟發大家的創意和靈感,透過交流與互動,心靈得以擴大,這也是藝術的價值所在。
陳詠韶處長表示,自己很榮幸在紐西蘭櫻花盛開的季節應邀參加此次展出。台灣特色自然環境所孕育出的藝術作品得以呈現出驚艷世界的藍色,離不開藝術家的紮實積累,湯文君老師是台灣藍染工藝的帶領者,是台灣的自豪。感謝佛光山的支持,可以讓優秀的台灣本土藝術與世界建立橋樑。
Adele 議員也在開幕式上致詞,感謝館方再一次為社區的美學涵養加分,希望到訪者可以把這次的展出告訴身邊的人,讓「台灣藍」同紐西蘭的櫻花一樣盛開在純淨的春季。Anson Lin高級警長表示,「藍色也是紐西蘭警察的制服顏色,唯有大眾的支持,才能為社會保駕護航。感謝住持和法師們帶領佛光人精進不斷,始終為社區輸入善美、實在的養分,讓美不僅存在於藝術展館,更紮根服務者的心中」。
星雲大師曾說「人的生活離不開美感,從生活中感受、領略美的事物,才能享有藝術的人生」。館方團隊在館長滿信法師的帶領下,從策劃、籌備、邀請到布展,以高品質的服務將台灣藍染的靛青之美為紐西蘭社區的多元性豐富內涵。此展將繼續開展到12月4日,歡迎大眾前來分享這份藝術喜悅。
【人間社 李雪麗 台中報導】2022-11-02
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於「想畫享畫‧師生西畫聯展」展出期間,規劃2次推廣課程,第一次「靜心享禪畫」獲得熱烈回響,10月29日再推出「類油畫」,由藝術家錢靖芬傳授,以粉臘筆營造類似油畫效果的技巧,吸引包括惠中書院學員在內近70人參與,在輕快的音樂相伴之下,以老師的畫作為摹本,優游於色彩堆疊所呈現的逸趣美妙。
「這個世界永遠不會缺少美,缺少的是欣賞的眼睛。」佛光山中區總住持暨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館長覺居法師表示,星雲大師在全球設立27座佛光緣美術館,用意即在使人發現美。錢靖芬身為惠中寺知賓組長,與一般藝術家給人的形象似有所不同,原來美術可以很貼近生活。她在2018年即提出展覽申請,為學生立下目標,至今才實現夢想。新惠中寺會有700坪的美術館,希望在座的藝術愛好者能響應義工招募,在服務的同時,有機會欣賞更多的藝術,增長自己的涵養與導覽技巧。
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承辦知常法師也表示,錢靖芬奉行星雲大師的「三好四給」,讓9位參展學生找到內心樣貌,呈現個人特色。以無所求的心想畫就畫,便能享受畫畫的樂趣。
錢靖芬指出,生活繁忙的現代人,非常需要心靈平靜、自我實現、自我療癒與自我對話的空間,繪畫是一個很好的情緒抒發管道。他為學員準備具油畫效果的粉蠟筆,搭配雲彩紙、粉彩紙及牛皮紙,指導學員以不同顏色疊加,塗出厚重感,特別提醒第一層不要塗太重,以不同方向慢慢疊色後,呈現主色,筆頭混色的部分用衛生紙擦去,不需有壓力,用玩耍的心態去上色即可,流暢自然不做作,也是所有藝術家的追求。
錢靖芬以印象派畫家莫內作品為例,說明如何使用色彩學的寒暖色及無彩色,來製造深淺明暗的效果,提供5幅靜物及風景讓學員描摹。針對學員作品講評時提到,不同年齡層,因為心態與對社會認知不同,會有不同的表現。然而藝術並沒有對錯,具象或抽象也端看自己喜不喜歡。
陳宜樺與友人到惠中寺滴水坊用餐,被錢靖芬畫作〈櫻花雨〉所吸引,欣賞完畫展也報名推廣課程。完成畫作後,開心表示,她就是被老師「沒有分數的壓力,不需與人比較」所鼓舞,進而充滿自信,一掃小時候認為自己沒有天分的陰霾,大膽做自己,才能無負擔的完成作品。
【人間社 王霂陽 奧克蘭報導】2022-11-01
10月29日,由紐西蘭佛光緣美術館主辦的「第六屆藝術沙龍展」正式拉開帷幕,同日亦舉辦藝術家聯誼會,邀請參展藝術家回到北島佛光山為開幕典禮剪綵慶祝。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館館長滿信法師帶領北島佛光人團隊、奧克蘭市議員Sharon Stewart、Hon. Maurice Williamson議員、Howick區議員Adele White、紐西蘭警署部SSgt Anson Lin高級警長、駐奧克蘭台北經濟文化辦處陳詠韶處長、藝術家及親友200餘人出席。
今年有90位本土藝術家,超過400幅藝術作品亮相「藝術沙龍」。各流派百家爭鳴,種類包括油畫、水彩畫、玻璃藝術、攝影、雕刻、編織、刺繡等,續寫多元性及多樣化。數月以來滿信法師帶領團隊集體創作,從執行、策畫、布展、導覽、邀請都呈現高品質的服務,為當地社區建立起文化互動的橋樑,開發出更多和諧氛圍及善美的創作靈感。
滿信法師致詞,感謝藝術家再次回到道場,成就美學西來意。「不少藝術家從2016年第一屆藝術沙龍以來一路參與,從支持到護持,有緣的大眾都能目睹紐西蘭本土藝術的風采,溫暖著人心。佛光緣美術館是創辦人星雲大師送給世界大眾的禮物,館方不捨晝夜的籌備室內外的展場,化繁為簡,以智慧善巧呈現藝術家的熱忱與創意」。法師現場導覽Roland Seibertz、Nidaal Altimimi等畫家的幾幅作品並分享背後的故事,將和平、和諧、純淨的信息與大眾結緣。
貴賓紛紛表示感謝,議員Sharon指出,道場是社區的驕傲,歡迎大家協同親朋好友來參與這場年度盛會,更希望大眾能夠收藏這些本土作品。第一次參加「藝術沙龍」展的Hon. Maurice Williamson議員分享:「看到大家臉上充滿了喜悅,期待欣賞展出的藝術作品,並接觸到有才華的紐西蘭藝術家」。
Howick Historic Village的經理暨歷史學家Lexie Palmer表示,藝術與教育是文化的基礎,藝術作品皆是一份精心的創作,值得回味並存在非凡的意義。
陳詠韶致辭,感謝佛光山不僅在台灣支持藝文,在紐西蘭依然為弘揚優秀本土文化不遺餘力。並表示今年是有意義的一年,大眾在疫情的線上隔離結束後,重新連結實際生活,感謝館方六年的不斷耕耘以及為大眾的用心。
星雲大師從人間佛教出發,藉由藝術廣宣教義、擴大影響,豐富了本土文化審美,為佛教添加了旺盛的生命力。
北島佛光山今天人天共享,與會大眾紛紛熱情收藏鏽鐵藝家Trish Clarke、畫家Irina Velma等諸多作品,Liz Payne、Amannda Gleason等藝術家也感謝道場的專業服務和支持。
【人間社 王霂陽 奧克蘭報導】2022-10-26
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一館舉辦的「2022年藝術沙龍」即將於10月29日拉開序幕,今年的展出由線上重新轉回實體,參加此次展出的90位本土藝術家將提供400多件作品,分成11類別於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一館室內外展出。從10月8日起,近70位參展藝術家前來佛光山將作品呈送給主辦單位,並與工作人員熱情交流。
去年因為疫情的緣故,藝術沙龍轉為線上展出,虛擬的雲端展廳為藝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來自Rotorua的Lani Eyles和來自Howick的畫家Amanda Gleason以及Patricia Hollis都是通過雲結緣,報名參加今年的展出。「從虛擬走到現實,哪怕驅車3個多小時,我也要親自將藝術作品送往佛光緣的現場」Lani如此表示。Akanksha定居紐西蘭已有2年多,之前她就參加過2021年的線上藝術展後經常回到道場,並早早就為今年的藝術沙龍展報了名,「感謝主辦單位不懼挑戰,哪怕疫情也不間斷舉辦優秀的藝術展,將正能量呈現給大眾」。
兒童圖書插畫家Georgia Spence是在Bucklands Beach Intermediate中學教書的老師,表示「去年的雲端藝術沙龍閉幕後仍意猶未盡,今年終於可以將自己的作品送來佛教寧靜的地方展出,這種歡喜好像夢想成真」。畫家Roland Seibertz分享:「去年在我們的網站上看到了往屆Art Salon的介紹和照片,心裡充滿了溫暖。自己的作品通常都是大尺寸,就載了2幅近2米的最驕傲的大作品來給美術館甄選」。
畫家Barbara MacKinnon去年參加了線上展覽,藉由送作品第一次參訪道場,「以前拜訪過泰國以及其他國家的寺院,但是這裡和諧的氛圍、大師一筆字深厚的哲學、太子展的色彩、古典建築讓我心曠神怡」。馬賽克藝術家Luis Casares去年參加了線上展覽,其好友Niels Nielsen也是多次參加藝術沙龍的木藝家,他們表示,無論是線上線下,每一年的藝術展都把展場佈置的非常別緻,很放心將作品交給館方佈置。
過去的兩年,有些人等待邊境開放、有些人等待摘掉口罩,而畫家Eion Bryant和太太表示,他們一同等待將作品能送來道場展出,並應邀參加「靛青•花語—湯文君藍染創作」展。第一次目睹藍染,他們不禁感歎簡單的染料也可以呈現如此精美的圖案和復雜的花紋,整個展覽的氣氛都被佈置的非常平靜與祥和。
同樣等待的還有雕塑家Peter Mansfield,他帶來了多件選材不同的藝品給館方挑選,「終於有機會可以來到道場展覽了,兩年裡我從Pakuranga搬往北岸Snails Beach,卻仍不忘回來的路」。雕塑家Oriah Rapley參觀藍染創作展時表示:「佛光緣美術館的氣氛和精采的作品讓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是東方的魅力與西方創意的碰撞」。
畫家Wendy Worley同先生Bob一同來送作品,她曾參加2020年的藝術沙龍,在預覽「藍染展」時, 表示「每幅作品出神入化,回憶起30年前自己曾參與過Tie-dying 的工作,印象中也有一些扎染的技巧。藍染的藝術品激發了我的創作靈感,明年我作品創作要加入扎染的技法進行創作」。
畫家Alhan Al Saqur是一位微生物學家,也是滴水坊的常客,她和她的家人早在2013年北島佛光山開光典禮中就曾為佛陀獻燈,「星雲大師的法語,讓我知道佛教充滿了智慧,因此我特別想要深入了解,希望我的藝術作品可以為寺廟的氣質貢獻一分」。「5年前我拜訪過道場,許久未見,氣質與風采更上一層樓」,住在Devonport的畫家Karlalise Horstmans也是一位作家。她在尋找靈感的時候偶然看到了Art Salon招募藝術家的訊息並踴躍的報名參展,更是承諾要帶著他的子女親朋一起來參加開幕典禮。
雕塑家Peter Brammer和陶藝家Julie Cromwell曾經在2018年藝術沙龍時將他們的作品「Balance」贈與道場,時隔數年他們開車近4個小時帶來了嶄新的作品,「終於有機會在道場的庭院內展出,感謝住持親自帶領團隊,經過數次的調整,把作品安放在禪園之中,使其呈現出最佳的狀態」。同樣開車四4小時的還有Whangarei畫家Barbara Ruhdorfer,「本想寄過來,最後決定還是要親自送來。當看到「主題看板」採用了我的作品,心中無比感動。做為藝術家很難被認可,很感謝Art Salon給我們力量」。
陶藝家Bob Kay從2018年就開始參加Art Salon,4年從未間斷。他分享作品在道場展出後一定會被人收藏。「雖然很遺憾臨時決定要去英國探望生病的親友,不能出席29日的開幕,但是今天在滴水坊用餐,也算是給自己加油」。
攝影藝術家 Marina de Wit也是Art Salon展的常駐藝術家,作品大多都以花卉攝影為題材,不少作品在開展之處便被人預購。Marina同義工分享「今年參展的作品創作是將許多鮮花放進一個大大水缸中,反復拍攝40幾次後將拍到的照片層層疊加,最後的點睛之筆,她選擇了加上油畫的touching,使得作品有著細膩的畫面卻很真實立體」。畫家Vjekoslav Nemesh帶著她的學生Wendy Worley 前來送作品,在停車場Nemesh感嘆疫情被關的太久,許久未來都快忘記道場的路了,「週末我會來道場做現場繪畫,和當地的大眾結緣,用自己的方式,為主辦單位增添人氣」。
畫家Janette Jorolan Castroverde是來自菲律賓的藝術家,能夠在如此美麗的地方看到自己的藝術作品得以展出,這是亞洲人的榮譽,也是本地人的驕傲,Janette表示。畫家Liz Payne和她的孫女一起來道場送作品。初來道場,義工帶著她們導覽道場的景觀,藝術家對道場的文化氣息與智慧底蘊感到震撼,感謝並承諾要帶著她Art group的成員以及朋友來參加今年的展覽,加入佛光之友的團隊。
纖維藝術家Viktoria Karaman曾經拜訪道場時就發願希望自己的藝術品可以在佛光緣美術館中展出,「這是道場對我的助緣,我要珍惜」。畫家Anastasia Katalkina也說:「這個寺院特別不一樣,就好像有一個「鑽石」的感覺。走進來就感到安靜舒服,非常友好。我的目標是帶50個朋友跟親人來參加我們的Art Salon 展。
雕塑家Judy Rogers說,每次來道場都感覺被照顧到,工作團隊都很認真且專業的照顧她們的作品。畫家Karen Cullen表示自己很喜歡創作有色彩的作品,今天來到現場,發現竟然有這麼多藝術家一同來展出,突然覺得自己找到了團隊。一位從北地的Flax編織藝術家Wendy Naepflin來信表示,希望10月30日在道場做Live Demo,現場示範與大眾結緣,讓紐西蘭特色編織藝術得以廣泛的傳播與傳承。
「感謝」、「榮幸」、「歡喜」、「祥和」是藝術家口中的高頻詞彙,多元的品類呈現出心靈提升擴大,不一樣的聲音描繪出同樣的歡喜。第6屆櫻花節藝術沙龍展將展出至12月4日,在館長滿信法師的帶領下,佛光人集體創作,必將再次為社區民眾帶來一場美學饗宴。
【人間社 王雪鳳 洛杉磯報導】2022-10-26
佛光緣美術館西來館10月22日舉行「繽紛世界」耿珍繪畫創作展開展儀式,佛光山西來寺監院依宣法師、西來館主任慧軒法師、參展者耿珍一起為開展剪綵,逾百人參與。
依宣法師表示,耿珍以藝術結合宗教的異同,藉其畫筆繪畫出人世間多彩多姿的「繽紛世界」。耿珍從小熱愛繪畫,不僅師從胡克敏、褚大雄、張培智,以及Sharon黃等數位名師習畫,也在社區藝術學院學習科班藝術繪畫的技法。
耿珍分享其繪畫的動機,來自對周遭環境、人物、歷史背景的細緻觀察,以其專業的技法,而躍入繪紙上,歡喜將作品與人分享;並且每周一次,在社區老人中心教授繪畫。
此次耿珍個展,以國畫和油畫2大項目為主,共展出75件典藏作品以饗觀賞者,令人大飽眼福。展期即日起至2023年1月2日。
【人間社 楊勝恩 台中報導】2022-10-19
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自即日起至11月6日止,由藝術家錢靖芬及9位學員舉辦「想畫享畫 師生西畫聯展」,展出54幅精彩畫作。錢靖芬特別於10月15日在展場進行「靜心享禪畫」藝術推廣活動,現場樂音繚繞,線香香氛撲鼻,近40人悠然自得的享受繪畫的樂趣。
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承辦知常法師致詞時表示,錢靖芬老師此次師生聯展,除了展出各樣的精彩畫作外,更透過「藝術家探索工作坊」舉辦2場體驗活動,吸引觀展的民眾踴躍報名,只要想畫,每個人都可以拿起畫筆創作,享受繪畫歡喜、平靜的時光。
錢靖芬分享禪畫,不是纏繞畫,而是跳脫傳統刻板印象的框架,繪畫沒有對與錯,也沒有像與不像,是要大家盡情揮灑當下的感受,只要「想畫」,簡單的準備一張紙、一枝畫筆、一盒水彩、一杯水,就可以透過點、線、面基本的自然法則,專注當下盡情的揮灑畫筆,抒發自己平常壓抑的情緒,達到心靈平靜與放鬆,就是在「享畫」。
星雲大師說「人生的煩惱、憂愁、歡喜、快樂,都是可以由自己創造的」,而歡喜讓這個世界充滿了色彩,人生充滿了希望。錢靖芬透過簡單的繪畫,沒有過多的技巧指導,只有音樂跟線香的伴隨,讓每個人靜心、淨化,大家也從一開始有意的「想畫」,到後來隨心所欲的「享畫」,讓簡單灑脫的繪畫滋養心靈。
記者:人間衛視 馬來西亞仁嘉隆 綜合報導 2022-10-19
佛光緣美術館,馬來西亞東禪館,日前展出,知名音樂人黃一飛,一家三口的,親子彩墨畫展。以「看得見的幸福」為主題,要帶領民眾用心體會,生活當中,無所不在的美好。
滿滿佛教經文,包圍僧人,充滿禪意畫作,落款的是馬來西亞知名音樂人黃一飛。
兩幅霸氣老虎,呼應星雲大師虎年祝福,處世無畏,和平共存。可愛小雞啄米圖,展現無限生機。佛光緣美術館東禪館,展出黃一飛和太太還有女兒,一家三口的,親子彩墨畫展。端出45件作品,要帶領大眾,看見幸福。
展覽開幕式上,黃一飛自彈自唱,炒熱氣氛。相隔五年,再度帶著作品,來到佛光緣美術館東禪館,和民眾見面,展現跟隨書畫家吳亞鴻,學習十多年深厚功力,也讓人看見音樂才子,放下吉他,拿起畫筆的,不同面貌。
【人間社 心由 馬來西亞仁嘉隆報導】2022-10-14
馬來西亞佛光緣美術館東禪館於10月10日,隆重舉辦「看得見的幸福」親子彩墨畫展開幕儀式。這次的畫展也是黃一飛老師隔了5年後,第2次在佛光緣美術館舉行親子畫展,共展出45幅作品,大多數作品是在近2年疫情期間投入的創作。
本地「福建天王」黃一飛一家3口於2003年開始跟隨本地著名書畫家吳亞鴻學水墨畫,他們以習畫怡情養性,自我表達內心的情感,體會創作的喜悅。他們以佛法生活化;生活藝術化,從此成了生活主軸,人生亦因爲藝術而更豐富。
這次出席開幕儀式的嘉賓有佛光緣美術館東禪館主任有航法師、博雅藝術中心創辦人吳亞鴻老師擔任開幕嘉賓,東禪美術分會Pierre會長,藝術家黃壽忠,劉采雲。此外還有華夏私立中學董事長拿督汪愛泉博士、以及多位演員歌手藝人張少林、吳家輝、劉瑞平、黃啟銘、陳依依、林永發、譚雙福、Victor、資深演員覃業水、山腳下男孩BONNIE、星洲華教義演策劃人RICKY及大喵老師等藝人近20多人。另外還有30多位佛光啦啦隊成員等180餘人共襄盛舉。
黃一飛老師在其「看得見的幸福」親子彩墨畫展娓娓道來對母親、太太和女兒的真摯情感,並投影他爲母親和女兒各寫的兩首歌,氣氛感人。黃一飛的母親雖有失智症,但一飛仍服侍在側,他打趣說是用了30年的時間記錄母親的故事,並在疫情期間寫下這首歌,「母親如果知道,一定心裏感到很驕傲,因爲這世界上有一首歌是屬她的。」
小喵老師也感謝吳亞鴻老師在她初學畫時,爲她修飾過一幅她媽媽的畫,這幅畫一直存在她心中。她也回憶母親曾告訴她:「生命就要像牽牛花這樣,有陽光就能夠開花。」她也說跟著吳亞鴻學畫是人生中最好的時光。她讓女兒也學畫畫的原因,是因爲每個人都應該要有一個照顧自己的方法,也可以好好的款待自己,這是在畫畫過程中可以學到的東西。
吳亞鴻詞時也風趣的談他們一家三口教授繪畫時很有趣味的體會,使現場氣氛熱鬧起來。他表示:從色彩裡聽見一首首曲子,從歌聲中看到一幅幅圖畫,典禮上看到喜悅與溫馨,這是一個有聲有色的場面,大家不僅要用眼睛看,耳朵聽,還得用心去體會。祝福大家看見幸福,遇見更美好的自己。」
最後黃一飛致贈一幅作品給館方收藏,也致贈一幅作品給吳亞鴻老師。此外,館方也準備了精緻茶點招待貴賓及與會大衆享用,現場溫馨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