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2021徒眾聯展現正於佛光緣美術館總館,吸引許多法師與民眾前往欣賞。評審委員也講評今年雖然受疫情影響,但是作品在質與量上面仍非常豐 富,尤其在素材選擇上更加創新多元。

佛光山2021徒眾聯展現正於佛光緣美術館總館,吸引許多法師與民眾前往欣賞。評審委員也講評今年雖然受疫情影響,但是作品在質與量上面仍非常豐 富,尤其在素材選擇上更加創新多元。
【人間社 許國棟 宜蘭報導】2021-09-23
今天出席開幕茶會包括:宜蘭縣議員林麗、賴瑞鼎老師,佛教團體華梵慈蓮苑釋修慈及法師群、月慧精舍住持心慧法師及法師群、準提精舍吳登諺等人、台北榮總佛堂黃智鳳;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理事陳林泉、宜蘭區督導長江秋萍、陳淑華等佛光人出席。
妙勤法師提到,佛光緣美術館定名從1994年開始,全球五大洲共有27個美術館,佛光緣美術館宜蘭館也是其中之一。吳大仁老師早年親近星雲大師,非常喜歡文化藝術,其書法、篆刻造詣非常棒,細看書畫中充滿禪機,其作品編入國中美術教材,充滿真、善、美,等同佛教法真理、極樂世界的善、歡笑的美。
吳大仁指出,感謝大師改變其一生,從農夫翻身到藝術家,因接觸佛法改變自己,成為佛弟子,能隨順因緣,久而久之,就能看到光明。
吳大仁當場便舉出學書法7大好處,1.能心平氣和自得其樂;2.可以不擇時地,當下有閒就能揮毫;3.費用便宜,紙筆隨手就能便宜購得;4.費時不多,時間可以自行拿捏;5.自娛娛人,寫字前半段是在磨練,要努力付出,等學會就能開心;6.可以攝心;7.可以養老。
宜蘭第二分會會長吳睫翎表示,有此因緣能參加此次書法、篆刻特展活動,寫書法有這麼多好處,寫書法能一心專注,煩惱不起,收攝散亂心,啟發生命智慧。
看展修行,能讓人悟得深入禪定,得到滿滿歡喜,歡迎信眾踴躍前往參觀,展覽時間為即日起至11月30日止。
開幕前冬山分會林美宏師姐,彈奏婉轉悠揚古箏樂曲,祥和氛圍充滿整個會場。人間社記者許國棟攝
館長妙勤法師、列席嘉賓無我茶會理事長吳秀真(左一)及其同修黃寶凱醫師(右一)、
宜蘭縣議員林麗(右三)、宜二分會會長吳睫翎(右二)、賴瑞鼎老師(左二)合照。人間社記者許國棟攝
館長妙勤法師、吳大仁老師與列會嘉賓、信眾合照。人間社記者許國棟攝
吳大仁老師當場揮毫、與現場信眾結善因善緣。圖/蘭陽別院提供
現場來賓,專注聆聽吳大仁老師解說,各個面帶和悅臉色。圖/蘭陽別院提供
館長妙勤法師致贈鮮花感謝吳大仁老師,來蘭陽別院開辦書畫菩提路—書法篆刻特展,
與蘭陽鄉親結緣。圖/蘭陽別院提供
華梵慈蓮苑釋修慈法師,致詞感謝獲邀,並表示專注書畫,
也可以達到一心不亂禪定的修行。人間社記者許國棟攝
文/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提供
作者成長於南投縣鹿谷鄉,從小熱愛自然景觀與生態環境,童年生活在有山有水,風光秀麗的小鄉村,傾聽風聲、水聲,感受行雲流水的美好日子,於是習慣與自然對話,經常從大自然中找尋題材,並將景象轉化為圖像。
上圖作品〈異想桃花源四〉中,作者嘗試以長卷形式,將傳統的庭園建築與台灣早期純樸的民居結合,經過主觀的移位、擠壓、錯置、裱貼等創作手法,以宏觀繁多的景象,將景致連貫起來,呈現變幻中詭譎奇巧、曲曲折折、歪倒傾斜的空間層次,盡情馳騁於畫中的宇宙,體現中國傳統審美意境。畫中特有的空間流動營造出時間與空間的交融造景,也是中國傳統水墨藝術的「移動視點」。
畫面的視覺效果,看似不合理的景象,卻是作者在藝術上不受拘束、自由隨性的冒險與實驗,展現純樸的世外桃源意境。
展期:即日起~10月31日
時間:10:00~18:00免費參觀(周一休館)
地點: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佛光山福山寺
游玉英〈異想桃花源四〉:水墨,540×180cm 圖/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提供
【人間社 李生鳳 高雄大樹報導】2021-09-02
今年雖值疫情,但海內外仍有近400件參加,涵蓋繪畫、書法金石、攝影、影音、立體等類別。受疫情影響無舉辦開幕,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佛光山傳燈會會長慈容法師,特於8月26日安排宗務委員一起前往參觀,表達對參展徒眾支持鼓勵,也以此作為開幕祝賀。
心保和尚以一幅書法作品〈如意〉,祝福所有人心想事成。心保和尚表示,徒眾聯展舉辦幾年以來,不乏有優秀作品,從中可以看到每個人的潛能無限,所謂潛能開發,以及佛教說的「發心」,發心就能發揮潛能,修行也要發心,發心必能成就。相信大家透過欣賞這些作品中,必定會有收穫。
慈容法師說,佛光山的法師不是只有修行、誦經,也多才多藝,早期也接觸過許多事物,在此次展覽中看到多樣媒材的展現。創作的過程心要平靜,出家人靜下心來發揮,也是禪心的展現。
今年立體類佛光獎為南天寺全體製作、由5184片塑膠片串成的〈夢幻泡影─《金剛經》〉裝置藝術,在澳紐總住持滿可法師帶領下,大家發揮集體創作精神,透過光影,讓《金剛經》的每一字照亮經典的智慧,在現今疫情中,為人帶來光明和安定;而南天寺此次的裝置藝術作品,無論在媒材、內容、形式和構思上都令人意想不到,獲得評審高度肯定。滿可法師表示,這件作品凝聚大眾的情誼,融和藝術與修持,以此馨香供養星雲大師和十方大眾。
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如常法師說,佛光山徒眾的作品特色,一是創作者都是新人、素人;二是法師們在空間,以及取得媒材有限的條件下創作的作品新鮮少有;三是作品極具原創性。評審委員黃壬來表示,法師將佛教義理和藝術元素二者做非常巧妙的結合,無論平面或立體作品都有掌握此精神,且今年在素材運用和題材的多元化都比之前更為豐富。
9月1日於佛光山2021年海內外徒眾講習會上頒發各類組前三名及優選、佳作,佛光山退居和尚心培和尚頒贈感謝狀予邀請展的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覺源法師;心保和尚並頒發2022年春聯創作佳作獎。各類組頒獎有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和副住持慧倫法師、慧昭法師,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菲律賓總住持永光法師、藏經樓堂主覺元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等。
有正法師以〈開燈的人〉獲繪畫組佛光獎,他表示,「開燈的人」猶如觀世音菩薩的化身,隨處應現,救度苦厄,希望以這幅畫,獻給在全世界秉持星雲大師精神、奉獻服務的大家。影音類佛光獎知明法師分享創作理念,影片取名《悟.一念之間》,為有感在弘揚人間佛教的路上會遇到困難,只要轉念,悟就在一念之間。
◎「耕耘心田─佛光山2021徒眾作品聯展」各類前三名得獎名單如下:
(一)繪畫類
佛光獎:有正法師
菩提獎:慧本法師
般若獎:知恩法師
(二)書法金石類
佛光獎:妙暘法師
菩提獎:如得法師
般若獎:永海法師
(三)攝影類
佛光獎:覺如法師
菩提獎:如輝法師
般若獎:如地法師
(四)影音類
佛光獎:知明法師
菩提獎:蘇鈺惠同學
般若獎:妙至法師
(五)立體類
佛光獎:南天寺全體
菩提獎:妙松法師
般若獎:妙耀法師
繪畫類佛光獎有正法師「開燈的人」。圖/佛光緣美術館總部提供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右一)、佛光山傳燈會會長慈容法師(中),特於8月26日安排宗務委員一起前往參觀,
表達對參展者徒眾支持鼓勵,也以此作為開幕祝賀,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如常法師導覽(左一)。人間社記者李生鳳攝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表示,從徒眾作品聯展中,
可以看見每個人的潛能無限。人間社記者李生鳳攝
佛光山傳燈會會長慈容法師表示,創作的過程心要平靜,
出家人靜下心來發揮,也是禪心的展現。人間社記者李生鳳社
佛光山退居和尚心培和尚(右)
頒贈感謝狀予邀請展的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覺源法師(左)。人間社記者李生鳳攝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頒獎與徒眾作品聯展獲獎者。人間社記者李生鳳攝
立體類佛光獎為南天寺全體製作,
由5184片塑膠片串成的「夢幻泡影—《金剛經》」。人間社記者李生鳳攝
由5184片塑膠片串成的「夢幻泡影—《金剛經》」,透過光線,
讓《金剛經》的每一字照亮經典的智慧。人間社記者李生鳳攝
【人間社 曾俊美 紐西蘭基督城報導】2021-09-05
今年講習會的主題為「藝文弘化新氣象」。總館長如常法師致詞表示,佛光山的美術館要呈現出道場的人間化、生活性、藝文化,這是與其他寺院的不同之處。來自不同級別的藝術家,結合學校及社會大眾將佛法人間化,課程的安排讓各館館長把各地的文化結合藝術弘法特色,讓大眾看到弘法的宏觀性;此外,也讓各分館進行交流,亙相學習。講習會讓各館尋求弘法的新思維,思考如何從弘法中找出差異性、未來性和永續性;與此同時,還要著重培養人才和未來的傳承,找出新創意和新成長。
在年度重要宣導事項包括:一、總部重要活動執行報告。二、2021年度巡迴展活動執行報告。三、2021年出版計畫。四、重要專案。今年,總館舉辦了「2021年徒眾作品徵件與展覽活動」,已於8月21日在總館做巡迴首展。紐西蘭基督城藝術家Keith Morant的藝術展相繼在紐西蘭一館與二館展出,獲得良好口碑,一館策畫為Keith舉辦「生命之歌」世界巡迴展,預計明年在東禪館、大陸和台灣巡迴展出。以上兩個展出作品已收錄在《佛光之美佛光山法師、師姑創作作品集》和《佛光緣美術館典藏作品集22》。
如常法師主持講習會第一環節,由三個別館報告過去一年進行的特色展出,有紐西蘭館館長滿信法師報告的「紐西蘭如何藝術快閃」、日本館館長滿潤法師報告「花開富貴日本館的牡丹展」、大覺分館館長妙士法師報告「大覺寺美術館新館展望」。滿信法師主持講習會第二環節,由高雄館館長妙樂法師報告「壽山寺星雲大師故事館」、台中館館長報告「新惠中寺美術館新館展望」、佛館副館長有賢法師報告「佛教海線絲路的科技弘法」。報告中呈現各館如何以現代化科技呈現出佛教的歷史及傳統觀念,無論是宏觀的道場外觀,乃至於內部運用的嶄新科技,都令人歎為觀止。
在專案討論環節,提到一、目前正在策畫幾個新分館,如泰華寺美術館、大覺分館、新惠中寺、中天寺美術館及壽山寺星雲大師故事館。二、紐西蘭一、二館的展館進行空間優化,重新裝修提升展場空間的使用機能。三、佛光山全球典藏管理系統規畫與建置。大眾非常期待見到以上分館的進度,把弘法的因緣開拓給更多有緣人。
講習會的各項報告開拓了大眾的視野,看到各館在過去一年做出的努力,學習到如何善用資源及科技達到弘法效益,也從大家的弘法熱忱中燃起了新動力,讓與會者更明確認知藝術弘法的方向,在未來的弘法路上共精進。
【人間社 陳璿宇 彰化報導】2021-08-23
游玉英表示,這次展出異想桃花源系列、怒放組曲系列,共30幅水墨作品,其異想桃花源系列受到《無量壽經》的影響。他談到,「極樂世界是我所嚮往的,目前我去不了,所以我要活在現實裏面生存,透過我的畫筆畫出我心中想的極樂世界,並運用幻想式繪畫表現、超現實的表現方式及變形元素在裡面,營造出有一點詭異、有些夢幻式的桃花源。」另外,怒放組曲系列,則是他長期投注於自然環境中的關懷,並承繼中國傳統自然美學的思想,從現實生活層面的生態保護觀點提出省思,體認生態美學的人文價值。
游玉英畫中以奇異的景象,詭譎的氛圍為主,營造充滿奇異幻想的世界;從異想桃花源系列,看見藝術家描繪無憂無慮的理想國,是一個可觀、可遊、可居的烏托邦,也是避世療傷的異想世界。他對於現實環境的觀察與體會入微,覺得現實社會有很多亂象,很不適合居住,但精神層面可以透過創作;以桃花源為主題,將眼睛看到美好的東西,如花卉、景物等呈現。他喜歡繪畫,這一路走來數十多年,雖曾遇到困難與瓶頸,依舊抱持熱情與興趣創作,以水墨創作展現中國繪畫,並傳承中國東方藝術。
游玉英創作的泉源,靈感醞釀來自於生活體會,誦讀《無量壽經》體會經中描述的五濁惡世,讓他嚮往西方極樂世界的淨土。於是他創作個人內心的桃花源,透過西方的美學概念,以超現實手法及幻想式的創作,將西方美學融入東方中國繪畫藝術,展現獨樹一格的畫風,將心中異想桃花源發揮到極致。他期望在這波嚴峻的疫情,透過異想桃花源作品傳遞「一花一世界」,傳遞他心中美好的淨土,希望能帶給民眾一個喘息的空間。
「藝想桃花源游玉英個展」,展期從即日起至10月31日止,歡喜熱愛文化藝術的民眾前往觀賞,走進異想桃花源,尋找你心中的一片淨土。
詳細展出資訊請點➡️ 彰化館/異想桃花源—游玉英個展
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8月19日邀請藝術家游玉英展出「異想桃花源—游玉英個展」,
游玉英異想桃花源(四)540x180cm。圖/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提供
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8月19日邀請藝術家游玉英展出「異想桃花源—游玉英個展」,
游玉英異想桃花源(二)180x270cm。圖/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提供
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8月19日邀請藝術家游玉英展出「異想桃花源—游玉英個展」,
游玉英異想桃花源(一)180x180cm。圖/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提供
佛光山法師不只弘法,還有多元才藝,今年徒眾聯展在疫情之下仍然有400多件作品投稿,經過徵選後的佳作在佛光緣美術館總館展出,讓大家看到法師不一樣的才華。
持續以藝術弘揚佛法,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二館,日前舉辦快閃陶藝展。雖然展期只有短短一個禮拜,不過館方找來陶藝家,親自帶著民眾體驗手拉坏。超特別互動式藝術體驗,也引發熱烈迴響。
【人間社 曾俊美 基督城報導】2021-08-17
Ingrid Butcher 覺得,無論是藝術展出,或者滴水坊人員的服務,在在體現出佛教高品質的生活教育,令人非常感動也留下深刻印象。團員表示會介紹更多朋友來道場,讓他們知道基督城有這麼優雅的美術館。
Kaiapoi 藝術團體的前身為癌症協會,每一位成員身體都曾罹患癌症或頑疾,她們在接受治療中患難見真情,成為姐妹淘,互相鼓勵。當中,有的已康復,有的尚在接受治療。為了鼓舞大家振作起來,她們成立藝術團隊,從藝術創作中找到生活樂趣,也成為彼此互動交流的話題,此次參觀「姚紅英刺繡藝術展」,令她們覺得身心非常療癒!
Kaiapoi藝術團隊成員非常欣賞姚紅英精美的刺繡作品。圖/紐西蘭南島佛光山提供
Kaiapoi藝術團隊成員感謝館員提供豐富導覽內容令他們受益良多。圖/紐西蘭南島佛光山提供
「姚紅英刺繡藝術展」令癌症協會患者的身心很療癒。圖/紐西蘭南島佛光山提供
Kaiapoi藝術團隊成員對滴水坊的美味素食讚不絕口。圖/紐西蘭南島佛光山
【人間社 張爽 紐西蘭奧克蘭報導】2021-08-15
今年的奧克蘭藝術週活動將於10月9日至17日舉辦,一館也報名參與此次活動。這項活動每年有超過8萬人參與,為本地藝術家及藝術愛好者創造交流機會。Karen於日前聯絡館方,詢問是否願意參與活動的導覽環節,並建議在一館第五屆藝術沙龍開幕之際,舉辦兩場導覽。
Vicky 介紹正在一館展出的《蘇少暘山河悟語攝影展》,館長滿信法師支持年輕有才華的藝術家,給予年輕人實現夢想的舞台,也將其作品分享給當地大眾。滿信法師說,道場本身就是一座美術館,提供平台讓藝術家分享作品,可以激蕩出更多的創作火花。Vicky 也介紹連續五年舉辦的藝術沙龍活動,為當地藝術市場注入了多種元素,並廣邀藝術家來做教育推廣,收穫廣泛好評。
Karen 表示,自己是第一次走進道場,宏偉的建築、優雅的庭院與藝術作品相融合,獨具特色,身在其中可以感受到寧靜舒適,她很期待藝術週活動時帶大眾來參訪道場,大家一定會喜歡這個地方。Karen 也特別讚歎館長的插花作品,為展場的攝影作品增添生動的色彩。看到佛光人活動報告的照片更是讚嘆和驚訝,原來道場和社區有那麼深厚的連結,不僅注重藝術,更支持本地藝術家,真是了不起。
如廉法師介紹道場為支持當地的特色產品而誕生的雲來市集,Karen表示道場處處為社區考量,讓大眾感受道場的溫暖。如廉法師也介紹古代和現代藝術相融合的蓮池塔,表示道場是大眾用心經營出來的,每個人走進來都可以感到平靜安寧的氛圍,如廉法師並代表常住贈送2022南北島道場月曆及《佛光人活動報告》,歡迎她帶家人朋友一起來道場參觀。
Karen表示,自己是第一次走進道場,宏偉的建築、優雅的庭院與藝術作品融合,
獨具特色,身在其中可以感受到寧靜舒適。人間社記者Karzin攝
Vicky介紹正在一館展出的《蘇少暘山河悟語攝影展》,館長滿信法師支持年輕有才華的藝術家,
給予年輕人時間夢想的舞台,也將其作品分享給當地大眾。人間社記者Karzin攝
奧克蘭藝術周Aukland Artweek活動的工作人員Karen於8月13日下午前來紐西蘭北島佛光山,
參觀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一館並接洽藝術周相關事宜,一館主任如廉法師、
館員Vicky、Karzin共同接待。圖/紐西蘭北島佛光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