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 宋滌姬 高雄左營報導】2021-11-16

佛光會已屆「而立」之年!佛光山南屏別院在11月13日舉行「『佛光會30.奮起飛揚』話說佛光會」活動。高雄市第一、二督導區各分會督導、新舊任會長及佛光第二、三代共290人齊聚一堂,透過影片回顧佛光會30年來的點滴。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秘書長覺培法師也來到現場,和會員們共同回顧過往,展望未來。

覺培法師說明佛光會在1991年2月3日成立,從台灣走向世界。會員精進學習,不斷進步,創造新歷史。像今年的世界會員代表線上大會,創下2萬人同時在線上開會的驚人紀錄。又如疫情期間,全球會員緊密合作,不分國籍,攜手從事急難救助。覺培法師期許佛光會一棒傳一棒,在下一個30年,交出更精彩的成績單。

南屏別院住持妙樂法師表示,30正當壯年,很歡喜見到佛光會走過30年,佛光幹部都可以侃侃而談,且言之有物。建議各分會可以利用讀書會的時間,讓會員分享行佛體驗。時間眨眼即逝,光陰不能空過,加入佛光會,有信仰,有方向,在參與各項活動時,心中踏實安心,法喜充滿。期許在下一個30年,也能攜手共進,共創佳績。最後,妙樂法師請現場的所有佛光人以掌聲獻給大師,「謝謝大師帶領了我們」,請佛住世。

佛光緣美術館高雄館主任有泉法師分享,從照片中看到全球佛光會「歡喜付出」、「同體共生」及「佛光普照」,佛光人在土地上植樹的同時,也在心中種下了佛光種子,而願力就是佛光種子最好的沃土。

「信仰與展望」座談,由南區協會區副會長張培明主持。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總會長吳欽杉講說「人間佛教的信念」,勉勵會員行三好、四給、五和,共創現世的人間淨土。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理事黃明侃的講題是「星雲大師為什麼要成立佛光會?」揭示大師本著「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弘願而成立佛光會。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理事郭銘群用照片來說明「成立佛光會之後,我們做了什麼?」無論教育、文化、慈善、共修等,都能見到佛光人都熱情參與的身影。

童美英、李壽芳、蔡佩珍3位督導以實例說明「如何將信仰與生命結合」、「如何從自利利他的精神,體現團體的集體創作」及「如何從發心落實會務之發展」,在分享中,不斷讚歎會員的信仰與發心。

督導群和青年團各自用不同形式唱頌〈師父頌〉,表達對佛光會創會會長星雲大師的景仰。會後,大家前往高雄佛光緣美術館閱覽「佛光會30—在影像中尋找歷史特展」,回顧佛光會30年來走過的足跡,響應星雲大師「有太陽的地方就有佛光會,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佛光人」的慈心悲願。

展訊請由此→ 高雄館/佛光會30—在影像中尋找歷史特展

2021111701

南屏別院住持妙樂法師與所有佛光人合影,響應星雲大師「有太陽的地方就有佛光會,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佛光人」的慈心悲願。人間社記者趙啟超攝​

2021111702

南屏別院住持妙樂法師勉勵佛光人,加入佛光會,有信仰,有方向,在參與各項活動時,心中踏實安心,法喜充滿。期許在下一個30年,也能攜手共進,共創佳績。人間社記者趙啟超攝​

2021111703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秘書長覺培法師也來到現場,和會員們共同惠顧過往,展望未來。人間社記者戴啟超攝​

2021111704

「信仰與展望」座談,由南區協會區副會長張培明主持。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總會長吳欽杉講說「人間佛教的信念」,勉勵會員行三好、四給、五和,共創現世的人間淨土。人間社記者戴啟超攝​

2021111705

佛光人前往高雄佛光緣美術館閱覽「佛光會30—在影像中尋找歷史特展」,回顧佛光會30年來走過的足跡。
​人間社記者戴啟超攝​

2021111707

佛光青年以阿卡貝拉的方式獻唱「師父頌」並發願信仰傳承,佛教靠我,捨我其誰。人間社記者戴啟超攝​

2021111706

高雄市第一、二督導區,以菩薩心、師父情獻唱「師父頌」,表達對佛光會創會會長星雲大師的景仰。人間社記者蔡忠宏攝​​

2021111701 2021111702 2021111703 2021111704 2021111705 2021111707 2021111706

【人間社 常謙 高雄市報導】2021-01-21

登發國小特教班師生一行14人,在謝佳蓉老師帶領下,1月19日上午參訪位於南屏別院六樓的佛光緣美術館高雄館。在高雄館主任有泉法師及義工師姐的接待下,與星雲大師一筆字接心,領受「有愛無礙」的藝術之旅。

與一般學生相比,特教班的學生能力較為落後,專注力維持也較有困難。為了讓班上的學生可以透過參訪行程學習和成長,謝佳蓉老師特別在行前與高雄市教育局身心障礙團隊語言治療師,同時也是美術館義工的余玻莉老師,商討行程、課程規劃並進行場勘,期能透過此參訪活動,作為學生期末教學目標及教學成果的驗收,並開創不同以往的學習經驗。

一早到達南屏別院,義工林金華在彌勒佛前與十位特教生相見歡,除傳授通關密語「吉祥」手勢和打招呼問候外,同時介紹「蔬食A計畫」,分享素食對於地球環境的重要性。因為事前在學校謝老師已做過行程簡報介紹,所以學生們一到美術館就有熟悉感。退休前也是教師的義工林金華,用淺白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的為學生們介紹星雲大師及大師寫一筆字的因緣,孩子們雖然無法全然了解,卻都很專注的聆聽;在枯山水區認真聽禪宗達摩祖師傳法的故事,每個孩子都聚精會神,專注的神情讓義工們很是讚歎。

唱〈十修歌〉是高雄館最具特色的藝術弘法。因應學生們的程度和能力,義工們特別選用兒歌〈小星星〉、〈生日快樂〉、〈恭喜恭喜〉等三首較為耳熟能詳的歌曲進行帶唱。一時童稚的歌聲將「一修人我不計較、二修人我不比較……」朗朗唱出,讓人佩服這群特教生平時在老師細心關照下的訓練有素。

飯後「跑香」是全新的體驗,第一次參與的歐芮妍說:跟著老師在觀音媽媽前面走來走去,真的很有趣;小六的翁偉誠則覺得跑香很新鮮,可以讓吃飽飽的肚子消化消化。最可愛的王逸亮一跑完香,立刻打個飽嗝,讓大家不覺莞爾。

有泉法師特別以星雲大師2021年墨寶「花開四季、耕耘心田」,讓孩子們體驗創意春聯製作,孩子們在墨寶上貼上色彩繽紛的豆豆貼,專注的神情、認真的態度及創意,讓一旁的義工們都深感特殊教育的不可思議。

有泉法師表示:藝術可以跨越國界,用藝術接引身心障礙學生,讓他們藉由參與藝術活動得以親近佛法,並在八識田中種下菩提種子和得度因緣。大師的慈悲心和特教班孩子們純真的心,皆是呼應著佛陀所言「人人皆有佛性」也祈願在諸佛菩薩加被下,這群孩子都能身心平安。

登發國小特教班師生一行14人在謝佳蓉老師帶領下,

1月19日上午參訪位於南屏別院六樓的佛光緣美術館高雄館。圖/謝佳容提供

唱〈十修歌〉是高雄館最具特色的藝術弘法。因應學生們的程度和能力,

義工們特別選用兒歌〈小星星〉、〈生日快樂〉、〈恭喜恭喜〉

等三首較為耳熟能詳的歌曲進行帶唱。圖/謝佳蓉提供

義工為登發國小特教班的師生,介紹「蔬食A計畫」,

分享素食對地球環境的重要性。圖/謝佳蓉提供

枯山水區認真聽禪宗達摩祖師傳法的故事,

每個孩子都聚精會神聆聽林金華老師的解說。圖/謝佳蓉提供

義工林金華在彌勒佛前與十位特教生相見歡,

除傳授通關密語「吉祥」手勢和打招呼問候方式。圖/謝佳蓉提供

【人間社記者 余玻莉 高雄市報導】2020-11-02

第13屆「國際佛光緣小藝術家獎」頒獎典禮,11月1日在佛光山南屏別院五樓國際會議廳舉行,共計200餘人與會。此次兒童徵畫以「幸福樂」為主題,海內外參賽入圍作品約1萬件,315位脫穎而出,其中75位得獎的小朋友來自高雄區。

住持妙樂法師致詞表示,星雲大師十分重視兒童教育的推廣,尤其身心健全的發展。「國際佛光緣小藝術家獎」已經舉辦13年,鼓勵孩子運用不同的媒材、素材、色彩,彩繪心中世界的真善美,嘆詠生命的精彩。幸福無所謂好壞,每一件認真的畫作都是獨一無二的幸福時光,從孩子們繪畫中大膽的用色、自由構圖的表現,可看出他們眼中的世界是多麼繽紛!

南屏別院遵循星雲大師以文化教育人心、藝術弘揚佛法的用心,人間大學開設各種兒童課程、青少年課程、長青課程;在寒暑假為孩子辦理不同的營隊,如數學營、科學營、醫學營等,讓學校的學習得以延伸。妙樂法師鼓勵與會大眾一起善用此全家人可以一起終生學習的平台。

頒獎典禮中,頒發幼兒組特優奬王絲平、高年級優等奬李宛芸,以及發佳作30名及入選18名。頒獎時,家長人手一機,紛紛為自己上台領獎的孩子記錄最珍貴的一刻。孩子們臉上滿是開心的笑容、家人引以為榮的神情交織於現場,洋溢著溫馨與幸福。

得獎小朋友的作品在佛陀紀念館本館2樓佛光藝廊已經展出圓滿,目前在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展出,之後將在全球佛光緣美術館巡迴展出,除給予孩子信心,也將這一切美好與幸福散播到世界每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