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寺星雲大師墨寶展 送出祝福寓意勉勵

【人間社 本鈞、華子 馬尼拉報導】2023-01-25

2023金兔年迎祥、花開富貴,大年初一早上,菲律賓佛光山萬年寺聚集了眾多的信徒,有來參加千佛法會、禮佛、點燈、打齋、供花、吃素食、喝茶的,更有的是在等待下午一時三樓佛光緣美術館〈星雲大師新年祝福語〉墨寶展開幕典禮,大家都在期待這墨寶展所送出的祝福,每個新年墨寶祝福語中所蘊含的寓意。

開幕典禮,由馬尼拉第二分會會長施曉華擔任司儀,與會貴賓有佛光山菲律賓總住持永光法師、萬年寺住持暨佛光緣美術館馬尼拉館館長妙淨法師、國際佛光會菲律賓協會副會長施健雄、國畫藝術家蔡秀雲、世界瑰寶藝術學會菲律賓分會會長李國芬、以及菲華知名書畫家蔡富華等,馬尼拉第二分會督導、幹部以及各分會將近40位佛光人到場支持,為開幕典禮增添光彩。

總住持永光法師為典禮致詞開示,大師自1996年起就寫墨寶跟信徒結緣,信徒都感到特別地歡喜和珍惜,別有一番祝福新意,於是之後每一年新年,大師都會很用心地寫下四個字的墨寶新春祝福語送給大家,直至今年2023,共有28幅墨寶流傳在五大洲,深得信徒收藏。

妙淨法師除了感謝眾人出席馬尼拉館特別開辦「揮春書法」活動,也感謝蔡秀雲等幾位老師在大年初一來美術館教大家揮春傳揚中國文化,並希望大家能把大師20幾年來的祝福語帶回去,期許大家天天快樂,天天幸福。

施健雄提到春聯是悠久的中華文化,其字裡行間富含對未來的期許及希望,他用大師今年的春聯作為座右銘並祝福大家「仁和安康.富樂吉祥」。施曉華還用揚州小調結合說唱把28個大師新年祝福語墨寶串連起來,送祝福、感謝大家的同時,也正式打開了美術館久違的藝術之門。

20230125Manila-007
20230125Manila-008
20230125Manila-006
20230125Manila-005
20230125Manila-003
20230125Manila-004
20230125Manila-002
20230125Manila-001

湯文君藍染創作紐西蘭二館登場 3D手工藝術成為話題焦點

【人間社 曾俊美 紐西蘭基督城報導】2023-01-19

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二館於1月15日舉辦「靛青 花語-湯文君藍染創作個展」開幕茶會,紐西蘭館館長滿信法師、中國駐基督城領事館廖紅燕及申健領事、佛光緣之友Gayel Marquett 、Dr Patterson Stark、鋼琴師Jamie McDermott、銅線藝術家 Leonore Ashby、Ikebana花藝協會代表Vickie Hernshaw、國際佛光會紐西蘭南島協會副會長張棟及基督城大眾50人出席。

滿信法師致詞表示,湯文君是一位難得的藝術家,從栽種藍草植物到萃取染料皆親力親為。每一幅作品主題鮮明,蘊含著不同的意義。作品以藍色為主,藍色擁有強大的生命力,反映出地球、天空、海洋等色系,提醒我們要愛惜及保護大自然生態。展出作品不斷向高難度挑戰,例如有20米長的作品,及層次分明的立體作品,呈現出藝術家對創作的認真,及傳統藝術之美。

Gayel致詞表示,「我們的視覺普遍上沉浸在色彩的世界。然而,湯文君卻跳脫出世俗,以藍色、靛青及紫色作為創作主題。藍染擁有久遠的歷史及深廣的意涵,而藍色代表天空,靛青代表宇宙,紫色代表上天的寶座。靛青在心理層面而言,代表直覺、創造力和靈性,能夠提高個人的專注力。靛青強大而莊重,傳達正直和深厚的誠意。感謝藝術家透過展出,喚醒我們對靛青藝術的認知和洞察力。」

Jamie致詞表示,「湯文君老師以純熟的技術,把染色工藝搬到藝術舞台,呈現出純粹的藝術之美。作品中最令人歎為觀止的是立體作品,呈現出星光與月色交織的夜色之美,令人陶醉。湯文君老師的藝術創作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接著,館長向出席者導覽作品,有20米長的「海洋之心」,及4副懸掛半空中的立體作品「尋梅3D掛簾」、「荷影飄逸」、「梅香」及「紛飛掛飾組」,並欣賞湯文君老師創作藝術的視頻記錄。」大眾對湯文君老師追求藝術的認真精神深感欽佩,也從而認識東方藝術之美。

「靛青花語-湯文君藍染創作個展」2022年在紐西蘭一館展出3個月,在奧克蘭引起了巨大迴響,當地民眾對這難得的傳統工藝藝術讚歎不已。展出從即日起在紐西蘭二館展至4月16日,相信將為基督城的手工創作藝術帶來嶄新的視野。

20230119-NY2-006
20230119-NY2-005
20230119-NY2-004
20230119-NY2-003
20230119-NY2-002
20230119-NY2-001

宜蘭雨慈悲心 盧彩連天然染色創作展新意

【人間社 林菊 宜蘭報導】2023-01-16

1月14日佛光緣美術館宜蘭館舉辦「蘭雨青青.祝福連年-盧彩連天然染色創作展」開幕儀式,此次展出是文創家盧彩連繼2021年參與宜蘭館聯展後,首度舉行個人創作展。蘭陽別院住持、佛光緣美術館宜蘭館館長妙勤法師致贈星雲大師2023年墨寶「仁和安康.富樂吉祥」牌匾與著作,盧彩連在現場更親自為近百名藝術愛好者導覽48件展品,讓觀者進一步了解作品中人間佛教與慈悲的理念。

妙勤法師致詞表示,盧彩連老師包羅萬象的作品中,有對蘭陽在地特色的情懷,表達對這片土地的熱愛之情,最近也加入了許多環保、愛護動物的元素,呼籲人們對環境的保護、對動物的仁慈,體現且符合星雲大師「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人間佛教思想的理念,語末更以大師的新春賀詞祝福大眾新的來年「仁和安康.富樂吉祥」。

大部分的宜蘭鄉親,覺得「雨」在生活上帶來相當大的不便與困擾,文創家盧彩連卻認為「雨」是上天降下的祝福,更是創造作品的靈感來源。走進蘭陽別院,二側分別懸掛高達3公尺長的作品,畫入佛手與雨滴覆蓋著蘭陽平原,更可看出盧彩連對雨天情有獨鍾。盧彩連表示,此次展出從一年前就開始籌備,展出的作品更是特別為蘭陽別院挑選規劃。她強調,一件藍染創作就是一篇說不盡的故事。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宜蘭第二督導區督導長林志賢獨奏薩克斯風〈你是我的眼〉為儀式揭開序幕,縣府文化局視覺藝術科長許淑品、藝術協會代表、撕畫藝術家劉雲卿、宜蘭巧藝工藝坊謝麗華、中華總會宜蘭第一督導區督導長吳銘澤及佛光人與會。

本展覽自即日起至3月10日,適逢春節年假期間,歡迎大眾把握難得因緣蒞臨佛光緣美術館宜蘭館觀賞。展覽地點:宜蘭市中山路三段257號。展覽時間:上午9:30分至下午5:30分。(配合防疫,請全程配戴口罩)

20230116YiLan-008
20230116YiLan-007
20230116YiLan-006
20230116YiLan-005
20230116YiLan-004
20230116YiLan-002
20230116YiLan-003
20230116YiLan-001

「富樂吉祥─廖勝文漆藝創作展」開幕 以傳統工藝喜迎新年

【人間社 李生鳳 高雄大樹報導】2023-01-15

佛光緣美術館總館新春特展「富樂吉祥─廖勝文漆藝創作展」1月14日開幕,展出藝術家廖勝文為台中市文化局「漆藝—夾紵漆器」保存者,鑽研漆工藝逾20年,曾獲大墩美展、傳統工藝獎、日本金澤國際工藝三年展等獎項,為優秀中生代傳承人;作品融和傳統與現代,呈現當代漆器藝術的新思惟。此次展覽配合「佛光山2023年春節平安燈法會」,希望以這美麗的傳統工藝和大家喜迎新年。

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如常法師代表主辦單位致詞,提及漆藝約有7、8千年歷史,唐代鑑真大師東渡日本,也將夾紵造像帶進日本,漆藝後來被發揚光大,成為日本具代表性的工藝之一。廖勝文將傳統融合現代,每件作品都是真心投入,充滿生活的朝氣和生命的趣味。

1996年,漆藝家黃麗淑見漆藝日漸凋落,提出「漆器藝人陳火慶技藝傳習計畫」並開班授徒,廖勝文也去報名,當時主辦單位考量廖勝文已經36歲且已婚,猶豫是否收為學員,後來見他是美工科畢業,於是讓他錄取這項計畫,從此廖勝文走上漆藝這條不歸路。

提到這段經歷,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副局長吳華宗以「傳奇、坎坷」形容廖勝文的前半生;廖勝文用的是施作難度高、工序繁複的脫胎技法,堅持使用生漆,以傳統技藝為基礎,結合現代媒材創新形式,作品精湛典雅,為台灣漆工藝開創新風華。

廖勝文表示,此次能在佛光緣美術館展出,要感謝眾多前輩先進。他為此次展覽特別創作〈富樂兔〉、〈吉祥兔〉、〈兔大叔〉等迎春作品,其中〈兔大叔〉是其〈漆藝大叔〉系列的延續;大型漆器創作〈棒棒糖女孩〉則是他心中女兒的形象。他認為漆藝最可貴的在於材料,既天然又環保,運用在日常用品、藝術上皆可,更希望漆藝走進大眾的生活中。

廖勝文致贈作品〈透視年代〉予佛光緣美術館,如常法師代表接受和頒贈感謝狀、星雲大師新春賀辭「仁和安康‧富樂吉祥」、大師著作《合掌人生》。前故宮博物院院長林正儀、佛光山榮譽功德主陳瑞珍、台灣頂極工藝協會理事長葉志誠、响仁和鼓藝工坊王錫坤、漆藝家及「人間國寶」黃麗淑,以及台灣工藝之家協會理事長王龍德、台中市漆藝協會理事長劉凌冲,和藝術家黃大安、莊雅棟、許翠華等近150人出席。

20230115Main-010
20230115Main-009
20230115Main-006
20230115Main-008
20230115Main-007
20230115Main-004
20230115Main-005
20230115Main-003
20230115Main-002
20230115Main-001

彰化館展出藝情尋藝 李明道賦予朽木新生命

【人間社 陳麗娟、李崑銘 彰化報導】2023-01-08

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1月7日舉行《藝情尋藝–李明道木雕個展》開幕儀式,佛光山福山寺住持妙宥法師代表接受展出藝術家李明道致贈〈包容–觀音像〉給彰化館收藏,並回贈星雲大師2023年墨寶「仁和安康.富樂吉祥」牌匾;李明道親自為逾200位美學愛好者導覽58件展品,闡述賦予朽木新生命的傳奇人生。

妙宥法師致詞,欣喜李老師在2023年伊始蒞館展出賞心悅目的木雕作品,將藝術家的「道」及人間佛教智慧與慈悲的理念融入創作,雕刻出栩栩如生的觀世音等菩薩聖像,讓觀者心生歡喜,印證了「大佛與大磬」佛典故事精髓:「千錘百鍊出深山,烈火焚燒莫等閒。」

習藝40年的藝術家李明道表示,從國小三年級就學會雕刻陀螺販售謀利,16歲時離家北上新竹,跟著從事木雕的姊夫學習雕刻日本的佛像,奠定木雕美學基礎。目前適逢後疫情時代,故取名「藝情尋藝」,希望藉由以佛像及菩薩聖像為主的木雕創作能達撫慰人心之效,祈願眾生平安度過疫情。

展出作品概分為人性、觀音、喜怒哀樂三系列主軸。人性系列的〈英雄菩薩之觀音悟空〉,材料為黃檜木,一面為觀音持唸緊箍咒,另一面則是孫悟空欲做掙扎抗拒狀,以此警惕世人,善、惡僅在一念間。捐贈的收藏品〈包容–觀音像〉是觀音系列代表作,以紅檜木刻成,透過弧形線條拉扯,呈現簡單卻不失真的雕刻美學,藉此展現觀世音菩薩的包容力及安定、撫慰人心的慈悲力。

「喜怒哀樂系列創作,呈現人性剛直、溫柔歡喜心與赤子之心」,李明道指出,〈佛首–三〉是以千年紅檜木樹瘤雕刻而成,越硬的木材所長成的樹瘤會越光亮,雕刻出來的作品就如由雲層透出的陽光般明亮而溫潤。

彰化社區大學古箏班林素蘭師生群演奏〈願做菩薩那朵蓮〉揭開序幕;彰化縣政府參議阮順寧,藝術家徐天福、邱毓森、鄭志強、陳培澤、蔡揚吉、蔡獻堂、蔡仁福、官小欽、沈培澤、楊智仁、陳東明、盧建安、施士芳伉儷、陳清豐伉儷、黃富美、黃媽慶、洪文黎,與藝人林清吉(阿吉仔)伉儷及其友人黃招治、曾國釗等貴賓與會。

《藝情尋藝–李明道木雕個展》展期至3月5日止。

20230108NEWS-Changhua-010
20230108NEWS-Changhua-009
20230108NEWS-Changhua-008
20230108NEWS-Changhua-007
20230108NEWS-Changhua-005
20230108NEWS-Changhua-006
20230108NEWS-Changhua-003
20230108NEWS-Changhua-004
20230108NEWS-Changhua-002
20230108NEWS-Changhua-001

南天館/南天美術館社區藝術展 傳遞溫暖歡喜獻"禮"

記者:人間衛視 澳洲雪梨 綜合報導 2022-12-22

佛光山澳洲南天大學美術館,日前辦理一場社區藝術展,以「禮物」為主題,邀請藝術家們展開交流,每件作品別具意義,傳遞「禮」的溫暖與歡喜,跟著鏡頭帶您一起去欣賞。

一件一件藝術作品,有畫作有飾品也有陶藝,來自各地藝術家以「禮物」為主題,帶上各自創作結晶前來分享,佛光山澳洲南天大學美術館「社區參與藝術展」,凝結社區藝術家交流互動。

引用星雲大師法語「享有,不必擁有」,發掘送禮真義不在貴重而需實用,感謝臥龍崗市贈送佛光山2塊珍貴土地,創建南天寺與南天大學,讓人間佛教扎根澳洲結下善緣。

透過展覽藝術傳遞「禮」的溫暖與歡喜,感受藝術家創作靈感與心境,凝聚社區情感親近人間佛教。

台南館/佛光緣美術館台南館 禪心藝遊柯耀程個展

【人間社 林惠珠 台南報導】2022-12-14

「禪心藝遊-柯耀程書畫篆刻個展」,12月6日藝文饗宴活動於佛光緣美術館台南館舉行開幕典禮。首先由謝景緣老師指導的南台別院陶笛班,帶來三首老少咸宜的曲目,分別為〈月亮代表我的心〉、〈魔法公主〉、〈快樂天堂〉,充滿溫馨又輕快的曲子,為展覽活動拉開序幕。

蒞臨貴賓有中華民國童軍總會社區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蔡皆悅伉儷、高雄市議會祕書長陳順利、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南區協會會長林文輝等,168位愛好藝文人士參加典禮,可謂貴賓雲集,熱鬧非凡。

南台別院社教監院知天法師表示,柯老師乃受星雲大師所言「禪心」即「你我一體、有無一如、包容一致、普利一切」之心所感動,創作富含禪意境界的藝術詩書字畫。星雲大師說禪是一朵花,是一種生活,是真善美的境界。當我們了解禪、有了禪的心境,對事情的看法就不一樣了。所謂生活佛法化、佛法生活化、藝術也能生活化,希望與會貴賓在欣賞作品時,能用清涼的禪心,悠遊、體悟禪意的境界。

藝術家柯耀程老師感謝各位貴賓蒞臨展場,滿心的感動。參展因緣是曾在佛光山普門中學教學4年,也是教學生涯中最快樂的階段。為什麼會創作佛教有關的作品,柯耀程表示是因為自己一直深入經藏、閱讀佛書。

柯耀程介紹十二生肖,新美學甲骨文成語系列,利用透視原理,深黑色跳脫出來呈現立體感,輕淡黑色緊縮,象徵仁義禮智道德意識。另一幅「解有無」,在一般人的認知中「有就是有,無就是沒有」,然而佛法思維「有就是無,無即是有」,如何跳脫有無,就要「棄我執」,中間「解」字為甲骨文,右為「有」左為「無」,以放射性展現出生命力,中間也是有、無的交會點,雖說是「字」卻也有其故事性的張力。書畫「萬般皆自在」,仔細看遠山觀音坐,當我們的內心有完美的佛性時,對一切萬事萬物,就能生起慈悲心,有了慈悲心,自能了無束縛,自在快樂,畫上的詩詞,都是自我心境的真實感受所呈現的畫面。

蔡皆悅盛讚柯博士對於國內甲骨文的推廣很用心,而且藉由藝術的能量,進而改變自我人生,令人讚歎。由此借鏡藝術的能量,未來將會在全國童軍會議中,提議將藝術文化融入童軍教學中,鼓勵孩子努力向上學習的動力。

陳順利致詞指出,「佛在心中,道在當下,禪在定中,慈在智內。」柯老師以藝術作品廣結善緣,尤其在疫情肆虐人心不安的時代,要如何安心立命,就從「禪心藝遊」出發。在不安的世代,更要勇於承擔,教化人心。最後以佛光四句偈:「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跟大家結緣。

龍山書會社長李瑞榮表示,柯博士從叛逆的小孩成為藝術家,一定有其改變的契機。從喜歡書法到堅持勇敢熱情的追夢,接受因緣,改變因緣。書法是最能代表中華文化,用心欣賞柯博士的作品,一定能感受到柯博士投入的心血及創作意境,才能呈現如此傑出的作品。

中國書法學會總會前理事長葉國華說,自己在篆寫甲骨文時,甲骨文是用刀刻的,柯老師突破傳統書寫方式,用毛筆和線條的設計來展現創意,對於修學書藝50年的我,有深層的啟發。

禪心藝遊柯耀程個展,舉凡詩、書、字、畫、篆刻等作品,展出內容豐富,開幕典禮後,由柯博士親自導覽解說。展出時間即日起至112年2月7日止。

20221214NEWS-Tainan004
20221214NEWS-Tainan003
20221214NEWS-Tainan002
20221214NEWS-Tainan001

南天館/社區藝術家歸隊 圓滿第三屆南天「禪.藝.塑」雕塑展

【人間社 文慧 澳洲臥龍崗報導】2022-12-12

佛光山南天寺與佛光山澳洲南天大學合辦、澳洲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贊助、南天大學美術館承辦的第三屆南天「禪.藝.塑」雕塑展暨「南天雕塑獎」,12月3日正式開展。當地社區藝術家,部份曾是第2次、第3次參展;南天寺雪梨地區各道場亦共襄盛事,提供創意雕塑藝術品參展。展覽共收集近15件藝術作品,讓來山遊客,透過欣賞雕塑藝術品,將歡喜、吉祥、或藝術品寓意的生活反思帶回家。

收集的藝術品,大部份均用環保可回收的材料製作,環繞尊重大自然改善氣候變化、加強人際關係、迎接明年兔年來臨等主題;部份雕塑作品更融入南天寺的建築物,顯現寺院的自然景觀。

主辦單位特別邀請臥龍崗美術館館長John Monteleone與南天大學美術館有紀法師,以原創精神、精細程度、材料使用、公共展示等多個角度參與「南天雕塑獎」的評選工作,經審慎評核,冠軍為Christopher Diaz製作的錦鯉;亞軍作品為南雪梨佛光緣製作的新版「十牛圖頌」。

藝術家Christopher Diaz鐘情於南天寺的蓮花池,為參加本屆雕塑展,特別早早就製作好了一尾錦鯉魚,安座在他去年的作品「蓮花」旁,與南天寺的蓮花池相互呼應。Christopher Diaz說,錦鯉在亞洲文化中有吉祥圓滿,寓意年年有餘。

南雪梨佛光緣別具創意,提供新版「十牛圖頌」雕塑,勉勵大家修心證道如牧牛,在佛道上需要時刻勇猛精進。雪梨南天講堂以藝術品「財神爺」放置在大悲殿梯級前廣場,寓意大家將佛教「七聖財」的歡喜與祥和帶回家。

第3次參展的社區藝術家Tessa McMaugh,去年以「虎虎生威」雕塑作品,讓遊客留下深刻印象;今年則利用回收彩色玻璃的碎片,創意製作玉兔雕塑,呈現「馬賽克」效果,並用回收木材,製作大型盒子及防風雨的大傘,貼心準備拍攝專區,歷時數個月的艱巨創作過程,希望在文藝季及新年增添歡樂氛圍。

環保護生和氣候變化是全球目前探討的熱門題目,第2次參展的社區藝術家Gary Christian以「自然之門」作品展出,其靈感源自日式寺院「鳥居門」的門外之門,作品顯示這扇與自然溝通之門正逐漸變得越來越小,直至關閉,表示人類日益對大自然的不尊重而導致氣候變遷,需要積極反思,需要改變,尊重大自然、愛護動物,否則會失去賴以生存的地球。

首次參展的雪梨藝術家Scott Ingram,以回收再用的木材和鋼材創製作品「孤獨之鳥」,鳥的眼睛流淚,寓意看到人類破壞大自然環保而傷心流淚,提醒大家需要反思。北雪梨佛光緣善用回收的牛奶箱製作活潑可愛的4面玉兔,笑臉迎人來迎接農曆新年。

曾多次參加南天大學美術館藝術展覽的本地社區藝術家Susan McAlister,以在家中使用逾60年的可延展性柔軟金屬板,再以黏土包裹製作「團結就是力量」藝術品,呈現兩人並肩站立,看向同一個方向,寓意社會結構中有緊密連接的關係形式。

第一次參加「禪.藝.塑」雕塑展的Helena Lillywhite表示,孩子多次在學校組織的郊遊中來到過南天寺,樂見自己的作品Dhanur被放置在如此美麗的環境中展出。藝術家Ralph Diaz說,「養育」作品寓意人們都在從大自然中獲取營養而欣欣向榮。

第3次參展的藝術家Deborah Redwood以「水塔」藝術品展出,以「水」是生命的象徵,提醒大家珍惜資源;其作品與藝術家Beth Crawford的「無水之魚」相呼應,寓意離開了水,魚將無法生存,2件與「水」相關的藝術品,安置在南天寺睡蓮池旁,與水中生命及岸邊花草相映成趣。

20221212NEWS-australia-010
20221212NEWS-australia-009
20221212NEWS-australia-007
20221212NEWS-australia-008
20221212NEWS-australia-006
20221212NEWS-australia-005
20221212NEWS-australia-004
20221212NEWS-australia-003
20221212NEWS-australia-002
20221212NEWS-australia-001

台中館/佛光緣台中館藝術講座 郭振坤談彩墨工筆賞析

【人間社 曾美智 台中報導】2022-12-11

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12月4日舉辧藝術講座「彩墨工筆賞析—無聲之詩」,邀請藝術家郭振坤以白描方式,墨筆勾勒出牡丹葉脈的韻味,並由一旁演奏者吹奏蕭聲圓潤輕柔,展現人文藝術境界,現場近40位愛好藝術者參與。

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館長覺居法師在致詞中提到,星雲大師希望能夠讓更多的藝術家來運用美術館的場地,而藝術家郭振坤老師在此展覽即是一個很好的因緣。

郭振坤則表示,自己是一個有福報的人,有機會在台中館參展,他也會在講座裡解說國畫與中畫不同之處,讓大家知道國畫不是只有「墨」還有「彩」,他說,自己喜歡畫荷花,因為它有著生命的隱喻,古代詩人李商隱的詩:「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是一種情懷、比喻與感慨;但是佛的清淨光明,卻能以荷為展現,因為它的根莖是空心的,象徵追求佛法而不執着,而蓮藕、蓮子同存,印證著佛法即證菩提之意。

新竹縣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協會理事長曾清炎在致詞時以一首朱熹的詩:「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提醒大家應從紛亂的心念往內看,如同繪畫帶來的沉靜,能用美學來完成;如日本的美學理想—佗寂、幽玄、物哀,讓人心穩重,在無常無我中表現出美學,通過欣賞一幅畫遇見自己。

曾理事長再舉一首唐朝無盡藏比丘尼的偈語:「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對比在展場上有梅花造景的呼映,若遇到有一幅會讓自己的心怦然心動,啟發自己生命的意義,這就是藝術之聖。

有著豐富故宮導覽經驗的林墾老師,畢業於台大建築城鄉研究所,是一位建築、人文、歷史方面的講師,此次應郭振坤邀請講析「視覺配置」,將古典色彩與自己的作品設色並列,點出顏色的奧妙。

「天華香光—郭振坤彩墨展」展期從即日起至2023年1月1日止,每周一休館,有意參觀的民眾可電洽惠中寺04-22520375。

20221211NEWS-Taichung-008
20221211NEWS-Taichung-007
20221211NEWS-Taichung-005
20221211NEWS-Taichung-006
20221211NEWS-Taichung-003
20221211NEWS-Taichung-004
20221211NEWS-Taichung-001
20221211NEWS-Taichung-002

彰化館/素人陳愛珠黃金歲月習畫 水彩個展彰化館展出

【人間社 陳麗娟、李盈瑩 彰化報導】2022-12-07

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12月4日舉辦「以過客之名–陳愛珠水彩個展」開幕典禮,展出藝術家陳愛珠親自為百餘位觀眾導覽,分享65歲開始學習水彩畫的經歷,隔年即陸續獲得中部美展、大墩美展等多項大獎的豐富創作,引領觀者細細品味35幅畫作賦予的心靈悸動。

與會貴賓有彰化市市長林世賢、彰化縣政府秘書李世傑,藝術家黃媽慶、洪文黎、蔡維祥、廖吉雄、張明祺、謝雙雙、吳淑櫻、林進華及洪建煉;昕群長笛合奏團陳云欣、吳培全師生群演奏長笛組曲〈世界之巔〉揭開序幕。

陳愛珠捐贈〈艷陽下的期待〉作品給館方典藏,佛光山福山寺住持暨彰化館主任妙宥法師回贈星雲大師2023年新春墨寶「仁和安康.富樂吉祥」匾額。法師致詞,多才多藝的陳老師從65歲鑽研水彩畫,力求藝術極致,屢創顛峰獲獎無數;展覽用「以過客之名」命名,闡明了人就像是過客,駐足於各個階段的生活歷程,充分展現真善美的畫韻痕跡。

法師表示,透過陳愛珠解說創作始末,深入體會其畫風底蘊,彰顯出水彩畫作深厚力量。感謝陳愛珠於彰化館壓軸展出,在明亮寬敞的佛光緣美術館中延續祝福。「以過客之名–陳愛珠水彩個展」展期至2023年1月1日,歡迎大眾闔府共賞。

現年73歲的陳愛珠敘述展出緣由,原本計畫2022年完成兩場個展後與先生過著慢活、閒雲野鶴般的生活,無奈世事難料,先生於今年離世,有感於生命無常,人在世上就像過客一樣,因而命名「以過客之名」展出作品。

「有人問及為什麼每一幅的畫風都不一樣?自己回覆為什麼要有固定的畫風!」陳愛珠說,看到喜歡的題材再畫,就地取材,畫出不一樣的題材就是自己的畫風。喜愛自己早期剛學畫時的小幅作品,因為那時沒有比賽的壓力,純粹為興趣而畫,享受當下、盡情揮灑。習畫多年後發現,藝術是多面向的,真正的傑作必定觸動到心裡某個柔軟的點,能讓人將這份記憶停留在心中長長久久。

美術館導覽義工盧麗娜分享,敬佩陳老師活用水彩細膩渲染的特性,靜心細觀作品,感受到光線照射下溫馨的畫風與謙和內斂的筆觸。鄭麗珠回饋,讚歎素人藝術家陳老師從玩樂的輕鬆心態下筆,勾勒出生活的樂趣與萬物奧妙。

20221207NEWS-Changhua-009
20221207NEWS-Changhua-010
20221207NEWS-Changhua-008
20221207NEWS-Changhua-007
20221207NEWS-Changhua-006
20221207NEWS-Changhua-005
20221207NEWS-Changhua-003
20221207NEWS-Changhua-004
20221207NEWS-Changhua-001
20221207NEWS-Changhua-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