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克文畫展 大馬佛光緣展敦煌之美

【人間社 顏雅微 馬來西亞仁嘉隆報導】2023-04-11

馬來西亞佛光緣美術館東禪館以「佛影梵音」董克文敦煌藝術畫展展出,並於4月9日上午11時舉辦開幕儀式。

出席剪綵嘉賓有佛光山東禪寺副住持滿慧法師、佛光緣美術館東禪館主任有航法師、展出藝術家董克文、澄懷堂藝術中心館長鄭少碩、Art Sphere Sdn Bhd(藝術與設計公司)的博物館和策展顧問巫健成等貴賓。現場也有藝術家黃籌忠及各領域的精英及愛好藝術者,逾120人共襄盛舉。

副住持滿慧法師致歡迎詞,感謝董克文到馬來西亞舉辦個展,透過展覽讓大眾對佛教和藝術有著不同角度的理解。佛教從印度傳進中國,都是以和平的方式與當地文化融和,讓當地文化容易被人們所接受,形成本土化的佛教藝術文化。

董克文提及來馬來西亞展覽的殊勝因緣,4年前,個展於上海星雲文教館展出後,獲得佛光山師姑邱淑芬推薦到馬來西亞舉辦巡迴展,感謝有航法師的協助,促成此次展覽的因緣。

董克文表示在1991年從寫意人物、山水畫轉向以傳統工筆重彩壁畫人物爲主。並於1993年赴山西芮城永樂宮考察臨摹作品。千年的敦煌壁畫是佛教藝術歷史最悠久、藝術最精美的佛教藝術遺址。透過菩薩、飛天的創作,以重彩壁畫愈加顯示了文化上的價值,真實地再現敦煌藝術的神韻。讓大家在欣賞藝術的同時也得到心靈的淨化,特別在佛誕期間展示,增加了殊勝性。

董克文並致贈2幅工筆畫作品,於美術館典藏。

20230411DongZen-004
20230411DongZen-003
20230411DongZen-001
20230411DongZen-002

李惠月袖珍創作展 生活風景濃縮入眼簾

【人間社 尤秀華 宜蘭報導】2023-04-12

李惠月「1:12袖珍小小世界」創作個展,4月8日在佛光山蘭陽別院佛光緣美術館宜蘭館開展,10件微縮創作,帶領民眾走進12分之1的微縮意境。展期至7月16日。

館長妙勤法師讚歎李惠月的作品,不僅將生命中美好的部分與眾分享,也傳遞了人世間溫暖情懷,與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提倡人間佛教的四大宗旨弘法、教育、共修、慈善事業相呼應,相信大家看了作品後,會充滿法喜、快樂。妙勤法師並致贈星雲大師2023年墨寶「仁和安康.富樂吉祥」匾額予李惠月。

代表宜蘭縣縣長林姿妙出席的文化局表演藝術科科長謝孟君,感謝蘭陽別院邀請遠自台南縣而來的藝術家李惠月老師到宜蘭參展。表示,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老師的作品中帶有禪意,呈現不同時代的美好,不同地區風景的特色。對蘭陽別院給予大眾美好的環境與良善的世界,甚為肯定。

台南安平區是李惠月的故鄉,她娓娓道出從小創作的因緣,「袖珍小小世界」讓兒時的她神遊不止,心念著「用作品說故事」是多迷人的一件事,也從此種下袖珍藝術的啟蒙概念。李惠月進一步表示,與佛光山佛光緣美術館已有10年的因緣,此次終於在蘭陽館開展,她的初心就是要將生活中的真善美,藉由創作與大家分享。

現已定居北部的李惠月,對故鄉的眷戀與情感,全然展現在以雙手打造出的袖珍世界,此次「袖珍小小世界」,有坐落老街的傳統民居,有市井街販的小吃雲集,有符合舊日節慶氣氛的桌菜場景。甚至小吃攤,不管是瓦斯桶、餐桌上的小吃,以及牆壁上的菜單,都是栩栩如生,讓人彷彿置身「小人國」。在作品中,也看得到結合實景與想像的呈現,「2021熱蘭遮烘焙城」就是其一。

20230412YiLan-006
20230412YiLan-007
20230412YiLan-005
20230412YiLan-004
20230412YiLan-003
20230412YiLan-002
20230412YiLan-001

師父頌與玫瑰園愛智慧雙展覽 展現人間有愛

【人間社 孫梅菁 台北報導】2023-04-09

為緬懷星雲大師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策畫「師父頌-慶祝2023 國定佛誕節特展」與「玫瑰園・愛・智慧-智行基金會25周年台北畫展」,以雙展覽方式呈現,由人間衛視、人間福報協辦。4月8日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展出,透過展品及畫作感受愛與慈悲及充滿夢想的生命力,為「人間有愛」畫下最好的註解。

「師父頌-慶祝2023 國定佛誕節特展」為期4月8日至6月4日,展品多元而豐富從藝術到文化,展出作品有兒童畫星雲大師共31件及星雲大師法身舍利《星雲大師全集》增訂版395冊、瓷器彩繪藝術、悉達多佛誕公仔、彩墨等,值得沉浸及品味。

「玫瑰園・愛・智慧-智行基金會25周年台北畫展首度在台北展出,展品來自大陸偏鄉愛滋遺孤的創作,他們多數因父母親在賣血過程染病而受到歧視,畫作內容從個人內心探索、生活環境、社會現況到無垠的宇宙想像。66件作品創作於2011-2022年間,展期從4月8日至4月16日為期9天。

主圖〈鳥人〉以壓克力顏料繪製,相當具有魔幻寫實風格,睜大眼睛望向前方的人跟著鳥兒一起翱翔在遼闊的海洋與藍天之中,人長出了一對厚實的翅膀,卻仍戴著口罩。已經飛上天,卻還需要一層防衛。〈夏夜流螢〉是三人共同創作,畫作以黑夜為底蘊,漸次以點狀方式畫出各種顏色,象徵希望的金黃色為厚實的基礎,流螢如滿天星星,更能看見繽紛的世界,創作者寫下:「希望自己的未來可以像螢火蟲,發光發亮」。

佛光山台北道場住持暨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館長滿謙法師表示,這次的雙展覽是從藝術到文化,呈現的是慈悲、愛與平等,如同釋迦牟尼佛的「慈悲」尊重每一個人,與星雲大師所提倡的「平等」希望將愛帶到人間,再延伸至智行基金會的兒童畫所展現的「愛與智慧」,這就是一脈相承「人間有愛」的信仰傳承。

《人間福報》社長妙熙法師介紹,展出的395冊《星雲大師全集》是大師一生的思想精華及智慧的法身舍利。並特別展出星雲大師從40幾歲創辦佛光山開始至97歲圓寂一生寫書的歷程。星雲大師一生重視藝術及文化,從佛光山創建同時也編撰《佛光大藏經》,以培養佛光山軟實力及佛光緣美術館明年將屆30年來看,大師是以藝術及文化來弘揚法佛法,除了可以提升心靈更可以讓人歡喜。

智行基金會創辦人杜聰說明展覽主題的內涵及意義,玫瑰雖然多刺,但繽紛綻放的花朵卻是最美的景觀,看似艱難的現實環境,卻也在大千世界中形成美麗色彩,自有一份最深的愛與智慧。截至今天,智行累積資助超過23,000名愛滋遺孤,提供援助讓他們可以繼續上學,並透過繪畫,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情感、想法和感受,更幫助他們建立自信。

妙熙法師代表主辦單位致贈感謝狀及星雲大師墨寶給智行基金會及藍月芳華藝術創作有限公司,並與貴賓一同種下玫瑰,以表支持不歧視、不霸凌,共同為和平盡一份的心力。

貴賓有前教育部部長暨辜文允文教基金會董事曾志朗、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立法委員王鴻薇、台灣預防醫學學會理事長陳宜民、點燈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張光斗、關愛之家創辦人楊婕妤、琉璃工房藝術總監楊惠姍、藍月芳華藝術創作有限公司執行長藍月等。

「許我一個沒有歧視與霸凌的世界—從撕下愛滋病標籤開始」-藝術關懷座談會,訂於4月16日下午2:00-3:30,歡迎一同來關心愛滋遺孤如何走出內心的黑暗迎向光明。

20230409-2-Taipei-006
20230409-2-Taipei-005
20230409-2-Taipei-004
20230409-2-Taipei-003
20230409-2-Taipei-001
20230409-2-Taipei-002

師父頌-2023慶祝佛誕節特展 以藝術文化洗滌凡俗塵心

【人間社 胡琇媚 台北報導】2023-04-09

「師父頌-慶祝2023國定佛誕節特展」與「玫瑰園∙愛∙智慧-智行基金會25周年台北畫展」4月8日,於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聯合舉辦開幕。除了以兒童畫星雲大師、佛陀「八相成道之降魔」彩墨畫作等,以及星雲大師法身舍利《星雲大師全集》增訂版395冊等展出外,現場並備有「追星祈願卡」,讓參觀民眾發願,開展生命的善法循環。

「兒童畫星雲大師」31件展品,源於2003年「雲水三千--星雲大師弘法50年紀念影像特展」在全省展出引起的回響,透過小朋友純真筆觸,將星雲大師畫得生動活潑,最後不忘在臉上畫上一顆痣,趣味十足。

「平安幸福照五洲」展出藝術家藍月和陳虹清8件彩繪花瓶,意喻星雲大師「心懷度眾慈悲願,身似法海不繫舟,問我一生何所求,平安幸福照五洲」的祝福。

藍月更以〈悲心大願〉瓷燒彩繪,生動重現星雲大師「不忍眾生苦」的願心。她讚歎因緣不可思議及善緣護持,在構圖、上色時腦海自然浮現畫面,讓創作如行雲流水般順暢;窯燒前的反覆修正,讓她避開窯場電爐的故障;而窯燒造成的瑕疵,意外成就作品自然變化的色光,還原大雄寶殿屋瓦的真實樣貌。

佛誕節特展今年進入佛陀八相成道圖之降魔,妙麟法師以彩墨創作〈菩提金剛化群魔〉,呈現佛陀面對外在魔軍障礙、魔女誘惑及內心貪瞋煩惱現前,以大智慧、大無畏讓群魔火焰化紅蓮,印證「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彩繪悉達多佛誕公仔」由凱森藝術和佛光大學產品與媒體設計系師生等創作,藝術家陳凱森從世足賽獲得靈感,以體育賽事的平等性展現佛法「眾生皆有佛性」,以人工草皮呼應當代藝術的多媒材應用,融合時事賦予作品時代感,讓創作呈現深厚的人文底蘊。

《星雲大師全集》增訂版395冊閱讀區,以彩色長圖表羅列大師一生的大事記及所有作品,包含絕版著作的封面縮圖,讓人感受文字般若超越時空的不朽力量。在「追星」留言貼畫互動區,星雲大師端坐撫掌,笑容可掬的望向前方,攝受大眾發願追隨師父上人腳步,矢志弘傳佛陀人間淨土教法。

期間適逢「518國際博物館日」,台北館內特別策畫融合五感的多維度立體展出,呈現「師父頌」的主題:設置影片區,播放由人間衛視製作一系列星雲大師畢生弘法的珍貴影片;以人間音緣定時定點現場演唱,表達對師父無限的緬懷,呼應星雲大師曾說「有心對我懷念者,可以唱頌人間音緣的佛曲」;另外還有佛誕節特餐,特別於5/18、5/21、5/26-5/28等5天供應。

「師父頌-慶祝2023國定佛誕節特展」自即日起至6月4日截止,歡迎前往位於佛光山台北道場10樓的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在佛誕節以藝術與文化,洗滌凡俗塵勞的心。

20230409-1-Taipei-005
20230409-1-Taipei-006
20230409-1-Taipei-004
20230409-1-Taipei-003
20230409-1-Taipei-001
20230409-1-Taipei-002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唐慶年書畫展開展

【人間社 王雪鳳 洛杉磯報導】2023-04-06

佛光山西來寺佛光緣美術館4月1日舉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唐慶年書畫展開展,共展出32件作品。藝術家唐慶年捐贈其楷體書寫的《金剛經》予西來寺典藏,住持慧東法師、美術館主任慧軒法師等逾200人參與。

慧東法師表示,唐老師「根之祭」的作品,畫出連根拔起的樹根,是成、住、壞、空的體現;不同於一般繪畫樹木的方法,讓觀賞者有更多思惟的空間。

唐慶年表示,「連根拔起的樹根」也象徵著人文精神被連根拔起;而「根之祭」的另一組作品,以不同色彩當背景,這些色彩有可能是風、水、雲,或者其他的元素,雖然已是連根拔起的樹根,仍然有其精魂在裡面。「山河皆黼黻,大塊即文章」,以俯瞰圖方式呈現,由高處俯瞰眼底下的山河大地,以山為主,以水貫穿,形成一幅幅不同的山河俯瞰圖。

藝術家唐慶年,生於藝術淵源世家,是清朝大書法家唐醉石之孫,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赴美多年後,吸收融合了西方藝術的精華,形成鮮明獨特的藝術風格。唐慶年曾為美國漢庭頓圖書館流芳園2019年度駐園藝術家,其父親唐達成是藝文家、叔叔書法家唐大康、弟弟唐大年及弟媳是電影編導與編劇家,現今仍服務於影劇藝文界。

此次唐慶年書畫展有五大主題:1.楷體《金剛經》一部;2.草書體「王維詩四首」;3.水墨畫,「根之祭」;4.「四種書法體」,山河皆黼黻,大塊即文章;5.影片作品,「流水寫心經」。展期即日起至5月21日。

20230406HsiLai-007
20230406HsiLai-006
20230406HsiLai-005
20230406HsiLai-004
20230406HsiLai-003
20230406HsiLai-002
20230406HsiLai-001

莊家勝「靜地遍路個展」 創作中的修行

【人間社 周屛華 屏東報導】2023-03-21

花開的時刻最是燦爛,一陣雨後便紛紛落地。屏東在地藝術家莊家勝,用花的隱喻姿態與樹的晃動為造型,以藝術創作淬鍊生命歷程的「靜地遍路」個展,即日起到5月14日止,在佛光山屏東講堂佛光緣美術館展出。

莊家勝表示,「遍路」,是日本四國流傳,順沿著海岸線行走參拜佛寺的修行方式。自認在繪畫創作的過程,從下筆到作品完成也是種修行,於是將這次個展主題定為「靜地遍路」,並以屏東路邊最長見的花樹,如紅花鳳凰木、黃花阿勃勒為創作題材。他喜歡用紅色打底,經過時間累月的醞釀,紅色顏料會上浮改變原先色彩,如同蛻變,讓作品恍如活的,有生命般。

3月18日舉行開幕暨座談會,莊家勝的父親莊有明、堂姐佛光山檀講師莊月香、潮州講堂住持妙辰法師、妙文法師,以及藝術家林冬吟、陳錦嬌、陳威呈等親朋好友都出席參加。莊有明慶幸孩子與佛有緣,作品從台北到屏東,都在佛光緣美術館展出。莊月香則目睹莊家勝從抽象的當代藝術,歷鍊到充滿佛性的修行創作,除了讚歎還有感動。

有林法師表示,莊家勝的畫給人沉穩、靜心,其中有幅用落花詮釋「斷、捨、離」,讓人深思。林冬吟說,莊家勝作畫筆觸短小,像輕撫、觸摸,色彩極簡,層次豐富,像洗盡鉛華般的純粹,傳達的都是愛。莊家勝回應,過去喜用民俗的紅,後來受到文學影響,如白先勇寫的「像血一樣的杜鵑花開」,自此畫作中用的紅就不一樣了。

藝術家也是東港高中美術老師陳錦嬌認爲,莊家勝的作品構圖極微觀,讓人看到不同視角的真實,顏色強烈卻沒有侵略性;筆觸層層堆疊,卻呈現一致的協調,引發心靈的悸動。因進駐枋寮藝術村彼此認識成好友的陳威呈,直指在畫作中,讀到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相信創作就是莊家勝的「遍路」。

妙辰法師在座談會中開示,藝術創作的找路過程,如同禪宗修行的「十牛圖」,從找牛、馴牛到人牛兩忘,當再回歸到生活時,就處處都有路,處處都是機會,都是璀璨。大家看藝術展覽時,只要把心放輕鬆,何嘗不是參與一場心的法會。

20230321PingDong-004
20230321PingDong-003
20230321PingDong-002
20230321PingDong-001

彰化館展出素人攝影 洪建煉以光影書寫生命

【人間社 李崑銘、江兆弘 彰化報導】2023-03-14

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3月12日舉行「遇見光影–洪建煉生活攝影展」開幕儀式,佛光山福山寺知屏法師代表彰化館接受展出藝術家洪建煉致贈〈時間容顏〉給館方收藏,並回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2023年墨寶「仁和安康.富樂吉祥」匾額,並由洪建煉親自為230位美學愛好者導覽45件攝影展品。

彰化社區大學口琴班老師張家盛、李照民、劉娪瑈帶領學員演奏〈月光小夜曲〉揭開序幕;國立台中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校長江志正、台中市永春國小校長林峻堅,代表教育界人士致詞引薦,洪建煉家人及藝文界、鐵騎界親朋好友百餘人蒞場道賀展出成功,展期至5月14日止。

知屏法師致詞時表示,世間是由眾因緣和合而成,感謝星雲大師睿智創辦佛光緣美術館,接引藝術家辦展,同時也要感謝所有的來賓及義工們,齊聚圓滿展覽開幕。大師曾說:「攝影這門藝術是拜現代科技發達所賜,因為有了照相機的發明,攝影者得以運用自己的智慧、觀點,在按下快門的剎那,把美好的景物化為永恆。」

在佛門裡,常提到菩薩「以慈眼視眾生」,人若以佛眼看眾生,所見皆佛;若以瞋恨心看世人,眾皆醜惡;好壞、善惡、是非都源於分別心,聖凡所見自然不同。水是魚蝦安穩的家宅,人們所見為解渴的清水,水在天人眼裡是美麗的琉璃,但餓鬼卻將水見解成膿血,明白「一水四見」的道理,學習用清淨心眼觀看人事物。勉眾運用鏡頭記錄生活並借景練心,體悟大自然的無聲說法。

洪建煉推崇星雲大師致力推廣的「三好、四給」理念,深受大師「以退為進、以眾為我、以空為樂、以無為有」的精神啟發,提升生命與作品的層次。自永春國小主任一職退休後背起照相機,記錄下騎乘自行車時身邊的每道光影,藉由隨遇而拍,自然呈現以光影書寫生命的隱喻,這就是自己攝影的態度與方向。

「雖然我以攝影機截取當下,但一轉身,那個當下在現實中已不復存在。」攝影作品大多來自於生活中俯拾可得的素材,如塑膠容器、不鏽鋼板,甚至是汽車烤漆的鏡面,經由光線反射或景物倒映,呈現出別緻意趣,作品不經後製修圖,完整重現出捕捉生命當下的每一個片段印象。

20230314changhua-008
20230314changhua-009
20230314changhua-007
20230314changhua-006
20230314changhua-005
20230314changhua-004
20230314changhua-003
20230314changhua-002
20230314changhua-001

【人間社 張俊明 香港報導】2023-03-13

3月11日,佛光緣美術館香港館舉行「有情墨緣—譚杏燕個展」開幕說明會,共約60人出席,譚杏燕老師即席揮毫畫出朱鼎蘭和荷花兩幅國畫,贏得滿堂掌聲,並向來賓逐一介紹展覽作品的特點和運用的不同技巧。

知觀法師致辭時讚嘆,藝術家能以美感、動感、細膩的心感受身邊景物,從此次展覽中可以看出譚杏燕將心中的美好畫面透過畫作展現。譚杏燕表示,由2002年開始畫漫畫,至今創作生涯21載,能首次舉辦個展,感到非常開心,並感謝佛光緣美術館的支持和幫助。

譚杏燕自言這次亦是其個人的小小回顧展,展出作品可見由漫畫創作轉為中國傳統藝術、自學工筆畫的過程,除嶺南派的花鳥魚蟲之外,還揉合漫畫風格,加進兔、貓、犬等小動物結伴為友,彼此都是有情眾生,透過水墨結緣,亦是「有情墨緣」名稱的由來。而其作品也如齋號「淨悅堂」般淨心悅目,畫中展現藝術家內心世界的寧靜喜悅。

譚杏燕師承嶺南派林湖奎老師學習國畫,作品亦秉承嶺南派畫風以花鳥蟲魚走獸為主,只有一幅〈羅漢〉罕有以人物為主題;惟他表示,早年畫漫畫以至個人喜好都重描繪人物,但嶺南派筆法與漫畫畢竟有別,需要時間作出磨合。佛菩薩像和人物畫均是他未來嘗試創作的方向;身為佛教徒的他,與佛光緣美術館互贈一幅〈普賢菩薩〉敦煌石窟摹本及《美學無界》書籍結緣。

「有情墨緣—譚杏燕個展」由3月7日至4月22日在佛光緣美術館香港館展出,期間並將舉行兩場教育推廣,由譚杏燕親授「意筆荷花」和「意筆萱花」,不少參觀開幕展的人士皆即場報名參加。

20230313HongKong-005
20230313HongKong-004
20230313HongKong-003
20230313HongKong-002
20230313HongKong-001

大馬藝術家鄭浩千 「畫意詩懷」彩墨作品開幕儀式

【人間社 心由 馬來西亞仁嘉隆報導】2023-03-08

馬來西亞國畫壇大師鄭浩千的「畫意詩懷」彩墨作品展於3月5日在佛光緣美術館東禪館舉行開幕儀式,由佛光山東禪寺副住持滿慧法師、鄭浩千、拉曼大學校長拿督尤芳達、馬來西亞藝術學院董事潘永忠及不動學堂古琴家黃德欣聯合剪彩。

出席嘉賓包括東禪館主任有航法師、佛光山巴拉圭禪淨中心監寺如昇法師、國際佛光會中馬協會東禪美術分會會長鄭兆洺、古琴家黃德欣老師等60餘人。

滿慧法師在致詞時,表示感謝這10多年來許多藝術家到東禪館展出藝術作品,使仁嘉隆的村民開始重視文化及藝術,打造出一個有文化的幸福村。

他說:「今年有百位畫家聚集在東禪寺畫出長達1500尺長的兔子水墨畫,體現了藝術與佛法的結合。學佛離不開生活,藝術也不離生活中的細膩與美學,人間佛教與藝術息息相關,生活即是佛法,生活即是藝術。」

尤芳達教授在致詞時則表示,感謝鄭浩千院長之前捐贈彩墨畫,以協助籌募拉曼大學教育基金。他說,自己學的是科技,現今的科技日益進步,資訊達到泛濫的時代,造成現代人的內心很惶恐,産生出種種的心理問題。科學家提到人在專心時,內心就會産生一種安定,心就會平靜下來。此次的「畫意詩懷」的畫展,希望大家攤開心胸,靜下心來專心地欣賞畫作,以感受書畫詩中的內涵。

此外,潘永忠教授也說,一些人為了金錢,用盡各種手段,導致整個社會變得很畸形。我們需要佛學、儒學、藝術來平衡科技發展所帶來的弊病,减少社會的畸形態。大家來看藝術,不在於藝術的表面,而是去感受畫詩背後的故事與意境。

鄭浩千表示,自己是農村的小孩,他要感謝父親的好友郭洛平和竺摩上人的提携,帶著自己走上水墨畫的路上。

他說,他一生中印象最深刻的畫展是手指畫,曾經在法國大溪地展出,手指畫的題字與繪畫,關鍵在于指甲的長度與手指的皮膚,指甲的長度不同,繪畫的感覺與風格也會不同,將贈送一副手指畫給美術館收藏。

最後,在古琴家黃德欣演奏配合下,鄭浩千現場示範手指畫,爲「畫意詩懷」畫展掀開序幕。

20230308DongZen-007
20230308DongZen-006
20230308DongZen-005
20230308DongZen-004
20230308DongZen-003
20230308DongZen-002
20230308DongZen-001

蘭陽別院《盧彩蓮天然染色創作展》 飽涵自然人文關懷

【人間社 薛斐文 宜蘭報導】2023-02-04

《盧彩蓮天然染色創作展》自1月14日至3月25日於佛光山蘭陽別院展出,主辦單位為佛光緣美術館、佛光山蘭陽別院,宜蘭藝術學會協辦、佛光緣美術館宜蘭館承辦。

蘭陽別院住持妙勤法師曾為盧彩蓮老師解說大師創立佛光山源自宜蘭的因緣。盧彩蓮勤讀大師著作,受大悲大願心感召,而以生命力創作來表達內心的深深感動。

妙勤法師依循大師以「文化教育」弘法,與宜蘭藝術、學術界時常保持良好交流,許多藝術家珍藏個人作品,以於蘭陽別院展出為榮。

盧彩蓮以「豐收勿語」,說明自己是農村土地滋養長大的孩子,很口拙、但手藝卻極巧妙,在生命的歷程中,體悟人的降生有其意義和價值,因此一系列創作飽涵人文關懷。

純天然的台灣蘭草、大葉欖仁樹葉、各種種子,都是盧彩蓮的創作素材。為求最佳狀態,每幅作品混以紮染、夾纈、蠟染、型糊染等技藝,總要到最後一刻,才知道是否成功,如同大師所説「忍是一種力量」。

鯨豚誤食塑膠袋死亡的新聞,讓盧彩蓮痛心不已,著手創作「瓶中淚」,呼籲人類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為祈作品持續發揮醒世功用,盧彩蓮的藍染創作不定售價。曾有宜蘭縣民偏愛梨花圍巾,求收藏不得其門,故多次前往蘭陽別院一再觀賞。

20230204YiLan-003
20230204YiLan-002
20230204YiLan-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