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館 /「清墨詠心」五彩畫會林永明師生聯展

【人間社 孫璐茜 屏東報導】2025-03-27

「清墨詠心」五彩畫會老師林永明帶領24位學生,以工筆重彩創作的88幅精彩畫作,3月22日在佛光山屏東講堂佛光緣美術館舉行開幕式。

五彩畫會成立於2013年,是以推廣工筆彩墨藝術為目標,結合傳統工筆彩墨畫和西方技法的元素,創造鮮豔多彩的畫作,以生動活潑的色彩和豐富的紋理,呈現出獨特的視覺效果,為觀者帶來不同的視覺美感。

「清墨詠心」展出藝術創作,有佛畫、人物、花鳥、抽象創意等,色彩豐富生動,線條精準細膩,畫面明麗動人,呈現出獨特的創意美學,為工筆彩墨藝術開創了新的風貌。

佛光山屏東講堂住持暨佛光緣美術館屏東館館長永嚴法師致詞表示,五彩畫會的老師林永明投入工筆彩畫數十年,指導出許多優秀且傑出的學生,如此的發心投入,讓生命充滿了色彩,工筆彩畫帶領學生探索世界,尋找萬物的美,並用畫筆將萬物之美,呈現在世人的眼前。

此次展出的畫作,質和量都堪稱為頂流之作。呈現的畫作,如一個美麗的世界,如一面清明的鏡子,呈現一個真善美的淨土,佛國淨土如在目前,因此讓人內心充滿了寧靜歡喜。讚許林永明投入教學的熱忱,帶出許多優秀的學生,讓代代有傳人,也使美麗的工筆畫永留世間。

林永明致詞表示,感謝佛光緣美術館提供優質的展場以及非常專業的義工,以非常精準的手法布展,讓作品有最好的呈現;也謝謝學生們用心地投入創作,並熱情地參與此次畫展的展出,希望大家再繼續努力於工筆彩畫的創作,三年後再一次在這裡展出更精彩的畫作。

創作類學員代表曾詩云分享,工筆彩畫的創作者,以畫作傳達不同的心境,老師林永明畫作細膩入微,且不遺餘力地指導學生習畫,讓學生在花鳥、人物的創作上,都能有所創新。

佛畫類學員代表伍惠美分享,學習工筆佛畫是從無到有,學習創作的過程雖然辛苦,但看到成果時心中是甜美的。感謝老師細膩入微,一絲不苟地善巧地傳授作畫的技法,繪畫佛畫可以讓煩亂的心沉澱下來,並在其中體認佛菩薩的慈悲。

20250327PingDong-007
20250327PingDong-006
20250327PingDong-005
20250327PingDong-003
20250327PingDong-004
20250327PingDong-001
20250327PingDong-002

南天館 / 藝術弘法智慧花開 「耕耘心田」佛光山徒眾作品巡迴聯展圓滿

【人間社 Sophie Wei 澳洲臥龍崗報導】2025-03-26

「耕耘心田」佛光山徒眾作品巡迴聯展於1月18日至3月21日在佛光山南天大學美術館圓滿,將藝術與佛法之美展現於澳洲社區。本次展覽彙集佛光山法師們的書法、陶土茶具、印章、佛畫與攝影等作品,共展出42件獲獎精品及154件佳作,以視覺藝術的形式傳遞佛法智慧,吸引近千名社區民眾參觀。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素來倡導「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並勉勵大眾「精進勤於耕耘心田,四季常栽智慧之花」,此次展覽正以此命名。該展覽已連續舉辦五屆,本次巡迴聯展特將歷屆前三名作品與今年徵件一同展出,讓海外信眾得以欣賞這些佛教藝術作品。

南天大學美術館主任有紀法師介紹,展覽作品類型多元豐富,每件作品皆蘊含創作者對佛法的體悟與實踐。「星雲大師一生致力推廣人間佛教,強調佛法不離世間覺。這些藝術創作正是出家眾將修行與現代生活結合的成果,展現佛法的現代性與普世價值。」有紀法師指出,藝文創作成為出家眾弘法利生的另一途徑,以美感觸動人心,引領大眾親近佛法。

來自德國的參觀者Filippa表示,此次展覽令自己印象深刻。他特別欣賞展覽所呈現的精神層面,認為法師們通過藝術展現了佛教的包容與開放,令每位參觀者都能感受到佛法的慈悲與智慧。同伴Carolin 也有所感悟,認為每位法師的創作都傳遞著動人訊息,相信人人都能在藝術中找到自己與內心連結的方式。

南天寺義工Matt Phillips被一幅描繪千手觀音畫作深深吸引。他解釋道,這幅畫作呈現觀世音菩薩慈悲濟世的諸般面向,也呼應了他來此學佛的初心「希望重新連結自己內在的佛性與慈悲心」。Phillips讚嘆來自世界各地法師展現的不同藝術風格,形容這是一次「啟發性的覺醒體驗」。

已受持菩薩戒的義工Paul Pettit則分享了一件以《金剛經》為主題裝置藝術的感受。運用熱縮片工藝,此作品將《金剛經》各個部分以藝術形式串聯呈現,讓觀者得以品讀經文。Pettit提到,星雲大師鼓勵修行者善巧弘法,法師們巧妙地將佛理融入藝文創作,體現了「生活藝術化、佛法生活化」的理念。

20250326australia-005
20250326australia-004
20250326australia-003
20250326australia-002
20250326australia-001

心懷翠巒香遺人間 游景翔個展台中佛光緣展出


記者:李銘宏 台中報導 發表時間:2025-03-26

將生活中所看見的貝殼、葫蘆、刀柄等,透過工藝雕刻心經,微雕藝術家游景翔的作品,總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同時也將生命的領悟透過作品,讓觀賞者能細細品味,並且省思生命的意義,我們帶您一同前往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一窺藝術家巧妙的精緻工藝。

藝術家游景翔分享創作歷程,這次展覽最大特點除水墨創作運用留白,讓觀者有想像空間,心經茶具作品更是讓現場茶藝老師直接使用,讓參觀民眾對於佛法有更深體悟。

覺居法師表示,作品帶領有緣人進入藝術家的生命,進而找到安住自身的生命出口。

歡喜自在,藝術轉譯,展現藝術家對生命與人生看法,也將人間佛教的美好傳遞出來,展期從即日到4月20號,在佛光緣美術館台中展出,邀請民眾前來領略探索生命的意義。

香港佛光緣美術館「玉米娃娃」教育課程 培養創作能力提升環保意識

【人間社 陳樂賢 香港報導】2025-03-25

黄心穎、左燕芬「一念三千」美術聯展,香港佛光道場佛光緣美術館於3月22日舉辦「玉米娃娃」教育推廣課程,左燕芬教導14位學員以玉米葉(粟米衣)及野生植物材料製作精緻的玉米娃娃,體驗環保與文化藝術的結合理念。

左燕芬於退休後,鑽研運用玉米葉及玉米鬚來製作娃娃,並以天然顏料和植物染料為玉米葉染上不同顏色,作為娃娃的身體及衣裳,玉米鬚就作為頭髮及拾取野生植物(例如無患子、合桃)等做頭部配件,運用不同的線條與大小不一的葉片來呈現娃娃的身體及衣裳造型,展現出接近大自然的線條美感。

學員王慧琦表示,在製作玉米娃娃的過程保持專注力,身心變得很寜靜平和,沒有一絲煩惱。何寶枝分享,從製作玉米娃娃過程中體會要把心靜下來,像三學中的定來衍生智慧。劉美然認為做事要用心,清楚知道製作每一個步驟才能做出精緻的玉米娃娃。

20250325HongKong-006
20250325HongKong-003
20250325HongKong-005
20250325HongKong-004
20250325HongKong-002
20250325HongKong-001

【人間社 孫璐茜 屏東報導】2025-03-24

「悄悄畫 讓我與你相遇」屏東縣自閉協進會學員繪畫創作展,在佛光山屏東講堂三樓美術館展出,43幅繪畫作品色彩繽紛,充滿創意。開幕茶會3月22日上午10時,於佛光緣美術館舉行,由「芊音弦樂團」演奏〈畫眉〉、〈青花瓷〉、〈金蛇征舞〉3首樂曲,揭開序幕。

屏東縣自閉症協進會,20多年協助照顧自閉症者,長期致力於增進自閉症者的人際關係及社會化生活能力,積極辦理許多豐富而多元的課程。2020年協進會聘請專業繪畫師資,開發學員零碎的天賦,用藝術治療的方式,啟發其藝術創作。目前20位學員中,有好幾位已能獨立創作,此次展出的作品,色彩豐富亮麗,筆觸自然獨特,充滿故事性的畫面令人驚豔。其中1位學員的作品,榮獲大甲媽祖國際文化觀光節繪畫比賽優選。

屏東講堂住持暨佛光緣美術館屏東館館長永嚴法師致詞表示,感謝扶輪社長期支持和挹注自閉症協會,指導老師全心的付出,感動學員在老師的指導下,創作出令人驚豔的作品,用生命的畫筆彩繪生命的故事,彩繪的世界充滿歡樂。生命中關閉了一扇門,必將打開一扇窗,人遇到困境,用時間和方法去解決。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曾說殘缺也是一種美。圓滿是靠不圓滿來成就,靠自己努力及毅力,開闊自己的視野,打開生命的困境。

屏東縣自閉症協進會理事長劉紹芳致詞表示,感謝扶輪社的支持,讓自閉症者開啟生命的一扇窗,用畫筆開啟一個嶄新的世界,讓才華展現在世人的面前,也因此開啟生命的自信。副理事長吳戊辰致詞表示,感謝佛光山提供如此優質的場所,讓自閉症者在此展現才華。

「天生我材必有用」,國際扶輪社總監Alfred致詞表示,雖然受到身體的限制但內在豐富的才華,仍能藉著畫筆展現在眾人的面前。

屏東縣政府社會處身心障礙福利科科長林聖峰致詞表示,感謝扶輪社對高屏地區身心障礙者提供很大的支持,展出的畫作有超水準的表現。藝術創作的過程中,能達到情緒的控制,讓內在的能力有所發展。祝福一切圓滿成功。

西來館藝術與佛法交融 「薪傳—沈源森師生書畫聯展」

【人間社 郭昭華 美國洛杉磯報導】2025-03-24

「薪傳—沈源森師生書畫聯展」於3月22日在佛光緣美術館西來館隆重開幕,百餘位嘉賓與媒體共襄盛舉。此次展覽展現沈源森老師及其門生的藝術成果,融合傳統與創新,旨在傳承與弘揚中國書畫藝術。

西來寺住持慧東法師致詞表示,歡迎沈源森師生及各界貴賓,包括西來大學董事張振宇、鑽石吧市長鄧嘉猷、聖蓋博市議員丁言喻等人。慧東法師讚揚藝術家以清淨之心創作,期許作品能傳遞和平與積極向上的力量,並於儀式結束前頒發感謝狀予沈源森師生。

鑽石吧市長鄧嘉猷亦頒發榮譽獎狀,以表彰沈源森大師對藝術傳承的卓越貢獻。聖蓋博市議員丁言喻則感謝西來寺對社區文化藝術發展的支持,並代表市府頒發感謝狀予沈源森。西來館慧軒法師則讚譽展覽作品豐富多彩,展現藝術的多元魅力。

沈源森致詞,感謝西來寺提供展覽機會,並對門生們的成就深感欣慰。他表示,學生們已掌握書畫藝術的精髓,此次展覽是師生共同展現學習成果的重要契機。

沈源森自四歲習畫,師承齊良遲、盧光照兩位大師,深得齊派國畫精髓,作品融合傳統技法與個人創新思維,形成獨特風格。本次展覽亦呈現十位門生的佳作,包括王櫻、張清儀、賴亭安等人,他們融合中國文化與西方藝術,展現不同風貌。此外,婷婷、戴明、龍紫娟、巫藹懷、黃柯濤、胡家書、何玉芳等優秀門生,展出涵蓋花卉、昆蟲、山水等題材的寫意畫作,表現出對天地萬物的敬畏與熱愛。其中,年僅十歲的婷婷以細膩技法創作花果畫作,備受好評。

「薪傳—沈源森師生書畫聯展」不僅是一場藝術盛宴,更是心靈的洗禮。展覽自3月22日至4月27日,每日上午9:30至下午5:00,於佛光緣美術館西來館展出,期望讓更多人感受人間佛教的智慧與慈悲,並將藝術精神薪火相傳。

20250324america-005
20250324america-004
20250324america-003
20250324america-002
20250324america-001

「心懷翠巒 香遺人間」游景翔創作個展

【人間社 黃馨儀 台中報導】2025-03-23

貝殼、葫蘆、刀柄可以雕刻心經,黑色鉛筆芯也可以創作,這是師法自然的微雕藝術家游景翔之作,個人創作展3月22日於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正式開幕,本次展覽凝聚了游景翔對母親無盡的思念,也承載了他對生命、愛與藝術的體悟。游景翔特別創作了一幅名為「遇仙」的作品,贈予佛光緣美術館,作為以文化藝術弘揚佛法的支持與祝福。

「心懷翠巒」象徵母愛如山般穩重深厚,「香遺人間」訴說母親高尚品格的深遠影響。游景翔提到,母親在世時見到孩子的成就,總會流露笑容,期盼藉由個展榮耀仙逝的母親,作品蘊含對母親的深刻思念,並傳遞母愛的溫暖與普世價值。

住持覺居法師致詞時,分享對作品的深刻感受∶「俯拾皆是的媒材,透過游老師的鬼斧神工、精雕細琢讓人驚豔,師法自然就是佛法,游老師將心經融入作品,藉由作品帶領有緣人,進入藝術家的生命歷程,進而找到安住自身的生命出口。」

開幕會後,游景翔親自導覽,為來賓分享創作歷程,作品「遇仙」意指所求欲望太多,身在福中不知福;挖礦的救命燈上雕刻心經,象徵除了救命也要救心;「茶則」比喻凡事當有度,生活不過是一盞茶一簞食,做人應知足;一筆一劃慢慢刻繪的心經,傳達老實念佛的可貴;水墨創作運用留白讓觀者有想像空間,透過墨色濃淡表達人生的對比。在他的解說下,觀者不僅欣賞到畫面的美感,更能體會作品背後的情感與力量。

職訓局講師曾詠真表示,每一份作品都承載著游老師的歡喜自在,經濟部發展中心研究員李卓翰指出,游老師透過藝術轉譯,展現對生命的執著、對人生的看法。在日本待12年的陸筠瑄特地前來欣賞作品,他提到游老師的作品具有日本地藏王石雕風格,感受到手巧心細以及恰到好處的留白,佛像、觀音、達摩作品觸動人心,展現至善至美的境界。

此次展覽將持續至2025年4月20日,誠摯邀請您前來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一同細細品味宗教藝術及微雕創作之美。

20250323Taichung-008
20250323Taichung-007
20250323Taichung-006
20250323Taichung-004
20250323Taichung-005
20250323Taichung-001
20250323Taichung-003
20250323Taichung-002

中嶋知子彩籐編藝 佛光緣美術館日本館展出

【人間社 知清 日本群馬報導】2025-03-19

佛光緣美術館日本館於3月1日至6月1日舉辦「森に雨展」彩籐作品展,由彩籐編藝作家中嶋知子,透過籐編藝術詮釋大自然的靜謐與流動,帶領觀眾感受彩籐藝術與光影交織的獨特魅力。

本次展覽以「森に雨」(森林中的雨)為主題,展現作者對於自然、光影與時間流動的深刻體悟。他以編織技法將纖細的籐條交錯成形,創作出大小各異的彩籐球、彩籐籃、彩籐花環等作品,隨著光影變化的搭配,營造出靜謐而生動的氛圍,讓觀眾感受大地與生命的律動。

中嶋知子的創作靈感源自於日本傳統「一期一會」的精神,每一次的編織過程都是無法重返的獨特時刻,應該全心全意專注,並以真誠的心去體驗當下的每一個瞬間,因此,每一件作品都是對作者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相遇。

籐是一種源自熱帶的植物,日本並不生產籐材,憑藉重量輕、堅韌耐用、可塑性高的特點,籐製家具和工藝品向來深受消費者青睞。中嶋知子將這種異域材質融入日本的工藝設計,以手工編織來呈現東方美學的細膩與自然感。

本次展覽誠摯邀請喜愛手工藝、生活設計及自然美學的觀眾前來參觀,一同探索彩籐藝術的獨特魅力。

20250319Janpan-006
20250319Janpan-005
20250319Janpan-003
20250319Janpan-004
20250319Janpan-001
20250319Janpan-002

「壺說八道–吳銘純的石藝創作展」 佛光緣美術館台南館開幕

【人間社 朱正玨 台南報導】2025-03-18

佛光緣美術館台南館於3月15日下午,在佛光山南台別院五樓舉辦「壺說八道–吳銘純石藝創作展」開幕典禮,李宗翰老師帶來〈石上流泉〉古箏演奏,台南市藝術家協會理事長葉明吉、版畫藝術工作者黃子鐶老師、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台南第五督導區區委詹美華等,100多人參與盛會。

這次展覽,選擇「壺」作為創作主題,壺是一種日常器物,也是一種文化的象徵。在作品裡,壺不只是壺,它或許沒有蓋子、沒有流口,甚至不像人們習慣中的壺,但它仍然是一種盛載、一種流動,一種對傳統與創新的對話。

南台別院社教當家知天法師以佛教公案「頑石點頭」,比喻道理講得透徹,說服力強,足以使人信服,引喻吳銘純作品,石頭在大自然中看起來冷冰冰硬硬的,但是在吳銘純的巧手雕刻之下,化身成充滿生命的作品。

葉明吉表示,「我也是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台南府城分會會員,今天特別感受到回家的感覺,欣賞吳銘純老師的作品,讓我感動的是老師可以創作出這麼精湛的作品,壺說等於佛說,在欣賞作品的同時也跟大家說法。」

黃子鐶表示,吳銘純拜玄通子老師為師,開始學習石壺雕刻藝術。而石雕並不容易,這當中要克服粉塵及噪音的部分,並且還要去構想它的實用性,只有不放棄的人才能去圓夢自己的理想,祝福這次展出圓滿成功。

展出藝術家吳銘純表示,從1992年來至今都一直堅持著石壺的創作,除有異想天開的創想,也須嘗試著不同的可能性。從作品創作當中發現,是壺非壺的造型,讓每件石雕作品都是藝術的展現,同時也孕育出茶湯的石雕茶器。希望透過石壺茶道中的意境,作品能夠讓觀賞者有所觸動,讓石壺雕刻藝術深入家庭生活,深植每個人心靈的深處。

典禮後,吳銘純為與會來賓導覽,如何將傳統壺的造型如壺嘴、壺把、壺蓋、壺身中跳脫,成為藝術與實用兼具的創作,令大家嘖嘖驚奇,「是壺非壺」的造型,每件石雕作品都是藝術的展現,也可以孕育茶湯的石雕茶器。「壺說八道」即日起到4月27日展出,誠摯邀請民眾前往參觀,福(壺)氣滿滿。

20250318Tainan-005
20250318Tainan-006
20250318Tainan-003
20250318Tainan-004
20250318Tainan-002
20250318Tainan-001

菲律賓禪繞畫師生作品聯展 佛光緣美術館馬尼拉館開幕

【人間社 喜琛、王星荷 菲律賓馬尼拉報導】2025-03-17

菲律賓佛光山萬年寺佛光緣美術館馬尼拉館於3月16日舉行「一筆生趣:菲律賓禪繞畫師生作品聯展」開幕典禮,由國際佛光會菲律賓協會副祕書長施美齡任司儀,逾百人出席。

恭請菲律賓佛光山萬年寺監院覺林法師、佛光禪繞畫老師妙振法師、菲律賓國家文化藝術委員會主席Victorino “Ino” Mapa Manalo、榮寶齋畫院教授鄭利平、菲律賓書畫家王禮訓、菲律賓中正學院前校長潘露莉、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理事劉天民、國際佛光會菲律賓協會副會長施健雄等嘉賓主持亮燈儀式。

自2020年起,佛光山蘭陽仁愛之家妙振法師以線上教學方式,陪伴菲律賓信眾度過疫情。這次妙振法師𦲷菲與大家交流,巡迴幾個島嶼,短短10天行程,上了11堂課,學員有7歲孩童至80歲長者,並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墨寶「向前有路.光明在望」為主題,展現佛祖放光、小夜燈、花瓶禪繞新境各種創意作品。

開幕典禮以創意的亮燈形式進行,一盞盞禪繞小夜燈點亮了整個美術館,溫馨點亮了每個人「光明在望」的願景。

覺林法師致詞表示,疫情期間,菲律賓的學員很有福報參加妙振法師的線上課程,此場展覽中也有我們本地學員的作品。星雲大師說,「不要看我的字,要看我的心」。今天邀請各位參觀禪繞畫,享受禪的境界。妙振法師永遠的鼓勵大家,給每位學員一百分。覺林法師也分享這幾天學禪繞畫,感覺人生多了一段美好的記憶。

妙振法師介紹自己服務的單位仁愛之家,是照顧長者,開發他們的大腦,預防他們退化,因此成就這次因緣於線上授課,來菲律賓實體開課和辦師生展。妙振法師說自己不是專業畫家,不追求完美的作品,只要以個人的角度呈現日常美好的心境。

嘉賓Victorino “Ino” Mapa Manalo主席致詞表示,很榮幸經文化界朋友王勇和林素玲的邀請,讓他有機會參加活動,經由他們,也略了解到星雲大師對菲律賓的貢獻。禪繞畫是培養正念的優選渠道。NCCA疫情期間也曾在線上邀請林素玲為大學教授授課,介紹佛光山和禪繞畫。Ino主席介紹NCCA,表示《悉達多太子音樂劇》4月要在The MET表演,很令人期待。希望未來佛光山和NCCA能有更多的合作,共同推廣菲律賓的藝術和文化。

美術館執行長黃俊欣親自導覽解說,隨後,現場舉行了親子禪繞畫體驗工作坊,大人小孩圍坐在佛光山的藝術餐墊上作畫,妙振法師細心指導,與會者其樂融融,在親子的歡笑和藝術薰陶中度過周末午後。

透過「一筆生趣」美術館展覽,大家深刻感受到禪心自在與歡喜快樂。展期至4月30日,歡迎大眾參觀,一同感受筆觸間的禪意之美。

20250317-philippine-008
20250317-philippine-006
20250317-philippine-007
20250317-philippine-005
20250317-philippine-003
20250317-philippine-004
20250317-philippine-002
20250317-philippine-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