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二館耕耘本土 21位當地藝術家聯展串起善美因緣

【人間社 曾俊美 紐西蘭基督城報導】2022-09-19

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二館,於9月17日見證一場由21位當地陶土藝術家舉辦的「Clay Work陶藝聯展」開幕,策劃者是基督城坎特伯雷(Canterbury)陶瓷協會的主席 Tricia Morant,也是已故藝術家Keith Morant的夫人。當天有參展藝術家與家人以及佛光緣之友80餘位當地人士出席盛會。「Clay Work陶藝聯展」百餘件高素質的陶藝作品,在紐西蘭二館這個完美的空間展現它們的活力與色彩,這絕佳的組合帶給基督城大眾無限的驚喜。

當館長滿信法師告知與會大眾Keith Morant在生前,將一百多幅作品捐給佛光緣美術館,而本山佛光緣美術館總部將Keith的作品送到全世界進行巡迴展出時,全場感動鼓掌,Tricia更是百感交集,淚水流個不停,與會還有好幾位Keith生前的朋友也非常感動。館長滿信法師同時表示,佛光緣美術館秉持星雲大師「給」的理念,希望藉由藝術展出題供藝術家展現的平台,同時藉由作品的流通,支持藝術家繼續創作,為人間提供更多、更美的作品。

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二館「佛光緣之友」代言人Gayel Marquett 讚歎精美的展品帶給大眾歡喜,藝術家的用心令人感動。Tricia Morant表示疫情期間,紐西蘭許多美術館休館,藝術家無法找到展出的場地。感謝二館提供平台,讓21位坎特伯雷陶藝協會的藝術家展出作品,也感謝藝術家的配合,成就了此次展出。

參展藝術家Alex Prentice代表展出藝術家致詞,表示非常珍惜展出因緣,讓他們與廣大藝術愛好者分享作品,尤其看到許多展品已售出,鼓舞著他們前進的動力。參展藝術家Andrew Carran和Mary Lou Foate向大眾導覽他們的作品,與眾分享他們的創作理念和靈感泉源。大眾對展出的各式作品題材極為欣賞,開幕當天有30件作品被請購收藏,亮麗的成績令藝術家對展出充滿信心。

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二館「Clay Work 陶藝聯展」從9月17日展出至12月24日。在開展首日已經造成熱門話題,相信在未來的2個月將有更多的驚喜與感動!

20220919NEWS-NY2004

圖說:「Clay Work陶藝聯展」開幕吸引80餘位藝術家及當地人士出席。 圖/蘇少暘提供​

20220919NEWS-NY2003

圖說:大眾仔細欣賞展品。 圖/蘇少暘提供​

20220919NEWS-NY2001

圖說:紐西蘭館館長滿信法師希望藉由藝術展出題供藝術家展現的平台,同時藉由作品的流通,支持藝術家繼續創作,為人間提供更多、更美的作品。 圖/蘇少暘提供​

20220919NEWS-NY2002

圖說:「Clay Work陶藝聯展」開幕,吸引許多當地人出席。 圖/蘇少暘提供​

20220919NEWS-NY2004 20220919NEWS-NY2003 20220919NEWS-NY2001 20220919NEWS-NY2002

【人間社 曾俊美 紐西蘭基督城報導】2022-04-09

紐西蘭南島佛光山於4月5日至4月17日慶祝一年一度的「佛誕節」,從首日開始,信徒與大眾不論男女老少及不同種族,都踴躍蒞寺浴佛,藉由浴佛沐浴身心、淨化心靈,同時向佛陀供花、獻燈及敲幸福鐘,為世界和平祈願。大眾並紛紛到滴水坊享用素食,響應吃素愛地球的運動,國際佛光會紐西蘭南島協會在道場中庭設立服務台,向大眾提供咨詢服務及推廣「蔬食A計劃」。

為了莊嚴壇場,紐西蘭佛光山住持滿信法師於4月5日特地從北島佛光山帶來庭園中精選的花材,再次以「行者的思維」,呈現為期三日的「禪意插花快閃展」,每一件花藝作品的選材及花器,都經過住持的慧眼及巧手搭配,也根據空間的背景色來陳列作品。適逢美術館正展出已故紐西蘭藝術家Keith Morant的紀念展,花藝的自然色彩與絢麗奪目的油畫相得益彰。

「歡慶佛誕節–禪意插花快閃展」共展出9件花藝,除了供欣賞也開放大眾票選,讓訪客現場投票或是通過line讓海外群眾線上參與,選出最欣賞的作品。訪客表示花藝簡潔優雅,內涵豐富又有創意,蘊含著堅韌的生命力,花藝「由簡入繁,由繁入簡,充滿禪意」,讓處於秋季的紐西蘭傳播花的芳香氣息與生命的溫暖。

在全球多災多難及疫情嚴峻的時期,南島佛光山藉由佛陀誕辰的殊勝日子,以簡逸純淨的花藝供養大眾,讓大眾沉澱思緒、淨化心靈、保持正念,顯現內心出「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的佛國淨土境界。

20220409NZ2-1

圖說:紐西蘭南島佛光山慶祝一年一度的「佛誕節」,歡迎大眾浴佛。 圖/曾俊美提供​

20220409NZ2-6

圖說:紐西蘭南島佛光山慶祝一年一度的「佛誕節」,大眾藉由浴佛沐浴身心、淨化心靈。 圖/曾俊美提供​

20220409NZ2-5

圖說:「歡慶佛誕節—禪意插花快閃展」作品。 圖/蘇少暘提供​

20220409NZ2-4

圖說:花藝作品的選材及花器,根據空間的背景色來陳列作品。 圖/蘇少暘提供​

20220409NZ2-3

圖說:小朋友歡喜填寫「佛誕節」祝賀卡。 圖/紐西蘭南島佛光山提供​

20220409NZ2-2

圖說:小朋友響應浴佛。 圖/紐西蘭南島佛光山提供​

20220409NZ2-1 20220409NZ2-6 20220409NZ2-5 20220409NZ2-4 20220409NZ2-3 20220409NZ2-2

【人間社 曾俊美 基督城報導】2021-11-29

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二館於11月25日,迎來21位基督城 Sumner Senior Citizens 團體的長者,及7位坎特伯雷 Amberley 的紅帽阿嬤。前者特地租一輛巴士到二館,後者則開車45分鐘前來觀展,都為「針繡風華—姚紅英刺繡展」慕名而來,由美術館館員曾俊美接待。

Sumner Senior Citizens 團員居住在基督城著名海邊Sumner,每兩周會相約聚餐、參訪或出遊,除了聯繫感情也為晚年生活增加歡樂。接洽者 Miriam 表示此次參訪不負眾望,要不是親眼看到,實在難以置信有如此優秀的手工刺繡作品,她們為藝術家的敬業精神深表欽佩。接送長者的年輕巴士司機也忍不住來觀展,對精緻的刺繡作品驚歎連連!

坎特伯雷 Amberley 的紅帽阿嬤,因兩週前姐妹團 Pegasus Babes 團員分享而觸動,隔天馬上預定觀展日期。一身端莊打扮的紅帽阿嬤,穿梭於絢麗奪目的刺繡作品下格外亮眼。紅帽阿嬤的性格活潑開朗,不同區域的紅帽阿嬤團體可各別取名,此團的名字為罌粟花(Red Poppies),也稱美人花,有華麗與高貴的表徵。每一位團員可為自己的名字添加英國王室或貴族爵位稱號,團長以「女王」稱謂,團員則稱公爵夫人(Duchess)、侯爵夫人(Marchioness)、伯爵夫人(Countess)、子爵夫人(Viscountess)等,幽默風趣的紅帽阿嬤,渾身散發著朝氣蓬勃的氣息。

隨後,大眾參訪如來殿,攝受於寧靜氛圍及殿內的莊嚴擺設,更因而認識佛教。紅帽阿嬤也在滴水坊用餐,對美味素食讚不絕口。大部分長者都是第一次來道場,給予極高評價,紛紛詢問開放時間,表示以後還會邀約家人及朋友來道場參訪。

展訊請點此→ 紐西蘭二館 / 針秀風華—姚紅英刺繡藝術展

2021120108

第一次參訪道場的Red Poppies紅帽阿嬤感到滿心歡喜。圖/紐西蘭南島佛光山提供​

2021120101

Sumner長者歡喜參訪道場。圖/紐西蘭南島佛光山提供​

2021120102

特地慕名來欣賞「針繡風華—姚紅英刺繡展」的Sumner長者感到不虛此行。圖/紐西蘭南島佛光山提供​

2021120104

美術館館員向Red Poppies紅帽阿嬤講解「針繡風華—姚紅英刺繡展」的創作理念。圖/紐西蘭南島佛光山提供

2021120105

Red Poppies紅帽阿嬤歡喜參訪「針繡風華—姚紅英刺繡展」。圖/紐西蘭南島佛光山提供

2021120106

美術館館員向Red Poppies紅帽阿嬤講解「針繡風華—姚紅英刺繡展」的創作理念。圖/紐西蘭南島佛光山提供

2021120107

Red Poppies紅帽阿嬤歡喜在滴水坊用餐。圖/紐西蘭南島佛光山提供​

2021120103

美術館館員向Sumner長者介紹「針繡風華—姚紅英刺繡展」。圖/紐西蘭南島佛光山提供​

2021120108 2021120101 2021120102 2021120104 2021120105 2021120106 2021120107 2021120103

【人間社 曾俊美 基督城報導】2021-11-16

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二館於11月13日迎來一群高貴淑雅的阿嬤,她們頭戴紅帽、身著紫色套裝,來到二館參訪「針繡風華—姚紅英刺繡展」。她們一身亮眼裝扮,吸引許多道場訪客的目光爭相拍照。這11位阿嬤來自 Pegasus Babes (紅帽)團體,由領隊 Barbara Miln 帶領參訪。Barbara 表示由於一名團員參訪刺繡展後給予高度評價,她們於是把參訪刺繡展訂為11月的聚會。

大眾受到美術館館員的接待,介紹刺繡名家姚紅英的刺繡理念及創作歷程。大眾對每一幅作品的精密和巧思感到不可思議,尤其得知全部作品皆出自年過半百的姚紅英之手,更是驚歎連連。大眾也參訪如來殿,攝受於如來殿的寧靜氛圍,隨後在滴水坊用餐,享受美味素食和點心。

紅帽阿嬤們性格開朗,幽默風趣。一位高齡90的阿嬤,走路筆挺無需拐杖,還能獨自開車;兩位紅帽阿嬤參訪如來殿時,正值紐西蘭一館「2021年藝術沙龍 Art Salon 線上祈福活動」進行中,阿嬤受工作人員邀約上線參與,看到自己出現在鏡頭前,與線上百餘人共同參與直播感到驚喜萬分!

Pegasus Babes 是跨國團體,總部在美國,團員皆是50歲以上的樂齡人士,組織理念為結交新朋友並結伴找尋生活樂趣。每次聚會都著特別服飾:中午外出穿紅色高帽和紫色套裝;晚間外出則在頭上結紅色絲帶;壽星則戴紫色高帽或頭上結上紫色絲帶並穿上紅色套裝。紅帽阿嬤定期聚會,透過參加各種活動聯繫情誼,為晚年生活增添無限樂趣。

點此閱讀「針繡風華—姚紅英刺繡展」展訊→ 紐西蘭二館 / 針秀風華—姚紅英刺繡藝術展

點此參觀Art Salon藝術沙龍線上展覽→ NEW!! 紐西蘭一館第五屆Art Salon藝術沙龍線上展

2021111718

紅帽阿嬤在滴水坊歡喜享用美味素食。圖/紐西蘭南島佛光山提供​

2021111719

一身亮眼打扮的紅帽阿嬤,吸引許多道場訪客的目光。圖/紐西蘭南島佛光山提供​

2021111720

紅帽阿嬤歡喜參訪紐西蘭二館的「針秀風華—姚紅英刺繡展」。圖/紐西蘭南島佛光山提供​

2021111721

紅帽阿嬤歡喜參訪紐西蘭二館的藝術作品。圖/紐西蘭南島佛光山提供​

2021111722

兩位紅帽阿嬤在如來殿時參加紐西蘭一館「2021年藝術沙龍Art Salon獻上祈福活動」。圖/紐西蘭南島佛光山提供​

2021111723

兩位紅帽阿嬤參與紐西蘭一館「2021年藝術沙龍Art Salon獻上祈福活動」,看到自己出現在鏡頭前,與線上百餘人共同參與直播感到驚喜萬分!圖/紐西蘭南島佛光山提供​

2021111718 2021111719 2021111720 2021111721 2021111722 2021111723

【人間社 曾俊美 基督城報導】2021-11-10

紐西蘭拼布藝術協會(SAQA)藝術家 Julia Arden 和 Catherine McDonald,於11月6日邀請11名基督城 SAQA 成員前來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二館,為 Oceania Distance and Diversity Regional 拼布展舉行開幕聚會。

Julia 和 Catherine 為 Oceania Distance and Diversity Regional 展的承辦人,也是參展者之中唯一的基督城藝術家。Catherine 表示,雖然拼布展經常在各地巡迴展出,然而只有短短數日;感謝二館能夠讓拼布展出超過一個月,讓愛好者有充裕的時間欣賞,尤其二館環境優美,更為藝術作品增值。

在開幕聚會中,Julia 和 Catherine 為出席的 SAQA 成員導覽,介紹主題理念及藝術家的創意思路,還與參訪者進行互動討論。

Oceania Distance and Diversity Regional 展出的29幅作品,分別來自紐西蘭、澳洲、美國及烏拉圭的藝術家,創意靈感取自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題材豐富且廣泛,創意無限、栩栩如生。

拼布是紐西蘭的傳統手工藝之一,擁有不少愛好者。隨著 SAQA 早前在二館舉辦 Cities of the World 展獲得熱烈迴響,相信 Oceania Distance and Diversity Regional 將為紐西蘭拼布藝術界掀起另一波浪潮!

2021111208

Oceania Distance and Diversity Regional展開幕,吸引30位參訪者。圖/蘇少暘提供​

2021111207

參加開幕的紐西蘭拼布藝術協會成員探討作品的構思含意。
圖/蘇少暘提供

2021111205

紐西蘭拼布藝術家Catherine McDonald(左)和Julia Arden(右)為Oceania Distance and Diversity Regional展的承辦人,也是參展者之中唯一的基督城藝術家。圖/曾俊美提供​

2021111206

Oceania Distance and Diversity Regional展開幕,也為參展作品進行討論。圖/曾俊美提供​

2021111204

有13名紐西蘭拼布藝術家協會藝術家成員前來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二館,為Oceania Distance and Diversity Regional拼布展舉行開幕聚會。圖/曾俊美提供​

2021111203

開幕聚會也為參展作品進行互動討論。圖/曾俊美提供​

2021111201

Oceania Distance and Diversity Regional展出作品的創意靈感取自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題材豐富且廣泛,創意無限、栩栩如生。圖/蘇少暘提供​

2021111202

參加開幕的紐西蘭拼布藝術協會成員探討作品的構思含義。圖/蘇少暘提供​

2021111208 2021111207 2021111205 2021111206 2021111204 2021111203 2021111201 2021111202

【人間社 曾俊美 紐西蘭基督城報導】2021-10-24

「針繡風華–姚紅英刺繡展」自5月在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二館展出至今,牽動了許多感人故事。紐西蘭基督城Russley安養院5名長者,在銷售經理Jeanette McEachen的帶領下,於10月21日參訪道場,參觀了刺繡展和如來殿,也在滴水坊享用素食。

當Jeanette 看到身著佛光會服的工作人員深有感觸,令他想起在2011年基督城地震中往生的亡兒 Matthew。每一年市政府舉辦的「地震追悼會」他都出席,也看到佛光人出席祈福,心中充滿感激與感動。

今年在Avonhead公墓舉行的「基督城地震10週年追思會」上,他是受難者家屬代表致詞者之一。Matthew生前對佛教有著濃厚的興趣,家裡還遺留著他生前購買的佛教書籍。每當看到佛教團體,Jeanette特別有感觸。

地震發生時,Matthew在市中心Colombo街的一座建築內,當時他打開門讓朋友逃生,自己卻來不及閃避建築內坍塌的瓦礫而被擊中身亡。對於兒子的犧牲,Jeanette難免感到不捨。來到道場,Jeanette感到心情很平靜,以後會安排再來參訪道場。

 

因為亡兒深信佛教,Jeanette也對佛教特別敬仰。人間社記者曾俊美攝

紐西蘭基督城Russley安養院5名長者在銷售經理Jeanette McEachen(右二)的帶領下

參訪「針繡風華—姚紅英刺繡展」。人間社記者曾俊美攝

Jeanette對兒子在地震中的犧牲深感惋惜。圖/紐西蘭南島佛光山提供

南島佛光人每年受邀出席基督城地震紀念日。圖/紐西蘭南島佛光山提供

持續以藝術弘揚佛法,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二館,日前舉辦快閃陶藝展。雖然展期只有短短一個禮拜,不過館方找來陶藝家,親自帶著民眾體驗手拉坏。超特別互動式藝術體驗,也引發熱烈迴響。

【人間社 曾俊美 基督城報導】2021-08-17

11名來自紐西蘭南島基督城坎特伯雷區 Kaiapoi 藝術團隊的成員,於 8月13日參訪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二館「針繡風華─姚紅英刺繡藝術展」。其中一名成員 Ingrid Butcher 代表團隊成員於 8月15日致上感謝函,感謝館方舉辦如此高水平的刺繡展,讓她們欣賞到非常精美的刺繡作品,館員提供的導覽內容也很豐富,令她們獲益良多。除了觀展,她們也在滴水坊享用素餐,對美味素食讚不絕口,尤其對餐點的呈現感到驚喜!

Ingrid Butcher 覺得,無論是藝術展出,或者滴水坊人員的服務,在在體現出佛教高品質的生活教育,令人非常感動也留下深刻印象。團員表示會介紹更多朋友來道場,讓他們知道基督城有這麼優雅的美術館。

Kaiapoi 藝術團體的前身為癌症協會,每一位成員身體都曾罹患癌症或頑疾,她們在接受治療中患難見真情,成為姐妹淘,互相鼓勵。當中,有的已康復,有的尚在接受治療。為了鼓舞大家振作起來,她們成立藝術團隊,從藝術創作中找到生活樂趣,也成為彼此互動交流的話題,此次參觀「姚紅英刺繡藝術展」,令她們覺得身心非常療癒!

20210817--4
20210817--3
20210817--2
20210817--1

Kaiapoi藝術團隊成員非常欣賞姚紅英精美的刺繡作品。圖/紐西蘭南島佛光山提供

Kaiapoi藝術團隊成員感謝館員提供豐富導覽內容令他們受益良多。圖/紐西蘭南島佛光山提供

「姚紅英刺繡藝術展」令癌症協會患者的身心很療癒。圖/紐西蘭南島佛光山提供

Kaiapoi藝術團隊成員對滴水坊的美味素食讚不絕口。圖/紐西蘭南島佛光山

【人間社 曾俊美 基督城報導】2021-08-15

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二館於8月7日至15日為紐西蘭基督城陶藝家 Della Goodinson 舉行《陶藝快閃展》,在二館現場進行示範,並展示70件陶藝作品。Della 的陶藝作品完全是基督城本土製作,材料取自基督城著名海灘 Taylor Mistakes 和班克斯半島(Banks Peninsula)的鐵砂礦質,所以作品呈現特殊的斑點、紋路及色澤。

原職護士的 Della 數年前身患重病,命在旦夕,臥在病榻長達數月之久,家人都以為她活不久。她的丈夫知道她熱愛陶藝創作,特地蓋了一間工作室來讓她實現夢想,當她知道此事之後,內心激發起生命的鬥志,以製作陶藝作為前進的動力,漸漸擺脫病痛的纏繞,身體慢慢康復起來。她把陶藝視為生命的全部,決心從全職護士、業餘陶瓷創作,轉為全職陶藝創作者。兩年前,因緣際會,Della 與好友 Amanda Brooking 在紐西蘭二館舉辦藝術聯展,取名為「生命的旅程 Course of Existence」,紀念她翻轉生命的奇蹟。

紐西蘭館館長滿信法師非常欣賞 Della 的陶藝作品,在快閃展期間不但當面鼓勵 Della,稱讚她的作品充滿清淨的靈性與個人的風格,並且為了激發 Della 創作的動力,極力邀請佛光人一起支持 Della 的堅強毅力。快閃展不到一周的時間,Della 展出的70件作品當中,有50餘件被珍藏。Della 感動得淚盈滿眶,非常感謝館方及佛光人對她的支持。

8月12日 Della 寄來感謝函,感謝館長滿信法師及館方的團隊提供平台讓她呈現生平第一次的「快閃展」,也給予多方面的協助和鼓勵。Della 在信中表示她非常享受8月7日的現場示範活動,讓她有機會與大眾近距離互動交流,尤其參與的小孩在學習和發揮創意的敏銳度令她感到驚歎,另一位參與的女士則表示透過陶藝體驗教學活動令她感到身心放鬆,這些都令她留下難忘的回憶。

 

Della非常享受「快閃展」與大眾互動交流。人間社記者蘇少暘攝

Della感激館長滿信法師及館方的團隊提供平台讓她呈現生平第一次的「快閃展」。人間社記者蘇少暘攝

陶藝藝術家Della向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館館長滿信法師(中)

及二館主任覺西法師(左)講解藝術作品材質。人間社記者蘇少暘攝

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館館長滿信法師(左)非常欣賞Della的陶藝作品,

中為二館主任覺西法師。人間社記者蘇少暘攝

Della非常享受「快閃展」與大眾互動交流。人間社記者蘇少暘攝

Della的陶藝作品呈現特殊的斑點、紋路及色澤,品質佳。人間社記者蘇少暘攝

【人間社 曾俊美 基督城報導】2021-08-09

紐西蘭基督城陶藝家 Della Goodinson 於8月7日至15日在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二館舉辦「陶藝快閃展」,8月7日當天館長滿信法師、主任覺西法師、佛光緣之友及大眾40人出席欣賞現場拉胚示範。這是二館提供給本地藝術家展出的平台,也讓藝術愛好者有更多機會欣賞多姿多彩的藝術創作。

Della 在現場進行示範,她首先介紹自己是從全職護士、陶藝愛好,後來過於鐘愛陶藝藝術,於是從護士職業轉向全職陶藝事業。Della 一邊講解一邊示範陶藝製作步驟。Della 表示,製作陶藝要保持對的坐姿及運用適當的力度,加上耐心和細心,從旋轉的陶輪中捏出想要的陶瓷模樣。Della 非常享受陶藝製作,因為可以發揮無限創意。她所製作的陶瓷作品種類繁多,包括碗、盤、杯子、勺子、茶壺、花器等實用的器皿。Della 採用基督城著名海灘 Taylor Mistakes 的沙子製作陶瓷,沙中特殊的材質,使她創造出自然紋路的陶瓷,顏色也偏向天然景象,如沙子的米色或海洋的靛藍色。

之後,Della 進行體驗教學,讓出席者體驗製作陶土樂,無論大人、小孩都樂在其中,並歡喜展示自創的「戰利品」。當中,小朋友製作的陶瓷非常有創意,超出 Della 的想象,令她深感驚歎,從他們身上學習良多。

Della 表示平時有在不同的社區中心開辦陶藝教學課,都是約十人的小班制。這是她第一次舉辦「快閃展」,也是第一次面對眾多人進行教學,很開心與眾分享陶藝知識,也非常感謝館方給予此難得的因緣。她希望以後再有機緣進行類似活動,接觸不同的群體,達到更深層的互動交流。

除了當天的藝術示範,Della 的最新陶藝作品會在二館展示一周,讓她的支持者或陶藝愛好者前來欣賞她的作品,也讓更多人認識基督城本土藝術家的藝術創作理念。

 

參與陶瓷製作的小朋友歡喜展示「戰利品」。圖/曾俊美提供

Della向大眾講解陶藝製作步驟。圖/蘇少暘提供

Della所製作的陶瓷作品種類繁多,包括碗、盤、杯子、勺子、茶壺、花器等食用的器皿。圖/蘇少暘提供

Della所製作的陶瓷作品種類繁多,包括碗、盤、杯子、勺子、茶壺、花器等食用的器皿。圖/蘇少暘提供

Della熟練地從旋轉的陶輪中捏出想要的陶瓷模樣。圖/蘇少暘提供

Della的陶瓷作品深受大眾的喜愛。圖/蘇少暘提供

第 1 頁,共 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