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緣台中館攝影展 交映惠中寺20年風華

記者:李銘宏 台中報導 發表時間:2024-09-11

接下來帶您走進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的「惠中之美」攝影展,這次展覽呈現惠中寺的歷史變遷,透過一系列得獎作品,展現了佛光山人文與宗教的深厚連結。也成為惠中寺記錄二十年來旅程的重要見證。

每位參賽者都曾為惠中寺留下歷史,展出的每張照片讓人回想當時的情境,從東海道場到惠中寺,象徵的不僅僅是地理位置的改變,更是精神家園的重塑與心靈跡路的延續。

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表示,惠中寺將有一個新的開始,也邀請大家,以手中的相機或手機,繼續為惠中寺開啟新的未來數十年。

館方將部分得獎作品製成明信片,讓參觀民眾可以將惠中之美寄到全世界,展期自即日起至10月6號,歡迎大眾一起來到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欣賞並見證惠中寺二十年歷程。

「千光交映.惠中二十」 透過影像藝術訴說惠中寺20年風華

【人間社 李雪麗 台中報導】2024-09-10

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展出「千光交映.惠中二十」–佛光山惠中寺2024年「惠中之美」攝影展,展出先前「惠中之美」攝影比賽中脫穎而出的得獎作品,以及更多的老照片,從藝術的視角,呈現寺院的歷史變遷與精神傳承。9月7日舉行開幕儀式,並頒發各獎項。

館長曁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藝術家倪朝龍、台中市美術教育學會理事長林慧珍、中華數位影音多媒體發展協會理事長林鴻文、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監事洪金娥、中區協會金剛大隊長江峰平、知賓大隊長林秀華、中區協會區委員賴細興及陳淑娟等見證過惠中寺歷史的貴賓共同剪綵。

覺居法師感謝參賽者為惠中寺留下歷史,每張照片就像一束光,交映在這裡,讓人回想當時的情境。從東海道場到惠中寺,至今20年,而新惠中寺的法船降誕,象徵的不僅僅是地理位置的改變,更是精神家園的重塑與心靈跡路的延續,歷史的傳承與新生的希望。建築物和人都會說法,期望未來新的寺院發揮更高的功能。

林鴻文表示,他的本業是導演,10幾年前與佛光山結緣拍攝紀錄片,他曾問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怎麼拍比較好?大師回答:「你認為對,拍就對了。」給予他的專業充分的尊重與信任,每次到佛光山都感受到滿滿的溫暖。這次在評選照片的過程中,發現到惠中寺真的很美,也從中看到這份溫暖被記錄下來。

專業組第一名鄭榆耀介紹作品〈人間有情,惠中有愛〉表示,得獎最意外的應該是其母親,因為單一組別限3張照片參賽,當初選了4張,請母親提供意見,母親直覺臉上有陰影不好吧?殊不知這「光影」,正是攝影的靈魂所在,因此強力保留。在寒冬送暖發放物資的現場,他刻意避開福田戶的正面,近午的冬陽從葉縫中灑落,與覺居法師燦爛親切的笑容相呼應,更加凸顯溫暖的氛圍。

專業組第三名楊祖宏的作品是〈行腳威儀〉,畫面中,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帶領法師沿街行腳托缽,讓大眾有種福田的機會,從飄飛的衣衫可知當時風勢不小,但法師們仍踏著穩健的步伐,保持威儀繼續前進。楊祖宏指出,行腳過程中,讓民眾鑽佛轎,也顯示從印度傳入的佛教已經在地化。

專業組佳作陳信綸早期曾是佛光山人間社記者,為佛光山及惠中寺留下大量的歷史紀錄,獲獎的作品是2005年惠中寺落成開光典禮上,星雲大師看著舞獅一臉笑容,旁邊是立委沈智慧,大師當時還念了一首偈語「台中市中惠中寺,信徒發心有志氣,我佛如來中央坐,平安吉祥眾所知。」

手機組佳作〈惠中寺大寮西遊記〉作者周淑兒記錄義工打掃完大寮的法喜。呈現洗刷過程,如同一群虔誠修道者前往西天取經,一刷一洗,一步一腳印,一滴汗水,洗淨一顆凡塵的心。廚具若不清洗,久而久之成廢鐵,洗淨後又可烹煮美食,清潔劑則如同佛法一般,洗淨體內的五毒。期許自己受法水洗淨重生,再服務大眾。

展區特別規劃「時光寄語,寫給未來」,館方將部分得獎作品製成明信片,讓參觀民眾可以將惠中之美寄到全世界,展期自即日起至10月6日。民眾也可透過網站https://sites.google.com/view/huichung20/ 了解展覽理念及獲獎作品的說明。

20240910aichung-008
20240910aichung-009
20240910aichung-005
20240910aichung-007
20240910aichung-006
20240910aichung-003
20240910aichung-004
20240910aichung-001
20240910aichung-002

屏東館 / 六度萬行 徐幸榆陶藝與陳建鳴水墨畫聯展

【人間社 唐淑嫻 屏東報導】2024-09-09

從事陶藝的藝術家徐幸榆在藝術創作上,體驗到佛法的不可思議,本次以陶茶為主題,生活中有佛法的概念,結合陳建鳴水墨畫的意境展出,帶來200多件作品,藉著展覽期間讓大眾也能體悟箇中意境,9月7日下午在佛光緣美術館屏東館舉行開幕茶會。

首先由屏東講堂住持永嚴法師致詞表示,徐幸榆是第二次到屏東館展出,作品回回看到都感到驚豔,作品就如其人:秀氣、謙和、低調,此次作品除了前述秀氣外,還有大氣,茶倉都是大件的作品,適合收藏普洱。永嚴法師讚歎徐幸榆多才多藝,除了陶藝之外,還是專業茶師、花藝講師,又到雲南學做普洱。徐幸榆對佛法體悟,內心體現蘊念佛法,將善法體現在自己的藝術創作上,六度萬行要在生活踐行,透過身、口、意展現,每個修道者力行六度萬行,為自己生命發光、發熱、全心投入。「期盼每個人透過六度萬行讓自己生命更有價值,預祝徐幸榆藝術創作普及,嘉惠更多人,讓世界看到台灣藝術發展」。

徐幸榆致詞表示,在創作陶藝,或做任何事,要在佛法看到自己,跟同修是因為佛法結婚,自己的興趣很多,感謝同修的包容,也感謝5位茶師今日的情意相挺。陶藝創作是寂寞的,當燒出好的作品會生出歡喜心,去雲南學做茶,與善友聊《金剛經》,突然感悟「時間不等人」,生死才是人生最大的事,從雲南回來後,調整較多時間在佛法上,希望在法的氛圍之下,大家都能精進修行,致詞之後將〈竹節水瓶〉作品捐贈給屏東館。

藝術家陳建鳴與徐幸榆是亞太大學茶陶系同學,自幼喜好中國文化,尤其書畫方面更甚,是周英林老師入室弟子,此次展出作品主要以傳統水墨畫,淺絳山水畫為主。

開幕茶會特別以茶席方式呈現,並由5位茶師施茶,與參加者茶禪一味,認識茶文化與陶藝之美,最後由徐幸榆導覽作品,與眾分享創作理念。

20240909PingDong-006
20240909PingDong-005
20240909PingDong-004
20240909PingDong-003
20240909PingDong-002
20240909PingDong-001

紐西蘭第八屆藝術沙龍作品雲集 雙向奔赴佛光緣展覽盛會

【人間社 蔡夢迪 紐西蘭奧克蘭報導】2024-09-09

2024年紐西蘭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一館第8屆「藝術沙龍」連日來進入佈展高潮,截至9月8日,已有近百位來自奧克蘭及周邊地區的藝術家親自將參展作品送抵北島佛光山,涵蓋繪畫、陶藝、雕塑、攝影、布藝等10多個藝術種類,為展覽增添豐富視角。Howick攝影協會也提供43位攝影藝術家的電子作品。本屆共有193位參展藝術家,9月即將開幕的展覽將展出148位藝術家的作品,另有45位將參加明年1月的藝術沙⿓延伸展「Summer Art Salon」。

歷經8年,紐西蘭佛光緣美術館「藝術沙龍」已成為當地藝術家翹首以盼的年度盛會。本屆參展藝術家有受邀者、主動報名者,亦有經由朋友推薦而來,甚至有母女、姐弟、師徒和朋友等共同參展。他們歡喜地與展館工作人員分享創作故事與靈感。許多藝術家老朋友感謝再次參展,表示期待已久;而首次參加的藝術家們則為道場提供的平台倍感興奮與感激,終於有機會在這裡展示作品。

來自奧克蘭西區Helensville的三位藝術家相約一起送作品。木雕藝術家Raymond G. Scott分享道,起初他率先受邀,隨後邀請鄰居畫家Ruth Sumner,Ruth再邀請好友William Robert Boyd加入,後來發現他們所在的Helensville Art Community共有5位藝術家參展,大家都對「藝術沙龍」充滿期待。藝術家們驚訝佛光緣美術館透過Helensville Open Studio找到他們,並表示無論如何佈展,他們都很滿意和期待。Raymond夫婦熱愛佛光山的氛圍,敲鐘許願並請購了大師著作《366 Days with Wisdom》。Ruth首次參展,將與先生參加開幕;William則計劃櫻花季邀請社區朋友來共賞藝術盛宴,並表示佛光山是值得被大衆親近體驗的地方,因為這裡會讓人心靈淨化,社區的大眾需要一個像這樣的心靈空間。

「這幾天與藝術家們的會面與作品交接,讓我們深感因緣際會的奇妙。」美術館義工們表示,「藝術沙龍」展現了佛光緣美術館與紐西蘭藝術家們雙向奔赴的默契。佛光山秉持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以藝術弘法的理念,為當地藝術家搭建平台,藝術家們也在一期一會的「藝術沙龍」中認識佛光山、認可佛光緣,並讚歎人間佛教的精神。

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館館長滿信住持表示,人間佛教的本土化,不僅將佛法融入當地文化,也透過對本土各種服務來建設人間佛教的真善美。

20240909-NY1-005
20240909-NY1-004
20240909-NY1-003
20240909-NY1-001
20240909-NY1-002

美學無界30年典藏特展 佛光緣美術館總館盛大揭綵


記者:王上溢 高雄報導 發表時間:2024-08-26

佛光緣美術館舉辦美學無界30年典藏特展,展出了超過百件作品,特別的是,裡面除了有橫跨半個世紀的歷史畫作,更結合了中西方不同風格的藝術作品,因為佛法,讓多元媒材及藝術巧妙結合,也讓眾人相當感動。

在大慈育幼院的勁歌熱舞下,佛光緣美術館發展30年,特別舉辦美學無界30年典藏特展,眾多藝術家與嘉賓參與盛會,希望用歡喜心,除了感念星雲大師當年用藝術弘法的精神,也向大眾展示佛光山藝術發展的歷史里程碑。

不僅典藏超過百件藝術作品,為了籌備美學無界30年,特別從海內外集結了百位藝術家,以佛法為主題,不僅橫跨半個世紀,並結合了中西方畫作,用多元媒材來充實展覽空間,其中有不少作品以星雲大師為發想,衍生出無限創意。

展覽中,巧妙將中畫藝術的典雅,與西畫抒情愜意結合在一起,不僅相互融合,也因為佛法,即使是不同的畫風,也能在藝術空間內完美契合,而這也和佛光山的共生共榮理念相互輝映,也讓僧信眾感動不已。

超過百件藝術作品等著大眾一一發掘,希望用藝術展現佛光山的弘法理念,不僅要用藝術傳揚人間佛教,更要透過藝術,從心看見佛法之美。

總館 / 佛光緣美術館30周年 典藏特展開幕

【人間社 林千弘 高雄報導】2024-08-25

佛光山佛光緣美術館總館8月24日舉辦「美學無界30年—佛光緣美術館典藏特展」開幕典禮,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主持揭綵,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如常法師、台灣博物館館長洪世祐、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台南美術館館長林秋芳、高雄科技大學校長楊慶煜,以及典藏藝術家倪朝龍、洪根深、吳榮賜、楊惠姍、人間國寶陳啟村等藝術家、藝文界、社會賢達等逾450人參與盛會。

揭綵貴賓尚有菲律賓教區總住持永光法師、紐澳總住持滿可法師、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佛光山榮譽功德主陳和順、世新大學副校長楊盛昱等到場支持關心。

現場並舉行「美學無界30年—佛光緣美術館典藏特展」開幕啟動儀式,由心保和尚、慈容法師、依空法師、洪世祐、楊惠姍等貴賓共同啟動,大眾歡喜祝福。

「佛光緣美術館」1994年由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創辦,至今邁入30周年,在全球共開設有27個分館,適逢大師圓寂周年,緬懷大師的同時,也感謝歷年來藝術家的護持與捐贈。

「來自星雲大師的願心,將生活藝術化,佛法生活化。」如常法師活動引言,自寶藏館展覽館1967年開始,感謝審查委員會洪根深等人不斷努力與推動下,至今全球佛光緣美術館共計展出藝術家有1016人,平均每個美術館展出155檔期,每年參觀佛光緣美術館有300萬人次,典藏作品共計出版畫冊22本。

「感謝藝術家與大眾的護持,讓更多有緣人親近佛法。」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在致詞時引用原始佛教時代,跋耆國優填王思念佛陀,請工匠以栴檀木雕塑佛陀塑像,為佛教雕塑佛像的開始。並提到星雲大師用文化來弘揚佛法的精神,將佛教的藝術呈現給大眾,從藝術進入佛法的大海,令許多人因此對佛法生起信心。

「佛光緣美術館是大家心靈的充電站!」佛光山榮譽功德主劉招明、陳秋琴賢伉儷歡喜地表示,佛教與藝術的融合讓人感受到人間的善美,星雲大師的一筆字,令人體會到佛教信仰的法喜,感恩大師在30年前成立了佛光緣美術館。

「感佩星雲大師的眼光與胸懷。」洪根深表示,大師以藝術倡導佛法,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親和感,提供展覽空間給藝術家,30年來嘉惠全球與台灣藝術家不計其數,並在館長及所有法師、藝術家努力下,提升展覽水準,也奠定全球美術館的指標與典範,是大師突破性的創舉。

此次典藏展出的每件作品,所代表的是大師與藝術家之間的善因緣,類別豐富,有致敬前輩的作品,如弘一大師、王五謝、朱銘、李奇茂等,還有中畫、西畫、生活工藝立體,以及美國、馬來西亞、日本、菲律賓、澳洲、紐西蘭等海外作品。

除展覽之外,將於9月3日舉辦佛光緣美術館30周年學術研討會,由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台藝大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廖新田等主題發表。

20240825-MAIN-009
20240825-MAIN-010
20240825-MAIN-008
20240825-MAIN-006
20240825-MAIN-007
20240825-MAIN-005
20240825-MAIN-003
20240825-MAIN-004
20240825-MAIN-002
20240825-MAIN-001

美學無界30年典藏首展隆重開幕

文•佛光緣美術館提供

佛光緣美術館8/24上午於總館舉辦「美學無界30年—佛光緣美術館典藏特展」揭綵暨開幕典禮,由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親自主持,有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暨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洪世祐、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校長楊慶煜、世新大學副校長楊盛昱、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如常法師、前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王長華、台南美術館館長林秋芳等博物館與教育界貴賓蒞臨,以及佛光緣美術館典藏藝術家倪朝龍、洪根深、吳榮賜、蕭啟郎、魏炎順、蔡獻友、張坤貴、林壽山及楊惠姍、人間國寶陳啟村等近四十位藝術家以及眾多佛光山功德主等450人參與盛會,是南臺灣近期藝文活動難得一見的盛況,共同為佛光緣美術館三十周年祝賀。
活動一開始由如常法師引言,將三十年來所累積的成果做說明,在全球27分館所搭建起的國際藝術服務網絡,每年平均展出155個展覽,參觀人次逾300萬,服務無數的藝術家。在國際交流展上,又以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展,全球已展出一筆字185展次,超過500萬人參觀,可謂成果豐碩,也展現出三十年的努力與成就。會中同時播放星雲大師2016年出席兩岸博物館論壇,當時所提出寺廟就是一座博物館,以及文物是屬於人類,應該為社會所共有的談話,將佛光山對典藏應有的價值觀做出定位。
心保和尚致詞表示,佛光山以文化弘揚佛法,文化所涵蓋的內涵非常廣,並以佛陀時期憂填王因思念佛陀,命工匠製作佛像成為最早的佛教藝術的典故,說明佛教藝術本身就是信仰。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榮譽教授洪根深,對於星雲大師的洞見能在三十年前設立佛光緣美術館感到敬佩,並服務無數的藝術家,提供青年藝術家展示舞台,已為臺灣博物館樹立很好的典範。
洪世祐館長則表示ICOM 2022年所公布的博物館最新定義,在佛光緣美術館所辦的活動中可以看出館方相當重視作為一個美術館該有的工作與責任。佛光山榮譽功德主劉招明與陳秋琴賢伉儷,則感謝大師創辦美術館,將佛教與藝術融合使之成為心靈的加油站。
本次展覽乃自佛光緣美術館藏品中遴選部分展出,這些作品多數來自藝術家及信徒捐贈。星雲大師重視文化藝術,許多展出藝術家當他們了解大師對藝術弘法的理念,在深受感動之餘,都主動地慨捐作品給佛光山,成為館方典藏主要的來源。因為每件作品所代表的是大師與藝術家之間的善因緣,佛光緣美術館藉此感謝所有的捐贈者。
開幕現場,館方同時邀請典藏藝術家親自為嘉賓導覽,有倪朝龍、洪根深、吳榮賜、劉文隆、魏炎順、蔡獻友、郭心漪等親自解說本次展出即日起至10/6,後續將進行巡迴展出。

20240824Main-002
20240824Main-004
20240824Main-003
20240824Main-007
20240824Main-006
20240824Main-008
20240824Main-001
20240824Main-005

台灣沐光畫會惠中寺寫生 靜心修鍊展現藝術之美

【人間社 廖珈蔓 台中報導】2024-08-22

「藝術是心靈的語言,能讓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與真實。」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館長覺居法師秉持佛光緣美術館不僅以傳播佛教理念、佈教為目的,也在服務社會、美化人心,積極給予藝術家展出平台,推動教育藝術文化,讓藝術生活化。8月20日邀請台灣沐光畫會理事長呂和謙、會員藝術家前往台中佛光山惠中寺進行寫生。

81歲的藝術家賴慶賀不畏炎熱,選擇坐在大馬路旁,以水墨形式描繪惠中寺的美景,展現對藝術的熱愛與堅持。寫生結束後,賴慶賀大方分享自己追逐繪畫創作的旅程。他表示,自小便對畫畫充滿熱情,最初為廟宇繪製神像彩繪,但總覺得畫藝無法進步。後來他轉職進入早年電影商業廣告領域工作,最終因經濟與環境影響,轉入公職服務長達25年。儘管如此,對繪畫的夢想始終深埋心中,直到55歲時,毅然決定放棄所有工作,專心投入繪畫創作。

賴慶賀笑著與畫會友人說,自退休以來,他已經用繪畫度過超過25年。雖然沒有特別的愛好,也不善於交友,但繪畫已成為他重要的夥伴。他常提醒自己:「每天都不能讓筆停下來。」他相信,唯有不斷創作,才能真正體會藝術的魅力與生命的意義。

對賴慶賀而言,寫生不僅是藝術創作的過程,他說,在大馬路旁寫生是一種靜心的修鍊,能與大自然親密接觸。鼓勵現代人遠離科技產品,多走到戶外,探索台灣不同的地景美好,從一次次的寫生經歷中,看到自己的內心世界。

自2015年成立以來,沐光畫會每週二在戶外進行寫生活動,吸引眾多熱愛繪畫的朋友參與,無論天氣如何,始終如一。呂和謙表示,現代人容易感到焦慮與緊張,而寫生不僅能放鬆心情,還能提升觀察力與空間感。他指出,寫生過程中,參與者能訓練空間知覺,更好地理解立體形態。惠中寺作為台中一個充滿心靈藝術和人文氣息的景點,未來希望邀請更多繪畫愛好者共襄盛舉,讓藝術與文化相互薰陶。

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主任知常法師提到,藝術家的獨特視角使大眾得以重新探索多元的人文之美,透過畫筆,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情感得以有效傳遞至社會。

10月12日至12月1日在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將展出沐光畫會藝術家精采作品,並舉辦「藝術教育推廣」及「藝術家聯誼‧畫新惠中寺」活動,誠摯邀請大家共襄盛舉,共同分享藝術的美好。

20240822aichung-003
20240822aichung-004
20240822aichung-001
20240822aichung-002

慧裴法師無聲說法 彰化館展出五十三參巡迴展

【人間社 李崑銘 彰化報導】2024-08-20

佛光山都監院院長助理慧裴法師「五十三參」攝影巡迴展,8月20日至10月29日在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盛大展出。8月20日在彰化館舉行開展暨義工導覽要領解說儀式,禮請展出藝術家慧裴法師闡述運用鏡頭捕捉瞬間,將稍縱即逝化作動感永恆,透過108幅影像無聲說法,創作「五十三參」主題,激發觀者共鳴。

佛光山福山寺住持暨彰化館主任妙宥法師特別蒞臨勉眾,來自馬來西亞檳城的慧裴法師,用鏡頭記錄多年來執事、修行與參學的歷程,在按下快門的剎那,把美好的景物化為永恆,將佛法的智慧與觀點融入影像,傳遞宏觀的視野與獨特的見解;歡迎十方大眾闔府蒞館欣賞,領會修行之道、華嚴之美。

慧裴法師以深入淺出、歡喜幽默的方式為逾30位導覽義工講解展品的創意思維及多年來遊歷的心得,解說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特別作序的手札圖文書,與為這次展覽所製作的動態影片;闡述拍攝〈人間淨土〉等108幅影像的創意發想:「佛教的本質是平實貼近現實人生,佛教就是將佛法付諸於生活上,改善人生的行為使合理化、道德化、不斷地向上進步。」

「感謝家師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耐心提點,言傳身教佛法精髓。」慧裴法師表示,感謝父母親、慧傳法師、佛光緣美術館以及所有義工,攝影作品是許多義工不藏私地傾囊相授所學,自己才能在短時間內有所精進。期能仰賴導覽義工的介紹,把照片裡更深層的佛法意涵傳遞給觀者,進而領受人間佛教的精神。

「在我三姊往生的那一天,我參加佛光山祖庭大覺寺水陸法會幽冥戒,三姊示現成為觀音菩薩旁邊的善財童子,因此,此次展覽更具有紀念三姊之深刻意義。」「五十三參.慧裴法師攝影巡迴展」的發想是來自於「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藉由攝影作品,如同善財童子般引領大眾一同領略生活中的點滴佛法。

慧裴法師接受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彰化分台《咱的故鄉.心的花園》節目編導洪世昌專訪時舉展品〈奉獻的信仰生活〉表示:「在人世間,有許多的好事值得我們去做,例如布施、守法、奉獻、服務等;在很多的善法之中,沒有比『給人一些因緣』更為重要。力行星雲大師倡導的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就能擁有人生幸福的元素。」

導覽義工李燕琴分享,在《人間福報》常看見慧裴法師的作品,這次的展覽讓人近距離看到照片中的細節,懾受力更震撼,使人感受到在佛法面前是如此地渺小。姚澄燕回饋,慧裴法師的文章令人印象深刻,配合照片讓畫面更加生動,每一幅影像都在傳揚佛法。李金興認為,展場規劃得很用心,點燃照片的生命力,佛光山的美景盡收眼前,引人無限思憶星雲大師。

20240820changhua-005
20240820changhua-004
20240820changhua-003
20240820changhua-001
20240820changhua-002

台南館 / 墨緣躍彩寫丹心 王巧雲、林隆旗書畫聯展

【人間社 唐恬 台南報導】2024-08-18

佛光緣美術館台南館於8月17日,在南台別院舉辦「墨緣躍彩寫丹心 王巧雲、林隆旗書畫聯展」開幕典禮,由南台別院社教監院知天法師主持,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台南第五區督導長詹美華、第六區督導長詹秀霞,各分會會長、會員,油畫家楊坤煌等多位藝術家及美術愛好者共200位與會。

此次展出王巧雲、林隆旗書畫聯展作品,結合書法和水墨的文學美學相呼應,在王巧雲的丹青水墨裡,有許多以書法為底蘊,延伸為線條的應用,勾勒出山水、人物、花卉等。林隆旗的書法創作以詩詞為基礎,呈現行書的行雲流水,草書首尾呼應,篆書氣質端莊優美,自成風格。展期至9月22日,在南台別院5樓美術館展出。

典禮開始,台南市愛樂與視障合唱團創辦人兼總監,音樂博士黃南海演唱兩首曲目,為開幕式拉開序幕。

知天法師表示,佛光山是以文化起家的道場,美術館就是以文化弘揚佛法的體現。書畫和佛教有因緣,佛像壁畫、書法抄經等都是讓佛法傳承下去,給於人心靈淨化。從展出畫家的花卉、茶壺畫作到沙彌的禪畫,呈現出畫家的心靈變化,對世界的探索及看法,並在修行中得到感悟。

王巧雲表示,個人作品是以花鳥人物為主,不同時期,不同心境,不同風格,這都是學習中的過程。自己愛畫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受師父邀請畫沙彌,也是努力呈現出來,藝術已融入自己的生命中。弘一大師、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他們的書法造詣都很高,是用藝術弘揚佛法。而藝術也可使生活豐富,人與人之間和諧,讓世界更美好。

林隆旗表示,自己是農家子弟,從小時摘龍眼的工作中,體悟到書寫書法的不同字體,猶如攀爬龍眼樹並摘果時需手腳協調般的左右佈局,游刃有餘。是生活裡有藝術,藝術結合生活,在書法中找到空靈,平時書寫經書,雖還未開悟,但會繼續努力下去。

台南市慈愛醫院院長林易煌致詞,雖自己不是文藝界,但從欣賞王巧雲這些含有禪機的畫作中,培養氣質,修身養性;台灣點燈關懷教育促進協會創會理事長李新鄉表示佛法是無常法,林隆旗的書法也是體現無常法,並感佩他在各國小中推廣書法,培養書法人才。

20240818Tainan-006
20240818Tainan-004
20240818Tainan-005
20240818Tainan-003
20240818Tainan-001
20240818Tainan-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