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田園老師將個人生活經驗、主觀意念、想像力,經過統整醞釀,再透過水彩、油彩的媒材與技巧,將虛幻構思具體化呈現。每張作品都能具備獨特性及個人風格特色。

葉田園老師將個人生活經驗、主觀意念、想像力,經過統整醞釀,再透過水彩、油彩的媒材與技巧,將虛幻構思具體化呈現。每張作品都能具備獨特性及個人風格特色。
為了要讓老菩薩們在人生最後階段裡留下美好的回憶;更讓一群可愛慢飛天使們有自己發揮藝術的舞台,將看見的美好事物刻畫下來,找到藝術上的趣味。老菩薩與小超人純淨真心,期待透過作品傳遞溫暖給更多人。讓繪畫可以成為陪伴一輩子的美好興趣。
于右任草書獨步書壇,風範為世所推崇;其傳人任漢平、蔡振祿,承繼師法,筆勢縱橫,氣韻生動。當代藝術家陳彩雲則融入藏傳佛教元素,以〈六字大明咒〉詮釋六度,作品生命張力十足,展現傳統與現代交融之美。
農友基金會結合農業主題讓學子自由發揮創意,舉辦繪畫比賽,從2022年及2023年國中、國小得獎作品共56件作為展覽重點,期盼無論是創作者或是觀畫者都能從繪畫作品中獲得能量。
指導老師陳曉峯用藝術的概念鼓勵學生,讓學生深入去探索原民的文化內涵,並激發創作的作品能呈現其多元文化,表現台灣各族生活的樣貌,如各族豐年節慶,豐饒且繽紛的場景,讓觀賞者從欣賞作品中,了解原民文化的多樣性;來自海峽對岸的創作者也在少數民族文化的特質上有多方面的呈現。
過新年「咱來迺街」,佛光緣美術館屏東館帶您穿越時光隧道,來到四、五十年代的台灣。
鄉土文物收藏家許振田、李家羽收購保存古早味的文物,台灣早期的柑仔店總是販賣著許多好吃好玩的商品,在那沒有便利超商的年代,柑仔店就是大家心目中的7-11。從一根扁擔到推著的攤車到處叫賣的小吃「好吃的豆花擔、碗稞、燒肉粽、……」。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取而代之的是機車及貨車所改裝的機動攤車還有便利商店與賣場。「咱來迺街」懷舊的攤車展出,件件訴說著台灣早期居民的勤奮、勤檢、惜福的文化故事。
韶光四季 祥和歡喜-感動的世界最美麗
慧慈幼兒園將「書和紙的協奏曲」做結合,在培養幼兒正確的閱讀態度時,也介紹紙的藝術與創意,讓幼兒有愛物、惜物的用紙概念。同時將四季大自然呈現的變化,運用紙、樹脂土及剪、黏、貼、畫等方式,表現春天花園裡的花朵、蝴蝶;
跨足美術、教育、電台廣播、藝廊策展等專業領域的郭芳純與林娟,偶然的機緣相遇,烙畫的火,彩墨的水,竟然可以這麼相容,清新創意及嶄新技巧不可言喻,原來水火不是不容而是可以互搭的好素材。
南臺灣在地藝術家莊家勝,長年透過自我內再的靈視省照,不論是彩繪表現或是裝置手法,皆能適性展現初期對待創作的細膩思考與堅持,此次展出更能真切傳達出當下心緒歸趨意志力量與外在互動的深刻感受,展期自3月18日至5月14日止,歡迎參觀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