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 三十三觀音迎新春

【人間社 陳璿宇 彰化報導】2025-01-31

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1月29日大年初一接待來自各地民眾逾千人走春,參觀彰化館新春特展「觀心自在–新春押花藝術特展」,館方特別設置茶席、版畫春聯拓印活動,提供民眾體驗。展出藝術家陳玉姍帶領家人禮佛、獻燈、抽法語,親自為遠從美國及北部的友人導覽作品,讓許多人對押花藝術創作留下深刻印象。

彰化館主任妙宥法師表示,新年民眾喜歡到寺院禮佛,到美術館欣賞藝術的創作。為了增加民眾體驗活動的樂趣,館方設計「版畫春聯拓印趣」多種吉祥文字與圖樣,讓來館的人能夠自己動手拓印,再把作品帶回去,祈求新的一年,都能夠萬事如意、心想事成。

特地在彰化館為參觀者介紹押花藝術創品與創作靈感的藝術家陳毓姍提及,作品〈千處祈求千處應〉較抽象,讓人充滿想像的空間,如千手觀音解救無數痛苦的眾聲「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藝術創作的過程,從蒐集花材、構圖及顏色的漸層等工序繁瑣;〈觀心自在〉、〈自性佛〉兩幅作品較現代感。期能藉以創作觀音佛像弘揚佛法,讓觀賞者體會佛性本具。

彰化市民黃雪娥帶媽媽、兒、媳全家四代參觀美術館,在義工的引導下體驗版畫春聯活動。前彰泰國小校長洪文黎夫妻也帶兒、媳、孫子、孫女共11人參訪美術館,觀賞押花藝術後,品嚐黃睿義供眾的高山茶,體驗春節年味,歡喜過新年。

20250131changhua-006
20250131changhua-005
20250131changhua-004
20250131changhua-002
20250131changhua-003
20250131changhua-001

紫玉壺韻迎春展 東禪館開幕

【人間社 心由 馬來西亞仁嘉隆報導】2025-01-31

由佛光緣美術館東禪館主辦的「紫玉壺韻–馮文娟紫砂藝術作品展」,1月26日開幕,特邀來自中國江蘇宜興的陶藝老師馮文娟親臨展覽。

開幕剪綵儀式邀請多位嘉賓共襄盛舉,包括海鷗集團董事經理陳景崗、吉隆坡藝術學院創辦人暨院長謝有錫,以及知名藝術家與陶藝家葉逢儀、謝有成、張崇堅、劉育瑞、謝白鳳、劉娟,現場洋溢濃厚的藝術氛圍。

在開幕儀式上,佛光山新馬泰印教區總住持覺誠法師致詞時表示,十分感謝馮文娟遠從陶都宜興前來,帶來珍貴的紫砂藝術作品,為佛光山東禪寺的文化藝術交流增添光彩,這次展覽可謂難得的殊勝因緣。

陳景崗分享自己對茶壺收藏的熱愛,並表示:「紫砂壺不僅是一種藝術品,更是沖泡好茶的最佳器皿,這次展覽讓大家有機會近距離欣賞紫砂藝術的精妙,十分難得。」

謝有錫談及陶瓷藝術教育的發展,回顧當年創辦吉隆坡藝術學院時,便十分重視陶藝的推廣與發展。他強調:「藝術應該融入日常生活,希望更多人能夠欣賞陶藝之美,體會藝術所帶來的感染力、和諧與善化。」

馮文娟對於此次能在佛光山東禪寺舉辦「紫玉壺韻」紫砂藝術作品展,感到無比榮幸與感激。他特別提到,此次展覽的契機來自2024年廈門佛事展茶博會期間,因與東禪館主任有航法師交流紫砂壺文化而促成這場展覽,此次展覽不僅是展示紫砂藝術作品,更是一次與海外陶藝前輩相互學習、廣結善緣的機會,希望讓更多人認識紫砂文化的魅力。

在現場示範環節中,馮文娟分享了自己家族對紫砂工藝的傳承:「我是土生土長的宜興丁蜀鎮人,家族三代從事紫砂工藝。舅公早在新中國成立前便從事礦土開採,外公則是燒窯、開窯的大師傅。我與兒子楊陽此次共展出65件作品,其中四款紫砂壺的泥料來自舅公當年開採的礦土,距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

馮文娟提到,紫砂工藝與佛教有著深厚的淵源:考古發現的第一把紫砂壺「供春壺」,便是由明代僧人供春於寺院學習製作,如今收藏於中國故宮博物院,這次展覽不僅讓更多人了解紫砂壺的文化背景,也讓藝術愛好者有機會體驗紫砂工藝的獨特韻味。

展覽作品涵蓋多件佛教文化藝術題材的紫砂壺,包括〈觀自在〉、 〈妙蓮華壺〉、 〈六時吉祥〉、 〈禪蓮〉等,每一件作品皆蘊含深厚的文化底蘊與藝術價值,吸引眾多來賓駐足欣賞。本次「紫玉壺韻—馮文娟紫砂藝術作品展」將從1月25日至3月30日展出,歡迎愛好陶藝、茶道文化的民眾前來參觀,感受紫砂藝術的獨特魅力。

20250131DongZen-008
20250131DongZen-007
20250131DongZen-006
20250131DongZen-005
20250131DongZen-004
20250131DongZen-003
20250131DongZen-001
20250131DongZen-002

新年新視界 佛光緣馬尼拉美術館充滿中華傳統文化氣息

【人間社 黃俊欣 菲律賓馬尼拉報導】2025-01-30

眾多觀眾於1月29日齊聚萬年寺佛光緣美術館,親身體驗並沉浸於中華傳統藝術與文化及中國傢俱的迷人世界,感受其豐富的文化瑰寶。

當觀眾進入美術館大廳,就被傳統中國屋頂、刻有箴言的柱子,以及象徵吉祥的鞭炮和橘子樹所吸引,濃厚的文化氛圍迎接著每一位來賓。展區內,一對舞獅服裝、大小鼓、春花、萬福牆上的祝福語,以及傳統中國服飾邀請觀眾一同體驗這場豐富的文化盛宴,感受中國春節獨特的喜慶與活力氛圍。

活動現場特邀世界瑰寶藝術協會菲分會會長李國芬,親自於書齋內揮毫書寫春聯,並贈送觀眾,以傳遞吉祥的祝福。許多來賓,包括菲律賓卡加延經濟區管理局(CEZA)祕書長格洛麗亞·卡特里娜·龐塞·恩里雷(Gloria Katrina Ponce Enrile)和卡加延經濟區管理局副局長珀拉·圖瑪里萬(Perla Tumaliwan),均收到節慶對聯。

格洛麗亞·卡特里娜更特別請求為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Bongbong Marcos)、第一夫人麗莎·阿拉涅塔·馬可仕(Liza Araneta Marcos)、他們的母親前第一夫人伊梅爾達·馬可仕(Imelda Marcos),以及知名廣播記者科麗娜·桑切斯(Korina Sanchez)寫四副對聯,以此向他們的摯友傳遞中國節慶的快樂與祝福。

此外,觀眾亦於茶室內參加茶道體驗,感受品茗的藝術。在古代中國,茶葉象徵著優雅、和諧、高雅與友誼。另一個有趣的活動是製作中國方形燈籠的DIY,燈籠上刻有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祝福與智慧語句,希望他的祝福與智慧能為家中帶來溫暖、和諧與成功。

慶祝中華傳統文化與藝術的活動,展示中國傢俱之優美,對許多首次參觀的觀眾來說,成為有趣且難忘的經歷。活動旨在傳遞大師的教義,強調美感、寧靜與智慧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勵大家勇敢邁向光明的未來,向前有路,光明在望。

20250130-philippine-004
20250130-philippine-003
20250130-philippine-001
20250130-philippine-002

新春藝韻「東方藝術聯展」 閃耀西來館

【人間社 Evelyn Miao、知謙 美國洛杉磯報導】2025-01-28

佛光緣美術館西來館於2025年新春期間盛大舉辦「東方藝術聯展」,特別邀請「高雄市東方藝術學會」13位知名藝術家參展,1月25日舉行隆重的開幕典禮,即日至3月16日開放參觀。

出席的貴賓包括西來寺住持慧東法師、「高雄市東方藝術學會」會長陳界民、創會會長何明賢,以及參展藝術家溫士梅、梁美月、張世榮、黃敏芳、鄭懿罡、葉子瑜等。來自美國鮑爾博物館副館長焦天龍博士亦蒞臨現場,為展覽增添光彩。

慧東法師表示,非常榮幸邀請「高雄市東方藝術學會」的13位藝術家共同參展,此次展出作品包括繪畫、書法、布雕藝術及以葫蘆呈現的創作,每件作品展現藝術家在技巧與創意上的深厚造詣。藝術創作如同內心的雕塑,各種因緣變化如畫布與顏料的交融,不在於喜惡,而在於因緣到來時如何展現美麗的色彩,正如人生也可豐富多彩。希望透過此次展覽,能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在新春之際感受藝術之美,並領略藝術家對佛法與生活的體悟。

焦天龍表示,能參與這場藝術盛會感到十分榮幸。提到鮑爾博物館目前正在展出台灣藝術家的作品,尤其對佛教文化的藝術呈現深度探索。他對於此次展覽的策劃與用心表示高度讚賞。

何明賢感謝西來寺的熱情招待,提供完善的展覽場地。並分享多年來專注於葫蘆雕刻藝術,期盼能藉由此次展覽,將台灣藝術推向國際,讓世界看見台灣藝術家的創作。他呼籲現場來賓廣邀親友參觀展覽,並與藝術家們交流分享。

黃敏芳分享她與佛光山長達20年的合作歷程,包括協助佛光山花燈的設計及製作。她曾於2017年為西來寺製作雞年主題花燈「名聲天曉」、於日本法水寺展出〈十牛圖〉和〈百花齊放〉等作品。此次展出的作品〈生生不息〉,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墨寶為靈感,象徵佛光山道場如蓮花般生生「布」息,以藝術之美結緣更多人群。

來自高雄的小小茶師鄭昀衫,是藝術家鄭懿罡的掌上明珠,現場展現精湛的茶藝,泡製出芬芳沁人的台灣高山茶,款待所有嘉賓,贏得眾人一致讚譽。

開幕典禮最後,慧東法師為參展藝術家頒贈感謝狀,並接受藝術家捐贈的部分展品,為此次展覽增添更深的文化意涵。

展覽期間,除了展出蘆雕刻、國畫、書法及多元媒材的藝術品外,還特別規劃文化藝術DIY互動體驗環節,讓參觀民眾學習紙傘彩繪、藍染、拼布等東方文化藝術,透過實作增進對東方藝術的理解與認識,並傳遞以文化藝術弘揚佛法、淨化人心的宗旨。

佛光緣美術館西來館誠摯邀請民眾蒞臨參觀,共同感受藝術創作的精湛技藝與作品背後的感人故事,在新春之際體驗一場視覺與心靈的藝術盛宴。

20250128america-009
20250128america-010
20250128america-008
20250128america-007
20250128america-006
20250128america-005
20250128america-004
20250128america-003
20250128america-001
20250128america-002

楊義勳個展「台灣民俗藝陣采風」 佛光緣美術館台南館登場

【人間社 唐恬 台南報導】2025-01-28

20250128Tainan-004
20250128Tainan-003
20250128Tainan-002
20250128Tainan-001

佛光緣美術館台南館1月26日在佛光山南台別院舉辦「台灣民俗藝陣采風 楊義勳個展」開幕典禮,由南台別院社教監院知天法師主持,台南市文化局代理局長林韋旭、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南區協會區委詹美華、督導長詹秀霞、各分會會長、會員,晉基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廖淑芬、好思佳股份有限公司經理沈文正等企業家,鯤身王博明美術館基金會執行長李國殿、藝術家黃大安等多位藝術家,藝術愛好者共160位蒞臨會場。

楊義勳出生雲林北港,自幼在廟會廣場各式民俗藝陣鑼聲、鼓聲、鞭炮聲熱鬧氛圍中長大,跟隨廟宇彩繪大師陳壽彝學習素描繪畫,以敏銳觀察度,將廟會熱鬧的氣氛揮灑於畫布,展現民俗的魅力。展出作品涵蓋各種傳統民俗藝陣、醮典科儀、人物特寫,透過作品展出,讓廣大觀眾對日漸式微的民俗藝陣有更多的印象。

知天法師致詞表示,看到楊義勳宣傳海報:「以傳承之志將已失傳或漸消失的台灣宗教、民俗、藝陣文化,一系列繪出,讓後代能從作品中看見台灣先民智慧、宗教及藝陣之美。」其志願與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以藝術文化弘揚佛法」有異曲同工之意,讓宗教文化及傳統文化傳承下去。楊老師的作品用色大膽,顏色鮮明立體,畫風生動。「我身為海外華人,對台灣宮廟文化了解甚少,但透過楊老師的作品,好像身臨其境,感受台灣傳統文化。」一個國家的文化底蘊很重要,藝術家將傳統文化保留傳承下去為已志,就如同將佛法流傳下去一樣,是值得鼓勵和肯定。

林韋旭表示,第一次看到楊義勳畫冊,就大為驚艷,將傳統文化的藝陣,畫得如此之好,如這次展出作品〈迓媽祖〉,藝術技法、構圖表現都是一等一,畫中人物都是小孩,童趣中不失莊重,各式各樣的陣頭,值得探索和研究。

楊義勳表示,1953年出生雲林,在北港朝天宮附近長大,媽祖出巡等宮廟文化印在腦中,自己從小愛畫畫,左鄰右舍的牆壁都是畫布,上學時,美術老師將他的作品送去比賽,獲得首獎,開啓繪畫生涯,1968年跟姨丈寺廟彩繪大師陳壽彝學習,奠定很好的繪畫基礎。1969年移居台南,看到更多的寺廟、陣頭,特別喜歡。2012年,接受李國毅建議,繪製台灣藝文民俗一系列作品,做台灣文化的紀錄。因一些藝陣都在慢慢消失,將傳統文化紀錄及傳承,做為自己的責任。

廖淑芬表示,感謝楊老師每年為建設公司替南鯤鯓代天府所做的啓福鹽袋上繪製圖畫,也因這因緣,繪製生肖祈福圖,未來公司會將老師的創作更多的深入生活中。

個展開幕式,邀請到台南人間大學敦煌禪舞班表演「禪舞笛韻」,現場並展出印尼副總統夫人的親簽祝福詞。

展出日期即日起至3月9日,歡迎大眾前往參觀。

打磨筷意人生 推廣漆藝教育

【人間社 倪先梅 台中報導】2025-01-28

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配合「雙藝呈祥」新春特展,於1/26及2/16,舉辦兩場教育推廣活動,在惠中寺美術教室,特別邀請史嘉祥老師偕其夫人楊美玲親臨說明漆的製作,並指導學員及義工共30人,一起打磨漆筷,體驗漆藝之美。

史嘉祥參展及獲獎無數,逾20年從事推廣陶藝漆藝教育,甚至進入監獄,給予更生人學習陶藝的機會。此次特展,融合漆、陶、雕塑與繪畫,以作品詮釋人間情懷與自然對話。

課程開始,楊美玲介紹了漆藝的歷史,最發達的年代可追溯到漢朝,產漆的樹有數百種,但可用的種類僅數十種,而漆的製作,極其精緻費工且稀少,只有貴族與皇家才用得起。

以此特展因緣,作為教育推廣之用的材料包裡,有老師課前先上好五六層的漆的筷子上半段,及不同編號砂紙5張。開始前,先套上筷子尾端作為握把,再沾水進行打磨。

「順序不能錯,錯了就回不去了。」老師殷殷地提醒著,號碼小的砂紙如320及600號,顆粒較粗,主要是將粗糙的表面磨平,但不能磨太久或太用力。由1000號開始,接著以1500及2000的砂紙,持續細磨、刨光、進而觀察紋理並雕琢。

兩位老師在座位間巡看學員的進度,並適時給予鼓勵與建議。最後一步是塗蠟,也是檢視刨光細磨的成果,晶亮與否,立馬呈現。學員對於打磨的成果,皆感到驚奇且歡喜。

1/18起,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推出「雙藝呈祥」新春特展。史嘉祥、張振仁兩位老師,以四十年情誼為軸,呈現亦師亦友的藝術對話。兩人的作品交織出對生命與自然的深刻體悟,邀觀者於藝術中感受心靈的自由與情感豐盈,為新春注入生機與意境之美。

20250128Taichung-005
20250128Taichung-004
20250128Taichung-003
20250128Taichung-002
20250128Taichung-001

"觀心自在"押花特展 三十三觀音作品傳遞祥和歡喜

記者:李銘宏 彰化報導 發表時間:2025-01-27

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於春節期間舉辦「觀心自在—新春押花藝術特展」,展出藝術家陳毓姍、滿化法師、妙昱法師等師生聯展,其中最令人矚目的展品三十三觀音及花卉與動物等56幅精心創作,為新春添增了祥和歡喜。

三十三觀音作品首度在福山寺展出,每一幅觀音充滿著生命力,栩栩如生像是飛起來的感覺,展現出慈悲與智慧。

陳毓姍表示,押花創作必須平心靜氣,過程猶如禪定,加上是以菩薩為主題,因此在製作時就要更要心無旁騖專心一致,才能讓作品顯現出莊嚴與平靜。

這場押花藝術特展展期至3月31日,歡迎熱愛押花藝術的民眾前往觀賞,這是一場傳遞美好祥和的心靈饗宴,在動盪不安的社會中,期許新的一年生起善念與平靜的力量,每個人都能藉由押花藝術感受諸佛菩薩的慈悲與智慧。

佛光緣馬尼拉新春特展 古家具與萬福牆吸睛

記者:人間衛視 菲律賓馬尼拉綜合報導 發表時間:2025-01-27

迎接新春,佛光緣美術館馬尼拉館的新春特展,日前舉辦開幕典禮,現場展出了許多古色古香的家具擺設,還有特色萬福牆,展期到2月28日,歡迎民眾把握時間參觀。

佛光緣美術館馬尼拉館的新春特展,日前盛大開幕,現場除了有三好兒童,帶來的精采表演,還有菲律賓書法家協會的貴賓,一起揮毫,寫下了祝福。

展場古色古香的家具擺設,以及禪風的花園跟萬福牆等等,都吸引不少人駐足欣賞,特展將展到2月28日,為期一個多月的時間,民眾可以把握機會參觀。

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夢幻童話年節」 蔡雅玲黏土創作師生聯展

【人間社 樓美華 台中報導】2025-01-27

為迎接農曆春節到來,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1月25日在惠中寺新址舉辦「夢幻童話年節-蔡雅玲黏土創作師生聯展」,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台中市議員暨台中市繁榮葫蘆墩促進會理事長陳清龍、台中市瑞穗國小校長詹文成、社團法人台中市張廖簡宗親會理事長廖偵旭、臺師大藝術學院院長莊連東、田中高中校長張淑女及多位藝術家、企業界貴賓蒞臨。

此次展覽,是惠中寺新址落成啟用後的首場展覽活動,由藝術家蔡雅玲及11位年輕創作者,提供22件創作作品,將經典童話「白雪公主」、「小美人魚」、「阿拉丁」、「傑克與魔豆」、「獅子王」、「玩具總動員」、「仙履奇緣」等故事中的人物及景緻,栩栩如生地呈現在觀眾中眼前。現場「泰耶爾墩親子愛樂團」11位團員,以薩克斯風、長笛、低音提琴、打擊樂等樂器演奏「海洋奇緣」、「美女與野獸」、「龍貓」、「柯南」等卡通配樂,讓觀眾彷彿走進既夢幻又繽紛的音樂童話世界。

惠中寺副住持如瑄法師感謝參展單位及與會貴賓,他在致詞時表示,寺院不僅是宗教活動的場所,也可以是文化交流與傳承的中心,當童話人物出現在寺院中,讓寺院的文化空間變得更加多元和生動,而童話故事中的赤子之心也與佛教的「初心」相似。他提及,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常說,修行的第一步就是回歸心靈的純粹與無私,正如童話中的角色,無論經歷多少挑戰,始終保持良善與愛的信念。

江啟臣肯定惠中寺對台中市民在宗教、文化、教育上的用心和貢獻。他提到,黏土創作不僅是技巧,更能透過雙手去塑造、創造和表現自我,他表示,無論在藝術創作還是在生活,都應該保有「赤子之心」,將這份真誠與善良傳遞給周圍的朋友和親人。隨後,如瑄法師頒贈星雲大師墨寶「向前有路,光明在望」給江啟臣,表達新春祝福。

藝術家蔡雅玲與11位年輕創作者,包括許筠笛、陳佩筑、謝粸畇、吳毓煊、許家嘉、李喬恩、林湘庭、賴逸澤、賴宜均、陳星汝、朱育岑。蔡雅玲表示,這次展覽不僅是她多年來以「輕黏土」創作的精華展示,也是一場與學生們共同成長的過程,透過黏土創作,作品呈現夢幻童話故事的情節,也傳達了每位創作者對生活、愛與美的詮釋。

此外,為配合新春喜慶的過節氛圍,在開幕式後,隨即舉辦第一場教育推廣活動「財果福滿筆筒」,由蔡雅玲指導學員們體驗「輕黏土」柔軟多變的特性,透過揉、捏、塑型,蘋果、橘子、柿子、鳳梨結合木製筆筒,作品充滿濃濃的過年氣氛。

本次展覽將持續至3月2日,主辦單位邀請大家於新春期間到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體驗「夢幻童話年節」,期待能帶給大家童心未泯的感動,並祝願新的一年,幸福圓滿、夢想成真。

20250129Taichung-009
20250129Taichung-008
20250129Taichung-007
20250129Taichung-006
20250129Taichung-005
20250129Taichung-004
20250129Taichung-003
20250129Taichung-002
20250129Taichung-001

"春宴"彩瓷三藝術家同台 登佛光緣台北館展出

記者:曾定嘉、鄭仁宗 台北報導 發表時間:2025-01-24

走進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的「春宴2025彩瓷藝術特展」,三位中外藝術家共同展出了近200件彩瓷創作,用彩瓷作品展現生命力,透過雕刻、釉下彩等技法,讓民眾走進自然與人文對話的藝術世界。

透過裱框看進的花園,牡丹花開幾朵各自爭奇鬥豔,感受滿滿生命力外,長長尾羽,引導視覺,見著到兩隻綬帶鳥,空中玩樂的喜悅,這是由藝術家周彣諭,用6塊瓷板畫創造的一隅。

層層堆疊山巒、江水滔滔彷彿永無止境,藝術家藍月利用釉下彩,名為千山萬水的創作,將山水墨畫融入瓷瓶。

雷明思是一位智利裔的英國陶藝家,同時也是台灣女婿,他的作品融合西方美學與台灣在地材料,透過自然和花朵的複雜細節,創作出獨特的彩繪瓷器作品。

透過彩繪與雕刻技法,藝術家將自然美感融入生活,作品展現細膩圖案與深厚意境。佛光緣美術館將它們展覽其中,營造輕鬆自在的氛圍,讓觀賞者參與了一場觸動心靈的藝術饗宴。

展覽空間中一區,也呈現三位藝術家使用過的道具,讓來參觀的民眾,走進自然與人文對話的藝術世界,展期到4月上旬,而3月中也由藝術家舉辦手繪彩瓷創作DIY,喜歡瓷器藝術創作的民眾,就在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可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