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大學美術館藝術工作坊 傳遞慈悲與愛心

【人間社 Sophie Wei 澳洲臥龍崗報導】2024-04-04

佛光山南天大學美術館於3月29日至4月1日南天寺佛誕節期間,舉辦創意藝術工作坊,內容包括慈悲愛心熊、刮畫、傳統手工夾、水果杯蛋撻、手指拓印微笑牆等活動,吸引眾多家庭參與,傳遞人間佛教的慈悲與愛心。

南天大學美術館有紀法師表示,此次活動旨在凝聚社區人心,為下一代播下善美種子,將佛法智慧與藝術結合,傳遞人間佛教精神。

慈悲愛心熊活動中,參與者在澆灌流體顏料時須保持慈悲與愛心,並專注於當下,讓顏料均勻地覆蓋在小熊身上,塑造出光滑溫潤的表面。青年書院同學楊宇瑞分享,製作過程如同生命歷程,需要時時覺照內心,保持正念,使身心平衡。這也啟發他在日常生活中踐行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提倡的「三好」、「四給」,將慈悲和愛心獻給世界,服務眾生。

手指拓印微笑牆前,遊客們紛紛在牆上留下美好的祝願。刮畫活動則讓參與者刮開表面黑色圖層,讓畫面隨筆觸呈現,隨著刮削,鮮艷色彩漸次顯現,象徵在煩惱覆蓋下,依然擁有清淨本然的佛性。不少家庭在佛誕節期間用心繪製佛像,表達對佛陀的崇敬之情。參與者Supreet表示,活動讓人感受到與自然及佛法的連結。孩子們在刮畫中繪製佛像,內心也變得平靜而舒緩。

水果杯蛋撻攤位負責人Angie和女兒Joy娓娓道來參與義工的點點滴滴。Angie表示,她們從馬來西亞遠赴澳洲,在南天寺感受到家的溫暖。多年來,母女二人經常製作小蛋糕,也希望將這份喜悅與更多人分享。Joy則提到,義工服務讓她結識了形形色色的朋友,廣結善緣,同時也讓她有機會踐行人間佛教的菩提之道。

20240404australia-005
20240404australia-003
20240404australia-004
20240404australia-002
20240404australia-001

佛光緣美術館日本館"藍染展" 台灣創意發光發熱


記者:人間衛視 日本 群馬 綜合報導 2024-04-04

提到藍染,您可能會先想到,像是衣服或包包等商品。不過,佛光緣美術館日本館,現正展出台灣天然染織工藝協會,十多位會員的創作,大部分都是以畫作的形式呈現。跟著鏡頭,一起去看看。

藍色牡丹在布料上盛開,栩栩如生模樣,不是用畫的,而是台灣傳統工藝,藍染。

顛覆日本對藍染印象,台灣天然染織工藝協會,前進佛光緣美術館日本館,舉辦千里芳華染春色聯展。

發揮藝術專長,關懷社會。這回,十多位台灣藝術家的心血結晶,飄洋過海來到日本,展開將近兩個月展出,傳揚台灣藍染之美。

慧裴法師"五十三參"攝影巡迴展 108作品屏東亮相


記者:人間衛視 台北-屏東報導 2024-04-03

佛光山都監院院長助理慧裴法師,日前展開了他的「五十三參」攝影巡迴展,第一站選在佛光緣美術館屏東館。跟著鏡頭,一起去看看,慧裴法師所捕捉下的108個精彩瞬間。

蔚藍天空,出現超特別雲彩,是佛光山2023年水陸法會,讓人難忘一幕。而拍下這奇景的,是佛光山都監院院長助理慧裴法師。原本只是跟在院長慧傳法師身邊拍照做記錄,拍著拍著就拍出了興趣,還舉辦了攝影展。

拍下信徒跪在佛前祈願,感動人心一幕,也記錄下星雲大師手拿一炷清香,與佛接心虔誠模樣。在創作過程中,慧裴法師也有了深刻體悟。

佛光山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親自寫下偈語,向慧裴法師送上祝福。展覽開幕當天貴賓雲集,就連屏東市長都來了。

慧裴法師「五十三參」攝影巡迴展,第一站來到佛光緣美術館屏東館,未來還會帶著這108件作品,到彰化、台南以及台北展出,也讓全台各地佛光人相當期待。

法海一粟、浮光掠影 慧裴法師「五十三參」攝影巡迴展

【人間社 孫璐茜 屏東報導】2024-04-03

佛光緣美術館屏東館3月30日迎來慧裴法師「五十三參」攝影巡迴展首站,盛大開展。屏東市長周佳琪、榮譽功德主陳和順賢伉儷、榮譽功德主陳瑞珍、台灣陶藝大師黃大安等藝文界、社會賢達賓客雲集,透過佛光山都監院院長助理慧裴法師的鏡頭一同五十三參,領略佛法之美。

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寫下一首詞語,作為祝賀之意:「慧裴法師,擔任助理,為留歷史,學習攝影,效法善財,五十三參,活動法會,講座會客,用心拍照,自成一格,巡迴展覽,令人稱揚。」

屏東講堂住持永嚴法師致詞表示,慧裴法師從在學時期,就能兼顧學業、道業、事業,精進向上,現在還能把大師的慈心悲願,用專業的攝影鏡頭,為佛光山留下歷史。108篇文章不只是慧裴法師一路學佛、行佛的紀錄,更是修行的108大願。

周佳琪表示,感謝佛光山給屏東一個極佳的藝術人文空間,「五十三參」攝影展首站在屏東,是屏東的榮耀,透過慧裴法師影像,讓人用現代的角度了解《華嚴經》,參與善財童子的五十三參。

佛光山南區協會會長林文輝讚嘆,慧裴法師資訊科技本科畢業,為了留下弘法記錄,從討厭攝影到開始學習,勤寫文章,努力的過程堪稱勵志典範,鼓舞人們成就自己所不能的。

佛光山大慈育幼院長林振瑜分享,在佛學院學習時,慧裴法師是最好的善知識,在攝影展裡,感受到他用心呈現佛法。

「感謝家師星雲大師。」慧裴法師致詞感謝父母親、慧傳法師、佛光緣美術館以及所有義工,特別是教其攝影的義工。從學習攝影,在不斷修正中,按下快門的剎那,投射出來的空間、時間、人間都不同。這就如同修行,日積月累,從中精益求精,讓記錄可以更圓滿呈現,如同在菩薩道上不斷進步。

慧裴法師分享佛學院的老師吉廣輿為展覽修改文章的一段:「所有圖文都是世間的浮光掠影,隨來隨現,在佛法前猶如滄海一粟,讓人領受自我的渺小,作品誠如野人獻曝。」

慧裴法師再次表示,感念星雲大師、感謝一路上成就展覽的大眾,期許自己更加努力,報答常住、大眾。

同時出席還有藝術家莊洊有、蔡松譚、朱金敏、宋宜真、華洲工家前校長洪儒伯、南區協會副協會長郭瑞宗等,現場座無虛席。

慧裴法師「五十三參」攝影巡迴展於佛光山屏東講堂三樓美術館展出至5月26日,並於彰化館8/20-10/29、台南館11/15-2025/1/12、台北館2025/8/2-10/5,全台巡迴展出,歡迎十方大眾一同前來佛光緣美術館領悟修行之道、華嚴之美。

20240403PingDong-009
20240403PingDong-008
20240403PingDong-007
20240403PingDong-006
20240403PingDong-005
20240403PingDong-004
20240403PingDong-003
20240403PingDong-001
20240403PingDong-002

佛光緣美術館西來館 「陶瓷和紡織品與大自然的循環關係」開展

【人間社 薛宗喆 美國洛杉磯報導】2024-03-31

佛光山西來寺佛光緣美術館西來館於3月30日為藝術家悉璃鑼.多米內(Cirilo Domine)「陶瓷和紡織品與大自然的循環關係」藝術品展舉辦開幕儀式。西來寺住持慧東法師、美術館西來館主任慧軒法師、藝術家悉璃鑼友人、佛光人以及參觀者等近50人參與。

悉璃鑼感謝佛光緣美術館西來館及好友Jennifer Kung的邀請,讓他有機會向大家展示他創作的陶瓷和紡織品的理念。他透過藝術品呈現「侘」的沉思—對自然和時間連續性的轉變,最後看到作品不管好壞的呈現,感受自身謙卑的感激之情。

他詳盡地描述了陶瓷製作過程,從北卡羅來納州獲得天然陶土開始,經歷自然沉降,用包括北美的橡樹、芭樂、海藻等自然元素為器皿上色,經過為期一周的守窯燒製,最後開窯看到成品的自然之美。這期間雖然有很多不可控因素會導致作品顏色和形狀改變,但是最後看到的瓷器也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讚歎大自然的奇妙力量。

住持慧東法師分享,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念,以藝術作為弘法和修持的形式。大家透過欣賞藝術品看到藝術家完成作品背後的堅持努力、認真、專注,當中就是戒、定、慧的修持,說明佛法就在生活中。鼓勵大家從中體會人和環境及作品之間的和諧關係,並把藝術家這種「用心」實踐在生活當中,作為生活的修持。

藝術家悉璃鑼.多米內出生於菲律賓,後到洛杉磯生活和工作,從事繪畫和混合媒體工作。他同時也是日本和洛杉磯「裹千家茶道」的持續認證學生,對日本茶道和茶具製作有很深的理解。

西來館義工Jennifer Kung和悉璃鑼是多年好友,一起學習茶道。Jennifer分享她看到好友這些年在藝術領域的沉澱與精進,尤其是三年疫情讓悉璃鑼對自然和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於是她邀請悉璃鑼在西來館展示他的手拉胚和紡織品,並通過這些藝術品展現他對藝術和生命的理解。

最後,慧東法師贈與藝術家悉璃鑼感謝狀和畫冊;悉璃鑼將自己燒製的茶碗捐贈西來寺。本次展覽將持續到5月5日,歡迎大家蒞臨佛光山西來寺美術館西來館參觀,親身感受藝術品的自然與美,瞭解每個作品背後的故事。

20240331america-003
20240331america-004
20240331america-002
20240331america-001

屏東館 /「如是觀」朱金敏陶藝個展 藉由泥土觀察生命

【人間社 唐淑嫻 屏東報導】2024-03-19

從事陶藝30餘年的朱金敏,以淨瓶系列為主題、心象系列為輔,於「如是觀」個展展出33件陶藝作品,是其對物象的思維轉化,多年來研究所得。展覽期間,希冀大眾也能體悟箇中意境。

展場佛光緣美術館屏東館3月17日下午舉行開幕茶會,佛光山屏東講堂住持永嚴法師致詞表示,這麼大件的作品看不出是女眾所作,每件作品都很精緻。創作者從事陶藝工作30年,沒有放棄,就如同修行人學佛的歷程,每個階段面臨不同挑戰。展覽名稱「如是觀」,就像經典都以「如是我聞」開頭,阿難將佛陀說法一一結集,讓後人能夠學習佛陀的教法。「如是觀」精神也是一樣,應好好用心欣賞作品,從作品中會有所收穫;如果有喜歡的作品,就要趕緊收藏起來。據主任王惠蓮說,朱金敏選擇屏東館展覽作品,是因為母親是內埔人,以回饋鄉里,期待朱老師的作品日後能到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展出。

前屏東教育局秘書鍾世淵老師致詞表示,朱金敏憑藉毅力、堅持而有今日的成就,很不簡單。她對藝術創作很堅持,把哲學思想表現在作品上,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祝福展出成功。

屏東大學視藝系校友會理事長謝新昌,讚譽朱金敏是很成功的陶藝藝術家,創作精神令人敬佩,高雄市鳳山區、岡山區、六龜區都有展出基地,目前是真樸藝術館顧問,她的作品不輸中國大陸的汝窯。

佛光山公關主任蘇正國致詞表示,屏東館是很棒的展場,朱金敏「如是觀」將禪意表現在作品中,期待她的作品被收藏。佛光山全球有27個美術館,鼓勵朱金敏日後到全球佛光緣美術館展出。

朱金敏致詞表示,感恩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開創道場,藉由佛法豐富世人的生命。為何以「如是觀」為主題?「如」如同所見、所聞,是親身所見,或非親身所見;「是」乃虛實之間,是或不是;「觀」藉由泥土觀察生命,如何讓生命承啟,空有之間如何轉換。以淨瓶作為主題,透過泥土觀察生命歷程,要跨越生命,走過去,生命才能昇華。並以淨瓶系列第十三號作品講解創作理念,之後捐贈給屏東館。

20240319PingDong-004
20240319PingDong-003
20240319PingDong-001
20240319PingDong-002

紐西蘭二館教育推廣多元性 藝術家陶板畫示範受歡迎

【人間社 心庸 紐西蘭基督城報導】2024-03-18

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二館正展出的「Resurgence藝術聯展」自1月27日開幕以來備受好評,主要策展人陶藝家Hugh Richard特別於3月16日在道場進行現場示範,讓藝術愛好者有機會近距離目睹創作過程。

陶土畫作精緻,栩栩如生。Hugh現場向大眾展示其繪畫過程,當天以海邊的黃昏景色圖片為範本,就地取材地切出陶土板的一角作為畫筆,依著圖片景色在板上細心勾畫繪製輪廓。同時邀請在場者參與創作,互動愉快。

作畫過程中,大眾感受到藝術家對創作的認真與用心,無不歎為觀止。Hugh為大眾講解繪畫上色後就能將作品放入窯爐進行燒製,使顏料與陶瓷完美結合。繪製出的陶瓷畫作品不僅可以作為家居裝飾,還可以作為獨特的禮物。

藝術家Tricia Morant也到場給予支持。當天的藝術交流,藝術愛好者把握與藝術家交流的機會,直觀感受創作的樂趣。Hugh分享作品的背後是夜以繼日的努力雕琢,專注在畫作上是個很享受的過程。希望把這份美好與大眾分享,感謝紐西蘭二館提供所需及優美場地。

20240319-NY2-001

圖說:陶藝家Hugh邀請在場者參與創作,互動愉快。 圖/紐西蘭南島佛光山提供

20240319-NY2-002

圖說:作畫過程中,大眾感受到藝術家對創作的認真與用心,無不歎為觀止。 圖/紐西蘭南島佛光山提供​

20240319-NY2-001 20240319-NY2-002

南天館/澳洲自然景觀藝術家 以大自然媒材創作


記者:人間衛視 澳洲雪梨綜合報導 2024-03-12

澳洲南天大學美術館,現正展出一檔相當特別的藝術展,由當地的自然景觀藝術家,以大自然媒材的樹枝以及落葉等進行創作,吸引不少鄰近居民前來觀賞,透過畫面帶您一起去看。

以樹葉、樹皮以及樹枝等大自然產物作為媒材,澳洲自然景觀藝術家日前在南天寺展出首檔個人創作展,將自然元素巧妙融入藝術創作。

每一件素材都是自己親自採集,偶然一次收集材料來到南天寺與佛光山結緣,展現藝術不只藉由尋常的畫材,而是任何自然材料都能成為創作元素,吸引不少社區居民前來觀賞駐足。

將落地枯枝與樹葉進行二次創作,引導大眾從生活啟發藝術,同時也與人間佛教提倡「環保與心保」相呼應,藝術家感謝南天大學美術館提供展出平台,也期盼未來持續促成更多合作。

陳縈禎揮灑抽象之美 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展出

記者:人間衛視 台北-台中報導 2024-03-15

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現正展出藝術家陳縈禎的創作個展。跟著鏡頭,一窺擅長抽象畫的她,如何在作品當中,營造出獨特的空靈感。也聽她娓娓道來,她在創作過程當中所領悟到的佛法智慧。

藝術家陳縈禎,親自帶著民眾,挖掘她藏在作品裡的驚喜,感受一幅畫,如何同時保有宏觀與微觀。而她的抽象畫,其實還有著佛法底蘊。

送上一幅《夏荷晨曦》,給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典藏,由惠中寺副住持代表接受。

「靈動記憶符碼」創作個展,開幕茶會貴賓雲集,藝文界名人、藝術愛好者們紛紛走進佛教殿堂,感受陳縈禎如何運用簡單元素,營造出獨特的層次和空靈感。也在她的作品當中,看見她對環境生態的關懷。

西來寺龍年國畫特展 畫家陳興傑專訪

佛光山西來寺為迎接2024年龍年春節,邀請著名禪畫畫家陳興傑以龍為主題,於佛光緣美術館西來館展出逾20幅國畫。當中有大眾熟悉的成語故事和意象,如「龍馬精神、畫龍點睛」;也有佛學典故「蟄龍聽經、降龍羅漢、觀音施法化龍」等,展現出龍在中華民族不同時代的形象。

陳興傑表示,1996年首次到美國並拜訪西來寺,近距離親近星雲大師及長老法師,從中了解佛教,獲益良多。自2004年第一次在佛光緣美術館西來館辦展至今已是第三次。過去以禪文化為主題,今年是中華文化體系最看重的龍年,西來寺住持慧東法師希望能以龍文化為主題辦展。

陳興傑敘述娓娓道來創作過程,為了此次展覽,先是從多方搜集了60多個與龍相關的故事和傳說,再從中篩選出20餘則有代表性和故事性的主題進行繪畫創作,以展現龍文化的多樣性。展出前的一個多月,每天都連續近20個小時投入創作,當中還要突破各種困難與挑戰。「創作是一個從『胸有成竹』到『胸無成竹』的過程。」陳興傑說,作畫前,在查閱完資料後會先出一個草稿,然而如果刻意去追求畫的東西「像」心中的草稿,那作品將是失敗的;反而是在創作過程中不斷地發展變化,最後呈現給大眾的是一幅幅暨生動又有力量的作品。

陳興傑表示,在美國不可否認西方藝術對自身的影響,畢竟看展交流也是互相學習的過程。但旅美幾十載依然選擇沉下心進行國畫創作,因熱愛國畫千百年來的沉澱,禪畫能夠更徹底的自我表達,過程中藝術作品也逐漸獲得更多的認可和關注。聊到下一步創作的計劃,年逾60的陳興傑依然幹勁十足,表示要完成觀音系列創作,給大眾帶來更多對於佛學、禪學以及藝術的思考。

陳興傑龍年國畫特展及龍文化藝術聯展從2024年1月27日到3月24日開放參觀,歡迎大眾蒞臨佛光山西來寺佛光緣美術館西來館參觀。

20240313america-009
20240313america-007
20240313america-008
20240313america-006
20240313america-005
20240313america-004
20240313america-003
20240313america-002
20240313america-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