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禪館「妙心菩提」佛畫展 劉育瑞身心奉獻繪畫佛像藝術

【人間社 魏慧玉 馬來西亞仁嘉隆報導】2024-01-01

馬來西亞「自然陶藝」創辦人劉育瑞持著一般熱誠並實際行佛所行,對陶器情有獨鐘,除了全職從事陶藝創作,也習畫已有10多年的歷程。時隔10年,2023年12月17日起至2024年1月28日再度於東禪館展出「妙心菩提」的佛畫藝術展覽,此次展出的作品已不再是以泥塑佛相,而是以書畫,劉育瑞將身心奉獻繪畫佛像藝術,佛像的莊嚴靈動,正是反映藝術創作者內心深處的意境。

佛光緣美術館東禪館於日前12月17日舉辦了「妙心菩提」劉育瑞佛書藝術展開幕儀式。東禪館主任有航法師在致詞中讃嘆劉育瑞的畫作令人耳目一新。細膩的線條,畫出了五方佛、西方三聖及多尊菩薩,讓美術館的氣氛充滿了莊嚴的意境。法師告訴大家這個畫作的機緣來自心冠肺炎疫情。由於2年的行動管制令不得外出,劉育瑞藉此因緣在家有更多時間可以用功臨摹佛像。藝術家的成功來自於心存善念,遇到不順時當下轉念。不計較自己有多少作品或多少件被收藏。而是生命的價值觀,自利利他及淨化人心。

書法家陳健誠是劉育瑞的指導老師,在致詞中說表示,劉育瑞的佛畫有如工筆畫一樣的講究線條,充滿了工藝師的精神就如修持一樣。陳健誠勉勵學生,「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意思就是老師應該勉勵學生超越自己,學生也應有信心勝過老師,這才是最完美的理想的師生關係。只要有「道」、「真理」或「佛法」的地方,就有「老師」的存在,教學相長。

此外,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中馬協會東禪美術分會會長鄭兆銘以提問方式請教劉育瑞向大家談畫作心得,他形容劉育瑞的手有如復印機,因為眨眼一看,所有的作品畫像都是一樣的,但仔細一看並非如此。我們看到畫作的線條,看似簡單那事實是如此嗎?

劉育瑞表示,他能畫出像這樣的作品,是因為從小就喜歡畫畫再加上參考了經書,把自己所看和想的畫出來。難度在於如何把其他的畫像湊在一起形成自己的風格。所以看似簡單但付出了許多心血,劉老師把創作陶藝的模式運用在像畫上,而使得作品有3D的視覺效果。

最後,劉育瑞總結說創作的理念很重要,內在因素是要秉持著一般熱誠並實際行佛,精進修持去除不好的習氣,方能靜心的畫出莊嚴菩薩線條。體悟到外在的因素是自己對萬物萬事的因緣認知,才能互相融合在塑成與眾不同的造型。最後和太太謝白鳳感謝大家的支持,有了大家的支持才有力量繼續努力做得盡善盡美。

20240101DongZen-001
20240101DongZen-002

南天館/第四屆南天「禪.藝.塑」雕塑展 現代藝術與佛法智慧的完美融合

【人間社 夏小英 澳洲臥龍崗報導】2023-12-18

由佛光山南天寺主辦、澳洲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贊助、南天大學美術館承辦第四屆南天「禪.藝.塑」雕塑展暨「南天雕塑獎」,已於12月13日在南天寺、南天大學完成展覽第一階段。12件雕塑安裝於南天寺及南天大學各處,每一件都緊扣「禪.藝.塑」主題,兼具高超的藝術水準和深刻的創作理念。

藝術家John Fitzmaurice 的作品〈扭動與爆裂〉展示在南天蓮花池畔,為不鏽鋼製成,經由拋光處理,呈螺旋狀流線造型。另一作品〈飛濺〉則展示在靈山塔外,外觀為抽象化的鯨魚造型,靈感來自海洋。

哲學和禪的理念

本屆展覽中,很多藝術家將自己對哲學與禪意的理解融入作品表達。
藝術家Stephanie Tetu的〈煥然一新〉為陶瓷材質,女性高昂的頭顱表達了內心的堅定,水線之下的藍色又體現出如水的安寧純淨。從小在修道院長大的藝術家想通過這件作品表達淨化後的煥然一新,即達到內心的平靜,正如佛法的智慧。

Deborah Redwood的作品〈懸在平衡中〉是一件全部用回收鋼材製成的雕塑,下半部分的數個輪子相互焊接,一起支撐起上半部分不甚穩定的懸吊型結構。作者試圖用這件造型表達:生活是一種平衡的行為,正如在不停旋轉的輪子上保持水準。曲折坎坷,懸而未決,某種程度上正是生活的本質。

呼喚和平

當前的世界,戰火紛飛,爭端不斷,引發了藝術家們對和平的呼喚。如由佛光山勝鬘書院的學生們集體創作的〈金剛塔〉,學生們先是各自分工抄經,再將各部分以榫卯式結構組合成塔,通過塗鴉禪的方式,以美術角度呈現了《金剛經》的精髓。大家希望通過這件作品把抄經的功德回向,祈願世界和平。

藝術家Scott Ingram的作品〈製造藝術,不製造戰爭〉,是一件造型為鳥兒落在小貓背上的純白色雕塑。貓身刻有「勇敢」,鳥身刻有「自由」,雕塑背後還有盲文「跟隨你的心」。這兩種動物在自然界中本為天敵,此刻卻相互依偎,表現了藝術家對紛爭的厭惡和對和諧、和平的呼喚。

自然的和諧

本屆展覽還深刻體現了對自然的熱愛與保護。如Penny Simons的〈我們為一體〉,造型為一隻自然材質編製而成的大手。除指尖部分的礦物質外,全部材料都是藝術家自新南威爾士州的南部高地採集而來,如羽毛、豆莢、柳條等,表達出自然系統中「萬物為一體」的本質。手的姿勢還傳達了給予及布施的寓意。

Penny Simons和Hobart Hughes合作的另一雕塑作品〈戲鳥〉也主要由浮木和柳條製成,兩隻柳藤編織成的鳥平衡在浮木架上,在微風中,鳥翼能夠拍動,而鳥身則保持不動。作品想表達自然界中動物的嬉戲精神——以學習和喜悅的方式體驗這個世界。萬物生靈都存在著喜悅,這也正是佛教的理念。

新年

新年即將到來,展覽中也不乏迎新主題的佳作,如中國龍年意象的作品,Tessa McMaugh的〈四給龍〉和國際佛光會雪梨協會北一分會製作的〈龍天護佑〉。更有雪梨協會西區分會歷時一月創作的「藝術方盒」,使用環保材質,表面除各式繽紛圖樣外,還貼有星雲大師歷年來新春法語,表達了「共生共榮,歡喜吉祥」的主題。

20231218-australia-004
20231218-australia-003
20231218-australia-001
20231218-australia-002

大馬藝術家蔡清坤 東禪館展出「舞影無相2」畫展

【人間社 心由 馬來西亞仁嘉隆報導】2023-12-11

馬來西亞知名藝術家蔡清坤於12月9日在佛光緣美術館東禪館舉辦「舞影無相2」畫展開幕儀式。蔡清坤從12月2日至2024年1月28日以「舞影無相2」的彩筆,為民眾在畫框裡留下舞者永恆飄逸的線條。

佛光緣美術館東禪館主任有航法師在致詞中表示,此次展覽是個非常特殊因緣的成就。緣起於一年前,吉隆坡美術學院院長謝有錫在畫展圓滿落幕之時所舉辦的閉幕儀式節目,由共享空間舞團創辦人馬金泉特別創作了舞蹈新作品《半半山水》,舞出作品的線條與形態展現在畫展的櫥窗中,充分展開想像謝有錫的作品,以傳統與現代相互結合一體的舞台藝術,帶出美學中的意境美,很有深度。令在場的蔡清坤因而觸發創作靈感;與舞蹈家馬金泉兩人就以繪畫與舞蹈寫下不同領域跨界的藝術故事。

馬金泉致詞中表示,當時蔡清坤以相機拍了舞者的照片,事隔一段時間就聯絡他。之後,邀請他至演出地點,再次激發蔡清坤作畫的靈感,把舞者的舞姿創作出其他系列作品。因此,此次開幕儀式,館方特別策劃實景表演的形式進行共用空間舞團,帶給大家視覺與感官的舞蹈饗宴。現場蔡清坤與舞者聯合呈獻,短短的20分鐘快速地彩繪,以虛和實的呈現方式把「畫中的舞蹈、舞蹈中的畫」,將舞者的優雅舞姿充滿意境的留下舞影翩翩在畫布上,畫作展現了另外一種延續下去的生命力。

接著蔡清坤為嘉賓們導覽創作理念的兩個系列。第一是以「舞影無相」為主題,馬來西亞的生活情緒、勞動汗水及豐收時的歡樂,用鮮明的色調以雙雙對對的方式呈現出來。第二以熱帶雨林為主,用讚頌大自然的方式及色調把心中的感覺繪於畫中。

最後,蔡清坤致贈一幅鋼筆水彩畫給予館方作為典藏,由有航法師代為接受。

出席貴賓尚有佛光山靈山寺監寺覺年法師、東禪美術分會會長鄭兆洺、共用空間舞團創辦人葉忠文、馬來西亞水彩畫會副會長曹振全、巴基斯坦亞洲文明塔克西拉研究中心甘尼教授 (Dr.Ghani-ur-Rahman)、吉隆坡美術學院校友會主席洪健發、亞洲美協會主席餘國琴、著名寫作人慈善教育工作者林艾霖、馬來西亞水彩畫會祕書戴福海、Motion Room Creative 邱子健、吉北藝術協會副主席李俊貴、藝術家葉逢儀、陳厚玏、鄭炎洪、葉又丹、謝盛財、李永發、廖世玲、劉娟及愛好藝術的朋友等近60人共襄盛舉。

20231211DongZen-004
20231211DongZen-003
20231211DongZen-001
20231211DongZen-002

總館/「石窟裡的浮雕」工作坊 歡喜打造洞窟浮雕

【人間社 戴湘媛 高雄大樹報導】2023-11-27

佛光緣美術館總館義工們歷經23天,近300位義工與法師日以繼夜集體創作,打造「一月普現」水陸畫特展,讓普羅大眾了解水陸法會的意涵與儀軌。同時為讓參觀者能得到更深一層了解水陸法會精神,特別為義工舉辦導覽培訓,也為沒有因緣親自動手參與石窟打造者,舉辦洞窟浮雕DIY課程,邀請銅雕藝術家蕭啟郎指導。

11月18日佛光緣美術館總館舉辦「以法相會」導覽人員培訓,為了讓非美術館義工的佛教徒也能來參與,特別開放有興趣的人共襄盛舉。義工們因這次的導覽培訓,對水陸法會所呈現的精神有了精闢了解。藉由高雄館主任有泉法師導覽解說,思路豁然頓開,清楚知道「一月普現─水陸畫特展」,就是大家開啟與大眾廣結法緣的好時機。

11月26日於佛光緣美術館總館舉辦「石窟裡的浮雕」DIY,看到藝術家蕭啟郎拿起鉛筆,在瓦楞紙上勾勒佛像時,大家除了讚歎以外,自己也小心翼翼以恭敬、虔誠的心,畫出心中的佛像。有人比照自己的手指姿勢畫下佛指,也有人畫出蓮花,頓時,石窟裡的浮雕作品已是種類繁多、琳瑯滿目。這是一場殊勝的心靈饗宴,大眾以歡喜心、恭敬心打造自己的「石窟裡的浮雕」。

佛光緣美術館總館和佛光緣美術館高雄館共同承辦「一月普現─水陸畫特展」,展期至2024年1月7日,歡迎大眾前往參觀,導覽義工們會在此與大家以法相會,共結法緣。

20231127Main-004
20231127Main-003
20231127Main-002
20231127Main-001

發表時間:2023-11-09 記者:王上溢 高雄報導

佛光緣美術館「一月普現•水陸畫特展」在11月8號盛大開幕,佛光山義工及師父們為了這次特展不辭辛勞,共耗時兩個多月,用了近4噸的紙漿,才打造出這樣莊嚴的展覽,眾人集體創作策展,不僅成就滿滿,也在過程中了解到佛光理念中,展現不分你我的精神。

這次水陸畫特展,以華嚴思想「一月普現一切水」為主軸,佛光山廣結善緣,集結各地有緣人,從敦煌石窟及建築模型,都是義工們一步一步所完成,他們也分享這次的辦展心得,雖然過程忙碌,但一切都值得。

「阿彌陀佛來迎圖」的創作者蕭啟郎,以及美術設計老師嚴凰城,他們都是第一次接觸紙漿創作,透過這次創作與策展經驗,不僅看見佛教藝術的美好,在策展人員和義工相互配合的過程中,也在佛光山感受到滿滿的藝術氣息。

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表示,這次辦展的意義重大,不僅是為了水陸法會,義工和師父們的精神也別具意義,期盼透過這次特展,可以帶給民眾不一樣的體驗。

"一月普現.水陸畫"特展,不僅是一次藝術的饗宴,更是義工和佛光精舍師父們集體創作的成果展示。每個參與者都化身為藝術家,通過辛勤的工作和對佛教文化的熱愛,共同打造出一場充滿法喜的展覽,期盼透過這份因緣,讓聚集在佛光山的每一位菩薩,都能帶著這份歡喜回向給更多人。

發表時間:2023-11-09 記者:王上溢 高雄報導

佛光緣美術館舉行一月普現.水陸畫特展開幕儀式,多位法師和義工到場開幕,這次展覽,不僅是為了用藝術的方式,傳遞水陸法會的理念,由上百位義工和佛光精舍的師父們共同打造的敦煌石窟,傳達環保理念之外,也希望透過這份歡喜與努力,回向給更多人。

佛光緣美術館舉行一月普現.水陸畫特展開幕儀式,旨在利用畫作和石窟作品的展現,讓大眾更了解水陸法會的意涵,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及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到場開幕,看見了許多過去只有出現在書本上的畫作,也體驗活動中的發願回向卡及展覽內容,慧傳法師對於這次展覽所展現的精神,以及義工們的努力,讓他十分感動。

眾人在藝術浮雕合創上,一同將紙漿貼在浮雕上,象徵開幕儀式圓滿結束,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也期盼透過這場莊嚴的水陸藝術展,除了了解佛光山義工與師父們的辛勞付出之外,也讓更多人可以一同響應這場藝術饗宴。

佛光緣美術館水陸畫特展不僅是藝術的展示,更是一次精神的傳遞。看到上百位義工與佛光精舍的師父們通過共同的努力與奉獻,將水陸法會的理念透過藝術作品表達出來,啟發群眾。

總館 / 「一月普現」水陸畫特展 佛光緣美術館開幕

【人間社 李生鳳 高雄大樹報導】2023-11-09

「一月普現─水陸畫特展」佛光緣美術館總部主辦,佛光緣美術館總館和高雄館共同承辦,11月8日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開幕典禮。這次布展集結法師和義工,集體創作手工打造石窟。開幕更是有別以往,邀請眾貴賓一同打造石窟佛像,近200人出席。

此次布展手法對許多人來說是前所未有,遇到的困難不在話下。開場表演由總館義工帶來人間音緣〈有佛法就有辦法〉,說明大家是如何秉持信念完成布展。

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代表主辦單位致詞,引用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星雲說偈‧一切水月》,闡述主題「一月普現」。「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天上的月亮普現在一切水中,所有的水中月都是同一個月亮的倒映。如同一塊黃金,可做成耳環、戒指、手鐲等不同飾品,但其黃金的本質不變。一場水陸法會,無論是禮拜的信眾、發心的義工,或者是參觀水陸畫展者,每個都是在眾中,希望每個人都能發現自己的佛心佛性。

這次布展包括手工石窟、建築模型等,前後約300名義工投入,從幼到老,還有佛光精舍長者和國際義工等。開幕邀請義工代表分享。總館義工郎筱玲表示,從最初像是在做工的攪拌紙漿,到後來了解「這是藝術,是在給眾生歡喜」。高雄館義工廖國樑表示,感謝大師給予的因緣,期待這期的生命能跟隨大師的腳步,發光發熱。

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如常法師表示,大家懷著無比信心呈現這殊勝的展覽,饒益眾生,給人歡喜。

慧傳法師偕同與會貴賓,共同完成敦煌莫高窟259窟、《法華經‧見寶塔品》「二佛並坐」說法像最後部分。慧傳法師頒發感謝狀予藝品收藏家王基祥,如常法師頒贈感謝狀予功德主林譽芳、陳美玉,「一月普現」設計策展團隊嚴凰城、張簡于頌等。佛光山義工會會長慧屏法師、南屏別院住持妙樂法師分別頒贈國際書展圖書禮券予藝術家蕭啟郎、佛光精舍主任覺方法師等多位,感謝他們的付出。

銅雕藝術家蕭啟郎此次加入創作行列,作品為石窟入口進去右邊的〈阿彌陀佛與菩薩來迎圖〉,他表示這是第一次以紙漿創作、首次的水陸法會經驗,下了不少工夫,覺得一切都很值得。高雄館義工王美淑表示,期透過展出讓大家了解水陸法會的意義,以及感受佛法就在生活中。總館義工周清河分享,過程雖然辛苦但充滿法喜,有信念就能圓滿任務。

佛光山長老蕭碧霞師姑、佛光山傳燈會執行長覺軒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教務長慧中法師、佛光山榮譽功德主陳瑞珍、佛光緣美術館高雄館主任有泉法師等出席開幕。

20231109Main-014
20231109Main-013
20231109Main-012
20231109Main-011
20231109Main-010
20231109Main-009
20231109Main-008
20231109Main-007
20231109Main-006
20231109Main-005

林進達畫出自在人生 彰化館展47件作品

【人間社 陳麗娟、李崑銘 彰化報導】2023-11-01

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10月29日舉行「自在人生–林進達創作展」開幕儀式,彰化館輔導法師妙愍法師代表館方接受林進達致贈〈白屋晨光〉水彩畫作品,並代表主任妙宥法師回贈《星雲大師的身教與言教–弟子如是說》一書,林進達親自為130位美學愛好者導覽47件水彩與油畫展品。

妙愍法師表示,「生活藝術化,佛法生活化」,從展品中可體會到藝術家在日常生活中隨遇而安的生活禪學,以畫筆展現出對周遭環境的熱愛,運用油畫及水彩畫,補捉景物光影,停留在最美的一刻。展期至2024年1月7日止,歡迎民眾闔府欣賞。佛光山於全球五大洲設有27座佛光緣美術館分館,歡迎藝術家申請到各分館展出精美作品。

林進達指出,自己從小熱愛繪畫,繪畫風格以「半具像」為主,將看到的景象透過內心的轉換,呈現出不一樣的畫面與色彩。藝術創作是件快樂的事,將作品展現並與大眾分享,就是分享自己的快樂。感謝妻子張櫻仔的支持,使自己在大學的教育工作退休後,可以沒有壓力地從事創作藝術、繪畫教學與傳承畫風。

張櫻仔陳述,夫妻倆平時出門會帶著速寫本及繪畫工具,看到喜歡的景物隨時就可停下來繪畫,尤其喜歡傍晚時刻的色溫,有時怕夕陽西下來不及完成,會先照相保存景象,回家後再以畫作表達當時內心的感動。

南投縣文化局局長林榮森及藝術家王輝煌、洪春成先後致詞,肯定展出藝術家林進達在畫藝上的傑出表現。林榮森說,南投縣已有多位藝術家來彰化館展出作品,足見彰化館在藝術家心目中已深獲好評;林進達在繪畫教學上成效卓著,教育出的學生人數眾多,足為藝術家楷模。

出席貴賓另有南投縣立敦和國民小學前校長簡秀鶴、中興大學教授劉昌奇、建國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主任許世方及美術館秘書林育如,藝術家洪晧倫、楊嚴囊、簡宗梧、陳麗華、胡朝復、陳彬彬、李琇兒、劉秀真、蕭碧蝦、柯適中、黃文棟、鄒錦峰、呂和謙、曾慶然、林世輝、曹鶯、林慶南、林之儀、林亞曼,南投縣文化局及畫室眾學生。

20231101changhua-005
20231101changhua-004
20231101changhua-003
20231101changhua-002
20231101changhua-001

紐西蘭本土藝術家參展 「大師法語」觸動心靈

【人間社 蔡夢迪 奧克蘭報導】2023-10-30

紐西蘭佛光「緣第七屆藝術沙龍」10月28日開幕,首次參展的藝術家們,在義工的導覽中巡禮道場,並抽取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智慧法語。有的初抵北島佛光山的藝術家表示,帶著作品參展,收穫一份敬畏。

來自Warkworth的藝術家Pauline Gough偕先生Simon對道場環境留下深刻印象,Pauline風趣地表示:「這個地方太大了,很容易迷路。」兩人參觀太子特展後都抽取了「大師法語」。Simon被大師的法語「要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所感動,使他更堅定自己的生活信念。而Pauline則抽到「面孔美麗的人,生活未必充滿快樂;心靈純潔的人,生活才能充滿喜悅。」她深受啟發,認為只有大師的智慧才能如此深刻地解讀生活。

另一位藝術家Kelvin Woods和太太首次造訪北島佛光山,對人間佛教融合藝術與社區的完美結合感到驚訝,並讚歎佛光山充滿了平和喜悅。在參觀「大師一筆字展」時,對大師的墨寶創作過程充滿驚嘆。Kelvin的太太抽到了「大師法語」中的「說好話」,她表示:「說好話太美好了,每個人都應該要做到!」

曾經參加過「2021年佛光緣線上藝術沙龍展覽」的藝術家Jan Hart,從事藝術創作已20年,擅長各種風格的創作,在本次展覽中,她呈現了使用手塗抹和棍子創作的畫作。對於能參加佛光緣的實體展,Jan表示特別歡喜,她喜愛北島道場的唐式屋頂造型。在抽到「大師法語」後,她感動道:「大師提醒我要一直做正確的事情。」

雕塑家Ronald Andreassend高興再次參展,儘管身體狀況不佳,承諾來年將有更多創作。他的一個像毛利獨木舟的燈飾作品,乃受到毛利朋友的啟發。朋友此番一同前來,讚歎道場寧靜祥和,園藝如自然景觀般賞心悅目。他們抽到「大師法語 」是「 交友以無瞋為自在,做人以無癡為清,用心以無相為淨土,修行以無德為涅槃」,兩人無比歡喜。

紐西蘭佛光緣藝術沙龍是一個匯聚多才多藝藝術家的平台,也是一個啟發心靈的場所。被「大師法語」所觸動的每一位藝術家,走進道場皆充滿喜悅、感動和智慧。主辦單位一如既往地努力雲集藝術家們的作品,讓更多人前來品味這份中西方文化融合的藝術之美。

20231030-NY1-006
20231030-NY1-005
20231030-NY1-004
20231030-NY1-003
20231030-NY1-002
20231030-NY1-001

鄉野遨遊 鄭麗宜個展佛光緣美術館屏東館開展

【人間社 唐淑嫻 屏東報導】2023-10-30

熱愛寫生作畫的鄭麗宜在佛光緣美術館屏東館舉辦個展,帶來52幅充滿遨遊鄉野的水彩、油畫作品,展期自10月28日起至12月31日,開展首日下午舉行開幕茶會。

開幕式上,美術館輔導法師覺顯法師代表致詞,佛光緣美術館屏東館成立近30年,鄭麗宜原本從事美容專業體系,並非美術系科班出身,2006年重拾畫筆。看了展場的畫之後心曠神怡,好像遨遊於鄉野間,藝術能提昇文化素養,淨化身心靈,藝術家以畫筆呈現生命,鼓勵大家帶親友來參觀美術館,以提昇身心靈。

清溪新文藝學會理事長謝國棟致詞表示,「一幅好的畫作可以觸動人心,展場的庭院小雞、牛群遊牧這兩幅畫作,土角屋前的雞群,還有一群牛放牧在墳墓,讓我想到小時候的房子及環境,誠如法師所言,好的作品能讓人提昇身心靈。」

藝術家陳炎良是第一次到美術館,提及畫畫的人很多,無論寫生或在室內作畫,須有動力才會持續有作品,與鄭麗宜共同寫生好幾年,走出去作畫不僅可健身,還能認識新朋友,寫生是創作,不同於拍照,視當時天氣、心情影響作品,構圖可取捨,用喜歡的顏色,不一定與景物相同。

藝術家鄭麗宜致詞表示,「台上1分鐘,台下10年功,陳炎良是我的戰友,與他共同寫生,畫畫療癒了自己,屏東是文化沙漠,很多大師級的藝術家都北漂、外移,就是缺乏舞台,第一次舉辦個展是在高雄市立文化中心,因為屏東美術館申請沒通過。感謝佛光緣美術館提供展覽平台,我用寫生作畫紀錄我的生命。」

接著進入開幕式高潮,鄭麗宜先贈送小幅畫作與身分證字號後兩碼為「93」及門牌號碼「7號」的人,又義賣5幅裱框的畫作,每幅畫作先以新台幣1000元起標,喊價最高者得標,義賣所得將捐贈佛光緣美術館藝術弘法,最後由藝術家鄭麗宜在第三展覽室導覽作品。

開幕式與會者除了鄭麗宜的中學同學、習畫學生,還有藝術家邱山藤、莊洊有、許強照、莊雅惠、黃旭、朱金敏、黃冠騰、李岳峰。

20231030-PingDong-005
20231030-PingDong-004
20231030-PingDong-003
20231030-PingDong-001
20231030-PingDong-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