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映圓滿」油畫創作展 畫家劉興祚惠中寺捐贈畫作

【人間社 黃嘉偉 台中報導】2024-12-22

油畫創作展「光映圓滿」12月21日於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舉行「藝術家面對面」畫展導覽,由藝術家劉興祚主講,並捐贈油畫作品「盛開心內的燦花」,作為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的永久典藏,由台中館館長暨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接受並回贈感謝狀,近40位貴賓及民眾參與活動。

劉興祚的創作涵蓋油畫與陶塑,擅長將其眼中所見的平凡世界,透過寫實的風格展現在油畫與陶藝作品中,他表示,自己的老師就是畫筆,畫作的風格要忠於自己,繪畫本來源於自然,如何把繪畫提升到崇高的境界,可以透過觀察自然,並且感受自然的生命力;他運用生活常見物品作為題材,例如苦瓜、番茄、辣椒、玉米……等,他說,就算觀察路邊的酢漿草,也能感受到萬物間的生命力。

劉興祚分享藝術創作的理念,強調觀摩他人作品的重要性,特別是歐洲藝術家對油畫材料的講究,能讓作品更具層次與生命力。他向觀眾教授了亞麻仁油、畫筆、調色盤及金屬氧化物(如氧化銅、氧化鉻)在油畫創作中的應用,並提出創作應源於自然、超越自然,透過融合藝術與人文觀念提升作品層次。他提到,生命的價值在於被肯定,我們在痛苦與希望中求生,藝術正是探索生命深度的方式。

此次展覽中,觀眾邱威翰向藝術家提問道:「老師,您對自己的作品要求這麼高,在眾多作品中,您最喜歡哪一幅呢?」劉興祚笑稱:「很難選啊!每一幅畫,在完成的那個當下我都覺得它是最好的。就像人生一樣,每一段路都有自己的障礙和盲點。我們常常是在盲點中生活,只有到最後回望,時間才能告訴我們這段生命的價值。」

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主任知常法師在活動圓滿時引用《華嚴經》中的「心如工畫師」,以此讚歎劉興祚的創作,能讓人深刻感受到他心中有萬物、心中有天地。

20241222Taichung-006
20241222Taichung-005
20241222Taichung-004
20241222Taichung-003
20241222Taichung-002
20241222Taichung-001

佛光緣紐西蘭2024藝術沙龍 第二梯展覽作品亮相

記者:人間衛視 紐西蘭奧克蘭綜合報導 發表時間:2024-12-20

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一館,第八屆藝術沙龍,今年有超過1200件的精彩作品分為兩梯次展出,日前第二梯展覽亮相,匯聚51位藝術家近300件作品,開幕當天近百人與會熱鬧剪綵。

貴賓雲集開幕剪綵,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一館「2024藝術沙龍」,第二梯次展覽日前亮相,匯聚51位紐西蘭藝術家近300件作品,涵蓋繪畫、樹脂藝術、雕塑、攝影等10個創作類別。

滿信法師感謝藝術家們熱情參與,為藝術沙龍注入新的生命力,今年第八屆收件超過一千兩百件作品,特別規劃為二梯次展出,發揚星雲大師以藝術弘揚佛法,給予地方創作者一個舞台,展現紐西蘭藝術的獨特魅力。

南台別院微講座 我不是專業攝影師

【人間社 如山 台南報導】2024-12-19

以鏡頭傳遞佛法智慧,慧裴法師在擔任佛光山都監院院長助理期間,拍攝了許多感人的作品,透過藝術弘揚佛法。自11月15日至2025年1月12日,在南台別院佛光緣美術館舉辦「五十三參─慧裴法師攝影巡迴展」,期望透過攝影作品讓各界感受到菩薩五十三參的學習歷程。12月18日舉辦微講座,透過互動與作品評析,闡述每一張作品背後的故事,現場吸引逾60位參與者共同學習。

慧裴法師以自身的攝影經歷為切入點,分享攝影技術以及與佛法的結合,進而展現攝影作為現代弘法工具之一。提到此題目的靈感來自彰化福山寺所舉辦之攝影展。自2013年以來,因弘法需求而學習攝影,逐步從手機和簡易相機過渡到單眼相機,並進一步學習照片編輯。經過日積月累,法師感謝幾位攝影老師的指導,從記錄日常生活到拍攝弘法活動,每次按下快門都是一次用心觀察與深入體會的過程。

慧裴法師以攝影結合佛法,透過《法華經》中的經文:「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闡述攝影的四層意涵:「開」是方便,也是弘法的途徑。早期青年時,初到中天寺參訪,雖然當時並未有信仰,但因緣際會下參加了八關齋戒,並在寺院中種下好因好緣。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說:「攝影是呈現佛法的一個方便法」,藉由攝影紀錄弘法活動,傳遞感動。

慧裴法師接著說明:「示」為記錄,亦即體驗當下的途徑。透過「記錄」,將過去、現在與未來串連,以攝影作品展現這些感動。以「禪心」觀察自己的見、聞、覺知。「悟」即是懺悔,修正身心的途徑。透過Photoshop後製完善作品,象徵修行中自我反省與提升的過程。「入」則是淨化,慈悲智慧的途徑,從攝影中培養慈悲與智慧,亦為修正身、口、意的方法。藉由攝影將學佛的思路融入生活,學習、反省、內化,並將喜悅分享給他人。

攝影所記錄的不僅是瞬間,更是傳遞光明與歡喜,攝影如同修行,需持續精進,唯有堅持專注,才能不斷突破自我。最後,慧裴法師以攝影的初心鼓勵大家將生活與佛法結合,讓生命的每一刻都充滿智慧與歡喜。

20241219Tainan-004
20241219Tainan-003
20241219Tainan-001
20241219Tainan-002

吳亞鴻「墨墨吳言」書畫展開幕 侃侃而談人生感悟

【人間社 吳愛月 馬來西亞仁嘉隆報導】2024-12-18

吳亞鴻「墨墨吳言」書畫展,12月11日在仁嘉隆佛光緣美術館東禪館開幕,逾百人出席該館歷來最盛大的開幕場面,座無虛席,空前熱鬧。

出席貴賓也是歷來最多,包括新馬泰印教區總住持覺誠法師、佛光緣美術館東禪館主任有航法師、展出藝術家吳亞鴻、《星洲日報》總經理陳金泉、雪華高師同學會主席葉俹誠校長、巴生興華中學董事長朱運鐵、巴生興中校長蘇進存、著名藝人黃一飛、巴生市議員李錫穩、巴生藝術協會顧問吳文正、顏進明博士、著名男高音林清福、古琴導師黃德欣、陶藝家劉育瑞、謝白鳳、陳木松督導以及眾多藝術界、文教界及工商界朋友。

覺誠法師致詞時指出,吳亞鴻一生沉浸在藝術中,最了不起的是,在冠病疫情期間,默默抄寫數萬字經文,傳遍全世界,讓有緣人可以跟著靜心抄經。「吳老師行年70,展出70幅精彩作品,皆是他經驗的沉澱。作品體現對自然與人生的感悟,展現生活的寫實。吳老師身邊總是圍繞著恭恭敬敬的後生,印證他的付出,有捨就有得。」

「18年前即認識吳亞鴻,每年受邀為台灣國際兒童展頒獎,與他常有交流。」陳金泉致詞時表示,他非常喜愛吳亞鴻的畫作,因為在吳亞鴻的藝術世界裡,傳統與現代相融,東方與西方相映。正如這次展覽的四個系列–「翰墨寄情」、「窗裡窗外」、「蟻之旅」和「線說」,皆以獨特的表現方式,將其對藝術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現在眾人面前。每一幅作品背後,都承載著他對自然與人生的感悟,是他用心靈潑灑出的無聲之詩。

陳金泉讚譽道,吳老師不僅是一位卓越的藝術家,更是一位生活的藝術家。他對藝術的追求從不局限於形式,而是融入生活的點滴,賦予它們藝術的靈魂。吳老師曾說,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這種理念貫穿於他50年的創作生涯中,使他的作品能夠引發觀者的情感共鳴,並啟發對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這次展覽不僅是吳亞鴻50年藝術生涯的總結,更是他藝術之路的新起點。他聲稱喜歡「墨墨吳言」4個字,因為聽起來默默無言,看起來卻侃侃而談,作品其實隱含著他本人畫畫的話語。

這次展出70年代至今的作品,其中最早的一幅創作於1981年。吳亞鴻表示,懂得欣賞美,讓生活更美麗。黒,並不可怕,把黑當作激勵作用,就可看到黑暗盡處有曙光。吳亞鴻行年七十,卻感覺年方十七,勉勵自己80歲再來場畫展。

20241218DongZen-007
20241218DongZen-008
20241218DongZen-006
20241218DongZen-005
20241218DongZen-003
20241218DongZen-004
20241218DongZen-001
20241218DongZen-002

紐西蘭「2024 藝術沙龍 」第二梯次璀璨開展 創意之光再次點亮佛光緣

【人間社 王霂陽 奧克蘭報導】2024-12-16

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一館「2024藝術沙龍」第二梯次展覽於12月14日舉行開幕剪綵典禮。紐西蘭館館長滿信法師、毛利長老Tame Hauraki、馬努考區衛生部心理學臨床主任Jennifer Hauraki、北島協會督導余林濤、Howick地方政府成員Adele White、St Johns馬努考區臨志願者委員會主席Kevin Simpkin、眾多參展藝術家及佛光緣之友近百人共襄盛會。

本次展覽匯聚51位紐西蘭藝術家近300件作品,涵蓋創作包括繪畫、樹脂藝術、雕塑、陶瓷藝術、珠寶設計、攝影、馬賽克藝術以及編織藝術等10個類別。今年「第八屆藝術沙龍」共由180位紐西蘭本土藝術家,超過1200件的精彩作品分為兩梯次盛大展出,規模及影響力創歷年新高。

館長滿信法師致詞,感謝藝術家們的熱忱與創意,為「藝術沙龍」注入新的生命力,鑑於今年報名參展人數眾多,為完整呈現藝術家的創作,特別規劃了第二梯次展覽,以延續藝術的熱情與氛圍。館長提出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曾經開示「有能力的人,總能化繁為簡,舉重若輕。」藝術沙龍的成果,離不開館方團隊與藝術家們夜以繼日的奉獻,他們不僅服務社會,也為世界增添色彩與歡喜。滿信法師分享第一梯次的展出共進行了64場的「藝術創意工作坊」,藝術家與大眾現場的互動備受大眾喜愛。非常感謝在第二梯次的展場已登記了23場的工作坊,歡迎大眾前來參與這些藝術創作、分享,與藝術家一起營造凝聚社區的藝術氛圍。

Adele White祝開幕典禮圓滿,讚賞老少藝術家齊聚一堂,共同參與這場難遭難遇的藝術盛會,共同傳遞社區與道場一份多元文化交織而成的和諧與寧靜。藝術家代表Tom Somerville更以一束自家花園採摘的繡球花束贈予館長表達謝意,讚歎佛光山環境優美,感謝主辦單位將所有的作品以優雅且巧思的方式展出,直接提升了藝術品的價值,他表示「這是一個讓藝術家們共同創作、激發靈感的地方,令人感動」。首次參展的陶藝家Diego Silva分享參展的喜悅,他表示:「我從一位藝術家朋友口中得知佛光山,這裡的團隊專業且溫馨,我很榮幸能夠成為其中的一部分。」

「2024藝術沙龍」第二梯次展覽將持續至2025年1月11日,誠摯邀請大眾蒞臨參觀,共同感受紐西蘭藝術的獨特魅力。

20241216-NY1-009
20241216-NY1-008
20241216-NY1-007
20241216-NY1-006
20241216-NY1-004
20241216-NY1-005
20241216-NY1-001
20241216-NY1-003
20241216-NY1-002

南天藝術節展現人文關懷 多元創作淨化身心

【人間社 Sophie Wei 澳洲臥龍崗報導】2024-12-11

佛光山南天大學美術館於12月7至8日舉辦「南天藝術節」,邀請在地藝術家帶領10餘項藝術工作坊,吸引超過百位社區民眾熱情參與。活動內容豐富多元,包含原住民點畫藝術書籤、正念針織、集體創作寺院地圖、曼陀羅繪畫、自然泥塑、馬克杯彩繪、衍紙創作、慈悲愛心熊潑畫等多元創作,將藝術美感與佛法智慧巧妙融合。

澳紐總住持滿可法師與南天寺監院覺寧法師蒞臨現場,與大眾同樂。滿可法師表示,藝術創作本身即是修行的一種方式,透過專注投入創作過程,自然能讓心靈沉澱,達到禪修的境界。每項工作坊皆蘊含深意,從原住民點畫藝術書籤彰顯文化共融,到曼陀羅繪畫培養專注力,再到慈悲愛心熊潑畫啟發眾人體悟慈悲喜捨的真諦。

烏克蘭藝術家Irina White分享,南天寺古樸典雅的傳統建築、幽雅的園林景致、祥和的氛圍及來山大眾的歡喜自在,令他留下深刻印象。為此特別策劃與大眾共同繪製寺院地圖,期望藉由藝術創作傳遞這份祥和之美。

退休高中教師Karen Heffernan主持曼陀羅繪畫工作坊時表示,曼陀羅不僅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更是修持正念的方法。透過重複的幾何圖形與象徵性設計,可營造寧靜氛圍,幫助參與者安定身心。

藝術家Tiana Molle喜愛漫步海岸,捕捉大自然的有機形態與紋理。在工作坊中,他引導學員將自然元素融入泥塑創作,同時傳達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所倡導的「環保與心保」理念,展現生命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來自瑞典的旅人Tilde Johnson在馬克杯彩繪工作坊中,以瑞典文字「LAGOM」(恰到好處)和「FIKA」(休憩時光)為創作主題,呼應佛教中道思想,提醒人們在工作與生活中尋求平衡。她感悟到平衡之道不僅能帶來個人安樂,更能促進社會和諧。

初次踏入道場的Vivien攜女參與活動,讚歎南天寺不僅環境清幽,活動規劃更貼心照顧各年齡層需求。他表示,道場內法師與義工親切和善,處處展現關懷之情,期待未來能投入義工行列,以服務回饋道場。

20241211australia-005
20241211australia-004
20241211australia-003
20241211australia-001
20241211australia-002

「佛法重光」特展開幕 西來寺36周年慶傳承佛教藝術之美

【人間社 郭昭華 洛杉磯報導】2024-11-25

佛光山西來寺36周年慶特展「佛法重光」,11月23日於佛光緣美術館西來館正式開幕,展出內容涵蓋禪畫、唐卡、書法與紙雕等藝術形式。開幕典禮由慧東法師主持,並邀請唐卡畫師王瑞、華旦才讓,書法藝術家孫曉華、陳興傑,以及多位貴賓蒞臨。

慧東法師在開幕致詞中感謝藝術家以佛法為靈感創作的書法、繪畫、唐卡與紙雕作品,強調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藝術美感,更傳遞了深遠的禪意,讓觀眾在欣賞藝術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佛法的智慧。貴賓代表陳興傑老師致詞時表示,這是他第二次在西來寺展出作品,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機會與大眾結緣。

特展由佛光緣美術館西來館主任慧軒法師主導,秉承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佛法人間化、生活化、藝術化」的理念,透過藝術與文化弘揚佛法、淨化人心,同時為藝術工作者提供展覽空間與創作平台。

參展藝術家介紹,王瑞:吉祥唐卡創始人,以尊重傳統技法與追求創新著稱,其作品融合現代美學,讓古老的唐卡藝術換發新生命力。華旦才讓:吉祥唐卡北京畫院首席領畫師,自11歲出家研習佛法與唐卡繪畫,擁有逾30年經驗,以深厚的佛法體悟展現唐卡繪畫的極致藝術。孫曉華:自幼熱愛書法,耕耘50餘年,臨摹研究古代名家書風,最終形成獨特個人風格。陳興傑:現代禪宗繪畫的領軍人物,其作品融禪於畫,透過人物、山水與花鳥描繪禪境,引領觀者超脫世俗,修身養性,體驗禪悅。

此外,展出重慶華岩寺方丈道堅法師所提供收藏的25件紙雕作品,包括佛菩薩像及祥瑞動物,皆為珍貴典藏。展期自2024年11月23日至2025年1月19日,每日上午9點半至下午5點開放參觀。歡迎社會大眾蒞臨欣賞。

20241125america-005
20241125america-004
20241125america-003
20241125america-001
20241125america-002

為三好勇士加油 巴黎佛光緣美術館開展

【人間社 鄭海琴 法國碧西聖喬治報導】2024-11-21

佛光緣美術館巴黎館推出「第十四屆國際佛光緣小藝術家獎-為三好勇士加油」畫展,11月17日下午舉行開幕式,吸引逾50人參加,由佛光山法華禪寺監院妙訓法師、旅法藝術家李玉芬、國際佛光會巴黎協會會長溫肖丹、協會督導長吳慧玉、督導王愛漣剪綵,為畫展揭幕剪綵。

妙訓法師致詞表示,國際佛光緣小藝術家獎參與者年齡介於4歲到15歲之間,該獎設立於2004年,以三好為主軸,每年以不同的主題展現。此次展出的是去年主題「為三好勇士加油」,主要以畫作方式感謝所有無怨無悔為人類做出奉獻的防疫工作者。三年的疫情大家都一起經歷了不同的生命經驗,透過孩子的作品去認識許多平常隱身幕後的防疫工作者,他們可能是醫護人員、專業人士,也可能是街坊鄰居或家人,但大家共同的目標就是守護好自己的家園乃至國家。

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所提倡的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孩子畫出心目中的〈三好勇士〉。這些作品受到各界支持,海內外總收件數7595件,281件得獎作品。由於空間的關係,此次展出90件作品,每件作品都很有趣,令人喜歡,歡迎大家參觀,感受孩子內心世界的三好。

巴黎佛光緣美術館秉持大師以「文化弘揚佛法」的初衷,以藝術弘法,走進更多人心中,同時為民眾提供心靈休憩與成長的藝術天地。大師為了將佛教與藝文結合,推廣兒童親子教育,讓藝術生活化。設立國際小藝術家獎,旨在啟發孩子們的藝術天賦並培養文化素養,鼓勵其參與畫畫,激發他們的創作潛能,增加信心和興趣,並將三好理念往下扎根。

展期即日起至2025年1月5日,歡迎各界人士前往佛光緣美術館巴黎館,徜徉在童趣揮灑的創意世界中,從作品中欣賞孩童純真的一面。

20241121Paris-001
20241121Paris-004
20241121Paris-003
20241121Paris-002
20241121Paris-005

"五十三參"慧裴法師攝影巡迴展 南台別院盛大展出

記者:人間衛視 台北-台南報導 發表時間:2024-11-21

佛光緣美術館台南館,日前盛大展出「五十三參-慧裴法師攝影巡迴展」,展出慧裴法師多年來所拍攝紀錄的108幅作品,其中53幅更是搭配佛學智慧文字,讓大眾觀賞作品的同時,感受生活中的佛法。

仔細為畫作進行解說,佛光山都監院院長助理慧裴法師,日前在佛光緣美術館台南館,展出「五十三參」攝影巡迴展。

天籟合唱為開幕典禮送上祝福,許多功德主與佛光人也前來共襄盛舉,作品中,星雲大師的上香照,更是感動無數人。

慧裴法師多年來將佛法智慧,融入一張張自己所記錄的照片中,大眾在觀賞的同時,也能感受生活中的佛法。

佛光緣紐西蘭一館 舉辦首場藝術家對話座談

記者:人間衛視 紐西蘭奧克蘭綜合報導 發表時間:2024-11-19

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一館,第八屆藝術沙龍,今年首次舉辦「與藝術家對話」座談會,邀請滿信法師以及各領域藝術家開講,共同探討北島佛光山與藝術的連結,展開一場藝術與心靈的深度交流分享。

感謝藝術家長年以來,攜手透過藝術落實星雲大師三好四給的精神,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一館,日前首次舉辦「與藝術家對話」座談會,由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館長滿信法師,以及五位來自不同媒材領域的畫家開講,展開一場別開生面的藝術與心靈交流。

依序分享與佛光緣美術館的因緣,感謝有這個寧靜空間,讓藝術創作獲得最大的展現與欣賞,也在這裡發掘到更多靈感來源,傳遞藝術走進生活帶來能量轉化,引領觀者心靈平靜,也共同為社區增添色彩增強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