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館/南天美術館社區藝術展 傳遞溫暖歡喜獻"禮"

記者:人間衛視 澳洲雪梨 綜合報導 2022-12-22

佛光山澳洲南天大學美術館,日前辦理一場社區藝術展,以「禮物」為主題,邀請藝術家們展開交流,每件作品別具意義,傳遞「禮」的溫暖與歡喜,跟著鏡頭帶您一起去欣賞。

一件一件藝術作品,有畫作有飾品也有陶藝,來自各地藝術家以「禮物」為主題,帶上各自創作結晶前來分享,佛光山澳洲南天大學美術館「社區參與藝術展」,凝結社區藝術家交流互動。

引用星雲大師法語「享有,不必擁有」,發掘送禮真義不在貴重而需實用,感謝臥龍崗市贈送佛光山2塊珍貴土地,創建南天寺與南天大學,讓人間佛教扎根澳洲結下善緣。

透過展覽藝術傳遞「禮」的溫暖與歡喜,感受藝術家創作靈感與心境,凝聚社區情感親近人間佛教。

南天館/社區藝術家歸隊 圓滿第三屆南天「禪.藝.塑」雕塑展

【人間社 文慧 澳洲臥龍崗報導】2022-12-12

佛光山南天寺與佛光山澳洲南天大學合辦、澳洲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贊助、南天大學美術館承辦的第三屆南天「禪.藝.塑」雕塑展暨「南天雕塑獎」,12月3日正式開展。當地社區藝術家,部份曾是第2次、第3次參展;南天寺雪梨地區各道場亦共襄盛事,提供創意雕塑藝術品參展。展覽共收集近15件藝術作品,讓來山遊客,透過欣賞雕塑藝術品,將歡喜、吉祥、或藝術品寓意的生活反思帶回家。

收集的藝術品,大部份均用環保可回收的材料製作,環繞尊重大自然改善氣候變化、加強人際關係、迎接明年兔年來臨等主題;部份雕塑作品更融入南天寺的建築物,顯現寺院的自然景觀。

主辦單位特別邀請臥龍崗美術館館長John Monteleone與南天大學美術館有紀法師,以原創精神、精細程度、材料使用、公共展示等多個角度參與「南天雕塑獎」的評選工作,經審慎評核,冠軍為Christopher Diaz製作的錦鯉;亞軍作品為南雪梨佛光緣製作的新版「十牛圖頌」。

藝術家Christopher Diaz鐘情於南天寺的蓮花池,為參加本屆雕塑展,特別早早就製作好了一尾錦鯉魚,安座在他去年的作品「蓮花」旁,與南天寺的蓮花池相互呼應。Christopher Diaz說,錦鯉在亞洲文化中有吉祥圓滿,寓意年年有餘。

南雪梨佛光緣別具創意,提供新版「十牛圖頌」雕塑,勉勵大家修心證道如牧牛,在佛道上需要時刻勇猛精進。雪梨南天講堂以藝術品「財神爺」放置在大悲殿梯級前廣場,寓意大家將佛教「七聖財」的歡喜與祥和帶回家。

第3次參展的社區藝術家Tessa McMaugh,去年以「虎虎生威」雕塑作品,讓遊客留下深刻印象;今年則利用回收彩色玻璃的碎片,創意製作玉兔雕塑,呈現「馬賽克」效果,並用回收木材,製作大型盒子及防風雨的大傘,貼心準備拍攝專區,歷時數個月的艱巨創作過程,希望在文藝季及新年增添歡樂氛圍。

環保護生和氣候變化是全球目前探討的熱門題目,第2次參展的社區藝術家Gary Christian以「自然之門」作品展出,其靈感源自日式寺院「鳥居門」的門外之門,作品顯示這扇與自然溝通之門正逐漸變得越來越小,直至關閉,表示人類日益對大自然的不尊重而導致氣候變遷,需要積極反思,需要改變,尊重大自然、愛護動物,否則會失去賴以生存的地球。

首次參展的雪梨藝術家Scott Ingram,以回收再用的木材和鋼材創製作品「孤獨之鳥」,鳥的眼睛流淚,寓意看到人類破壞大自然環保而傷心流淚,提醒大家需要反思。北雪梨佛光緣善用回收的牛奶箱製作活潑可愛的4面玉兔,笑臉迎人來迎接農曆新年。

曾多次參加南天大學美術館藝術展覽的本地社區藝術家Susan McAlister,以在家中使用逾60年的可延展性柔軟金屬板,再以黏土包裹製作「團結就是力量」藝術品,呈現兩人並肩站立,看向同一個方向,寓意社會結構中有緊密連接的關係形式。

第一次參加「禪.藝.塑」雕塑展的Helena Lillywhite表示,孩子多次在學校組織的郊遊中來到過南天寺,樂見自己的作品Dhanur被放置在如此美麗的環境中展出。藝術家Ralph Diaz說,「養育」作品寓意人們都在從大自然中獲取營養而欣欣向榮。

第3次參展的藝術家Deborah Redwood以「水塔」藝術品展出,以「水」是生命的象徵,提醒大家珍惜資源;其作品與藝術家Beth Crawford的「無水之魚」相呼應,寓意離開了水,魚將無法生存,2件與「水」相關的藝術品,安置在南天寺睡蓮池旁,與水中生命及岸邊花草相映成趣。

20221212NEWS-australia-010
20221212NEWS-australia-009
20221212NEWS-australia-007
20221212NEWS-australia-008
20221212NEWS-australia-006
20221212NEWS-australia-005
20221212NEWS-australia-004
20221212NEWS-australia-003
20221212NEWS-australia-002
20221212NEWS-australia-001

南天館/南天大學美術館舉辦社區參與藝術展 藝術家參與承辦開幕典禮

佛光山南天大學美術館主辦、澳洲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贊助的「2022年社區參與藝術計畫‧GIFT藝術展」,12月3日在南天大學美術館舉行開幕典禮。佛光山澳紐總住持暨南天美術館館長滿可法師、臥龍崗市長Clr.Gordon Bradbery、州議員Mr.Paul Scully,MP及Ms.Alison Byrnes,MP、臥龍崗市政委員Ann Martin、國際佛光會雪梨協會督導長黃勁鋒偕同藝術家等近80位共襄盛會。

藝術展以「禮」(GIFT)為主題,為期3個月,共展出42位藝術家105幅作品,希望透過展覽的藝術創作,傳遞「禮」可以改善人際關係。

滿可法師引用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法語「享有,不必擁有」,簡要解釋「禮」不需要貴重,但需要實用、合用,能表達贈者的誠意,同時讓受者滿心歡喜。滿可法師感謝臥龍崗市贈送2塊珍貴土地的禮物,讓佛光山在澳洲能夠啟建南天寺和南天大學;佛光山也因此創造很多善緣,例如凝聚社區的藝術家舉辦藝術展,亦是回饋社會的最好禮物。

滿可法師進一步感謝藝術家提供藝術作品參展,透過作品感受到藝術家的愛心,內心充滿慈悲與對自然環境的大愛,是一種真、善、美的表達。

Clr.Gordon Bradbery讚歎佛光山的努力和用心,將2片土城轉化成弘法利生的南天寺與培育人才的南天大學。他自豪指出,南天大學美術館是社區藝術平台,多年來不斷凝聚社區藝術家舉辦各項藝術展,彼此互動、交流與分享藝術心得,是智慧與福德均具足的成果。

藝術家代表Anita Mulrooney感謝館長滿可法師的指導,感謝美術館有紀法師帶領義工們用心佈置展覽場地,更希望與會大眾用一份感恩心來欣賞作品。

社區參與藝術計畫除了藝術家參展,此次更是提高社區參與的層次,由藝術家組成的團隊承擔、包辦開幕典禮,使之更有意義。

20221203NEWS-australia-009
20221203NEWS-australia-008
20221203NEWS-australia-007
20221203NEWS-australia-006
20221203NEWS-australia-005
20221203NEWS-australia-004
20221203NEWS-australia-003
20221203NEWS-australia-002
20221203NEWS-australia-001

南天美術館藝術特展 以水彩描繪"佛陀一生"

記者:人間衛視 澳洲雪梨 綜合報導 2022-08-24

南天大學美術館現正展出當地藝術家特展,以水彩畫描繪大自然動植物,其中最具亮點的就是一幅長達五米的畫作「佛陀的一生」,用豐富的色彩展現佛陀人生階段,跟著鏡頭帶您一起去欣賞。

放眼望去一幅一幅優美水彩畫作,每件作品皆以大自然動植物景色為主題,澳洲社區藝術家Linda Brown受邀佛光山南天大學美術館,展開為期兩個月個人創作展,帶領民眾走一趟優遊自然的心靈之旅。

展間亮點長達五米的「佛陀的一生」,藝術家耗時閱讀研究佛陀生前故事,透過一筆一畫表現對佛陀景仰,分享60幅作品創作,以水彩畫、壓克力等等,用強烈的顏色對比呈現大自然的立體美感。

體驗大自然的寧靜與祥和,開展當天吸引大批人潮慕名而來,藝術家以畫作結緣佛法,也讓觀者感受其對自然的愛與熱誠,如同星雲大師三好理念,洗滌身心為社會帶來和諧。

有法供稿

由佛光緣美術館南天館承辦「佛光緣——攝影藝術聯展」正於南天大學大廳展出,為作攝影教育推廣,特與南天寺文宣組共同承辦「攝影培訓工作坊」。邀請展覽主辦單位之一,澳大利亞數碼協會(ADPA)會長暨AIIP澳大利亞國際攝影學院院長 Henry Zeng,於5月22日假佛光山南天寺,針對義工開辦一日攝影培訓課,吸引雪梨區道場義工及攝影義工20餘人參加。

Henry Zeng院長詳細講解了相機沿革、操作概要、對焦技術等相機的設定模式。並教授關於數碼相機的理論知識,讓學員們對攝影原理有了更精確與系統的認識。從攝影角度、拍攝光線以及構圖技巧等方面,結合老師自身實踐的獲獎作品進行深入淺出的解說。

為了提升攝影能力,安排義工進行南天寺之美戶外現場拍攝。針對各種操作問題,進行現場解答。與此同時,啟發學員美感與最優的拍攝角度,體會數碼攝影的樂趣,並對大家的攝影作品提出寶貴建議。幽默而風趣的講解引得活動現場傳來陣陣歡笑聲,現場熱情洋溢、愉快而溫馨。

學員Linda表示,日常生活中十分喜愛拍照攝影,但一直沒有機會進行系統的學習,此次攝影基礎課程收穫滿滿,將在課後進行反復實踐,希望未來有機會成為南天寺義工,記錄在美好瞬間。學員Leon表示,透過攝影課程,發現生活中有許多美好的事物值得記錄,增加積極與樂觀,希望能夠學以致用、回饋社會。

本次培訓的成功,不僅使同學們學習了攝影知識,更建立了彼此友誼,促進南天寺義工之間的合作,大大提升工作人員的攝影水品的視野和圖片採集能力。

Henry Zeng會長進行授課

老師指導如何取景

參與的學員專注進行角度拍攝

戶外拍攝

當天突然出現了動漫人物加入的拍攝模特兒

臨時邀請動漫人物加入讓學員拍攝

戶外拍攝練習

專注取景

老師指導如何取得光線—學員作品之一

學員作品之一

大家在南天寺蓮花池發揮創意取景

課程結束大合照

有法/供搞

由佛光山南天寺、澳大利亞數碼攝影協會、國際佛光會雪梨協會主辦;佛光緣美術館南天館承辦「佛光緣—攝影藝術聯展暨2021花開四季.耕耘心田——南天之美攝影比賽」開幕頒獎典禮,特別選在5/16「國際佛光日」舉行。為了聚集攝影界人士的結善緣;乃至佛光山方便度眾之因緣,故攝影展主題取名為「佛光緣」。開幕式於南天大學美術館舉辦,出席貴賓有澳大利亞文聯主席王力軍、澳大利亞數碼攝影協會會長Henry Zeng、大洋洲國際攝影家聯盟主席薑長庚、澳大利亞藝術攝影家協會主席李永智、國際佛光會雪梨協會副會長Daniel Wu、番禺同鄉會會長彭鎮威等近百人與會,比賽得獎者出席踴躍。

佛光山澳紐總住持滿可法師代表致詞表示,感謝主承辦單位的支持,及31位聯展攝影師們提供高水準的作品展出。佛教講生生世世生命輪迴,但實際上,一次即是生生世世,因為現在所造作將影響來生。就如透過攝影師的手指按下了快門,一剎那即是永恆的道理。這個永恆展現了無限的真善美、身心靈之結合。這一切都要靠本身的技術與專業,再透過外在的因緣條件才能成就。照片雖然是平面的,但它充滿了活力,傳遞了智慧與生命。所謂心眼能做萬種事,更希望大家透過雙手多做人間好事,創造美好的生命。

澳大利亞文聯主席王力軍致詞表示,2015年星雲大師親臨南天大學主持落成典禮,自己也採訪了大師,並在心中留下深刻難忘印象。特別感念大師對教育的慈悲與熱忱。此次展覽作品及攝影比賽作品之用心與水準之高。攝影所呈現的「畫中有意」,這個「意」可引發人們的心靈動盪與震撼。感謝南天寺提供了這個舞臺,讓大家可以廣結更多的因緣。

攝影比賽評委會總召人,澳大利亞數碼攝影協會會長Henry Zeng為「南天之美攝影比賽」說明與致詞,表示此賽事從籌辦、甄選等作業,用了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在座的攝影協會會員們,為了補抓南天寺的美感,不只一次來到南天寺拍攝,而是多次來回。大家付出了許多時間與真誠,是感動及感謝的。在短短的時間內能徵集到兩百幅參賽作品,可說在澳洲的攝影專題賽事,實在不易,徵搞比例算是高的。此項賽事採用了紀實類(沙龍攝影的旅遊組賽事規劃)參評。由於時間地域的限制,要求參賽作品不可以作後期刪除、增加或合成圖像,增加了參賽者的難度。但也非常恭喜各位得獎者,大家是憑著自己真實的實力,真正的水品與技巧來呈現南天寺之美。透過這次與佛光緣美術館的合作,深刻感動大家對工作上的要求,熱忱與無私奉獻。

「佛光獎」得獎者Sisi Zeng發表感言,希望自己所拍的照片能帶給社會祥和,愛與希望;人們都能富裕,安詳與幸福。「二等獎」曹立平發表感言提到,與佛光山的認識是於2012年天津達沃斯經濟論壇與星雲大師有一面之緣,聆聽了大師演講「信仰的價值」而留下深刻感動。「三等獎」尹琳琁發表感言,在這疫情的影響下,我們還能夠有這好機會,並順利圓滿的舉行活動,更能感受到佛法及心中的力量,這是最好的恩會與幸福,也感受有佛陀的護佑,佛光普照。夫妻檔Andy Ko和Sophie Lou的雙雙獲得優秀獎。並共同表示,來回多次的拍攝,南天寺帶給自己心靈上的平靜與光明。

攝影藝術聯展作品來自澳大利亞數碼攝影協會(ADPA)31位會員的優秀作品,及南天之美攝影比賽得獎作品橫跨信仰、節慶、旅遊、紀實、藝術、人像、自然與人文及社會時事等近百幅展出。展覽即日起至2021年7月18日,地點於南天大學大廳。

佛光獎Sisi Zeng得獎作品「雙師賀牛年」

系列作品「黑衣」,展出攝影師澳大利亞藝術攝影家協會主席李永智。

得獎者(左)三等獎尹琳琁,(中)佛光獎Sisi Zeng,(右)二等獎曹立平

(左)優秀獎得主Sophie Luo(右)David Wong,(中)頒獎人王力軍主席

澳大利亞數碼攝影協會會長Henry Zeng頒發入選證書

由國際佛光會雪梨協會副會長Daniel Wu頒發入選證書

由滿可法師頒發佛光獎,得主Sisi Zeng

佛光山紐澳總住持滿可法師致詞

貴賓與得獎者大合照

攝影藝術聯展報到現場

觀眾參館展覽

得獎者Peggy Lo導覽得獎作品—祈願

滿可法師及國際佛光會雪梨協會副會長Daniel Wu與知賓義工合影留念

澳大利亞文聯主席王力軍先生致詞

澳大利亞數碼攝影協會Henry Zeng會長致詞

優秀獎Peggy Lou得獎作品「祈福」

優秀獎得主Andy Ko得獎作品「佛光初現」

澳洲佛光山南天寺首度舉辦2021「花開四季.耕耘心田——南天之美攝影比賽」,透過不同的角度去欣賞被譽為「世界最後一片淨土」的國家;南半球最大寺院「南天寺」之美。更為疫情籠罩的社會帶來光明與祥和。

活動舉辦於農曆新年期間,由佛光山南天寺、澳大利亞數碼攝影協會ADPA、國際佛光會雪梨協會共同主辦,佛光緣美術館南天館承辦。逾兩百件參賽作品中,評委會邀請佛光山澳紐總住持滿可法師、大洋洲國際攝影家聯盟主席姜長庚及澳大利亞數碼攝影協會執行會長李永智,經三輪的審慎評選出佛光獎、二等獎、三等獎、優選獎五名及入選三十件。作品包含了建築、信仰、人文、節慶、晨昏與自然景觀等。

總住持滿可法師表示,人間的「真善美」,除了透過行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實踐在生活中。而來參與攝影比賽者,透過他們的專業、興趣與觀察力,藉由鏡頭捕捉人間的真善美。評審過程中看了所有參賽作品,真難以取捨。攝影即表現了生命與智慧,剎那的永恆,一切都需要天時地利的因緣成就。透過攝影作品,又再讓南天寺增添美麗;讓人性之愛展現在國際舞臺上,發光發熱。心善則美!希望能相輔相成創造好因緣,共同淨化人心,將美好留在人間。

評委會召集人澳大利亞數碼攝影協會曾漢超會長表示,「南天之美」獲獎作品中既有展現南天寺農曆年喜慶熱鬧的應節真實畫面;也有利用無人航拍機飛行高空拍下南天寺的旭日金光,雲朵升騰,整體恢宏的「南天晩霞」,具有極強衝擊力的上帝視角佳作;而以女性觀察入微的敏銳洞察力補抓成功的「歡喜雀躍」,呈現父愛如山、童趣生動,充滿愛與希望的畫面。優選作品「祈福」畫面裡,一位孕婦與丈夫帶著小孩在大殿內虔誠祈願,更是將信仰與傳承表達得酣暢淋漓,這是一種蕩滌心靈的寂靜瞬間與傳承啟智的喃喃低語。從照片中可以察覺參賽者們的觀察細微的一面,巧妙的以不同角度帶出不同的訊息。

攝影作品將集結成「佛光緣——攝影藝術聯展」,於2021/5/16「國際佛光日」在澳洲南天大學一樓展出及頒獎典禮。

得獎感言

(佛光獎) Sisi Zeng「雙獅賀牛年」

當今與疫情共存的生活裡,澳洲國界亦未能全開放,大眾心靈需要信仰的力量來安定。在澳洲的農曆年,要找尋濃厚過年氣氛的地方並不多。每年大年初一,許多人會來到南天寺,到寺院裡祈福及沾喜氣,祈願新的一年平安順遂。華人過年的重頭戲就是醒獅團的演出,我也不例外的站在大雄寶殿下,等待與期待精彩畫面的出現。也許應驗了「機會往往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很幸運地連續拍下幾張年味濃濃,歡天喜地的場景。更難得瞬間補抓醒獅宛如電影情節般的「深情一吻」情境!「雙獅賀牛年」希望帶給大家歡喜與歡心。

(二等獎) 曹立平「南天晚霞」

農曆除夕那一天,特別來到南天寺進行攝影。就在千金難買的彩雲黃昏時刻,天空呈現漂亮的日落與祥雲,內心非常激動!這也象徵著新的一年萬象更新,美好與平安的新開始!由於視覺廣角不夠,立刻使用了無人機,於高空之下,一覽無際地拍下了「南天晚霞」。

(三等獎) 尹琳琁「歡喜雀躍」

小孩的真心與純真,是可以溫暖善美的人間。當被可愛的笑聲所吸引,自己也不自覺地回頭,即發現鏡頭中的小女孩甜美的笑容。父親,就像在生命中不勞辛苦,永遠滿足女兒的願望。「歡喜雀躍」的畫面裡,父親背著孩子拋上最美好的願望與祝福,當下呈現了無限的父愛,溫馨親情。也祈願天下所有父母與孩子們,都能幸福、圓滿願心!

(優選獎)五名:

陸偉基「寶塔晚霞」、Sophie Luo「悟道有機鋒」、David Wong「南天寺大年初一」、Andy Ko「佛光初現」、Peggy Lo「祈福」

入選名單: 

Childs Kaz、黃碗瑜、陸偉麟(2副)、李玉萍Chen Xiu Chun、楊承越、Peggy Lo、陳樹偉(2副)、Cheng Zhuo Yan、Yanny Liang、尹琳琁、陳小海、Jason Lu(2副)、David Wong、曹立平、張曄閩、彭維平(2副) 、Mabelle Yin、Sophie Luo、方賓(2副) 、Andy Ko、Justin Lai、Wendy Deng(2副)、王泓霏

得獎攝影作品連結: https://syen07143c32.myportfolio.com/ 

 

佛光獎—Zeng Sisi 〈雙獅賀牛年〉

二等獎—曹立平〈南天晚霞〉

三等獎—尹琳琁〈歡喜雀躍〉

優選—陸偉基〈寶塔晚霞〉

優選—Sophie Luo〈悟道有機鋒〉

優選—David Wong〈南天寺大年初一〉

優選—Andy Ko〈佛光初現〉

優選—Peggy Lo〈祈福〉

入選—尹琳琁〈童真〉

入選—陳樹偉〈情繫南天〉

入選—陸偉麟〈我為妻福〉

入選—黃碗瑜〈許願〉

【人間社 文慧、紀思簿 澳洲臥龍崗報導】 2021-04-12

配合佛光山南天寺4月2日至5日舉辦的「南天佛誕園遊會」以及「Mother in Buddhism」慶祝2021佛誕節特展,南天大學美術館特別安排「南天兒童藝術工作坊」,讓參加工作坊的孩子們透過創意將內心對母親的感恩表達出來,也藉由工作坊讓孩子們能認識更多的創作方式。

4天的工作坊,邀請南天大學美術館有紀法師,每天安排不同的藝術項目讓孩子們參加,包括和諧粉彩、衍紙藝術、杯子彩繪及熱縮片鑰匙扣。為了能夠更親近孩子們及達到教學效應,每場工作坊學員都限制在10位內,吸引社區與來山遊客孩子們參加,父母親亦很有耐心陪伴孩子完成藝術作品,無論是參加的孩子或是旁觀的父母,都歡喜不已。

此次工作坊主題為母愛及三好,例如心形衍紙、愛心粉彩卡片及在杯子外繪心形,充分體會孩子們對母親的愛。美術館也準備了小太子及三好熱縮片讓孩子們可以把它加到自己繪製的熱縮片上,時刻提醒自己要行「三好」。

在2021年佛誕特展「Mother in Buddhism」展中設有一面繪畫牆,孩子們也在牆上塗鴉寫字,更將自己對母愛感受發揮淋漓盡致,例如 “I Love You Mum”、「祝福媽媽身體健康」「母愛如山」“You’re the best mum, sorry if I hurt you ever”「我愛您,媽媽」「感謝媽媽努力地給我和妹妹幸福」等字樣,令人感動。

南天大學美術館有紀法師,安排不同的藝術項目讓孩子們參加,

包括和諧粉彩、衍紙藝杯、杯子彩繪及熱縮片鑰匙扣。人間社記者于海奕攝

工作坊吸引社區與來山遊客孩子們參加,

父母親亦很有耐心陪伴孩子完成藝術作品。人間社記者Shirley攝

美術館準備小太子及三好熱縮片讓孩子們可以把它加到自己繪製的熱縮片上,

時刻提醒自己要行三好。人間社記者紀思簿攝

小朋友在繪畫牆上表達對媽媽的愛。人間社記者Shirley攝

孩子們在牆上塗鴉寫字,表達對母親的感謝。人間社記者紀思簿攝

小朋友們都紛紛在繪畫牆上表達自己對母愛的感受。人間社記者于海奕攝

小童軍們也積極參與南天兒童藝術工作坊。人間社記者Shirley攝

【人間社 文慧 澳洲臥龍崗報導】2021-03-23

由澳洲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會贊助、南天大學美術館主辦的「社區參與藝術計劃2020–Harmony藝術展」,去年12月5日在南天大學美術館隆重開幕,經3個月的展覽,於2021年3月7日圓滿結束,共30位社區藝術家提供90件作品參展,吸引近5000人蒞臨參觀。

作品配合展覽主題 - 「和諧」,透過藝術家豐富想像力、創造力呈現出動人的和諧之美。

南天大學美術館有紀法師全力以赴,親力親為統籌藝術展的一切工作,從佈展到撤展都帶領義工們配合藝術家一起完善每個細節的作業,讓藝術展順利完成。

藝術家對一期一會的藝術展均依依不捨,紛紛與有紀法師合照,亦有部份藝術家在並參展作品前拍攝,留下珍貴美好的回憶。藝術家Linda Brown是藝術家代表,很感謝與榮幸參加美術館從2019 年開始安排的社區參與藝術展,可以讓本地藝術家互相認識、交流與學習,是很理想的藝術平台;她很喜歡用不同色彩,表達對社區與大自然的和諧與和平共處,並分享明年將會在美術館舉辦個人藝術展。

藝術家Meg Costelloe分享就讀中學時鼓勵同學認識多元文化和諧的重要,大家是依互共存,有密切的互動與關係,在作品中流露出對大自然的關懷。藝術家Brittany Ruiz表示3個月的展覽瞬息即逝,很珍惜因緣,讓自己作品可以在美術館參展,期望很快能夠回來再參加藝術展。藝術家Christina Castlereagh指出,美術館很祥和與寧靜,配合其作品「金魚」,無拘無束在水中嘻戲,充份表達出和諧的珍貴,南天寺給予她很友善的感覺,希望明年能夠以不同主題參展。

藝術家Judy Bourke是Illawarra是社區知名藝術家,參展後接到很多朋友與參觀者正面回饋,大部份作品均發人深思,日後會再參加美術館安排的藝術展。參加卸展工作的義工陳曉茜與Sam指出,南天寺有傳統殿堂,亦有多元文化的藝術展覽,傳統與現代互相配合,充份具體表達出「和諧」。

南天大學美術館有紀法師感動分享,此次藝術展共吸引了近5000人前來觀展。所有參展的藝術家們都十分歡喜讚歎南天寺和南天大學所提供的藝術平台,並紛紛期待下一場的年度藝術展。

 

南天大學美術館有紀法師接待藝術家,結下歡喜善緣。人間社記者Shirley攝

參加卸展工作的義工陳曉茜與Sam指出,南天寺有傳統殿堂,亦有多元文化的藝術展覽,

傳統與現代互相配合,充份具體表達出「和諧」。人間社記者趙聞暄攝

藝術家們歡喜在參展作品前拍攝,留下珍貴美好的回憶。人間社記者趙聞暄攝

2021年2月14日春節之際,佛光緣美術館南天館「快閃」地為民眾帶來了不一樣的中華文化體驗,安排一場讓大家彷彿穿越時空,漢服古今之視覺饗宴!特別邀請「悉尼漢服社」(Sydney Hanfu Association)快閃走出一場古今視覺饗宴;穿著漢服的古人穿梭在中國式寺院建築之美的融和,讓現場民眾紛紛駐足按下快門,引起一番轟動。

「南天之美當代古人」從佛光山南天寺大雄寶殿上香、禮佛後,從階梯緩緩步下走秀;悉尼漢服社社長Vic現場解說,漢服在中國大陸幾千年歷史長河中,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早已被賦予深厚的內涵。本次展示之漢服,包含宋朝、明朝的服飾,有福建黃昇墓官宦家小姐造型,頭戴山口冠、松塔簪;有從明代套版版畫中取材,立領直袖對襟衫、比甲,及墨綠色暗花紗馬面裙,並以纏花和絨花當頭飾,展現了明末清初版畫中女子在家燕居形象。別有一番風味!

表演結束後,「當代古人」與澳紐總住持滿可法師歡喜合影,更在「大悲殿」觀世音菩薩前祈願。這也是佛光山特別安排的一環,希望透過活動讓這些海外留學生,有因緣認識佛教。

熱愛漢服的澳洲留學生雨疏表示,自己身處海外,透過這次漢服快閃,可說是向世界各國人民宣傳中華傳統服飾漢服的極好機會,感謝新的一年有此機會,能成功完成感到非常興奮。

剛接觸漢服的在澳留學生Kiki通過表演,讓她對漢服的體系有了更直接更清晰的感受,同時也歡喜接觸到佛光山人間佛教的知識。

有著多年漢舞蹈經驗,同時也是佛教徒的Penny非常榮幸能參加「南天之美」活動,更體證了佛光山「以文化弘揚佛法」的方式之一,並表示未來更精進於佛法上,工作之餘也要常回來法身之家接心與充電!

當代古人漢服快閃步下大雄寶殿階梯

悉尼漢服社的學生,穿著漢服快閃走秀。

圖/澳大利亞數碼攝影協會Jenny Cheng

第 1 頁,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