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佛陀聖誕及國際博物館日 法語人士同遊佛教聖地

【人間社 喜慧 法國碧西報導】2025-05-22

佛光緣美術館巴黎館於5月4至25日舉辦「佛陀的足印‧慶祝2025佛誕節佛教聖地攝影展」,於法華禪寺大殿的四周展示佛教聖地的相片;文化長廊展示由10位學者撰稿對佛教聖地的介紹,這是巴黎東方文化遺址保護聯盟出版的專書《佛陀的足印》( Dans les Pas du Bouddha)之內容。

為了慶祝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特別在當天下午舉辦「佛陀的足印佛教聖地攝影分享會」,邀請攝影師Bernard GRISMAYER 及Brenda TURNNIDGE分享展覽背後的聖地故事,26位法語人士參加,透過一張張生動的相片和精彩采的講說,大家一起同遊佛教聖地。

Bernard講述佛陀降誕聖地藍毗尼園中的摩耶夫人寺和世界和平塔,分享佛陀成長的迦毗羅衛國的風光,這個地方還留有清晰可見的城牆遺址。在佛陀證悟聖地菩提迦耶有世界各國的佛教團體在那裡建寺,菩提迦耶附近還有登格什瓦里洞窟,是佛陀6年苦行之處。

在初轉法輪聖地鹿野苑,阿育王建立了達美克塔,紀念佛陀成道後在此處初轉法輪。與會學員Frédéric形容就像宇宙的大爆炸,佛教便是從鹿野苑佛陀度化五比丘開始,無遠弗屆的發展至今日。

佛陀徒步走過許多城邦,如舍衛國、王舍城、吠舍離,這些地方都還留有佛陀當年講經說法的遺址。阿育王到每個聖地建塔或立柱,告訴世人,佛陀曾在此行化。而今天能看到世界各地的佛子到聖地或禪坐、或誦經,以此憶念佛陀的教法。

凱薩里亞是佛陀最後駐足之所,佛陀入滅前於此贈鉢給離車族人。往西走,到了蘭巴爾塔,這是佛陀荼毘聖地。再往西到了涅槃聖地拘尸那羅,這裡的大涅槃寺中有一尊佛陀涅槃金身,每天都會有不同的佛教團體帶著供佛袈裟右繞佛塔,最後覆蓋到涅槃像上。

經過兩個小時的分享,大家跟著佛陀的足跡神遊尼泊爾和印度,見證了釋迦牟尼佛是人間的佛陀,也看到聖地經歷2600年的興衰變化,印證因緣無常,更看見全球佛弟子不分教派,虔誠的在各處聖地緬懷佛陀,展現佛教共生吉祥的榮景。

20250522Paris-012
20250522Paris-011
20250522Paris-009
20250522Paris-010
20250522Paris-006
20250522Paris-008
20250522Paris-007
20250522Paris-005
20250522Paris-004
20250522Paris-003

馬尼拉館 / 在藝術與音樂中覺醒 體驗禪的喜悅之旅

【人間社 林素玲 黃俊欣報導】2025-05-21

萬年寺佛光緣美術館於5月18日隆重開幕全新展覽「藝術、音樂與自覺之禪悅」,近100位來賓前來共襄盛舉,一同沉浸於藝術、傳統音樂與心靈啟發的特別活動。

這場獨特的展覽呈現了達摩祖師與十八羅漢的雕像,以及多件傳統中樂器,展現出禪宗教義中「動中有靜、靜中有覺」的深意。展覽主題圍繞著內心的平靜、修行的堅持,以及覺醒的智慧。

當天的貴賓包括蘇比克布倫特國際學校的中文老師高嵐老師,以及菲律賓華商總會民族音樂團團長黃奕澍。他們也在活動中獻上華樂演奏。高嵐彈古箏,黃奕澍拉二胡,樂聲悠揚動人,帶領大家體驗音樂如何在禪修中成為修心養性的方式,幫助人們回到當下,找回內心的寧靜。

佛光山萬年寺住持暨佛光緣美術館館長妙淨法師亦於開幕典禮中致詞,分享達摩祖師的故事,並談到「一體性」的理念——藝術、音樂與正念,皆是回歸當下、認識本來面目的途徑。妙淨法師強調,本次展覽透過藝術和音樂,促進身、口、意的合一,參與這些創作形式能產生平靜的能量,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進入冥想狀態,進而使我們的行為、語言與思想更加清晰與平和。

活動中還有佛光青年許芷葷、康西與Roel帶來溫馨感人的歌唱演出。他們的歌聲增添了溫暖與喜悅,也讓在場的來賓隨著旋律輕輕搖擺,感受彼此間的連結與和諧。

馬尼拉館摯誠邀請大家前來參觀展覽,透過聖像與古樂,一同走進禪的世界,展開一段靜心與覺醒的旅程。

20250521-philippine-008
20250521-philippine-007
20250521-philippine-006
20250521-philippine-005
20250521-philippine-004
20250521-philippine-003
20250521-philippine-001
20250521-philippine-002

著漢服品香茶 佛光緣總館辦母親節活動

記者:人間衛視 台北-高雄報導 發表時間:2025-05-15

佛光緣美術館總館,日前舉辦母親節特別活動,有10多位民眾穿上漢服化身為古代佳人,進行了一系列的體驗,歡度令人難忘的母親節。

化身為唐朝美人,擺出最美麗的動作,10多位民眾日前來到佛光緣美術館總館,穿越時空化身為古代佳人歡度母親節,現場還有小茶師備有香茶。

念誦為母親祈願文傳遞祝福,大家還前往觀看展覽並沉浸式體驗飛船,度過了令人難忘的母親節。

浴心如佛 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2025佛誕特展

記者:李銘宏 台中報導 發表時間:2025-05-14

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慶祝2025國定佛誕節特展,由藝術家陳毓姍偕同13位學生,聯手打造押花藝術饗宴,並於舊館現址及新館兩地以雙展場的形式,同步展出。

涵蓋佛陀八相成道及國際比賽獲獎作品等,浴心如佛陳毓姍押花藝術於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舉行開幕儀式。

陳毓姍從花材、葉材、木材到食材等,不斷嘗試運用各種素材創作,以藝術發揚佛陀精神,用創作傳達佛教義理。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陳毓姍用容易取得的材料,成就精緻的作品,讓人體悟到每個人的角色都很重要,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

生命不在乎長度,而在能否做有意義的事,作者將大自然的成住壞空,轉而賦予植物新生命,以押花藝術帶領觀眾認識佛教,展期從即日起到6月15日。

佛光緣巴黎館開展 "胡小萍現代水墨藝術創作展"

記者:人間衛視 法國巴黎綜合報導 發表時間:2025-05-14

佛光緣美術館巴黎館,日前舉行畫展開幕式,展出香港藝術家胡小萍的作品,以蝴蝶結合水墨畫,傳遞出共生共存的理念,當天貴賓雲集,吸引近百人到場共襄盛舉。

香港藝術家胡小萍現代水墨藝術創作巡迴展,日前在佛光緣美術館巴黎館開幕,現場貴賓雲集,展覽主題以蝴蝶與山水水墨融和,傳遞共生的理念。

胡小萍為眾人介紹每幅作品的創作理念,其中更有投影裝置,讓民眾站在螢幕前就能和蝴蝶合而為一,二樓更展出高掛的六字真言的帳幕,讓人嘆為觀止。

最後胡小萍將其中一幅畫作致贈給法華禪寺,監院妙訓法師回贈大師墨寶卷軸,展覽將展到6月26日,歡迎民眾前往欣賞,感受作品帶來的寧靜祥和。

行舟運河夢回古今 漢服同遊頌母恩

【人間社 心晨 高雄大樹報導】2025-05-13

佛光緣美術館總館於5月11日舉辦「漢服巡禮母親節特別活動 穿越時光看大運河」,讓觀眾化身為古代佳人,身著漢服品茗,同船共賞運河沿岸風光。適逢國定佛誕暨母親節,展覽組組長知君法師帶領大眾一同恭讀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為母親祈願文〉,祝福母親們福壽無量。

館方結合「行舟運河—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沈浸式舟楫文化展」,特別精心規畫和以往不同的教育推廣「漢服巡禮」,讓參與的觀眾如同化身為〈清明上河圖〉中的人物般,穿越時空體驗古代仕女風華。
 
為了讓參與的母親們有難忘的回憶,特別邀請正修科技大學化妝品與時尚彩妝系副教授李永中老師所帶的畫彩妝團隊,依參與者身著的漢服,為她們量身化妝、設計髮型,展現出個人氣質與風采。在活動走秀環節中,母親們都大方地上台展示身上的華服。另外結合品茶,邀請4位小茶師,以精湛的茶藝和恭敬心,為參與者們奉上香味四溢的好茶。

與會者徐瑞珠說,感謝佛光緣美術館總館舉辦這樣的活動,讓他有一個幸福快樂的母親節。年過70的許麗華則表示:「今天是從結婚以來,第2次如此隆重的盛妝打扮,讓自己勇敢地穿上漢服,做一名唐朝美女」。

參與者有的從外地大學回家陪母親過節,和媽媽一起參與,也有人是主動幫母親報名。對於能參加此活動,感謝館方舉辦別出心裁的母親節活動,讓她們過一個不一樣的母親節。

20250513-MAIN-010
20250513-MAIN-008
20250513-MAIN-009
20250513-MAIN-007
20250513-MAIN-005
20250513-MAIN-006
20250513-MAIN-004
20250513-MAIN-003
20250513-MAIN-002
20250513-MAIN-001

南台別院佛光緣美術館台南館 蔡宜璇創作展開幕

【人間社 張鳳吟 台南報導】2025-05-12

佛光山南台別院佛光緣美術館台南館舉辦「心無界―走入夢中佛的藝境」蔡宜璇創作展,於5月9日進行開幕典禮,此次檔期配合佛誕節,展出蔡宜璇夢中所感應之佛菩薩影像的畫作,以及以氣球作畫的作品呈現。

現場貴賓雲集,包括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理事蔡國華、陳素雲伉儷、瓔堡玉苑李才白、世界華嚴總會會長吳保榮、佛光會詹美華區委伉儷等人,與會大眾共100人共襄盛舉。典禮開始之前,黃燕帶領欣藝民俗舞蹈天團先以兩首藏族舞蹈為典禮開場。

南台別院社教監院知天法師致詞開示,佛菩薩已深入我們的生活當中,大家對這些佛菩薩的認識都是透過佛陀口說,佛光山的美術館在每年佛誕日期間都會保留檔期給佛法與佛教相關的創作,讓大眾更能接近、了解佛陀。

蔡國華、陳素雲致詞分享,與蔡宜璇是在佛陀紀念館的展出結緣,蔡宜璇的畫作都附有意義深遠的文字,讓人感動不已,文字具有深入人心、流傳世間的力量。

蔡宜璇在致詞表示,佛光緣美術館以推廣佛教為理念,讓更多藝術家在這個平台上與佛法結緣。提及創作「八相成道」的理念,最初是在夢境中看到佛陀涅槃的示現,才會追本溯源探究佛陀的一生,以氣球在八塊木製的菩提葉上繪出佛陀在人間成道的過程。

蔡宜璇以氣球作畫的構想,來自國外一個視頻,她雖直言自己不是藝術科系出生,但她相信她的八識田中已存有藝術的記憶,因此能為夢境中的佛菩薩留下身影。新冠疫情期間,創作了500多幅畫作,將夢到的55尊諸佛菩薩如實地描繪出來。

典禮最後,蔡宜璇捐贈兩幅作品給佛光山南台別院,一幅是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油畫、另一幅是自在觀音的氣球畫。她表示,疫情期間她將畫作配上文字,其中引用最多的是星雲大師的法語,因此興起畫星雲大師的想法,而自在觀音是她利用氣球繪出的自己心中的古佛。

典禮結束是台南佛光緣美術館的相關教育推廣活動,由蔡宜璇帶領學員們體驗DIY氣球作畫,因應母親節的到來,學員們畫出心目中的花朵來祝賀這個美好節日。本展期從5月2日開始到6月15日,除了蔡宜璇的畫作,亦展出蔡宜璇的公公、李森林的玉雕佛像作品,歡迎大眾蒞臨南台別院5樓佛光緣美術館參觀,共浴佛光。

20250512-Tainan-006
20250512-Tainan-005
20250512-Tainan-003
20250512-Tainan-004
20250512-Tainan-001
20250512-Tainan-002

胡小萍現代水墨藝術創作巡迴展 佛光緣美術館巴黎館開展

【人間社 鄭海琴 法國碧西報導】2025-05-09

佛光緣美術館巴黎館「佛都有伙X共生‧胡小萍現代水墨藝術創作巡迴展」,4月27日下午舉行開幕式,出席貴賓有法華禪寺監院妙訓法師、香港藝術家許建生、旅法華裔藝術家葉星千、台灣油畫家劉白雪、旅法新加坡藝術家范佐伊、韓國紙文化藝術家Jin Paek、僑務諮詢委員暨台商會名譽會長黎輝、國際佛光會巴黎協會督導長王愛漣以及佛光人等90人與會。

開幕式由舞蹈藝術表演者戴夢佳以《蝴蝶夢》獻舞拉開序幕,並邀請貴賓為畫展剪綵。胡小萍將畫作〈雲在青天水在瓶〉贈送給法華禪寺,妙訓法師也代表常住回贈感謝狀及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2025年的祝福「向前有路‧光明在望」一筆字墨寶捲軸。

胡小萍致詞提到此次展覽的主題內容,是多年前藝術創作的延續,以蝴蝶為物象,將水墨山水和蝴蝶組成畫面,開始「共生」系列的創作,並分享作品創作概念,主要表達共生共存的環保概念。

妙訓法師致詞表示,從水墨畫展裡看到重重無盡的因緣以及同體共生的圓滿世界,蝴蝶和大自然的交融,互惠互利,展現因緣和合,緣起緣滅的自然平衡,很值得大家細細品賞畫中所傳達的內涵。

此次畫展一樓展出「共生」系列作品以及「心經咒」。胡小萍巧妙地把舊雜誌重塑成蝴蝶,順應大自然生生不息之道,讓雜誌的本體和本質徹底消失,經歷「死亡與重生」的過程,轉化為一系列藝術作品,令觀眾反思人類和大自然的密切關係,體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生共存的理念。

其中《與蝶同夢》更是動畫錄像投影裝置,觀眾站在投影機前,與蝴蝶影像二合為一,在藝術的空間裡感受蝴蝶追求自由的本性。

二樓展出半透明的雙層紗布帳幕6張,由天花板吊下,其中5張布幕以不同的字體寫上「唵嘛呢唄咪」,第六張布幕則透過抽掉絲線的方式形成「吽」字,傳達著「唵嘛呢唄咪吽」佛教典故中的心誠感應,壯觀的裝置,讓人耳目一新。

此次展覽從4月27日至6月26日展出,歡迎藝文愛好者蒞臨參觀。透過斑斕的蝴蝶,濃濃的水墨畫展,期盼觀眾能從中體悟因緣和合,同體共生,獲得心靈的啟發,帶來生活中的平靜。

20250509Paris-001
20250509Paris-007
20250509Paris-006
20250509Paris-005
20250509Paris-004
20250509Paris-003
20250509Paris-002

話說揚州美食 覺具法師分享故事緬懷星雲大師

記者:人間新聞 台北-高雄 綜合報導 發表時間:2025-05-08

佛光緣美術館總館日前舉辦講座,禮請到佛光山開山寮監寺覺具法師,以揚州美食來分享星雲大師的慈悲精神,吸引100多位聽眾不僅來聽故事,更在現場享用大師最愛的家鄉味,一同緬懷大師的悲智願行。

分享今年製作揚州大糰子的殊勝因緣,佛光山開山寮監寺覺具法師,日前來到佛光緣美術館總館,以揚州美食來分享星雲大師在生活中的悲智願行。

講座以行舟運河為主題,大小朋友也在現場透過畫筆繪出五彩繽紛的龍舟,最後還備有美味揚州包子和薑炒飯,讓眾人在品嘗大師家鄉味的同時,更緬懷大師的慈悲精神。

佛光緣彰化館手工繪本DIY 福山佛光童軍展創意

【人間社 陳璿宇 彰化報導】2025-05-07

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5月4日舉辦教育推廣手工繪本,邀請「趣繪佛陀本生故事」展出藝術家劉明珠傳授小手書製作,福山佛光童軍團輔導法中法師帶稚童軍、幼童軍等44人參與活動。該館組長妙愍法師導覽作品,講說佛陀本生的故事,鼓勵童軍學習佛陀的精神,期望人人發願「我願做好事、我願說好話、我願存好心」。

劉明珠講解小手書製作的過程,從折書、構圖、繪畫封面及生活故事,並介紹自己創作的作品「佛陀本生的故事」,引導童軍能夠發揮個人的創意巧思,每個人設計一本「小折書」。

稚齡童軍團長賴佳容展示作品,封面畫上莊嚴的佛陀,內文是「一個人口說好話,就能結交到好友…」。稚童軍服務員王昱婷分享創作的靈感、5歲的廖翊雄開心畫出一座城堡,城堡裡有各式各樣的寶貝。每個人發揮自己的創意,每本小手冊均有主題與精采故事。

總團長曾怡萍表示,早上帶領狼寶寶、小狼協助佛光寶寶祝福禮,活動帶動跳「給」,給人一句好話,給人一個微笑,給人一點心意,一些美好。童軍把「給」落實生活,為寶寶加油,給寶寶們信心。下午手作小書,聆聽佛陀本生故事,讓童軍了解佛教故事,激發他們的天馬行空的創作,從手作中,學習培養製作一本繪本故事的能力。

20250507changhua-003
20250507changhua-002
20250507changhua-001
20250507changhua-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