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作品集系列11】神刀傳奇─吳榮賜雕塑藝術個展

【推薦序】
20181019 pub 01神刀傳奇─吳榮賜
漢寶德/前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校長

 吳榮賜是國內最知名的雕刻家之一,但有他獨特的風格,是值得雕塑藝術的愛好者所特別留意的。

 要認識他的作品必須知道他的背景是傳統神像雕刻匠師出身。在中國傳統社會中,畫家是屬於文人圈的,所以受到世人尊重,可是雕塑與建築都是「匠人之事」,匠人當然屬於庶民階級。話說回來,由於來自民間,傳統的雕塑與建築最能真切的反映傳統的文化。在今天這個庶民當道的社會裏,談文化傳承與發揚,不能再以文人的遊戲主導,要認真的審視與生活不能分割的傳統情操。

 三十年前我見到他的時候,他已經是技藝高超的木雕匠師。我在當時正在傳統建築中尋找靈感,希望找到建築創作的方向,所以看到他的作品,就把我在建築上的思維,推及於雕刻,勉勵他把傳統雕藝以現代面貌呈現。我告訴他這是匠師進入藝術家的途徑,但也是一條艱辛的路。沒有想到他在太太的支持下,奮力求學,終於進入學院的系統,成為大學的教師。不用說,他的雕刻作品也進入藝術的領域了。

 在此我不能不提到,吳榮賜是一位天才雕塑家。他不但會雕,而且會塑。雕是學來的,塑則完全是自悟而得。五年前我在宗教博物館館長任上曾舉辦一個泥塑彩繪佛像藝術傳習活動,請山西師傅來教北方宋元傳統的泥塑,他自告奮勇要代表台灣,與彼岸的傳習活動同時進行,顯示兩個傳統的不同。我很驚訝的發現,他對南方傳統的台灣泥塑十分熟習,而且有很高的造詣,使大陸的匠師刮目相看。

 台灣前輩藝術家中也有對傳統雕刻特別留意的。如李梅樹先生在三峽祖師廟下的功夫,如楊英風先生所做的神像雕刻。但他們都是先自學院出身,在藝術上已有相當的成就,再回顧傳統,希望找到感情的寄託;因此作品總脫不了學院的味道,少了些樸質的民間風味。他們的同類作品也許有藝術價值,有藝術的超越世俗感,卻落不到我們的心坎上,無法產生深切的共感。這一點正是吳榮賜的作品中所無法替代的特點。你可以在藝術的理論上提出質疑,但卻無法否定它們在我們内心所產生的反響或共鳴。

 由此可以瞭解為甚麼在他努力二十幾年後,他所雕刻的形象仍然不脫民間宗教神祇與通俗文學中英雄人物的影子。他學習到西方雕刻家處理材料的態度與方法,熟悉了自材料中看出造型的創造性思維,因此傳統的題材到他手裏就出現活潑具有想像力的作品。他同時掌握了雕塑家描述與再現形象的能力,把這種能力融合在傳統人物造型上,使作品自固定模式中解放出來。

 我很高興知道吳榮賜已經奠立起相當的聲名,因此可以把他努力的成果傳播出去。他的作品已經為收藏家所訂購,至於應接不暇的程度。同時也知道他仍在精益求精,繼續努力中。藝術是沒有邊際的,他的天地仍甚廣闊。近年來他開始從事人物造像的創作,也頗能掌握人物內在的精神,是雕塑藝術最高深的部分,值得繼續投注心力。

 這次在佛光緣美術館的展覽,呈現出他的作品的各種面相,希望觀眾以愛護本土藝術的心情來欣賞他為自己開拓出的藝術天地。


【藝術家序】
因緣成就一切
吳榮賜

 坦白說,要為自己的作品專輯寫序,說好說壞都不恰當。說好話,容易讓人有老王賣瓜之感;說壞話,又顯得矯情做作。然而,若要以一篇短短的序文來呈現多年來的創作心得,又不知從何談起。我想:我既不是什麼學識淵博的文人,也不是那些口才滔滔不絕的藝評家,只能用最淺顯的文字,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了。

 算算日子,從二十三歲跟隨潘德先生學刻佛開始,至今已四十個年頭。年輕時,從沒想過踏進藝術界,甚至根本不懂何為藝術,只知能幫人多刻一尊佛,家中的生計就會多好個幾分。直到遇見漢寶德先生,他對我的鼓勵改變了我的一生。漢先生不但鼓勵我舉辦展覽,更鼓勵我繼續讀書;他讓我知道人文涵養的重要性。的確,一個創作者若沒有豐厚的人文涵養,即使擁有再高超的創作技術,也無法造就令人感動的作品;那終究只會是個「匠」,而難以成「家」。漢寶德先生的知遇之恩,我沒齒難忘。

 2006年,我在淡江大學取得了中文系碩士文憑,滿足了我在學歷上的理想。從四十五歲「放下刻刀,重拾書本」開始,從國中補校一路念到研究所,這十三年的求學歷程,可真是折騰,不但折騰了我,也折騰了家人。我必須感謝我的太太,如果沒有她平日的照顧,絕對無法成就現在的我。當我在為理想奮鬥時,她將家中三個小孩養得這麼好,看著孩子們一天天長大、娶媳、嫁人、生子,前途一片光明。如果要問我這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什麼?我想我那三個孩子就是我最好的答案。我永遠以他們為榮。

 此外,我要感謝佛光緣美術館如常法師的大力安排,讓這本專輯得以順利問世;還有所有一同策展、規劃的工作伙伴,大家辛苦了。

 最後,我還要感謝一個人,那就是我已故的師父、岳父──潘德先生,我畢生的雕刻成就,最終要歸功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