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崇天然、永續環境的台灣藍。從清晨蹲在藍草田畔拔雜草開始,一眼望不盡的藍草田,與天色交映。一步一腳印為在地的「台灣藍」深耕於台灣。

此次藝術家錢靖芬老師展出的作品,以意象的表現生命的「心悅」境界,以「念」和「境」隨順自然行作以無念無為之心,在創作中如實展現自我與天地相應的生命樂章,如同「藝術為人類的心靈,保留了一座天堂、一個森林和一個宇宙」。
每個人心中都存在著自認的圓滿法像,在雕鑿佛像的過程中,如何破除這份執念,成為我們不斷內省的動力。
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心,在無盡遼闊的心海裡,雕鑿鏡印出無住、法喜。
藝術家郭振坤師法大自然為其靈感的泉源,對於物性的表達及理解寄託了他個人尋幽的逸趣,為了追求畫境之美,更注入了冥想的空間,使畫面增添了不少詩意。
創作以花卉為主體,畫的不只是花表象,而是繪畫的情感以及內心對映,藝術家的畫根源於美為思想的信仰中心,只專心一意堅守信念,以繪畫本質語言來尋找動人的力量。
這是一群快樂的義工,利用閒暇之餘與錢靖芬老師學畫,十年有成,舉辦成果展。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顆藝術的種子,等待被激發;大家能用歡喜心拿起畫筆塗鴉,以色彩豐富我們的生活,讓日日是好日,充滿希望和快樂。
日籍齋藤茂男先生展覽主題[心之旅],是居留在臺灣這段期間的創作,所呈現的是在世界各地巡禮回想的作品。藉由創造過去、現在、未來三步曲,以表現自我存在的証明,從技法上展現出自空無到偶然的形成,認識自身的存在。
觀世音菩薩數千年來為華人的重要信仰,2022為慶祝佛誕節,特別展出施金輝藝術家創作之「三十三觀音」膠彩畫,撫慰在疫情之下,每顆亟需安定的心,找到前行的勇氣。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每年荷花開時,藝術家張如玲老師總喜歡拿著相機,追逐在荷田間、荷田上。「相逢,荷,必曾相識」可以遇到共同追荷的朋友,拍藍調、拍水墨化的荷花,拍出不同風味的荷花作品,荷田是追尋靈感的地方,也是最佳學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