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時空環境與生活感受轉換為心靈活動的軌跡,共展出作品150件,包含水墨、複合媒材、手繪瓷器等三系列。藉細膩的皴、擦、點、染、拓,以心摹手追,作者視力微弱僅0.03,須以特製輔具作畫,又以持誦法華經為日常,因此作品表現出一分寧靜無染出塵的畫境。如蒼茫無際的山林,神秘石縫中宣洩而出的清泉,類似幾何造形的層層山巒,甚至無垠曠野,皆成為其表現之視覺意象。

將時空環境與生活感受轉換為心靈活動的軌跡,共展出作品150件,包含水墨、複合媒材、手繪瓷器等三系列。藉細膩的皴、擦、點、染、拓,以心摹手追,作者視力微弱僅0.03,須以特製輔具作畫,又以持誦法華經為日常,因此作品表現出一分寧靜無染出塵的畫境。如蒼茫無際的山林,神秘石縫中宣洩而出的清泉,類似幾何造形的層層山巒,甚至無垠曠野,皆成為其表現之視覺意象。
彳亍(音彳ˋㄔㄨˋ)謂小步慢走;時走時停之意。彳亍山水間,帶大家一同領略山水之美,進入作者詹惠美我思、我幻、我在的三個創作來源,作品涵蓋雲霧、瀑布、海浪等共85幅。將觸動您心,引起共鳴,令您心生歡喜。
1x10米壯闊的水流、氣勢、氤氳的伊瓜蘇瀑布;0.5x22米太魯閣山水雲石、峽谷溪流的景觀長卷作品《淢㵎太魯閣》,氣勢非凡,不可錯過。
高雄市延墨書會由會長陳俊光帶領會員:余天賜、蔡嘉琛、莊永固、郭芳忠、葉國華、黃志煌、徐照盛、陳俊合、邱安宗、郭敏郎、盧毓騏、柯耀程、陳明德、李讚桐、呂佳玲等,成員不乏大學教授、藝術總監、各書會理事長、專業書法篆刻家等共16名書家97件作品,以多元書篆傳統書法、現代書藝等形式,呈現「佛緣佳句」、「星雲法語」及「個人作品」三個單元,除緬懷星雲大師,更展現每人書作均體現書法美學的特色。
中華藝術攝影家學會,由郎靜山大師於84年創立,是全國攝影友會榮獲博學會士榮銜及造詣專精熱愛藝術之攝影家組成,傳承郎靜山大師攝影風格,此次展出,共有127位會士選出最具個人風格代表作品共127件,內容以國內外風景之美、人文民俗、生態等三個系列主題。作品精彩張張佳作,提昇攝影藝術的境界。
佛光大學產品與媒體設計學系宗旨「以人文精神為基石,落實生命、生活、生涯之三生教育理念,產媒系(所)專長為培育跨領域應用之設計人才。此次共展出35組有300件作品,有產品設計、媒體影片、宗教設計、家具設計、影像平面設計、交通設計等十大類,展現產媒系(所)在創意產業中的潛力。一場視覺盛宴和思想啟發,邀請一窺以人文藝術關懷、設計創作及文化創意產業設計的精妙。
「師父頌-慶祝2023國定佛誕節特展」是為緬懷佛光星公大師。展場以兒童畫星雲大師、瓷器彩繪藝術、悉達多佛誕公仔、彩墨及星雲大師法身舍利《星雲大師全集》增訂版395冊等,從藝術從文化呈現。現場閱讀區、「追星」留言貼畫互動區、打卡照相區、影片區、人間音緣定時定點現場唱、佛誕特餐等,歡迎蒞臨與沉浸品味。
來自大陸偏鄉愛滋遺孤的創作,首度在臺北展出,創作媒材有油畫、壓克力彩與水彩等共66件作品。主圖《鳥人》以壓克力顏料繪製,相當具有魔幻寫實風格,睜大眼睛望向前方的人跟著鳥兒一起翱翔在遼闊的海洋與藍天之中,人長出了一對厚實的翅膀,卻仍戴著口罩。已經飛上天,卻還需要一層防衛。《夏夜流螢》畫作以黑夜為底蘊,流螢如滿天星星,黑夜不再可怕,反而更能看見繽紛的世界。
以各類媒材創作之美食,於視覺上賦予不同驚喜與趣味。邀請黃正南宛若神奇般0.15mm打破金氏世界紀錄的薄胎瓷、首位「民族工藝一等獎」葉發原皮塑、陳德隆木雕、廖述乾銅雕、李義雄袖珍木雕、陳文華紙雕、徐翊珊電腦繪圖、台灣碗盤博物館、林鴻文與李曙光收藏之可樂及歐洲瓷器等,數百件視覺美食作品與餐具,欣賞該媒材創作領域之首獎,觸動您品嘗美食的記憶,最佳療癒心靈。
來自南台灣藝術家莊家勝,以「身土不二」為主題,身是行為的結果,土意身處的環境,二者相互影響而不離,是為不二,如同藝術創作一般。用花與樹的思惟姿態、筆觸綿密、色調光亮如同屏東溫熙陽光般,綻放對藝術工作的熱情。生命中種種似真如幻的顯現,向以靜觀與對焦台灣社會生活場域的藝術家莊家勝,此次展出近年的深刻體悟,內容有菩提樹、花相、祈福、祈求滿載等系列,共百餘件作品,期許觀照圓滿當下之藝術與生命。
廖天照「石雕茶壺創始人」出生農家,愛石,賞石到創作,作品嚴謹,單一不重覆。15年以滴水穿石之功,在石頭上刻下七萬八千餘字經中之王《妙法蓮華經》捐贈寺院。其最小的作品1.8公分,只有兩滴眼淚的水量,而最大的石壺作品,可以同時提供100多人喝茶,被列入金氏紀錄之世界最小石雕茶壺,最大石壺。作品除在台灣巡展,更受邀到美國、法國、澳洲及東南亞各國巡迴展共舉辦72場個展。此次展出102件石壺創作,另有木雕、書法共計115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