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緣彰化館手工繪本DIY 福山佛光童軍展創意

【人間社 陳璿宇 彰化報導】2025-05-07

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5月4日舉辦教育推廣手工繪本,邀請「趣繪佛陀本生故事」展出藝術家劉明珠傳授小手書製作,福山佛光童軍團輔導法中法師帶稚童軍、幼童軍等44人參與活動。該館組長妙愍法師導覽作品,講說佛陀本生的故事,鼓勵童軍學習佛陀的精神,期望人人發願「我願做好事、我願說好話、我願存好心」。

劉明珠講解小手書製作的過程,從折書、構圖、繪畫封面及生活故事,並介紹自己創作的作品「佛陀本生的故事」,引導童軍能夠發揮個人的創意巧思,每個人設計一本「小折書」。

稚齡童軍團長賴佳容展示作品,封面畫上莊嚴的佛陀,內文是「一個人口說好話,就能結交到好友…」。稚童軍服務員王昱婷分享創作的靈感、5歲的廖翊雄開心畫出一座城堡,城堡裡有各式各樣的寶貝。每個人發揮自己的創意,每本小手冊均有主題與精采故事。

總團長曾怡萍表示,早上帶領狼寶寶、小狼協助佛光寶寶祝福禮,活動帶動跳「給」,給人一句好話,給人一個微笑,給人一點心意,一些美好。童軍把「給」落實生活,為寶寶加油,給寶寶們信心。下午手作小書,聆聽佛陀本生故事,讓童軍了解佛教故事,激發他們的天馬行空的創作,從手作中,學習培養製作一本繪本故事的能力。

20250507changhua-003
20250507changhua-002
20250507changhua-001
20250507changhua-004

佛光緣彰化館佛誕特展 「趣繪佛陀本生故事」開幕

【人間社 陳麗娟 彰化報導】2025-04-08

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歡慶2025年佛誕節,邀請藝術家巫俊德、劉明珠、廖明政、梁秀蓁,以插圖、繪畫、捏麵人的技法,展出200多件作品,呈現佛陀前生各種大悲心的修行,與佛教膾炙人口的經典故事。於4月6日舉行「趣繪佛陀本生故事」展開幕茶會,現場近200位藝術愛好者蒞臨,展覽期間即日起至6月2日。

佛光山福山寺住持暨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主任妙宥法師表示,《本生經》主要記述佛陀於過去世受生為各種不同身形及身分行菩薩道的故事。在觀賞作品之時,可以上網查尋每件故事的緣起,故事裡的人物,從國王、大臣、婆羅門、仙人、比丘至盜賊;角色從天人、阿修羅、鬼神至蟲魚鳥獸等身修行,宣揚因果輪迴的業報思想,勸勉世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行菩薩道,廣度一切有情。

巫俊德說,小時父母從事糕點業,因祭祀供品需要捏麵人。從小耳濡目染,跟著父母學習,婚後妻子梁秀蓁也齊心協力。夫妻倆漸漸做出興趣,從航空業及公務員離職,專心鑽研捏麵人技法並從事教學,希望將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劉明珠分享,與佛光緣美術館結緣16年,已參展五個檔期,每次都希望以不同的風格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本期作品如《忍辱仙人》大型繪本等作品,是以簡單的線條及鮮艷的色彩表現,期望讓大眾能更易懂佛陀過去修行的故事。

廖明政表示,本次展品用油畫結合裝飾性的紋路,以新藝術風格為創作理念,畫出豐富、逼真的色彩,例如〈猴王救母〉等作品,用寫實的方式呈現油畫層層堆疊的立體感。

美術館組長妙愍法師說,本期作品主要展現出佛陀在六道輪迴中修行度眾的故事,每個人可能都會有此經歷,勉勵眾人力行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才能逐漸脫離輪迴之苦。

台中市霧峰區桐林國小校長陳榮錦分享,透過《看圖說故事–佛教美術小叢書》開始接觸佛光山,從中吸收佛陀的智慧與佛法知識。本檔藝術家陳明珠是該校的美術老師,相當讚歎她能以繪本呈現佛陀的故事,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讓各年齡層觀賞者皆歡喜接受。

妙宥法師代表館方致贈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2025年墨寶「向前有路.光明在望」牌匾給本次展出藝術家。彰化社區大學口琴班老師李照民帶領學生口琴演奏〈佛光山之歌〉等曲,為活動揭開序幕。與會貴賓有桐林國小教務主任張其鈺、學輔主任巫宜璇、彰化縣線西農會理事長楊玲珠、彰興紙器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顏煒基等人。

20250408changhua-007
20250408changhua-008
20250408changhua-006
20250408changhua-005
20250408changhua-004
20250408changhua-003
20250408changhua-002
20250408changhua-001

佛光緣彰化館歡慶佛誕節 展出「趣繪佛陀本生故事」

【人間社 陳璿宇 彰化報導】2025-04-05

為慶祝佛誕節,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4月4日起至6月2日展出「2025年彰化館歡慶佛誕節趣繪佛陀本生故事」,邀請藝術家巫俊德、梁秀蓁、劉明珠、廖明政以佛陀本生故事創作聯合展出,捏麵作品〈九色鹿〉、〈孔雀王〉、〈捨身救人金毛獸〉、〈藍毗尼園的悉達多太子〉作品、油畫及繪本共有2百多件的作品。藝術家的創作充滿巧思,值得細細品味。

劉明珠表示,自2009年申請彰化館展出插畫的因緣後,陸續展出兒童繪本《畫佛陀話佛陀》等作品。「我第一次到彰化館,心想有這麼好的場地,將來我是否有機會展出,沒想到真的心想事成,以感恩彰化館的心來創作。」此次,以10個佛陀本生的故事,創作115幅繪畫作品及兩大本《捨身餵虎》、《忍辱仙人》的繪本,超級吸睛。

劉明珠與佛誕節的作品展出,至今結緣16年,自從2009年在彰化館、屏東講堂、蘭陽別院展出複合媒材個人插畫展;2018年與兒童創作「歡喜話佛陀」繪出悉達多太子成佛故事;2019年「六度無極」,以壓克力彩繪方式呈現;2023年「燈燈相傳」,以流動畫表現靜止在那一瞬間;2025年「趣繪佛陀本生故事」,以平易簡單的線條與色彩表現,讓大眾能了解佛教,期望透過文化藝術傳遞「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人人行三好。」

梁秀蓁分享,〈藍毗尼園的悉達多太子〉捏麵創作108尊悉達多太子的創意,來自彰化館妙愍法師的提點,呈現出藍毗尼園的意境與感覺。另外,巫俊德的〈九色鹿〉、〈孔雀王〉、〈捨身救人金毛獸〉捏麵藝術作品,最主要是展現佛陀的慈悲與智慧。

廖明政分享,他的創作理念以新藝術風格為靈感,結合裝飾性的紋樣與油畫寫實來呈現佛陀本生故事的主角,如〈捨身救人的金毛獸〉樣貌栩栩如生的金毛獸頭,10幅畫作展現立體獨特及紋樣源自佛教的典故及圖騰,如蓮花、神獸、菩提葉、曼荼羅、寶相花及梵文的咒語(三字總持咒、六字大明咒、釋迦牟尼佛心咒)。

20250405changhua-008
20250405changhua-006
20250405changhua-007
20250405changhua-005
20250405changhua-004
20250405changhua-003
20250405changhua-002
20250405changhua-001

彰化館新春教育活動 Q版觀音押花DIY

【人間社 陳璿宇 彰化報導】2025-02-09

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2月8日舉辦「Q版觀音押花DIY活動」,彰化館組長妙愍法師邀請展出藝術家陳毓姍、鄭淑貞老師、林枝香老師傳授押花的技巧,吸引25位愛好押花的民眾前往體驗。從押花創作中體會押花不只是藝術創作,更是一種修身養性的藝術活動。

陳毓姍解說菩薩的構圖,從臉部、頭髮與衣服的花材與花色的運用原則。利用玫瑰花瓣呈現菩薩的臉部,白菊花瓣貼成菩薩的衣服,繡球花作成菩薩的蓮花座等重點。經過陳老師清楚講解押花的步驟與細節後,大眾開始押花DIY創作。

妙愍法師表示,這次本館展出觀心自在押花藝術特展,最主要押花的難度在於人的輪廓。展出以三十三觀音為主,藉由押花教育活動讓參與者體驗押花的細膩度及困難度,體會一幅押花藝術作品的創作者背後的辛苦與不易。除了今日的押花活動,3月8日將再舉辦一場,歡迎愛好押花藝術的民眾,保握難得的機緣前往彰化館體驗。

顏秀眞分享,自從他參加觀心自在新春壓花藝術特展,欣賞藝術家陳玉珊師生的押花作品後,對運用不同花材創作感到驚艷。為瞭解創作的過程,特地帶羅丞邦、劉冠均、劉芯瑜三位小朋友參與Q版觀自在押花體驗課程,孩子在押花過程中發揮獨特創意,除了需要專注力,同時也訓練細心和耐心,當完成作品時,孩子都很有成就感。

20250209changhua-004
20250209changhua-003
20250209changhua-002
20250209changhua-001

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 三十三觀音迎新春

【人間社 陳璿宇 彰化報導】2025-01-31

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1月29日大年初一接待來自各地民眾逾千人走春,參觀彰化館新春特展「觀心自在–新春押花藝術特展」,館方特別設置茶席、版畫春聯拓印活動,提供民眾體驗。展出藝術家陳玉姍帶領家人禮佛、獻燈、抽法語,親自為遠從美國及北部的友人導覽作品,讓許多人對押花藝術創作留下深刻印象。

彰化館主任妙宥法師表示,新年民眾喜歡到寺院禮佛,到美術館欣賞藝術的創作。為了增加民眾體驗活動的樂趣,館方設計「版畫春聯拓印趣」多種吉祥文字與圖樣,讓來館的人能夠自己動手拓印,再把作品帶回去,祈求新的一年,都能夠萬事如意、心想事成。

特地在彰化館為參觀者介紹押花藝術創品與創作靈感的藝術家陳毓姍提及,作品〈千處祈求千處應〉較抽象,讓人充滿想像的空間,如千手觀音解救無數痛苦的眾聲「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藝術創作的過程,從蒐集花材、構圖及顏色的漸層等工序繁瑣;〈觀心自在〉、〈自性佛〉兩幅作品較現代感。期能藉以創作觀音佛像弘揚佛法,讓觀賞者體會佛性本具。

彰化市民黃雪娥帶媽媽、兒、媳全家四代參觀美術館,在義工的引導下體驗版畫春聯活動。前彰泰國小校長洪文黎夫妻也帶兒、媳、孫子、孫女共11人參訪美術館,觀賞押花藝術後,品嚐黃睿義供眾的高山茶,體驗春節年味,歡喜過新年。

20250131changhua-006
20250131changhua-005
20250131changhua-004
20250131changhua-002
20250131changhua-003
20250131changhua-001

"觀心自在"押花特展 三十三觀音作品傳遞祥和歡喜

記者:李銘宏 彰化報導 發表時間:2025-01-27

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於春節期間舉辦「觀心自在—新春押花藝術特展」,展出藝術家陳毓姍、滿化法師、妙昱法師等師生聯展,其中最令人矚目的展品三十三觀音及花卉與動物等56幅精心創作,為新春添增了祥和歡喜。

三十三觀音作品首度在福山寺展出,每一幅觀音充滿著生命力,栩栩如生像是飛起來的感覺,展現出慈悲與智慧。

陳毓姍表示,押花創作必須平心靜氣,過程猶如禪定,加上是以菩薩為主題,因此在製作時就要更要心無旁騖專心一致,才能讓作品顯現出莊嚴與平靜。

這場押花藝術特展展期至3月31日,歡迎熱愛押花藝術的民眾前往觀賞,這是一場傳遞美好祥和的心靈饗宴,在動盪不安的社會中,期許新的一年生起善念與平靜的力量,每個人都能藉由押花藝術感受諸佛菩薩的慈悲與智慧。

【人間社 陳璿宇 彰化報導】2025-01-06

佛光山福山寺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於1月5日舉辦「觀心自在—新春押花藝術特展」開幕茶會。參展藝術家陳毓姍、滿化法師、妙昱法師、鄭淑貞、林艷玲、潘艷琴、陳雲卿、吳月美、王翠鈴、周蕾、張賞、鍾一彣、林枝香、何瑞玉、侯芳美、洪美珍、林明珠等師生聯展三十三觀音及花卉與動物等56幅精心創作,為新春添增了祥和歡喜。

貴賓有彰化市公所專員賴佩君、彰化中山國小校長楊士愷、線西農會理事長楊玲珠、線西農會代表胡晊惟、達德商工董事長賴耀裕、中區協會副會長黃修鈺、佛光會彰化區幹部及與會民眾250人蒞臨。

節目表演由彰化中山國小指導老師許雯婷,帶領中山國樂絲竹團16位學生表演曲目〈蘇堤漫步〉、〈雨〉,揭開序幕。樂音節奏明快,曲調流暢堪稱小合奏曲中的精品。

福山寺住持妙宥法師表示,每次看到陳毓姍老師的作品,每一幅觀音栩栩如生,像是飛起來的感覺,作品充滿著生命力。每幅作品都有觀音的慈悲與智慧,三十三觀音是首次在福山寺展出,「為何會有三十三觀音出現?」藉以「蛤蠣觀音」度化唐文宗的故事,點出觀音菩薩「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的慈悲與智慧。

彰化縣文化局副局長吳文昇提及,佛光緣彰化館新春展出觀心自在押花藝術展充滿新春喜悅的氣氛,會場展出56幅作品,很感謝所有藝術家精心創作。彰化館從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自2007年創館至今,在住持妙宥法師帶領,積極推廣真善美的藝術,對文化教育不遺於力。藝術家陳毓姍是我們彰化縣田中人,從事押花藝術的教學工作,其作品富有文化性與教育性。

三重禪淨中心監寺如宗法師表談到,陳毓姍帶學生用心籌畫三十三觀音,終於完成作品。陳老師在三重禪淨中心擔任老師15年,押花教學用心盡責,透過文化藝術弘揚佛法。看到花開花落一期生命的結束,陳老師與學生卻賦予花卉新的生命延續。」他勉勵大眾,從觀心自在,去除內心的貪瞋癡,呈現內心的自性佛。

陳毓姍表示,由於早期「八相成道」的因緣與法師們鼓勵讓他醞釀創作「三十三觀音」的想法多年。此次,展出廣邀學生共同創作,以3年時間完成三十三幅觀音的作品,過程中學生亦能感受到這個善念氛圍,藉由細膩雙手與花材傳達菩薩的莊嚴樣貌。其中,高齡80歲張賞跟著陳老師學習押花多年,這次展出〈菩薩低眉〉、〈佛在心中〉2幅作品,歡喜與眾結緣。

陳毓姍作品捐贈「自性佛」給予彰化館主任妙宥法師,館方由妙宥法師回贈星雲大師「向前有路·光明在望」的墨寶給予藝術家陳毓姍。

彰化館新春押花藝術特展,陳毓姍帶來「觀心自在」、「菩薩清涼月」、「飛天」、「自性佛」等16幅療癒人心的作品,歡迎熱愛押花藝術的民眾與家人,利用春節前往觀賞。

20250106changhua-007
20250106changhua-008
20250106changhua-005
20250106changhua-006
20250106changhua-004
20250106changhua-003
20250106changhua-001
20250106changhua-002

彰化館 / 藝術家陳毓姍 觀心自在新春押花特展

【人間社 陳璿宇 彰化報導】2025-01-04

押花藝術起源於19世紀的西歐,英國已有300年的押花的歷史。藝術家陳毓姍將於1月5日在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押花聯展「觀心自在」,展出三十三觀音是師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的作品,期望能讓觀眾對菩薩慈悲的樣貌,深植在民眾的心中,讓大眾生起善念,廣結善緣,把這股善的力量傳播。

陳毓姍早期以花鳥、動物押花為主,也曾經在美國、韓國等地獲得獎項。首次在佛光山蘭陽別院展出,經美術館法師的鼓勵創作「八相成道」,第一幅「降兜率」2016年在佛光山寶藏館師生聯展,頗受好評。

陳毓姍2017年在佛光緣美術館總館展出「特展佛誕」後,他發願繼續完成「佛陀的八相成道」,創作當中遇到許多的考驗,他的父親生病往生,依然堅持以藝術弘揚佛法願力,永不退轉。並帶領學生在佛館系列展出,獲得許多展覽的邀約,期望每次展出都有新作品。

佛像押花藝術起源於「八相成道」的因緣,後來開始醞釀「三十三觀音」,一幅押花作品從尋找花材、構思至完成作品,至少需要3至4個月,小幅也要2個月。押花不是繪畫,必須找素材,如皮膚、衣服等都需精心設計,必須考慮植物會不會退色,其實沒有畫畫容易。

自2023年於佛陀紀念館舉辦「浴心如佛─陳毓姍押花藝術展」,讓他備感榮幸,展後察覺佛教的藝術帶給人們正向指引,讓人獲得心靈平靜。他在夜深人靜時創作,體會內心的沉靜,能夠與佛接心。押花創作三十三幅觀音作品,想到讓學生能夠感受到這個氛圍,廣邀學生合力,以3年時間共同完成33幅作品,傳達觀音菩薩的慈悲與智慧。

「我起心動念,就是以藝術弘法的使命!」此次師生聯展56幅押花作品,其中展出陳毓姍「觀心自在」、「菩薩清涼月」、「飛天」等16幅作品。「為完成藝術弘法使命,我堅持不賣作品。我秉持此信念,珍藏作品供養大眾欣賞,以文化藝術來弘揚佛法。」因為身懷悲願,許多民眾看到陳毓姍「觀音自在」及「菩薩清涼月」內心自然生起一股祥和的力量。

展期至3月31日,歡迎熱愛押花藝術的民眾前往觀賞,這是一場傳遞美好祥和的心靈饗宴,在動盪不安的社會中,期許新的一年生起善念與平靜的力量,每個人都能藉由押花藝術感受諸佛菩薩的慈悲與智慧。

20250104changhua-002
20250104changhua-003
20250104changhua-001

【人間社 真戒 彰化報導】2024-11-18

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11月16日舉辦「燈籠彩繪教育推廣活動」,由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福山第二分會會長廖惠玲與督導鄭麗珠率領近60位佛光人參與。有全家總動員,有夫妻帶兒女,大人與小孩人手一筆自由構圖,盡情揮灑。瞬間,一盞一盞五顏六色的燈籠,傳遞出人間幸福安樂。

美術館義工洪彩秀為大眾說明燈籠創作的緣起、彩繪主題,並詳細解說彩繪燈籠應注意事項,如顏色搭配、構圖與水分的多寡等,鼓勵集體創作,把三好的理念,藉彩繪燈籠傳遞人間的溫暖。

廖惠玲廣邀會員參加,號召佛光二代與三代走出來參與,表示讓她深刻感受到「行三好」的精神與信仰傳承的重要。尤其在彩繪過程中,親子間彼此讚美和鼓勵,傳遞說好話的正能量。

廖惠玲看到每個家庭成員專注於創作與心意溝通,活動不僅是創作體驗,更是親子增進感情、實踐善念的美好時光。家長和孩子動手創作燈籠,充滿溫馨的互動與合作,發揮創意共同完成,讓三好成為每個家庭的共同語言。

洪宜捷帶領4個姪子、姪女參加,她表示,「美術館彩繪燈籠是我爸爸洪溪圳幫他寶貝孫子、孫女芷甯、俊祐、紫庭、振皓報名的。出發前,大約知道彩繪主題是『三好』,可以針對『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下筆。但小蘿蔔頭們故意唱反調,都不願意依照主題繪圖。幸經由美術館義工老師講解,孩子一個接一個的問題迎刃而解。因為平日都很喜愛彩繪,快速地完成作品。」

福山寺能均法師蒞臨會場鼓勵大眾,並跟著大家一起動手做。專注創作後,每人提著燈籠在福山寺九九坡上,展現彩繪成果。

20241118changhua-001
20241118changhua-003
20241118changhua-002

彰化美術館引入AR科技 呈現藝術科技跨界對話


記者:李銘宏 彰化報導 發表時間:2024-09-18

彰化美術館展出全才藝術家許文融的創作,展現草書結合雕塑的跨界藝術風采。本次展覽引入AR技術,讓觀眾透過數位化展示欣賞到藝術的新境界,透過科技與傳統藝術的對話,作品不再侷限於框內,帶來全新的視覺與心靈體驗。

創作領域橫跨書法、雕塑、當代水墨、油畫、複合媒材,兼具寫實與抽象風格,擅長以草書為元素融入作品,展現藝術的無限可能。

許文隆藝術創作上,斷開媒材限制,突破空間與文化,並結合科技從傳統中淬鍊出藝術新意。

本次以許教授創作生涯系列代表作為基礎,展出包含當代水墨、複合媒材及立體雕塑等作品,並帶來最新創作,引入結合AR觀賞模式的科技藝術,透過手機掃碼,即可在螢幕中看見存於另一維度的筆觸隨著音樂浮現,讓作品的氣韻延伸至畫框之外。

第 1 頁,共 6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