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件作品如同「海底射來的光」——穿越濾光的層層水域,在幽微與閃耀之間,映照出莊明中四十餘年的創作軌跡。

此次「禪與纏」展覽的靈感,源於閱讀中的停頓、日常生活的觸動,以及對現代社會與人際關係的觀察與省思。多樣的題材,不僅釋放了畫家的思緒,也呈現她與筆下菩薩靜靜共享的時光。
藝術館王卉娟笑說,她的畫「既多嘴又安靜」。多嘴的是對問題的細細覺察,安靜的則是菩薩的清淨本質。當我們在生活中難免泛起波瀾時,菩薩便靜靜坐在我們身旁,傾聽心聲,陪伴左右——提醒我們:無論何時,我們都不曾孤單。
此次展覽以新媒體藝術,帶領觀眾走過人生八苦,透過對苦的省思,得到內心安定的力量。願見者聞者都能在塵世的淤泥中開出一朵靜蓮。
展覽期間,每個週末都有相關活動,邀請歌唱、舞蹈、花藝、紙藝、茶道等各界藝術家以解脫八苦為題,在展場中舉辦展演及藝術工作坊,邀請您一同來參與。
藝術家陳厚玏本次展覽以「Me, Then Blue」為主題,她用了一年多時間籌備,以50公斤的碎片, 作品連結藝術考古與歷史。從歷史到未來的時空對話,以“再生”與“新生”為核心,融合現代藝術技法,傳遞青花瓷的永恆之美與文化新生。
本次展覽以「大千我見」為主題,大千娑婆世界,以我之見,透過彩筆,揮灑所思所感。藝術創作的表現,總以心靈的觸動為起始,由感性的觀想出發,以理性實踐來貫徹;人生百態,現象萬般,對藝術家來說,創作是生命走過歲月的足跡,更是生活體驗某種形式的心靈紀錄。
佛光緣美術館西來館於8月16日2025年,展出「無言之書」蔡小松書法展與「無形之香」香爐收藏展的聯展。由西來寺住持慧東法師與美術館主任慧軒法師,及策展人王飛揚女士偕同為藝術家蔡小松主持開展儀式,佛光會員以及好友出席盛會,當天約有60人共襄盛舉。
一位出家人用鏡頭紀錄多年執事與參學,108件鏡頭下充滿所見所聞攝影之作,有歡喜、寧靜、生命力,甚至能夠引起一聲驚嘆之情「哇!」,在心靈上獲得喜悅。
葉田園老師將個人生活經驗、主觀意念、想像力,經過統整醞釀,再透過水彩、油彩的媒材與技巧,將虛幻構思具體化呈現。每張作品都能具備獨特性及個人風格特色。
為了要讓老菩薩們在人生最後階段裡留下美好的回憶;更讓一群可愛慢飛天使們有自己發揮藝術的舞台,將看見的美好事物刻畫下來,找到藝術上的趣味。老菩薩與小超人純淨真心,期待透過作品傳遞溫暖給更多人。讓繪畫可以成為陪伴一輩子的美好興趣。
于右任草書獨步書壇,風範為世所推崇;其傳人任漢平、蔡振祿,承繼師法,筆勢縱橫,氣韻生動。當代藝術家陳彩雲則融入藏傳佛教元素,以〈六字大明咒〉詮釋六度,作品生命張力十足,展現傳統與現代交融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