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佛光緣美術館課程 製作土茯苓藤"藤球燈"

記者:人間衛視 香港綜合報導 發表時間:2025-04-10

佛光緣美術館香港館日前舉辦教育推廣課程,邀請老師帶領20位學員利用土茯苓藤製作藤球燈,透過整理藤蔓耐心完成作品,讓大家不僅學會專注當下,更了解到做事情只要一步一腳印,就能看見美好成果。

將手中的土茯苓藤蔓仔細整理編織,佛光緣美術館香港館舉辦教育推廣課程,由黃心穎老師,引領20位學員製作藤球燈。

學員藉由專注當下,透過整理藤蔓也清理心中雜念,更從中品出人生道理,學會一步一腳印完成生活事物,就能看見美好成果。

香港佛光緣美術館「籐球燈」教育推廣 從編籐中反思人生

【人間社 利嘉文 香港報導】2025-04-07

香港佛光道場佛光緣美術館就黃心穎、左燕芬「一念三千」聯展,於4月5日舉辦「籐球燈」教育推廣課程。黃心穎教授20位學員用天然的土伏苓籐製作籐球燈。

在黃心穎指導下,學員首先用土伏苓籐製作一個圓形的支架,再用籐枝在上面任意繞圈,最後加上燈飾,一個美麗的籐球燈便告完成。籐球燈用料環保,外型別緻,揉合了傳統和現代的設計,除了可用作裝飾之外,還可照明,一舉兩得。黃心穎指製作籐球燈時,最重要是專心和放鬆,確保每一個步驟都穩妥,並使用適度的力道。

學員黃世光提到製作籐球燈比想像中困難,過程中要提醒自己放鬆心情。同修陳惠紅表示,課程是一種靜心訓練,讓她練習專心一致,遠離雜念。趙瑋玲一開始覺得籐枝上有很多結節,感覺很難處理,但其後發現結節很有用,能幫助固定籐枝。她從中體會到,生活上也會碰到很多麻煩事,懂得處理,也會從中獲益。馮少芳感謝道場舉行是次課程及黃老師用心指導,分享製作時感受到「萬事起頭難」,一定要用心,不急躁地慢慢做,才能做得好。

20250407HongKong-006
20250407HongKong-005
20250407HongKong-003
20250407HongKong-004
20250407HongKong-002
20250407HongKong-001

香港佛光緣美術館教育課程 手作"玉米娃娃"

記者:人間衛視 香港綜合報導 發表時間:2025-04-07

 

佛光緣美術館香港館日前舉辦教育推廣課程,邀請到左燕芬老師,教導14位學員製作玉米娃娃,透過專注當下還有耐心的製作,學員們做出了獨一無二的玉米娃娃,也展現了環保和藝術的融合。

將手中的玉米葉折成娃娃,再幫它加上天然染色玉米葉做成的衣服,香港佛光緣美術館日前邀請到左燕芬老師,教導學員們製作玉米娃娃。

製作過程不僅要專注當下,也要充滿耐心,學員們慢工出細活,創作出獨一無二的玉米娃娃,展現了環保與藝術的融合。

香港佛光緣美術館「玉米娃娃」教育課程 培養創作能力提升環保意識

【人間社 陳樂賢 香港報導】2025-03-25

黄心穎、左燕芬「一念三千」美術聯展,香港佛光道場佛光緣美術館於3月22日舉辦「玉米娃娃」教育推廣課程,左燕芬教導14位學員以玉米葉(粟米衣)及野生植物材料製作精緻的玉米娃娃,體驗環保與文化藝術的結合理念。

左燕芬於退休後,鑽研運用玉米葉及玉米鬚來製作娃娃,並以天然顏料和植物染料為玉米葉染上不同顏色,作為娃娃的身體及衣裳,玉米鬚就作為頭髮及拾取野生植物(例如無患子、合桃)等做頭部配件,運用不同的線條與大小不一的葉片來呈現娃娃的身體及衣裳造型,展現出接近大自然的線條美感。

學員王慧琦表示,在製作玉米娃娃的過程保持專注力,身心變得很寜靜平和,沒有一絲煩惱。何寶枝分享,從製作玉米娃娃過程中體會要把心靜下來,像三學中的定來衍生智慧。劉美然認為做事要用心,清楚知道製作每一個步驟才能做出精緻的玉米娃娃。

20250325HongKong-006
20250325HongKong-003
20250325HongKong-005
20250325HongKong-004
20250325HongKong-002
20250325HongKong-001

佛光緣美術館香港館 "一念三千"藝術展開幕

記者:人間衛視 香港綜合報導 發表時間:2025-02-21

佛光緣美術館香港館現正展出,藝術家黃心穎、左燕芬「一念三千」創作聯展,除了佛畫創作,還有以大自然為媒材的玉米葉人偶,透過畫面帶您一起去欣賞。

把玉米葉做為媒材,塗上顏料製作成各種人物公仔,還有這一幅幅描繪佛教藝術的創作,佛光緣美術館香港館現正展出「一念三千」藝術聯展,由藝術家黃心穎、左燕芬協手端出創作。

開幕當天貴賓雲集,包括各界藝術人士以及民眾搶先來觀賞,兩位藝術家親自導覽分享自己的創作理念,以大自然作為媒材化腐朽為神奇,更以佛法最為啟發描繪充滿童心畫作,透過藝術療癒人心,帶領大眾感受美好視覺與心靈饗宴。

香港「一念三千」美術聯展開幕禮 藝術無言說法

【人間社 蘇簡笑怡 香港報導】2025-02-17

香港佛光道場美術館於2月15日舉行黃心穎、左燕芬「一念三千」聯展開幕禮,主禮嘉賓包括佛光山港澳深教區總住持暨香港佛光緣美術館館長永富法師、黃心穎和左燕芬。出席嘉賓有文理書院校監歐陽惠賢、藝術家劉莉莉、梁硯奴、馬星原、張綺娜、陳燕雲及張家俊。館內懸掛了以玉米葉(即粟米衣)製作的敦煌壁畫伎樂飛天,吸引參加開幕禮的百餘名人士目光注視。

永富法師致詞,左燕芬把玉米葉製作成藝術品,既有美感又環保,可謂化腐朽為神奇。黃心穎將「一念三千」的佛法概念轉為藝術創作,對內在心性有深刻的體會。天災人禍和社會事件提示世間的一切處於無常之中。從佛法來看,可以通過訓練自己的心應對無常的衝擊。香港以高壓的生活與工作競爭大著稱,佛光緣美術館作為文化綠洲,提供喘息的空間。藝術淨化人心,讓人從藝術品中看到生命的多樣性,能發出會心一笑,也帶來感動。誠如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所言:「感動是最美的世界」,以感恩的態度出發,即使面對的人事物有缺陷也不會執著,而是看到缺陷背後的美好,珍惜當下。

左燕芬於致詞中透露,在南斯拉夫看到粟米衣公仔獲得啟發,感到粟米衣碎條的形態具有國畫線條的美感,因此用粟米衣創作人物造型和仿製敦煌壁畫的飛天;認為粟米衣娃娃是中國畫線條的一種新意,她把西方的東西中國化。並表示,香港回歸後應推廣佛教文化。

黃心穎表示,永富法師道出她的心聲。她也曾受到香港社會環境的衝擊,失去創作的動力。再回頭看,當中還是有其意義和因緣而做成生命的短暫空白。並特別提到是次展出的畫作,是給有童心的人欣賞的。

藝術家陳燕雲表示,非常欣賞黃心穎作品的色彩及感到她的畫作非常有童心;而左燕芬的作品利用大自然材料,質樸卻神似,需要有無比的功力才能製作而成。

龐穎希覺得左燕芬的作品呈現方法特別,從卷軸畫敦煌全貌圖中,可見左燕芬有過人的毅力,觀賞中似親臨當地。玉米飛天及其他模型,活靈活現。

20250217HongKong-009
20250217HongKong-008
20250217HongKong-007
20250217HongKong-006
20250217HongKong-005
20250217HongKong-004
20250217HongKong-003
20250217HongKong-002
20250217HongKong-001
20250217HongKong-010

"心佛.張厚嶺陶瓷雕塑展" 香港佛光緣展出

記者:人間衛視 香港綜合報導 發表時間:2024-10-03

大陸藝術家張厚嶺在香港佛光緣美術館開個展,以陶瓷創作佛像,又以白色呈現,更顯莊重,美術館館長永富法師特別肯定張厚嶺的心細。藝術家以歡喜心創作,作品自能匯聚正向能量,讓觀賞者也能心生歡喜。

這一尊尊莊嚴的陶瓷佛像,出自於藝術家張厚嶺之手,他的陶瓷雕塑展「心佛──張厚嶺陶瓷雕塑展」在香港佛光緣展出,吸引許多人前來觀賞。佛光緣美術館也特地舉辦開幕展,香港佛光緣美術館館長永富法師與張厚嶺交換禮物留念。

展館展出數十多件佛瓷作品,外型純淨高雅,包括精巧排列的龍門萬佛、神態自如的禪定觀音、莊嚴的彩金佛菩薩等。

張厚嶺的作品給人安詳寧謐的感覺,除了展現工藝技巧,更能看見功夫紥實,透過佛像可以感受到藝術家以歡喜心創作,觀賞的人也能心生歡喜。

2024心佛──張厚嶺陶瓷雕塑展開幕禮 心之所向 力之所及

【人間社 李彩碧 香港報導】2024-09-23

龍門石窟是千年石雕藝術寶庫,9月21日香港佛光道場佛光緣美術館舉行「心佛──張厚嶺陶瓷雕塑展」開幕禮。主禮嘉賓佛光山港澳深教區總住持暨香港佛光緣美術館館長永富法師、龍門佛瓷藝術創始人暨龍門佛瓷藝術館館長張厚嶺,近150人出席開幕禮。張厚嶺根據佛教教義創作出人間佛像風格,融合龍門石窟佛雕藝術與中國白瓷於一體,展期至2025年1月4日。

永富法師致詞,展覽以「心佛」為主題。「相由心生」,內心清明、慈悲柔軟,才可以塑造出神韻自在莊嚴的佛菩薩造像,攝心悅目,非AI人工智慧技術所能展現出的心識智慧,足見張厚嶺在禪定心學上下的功夫。觀賞者可藉由張厚嶺的作品作自我觀照,心中是否有佛菩薩或具有歡喜和慈悲,要體會佛菩薩像的內在力量。中國佛像造像的特色是慈眉善目,從造像的神情和型態中感受生命安穏和溫和,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感謝旅居洛陽的張厚嶺從遠道而來出席開幕禮。

張厚嶺致詞,與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結緣源於佛光山建藏經閣,大師派弟子到龍門石窟觀摩,造就了他在大覺寺、星雲文教館及香港佛光緣美術館舉行作品展覽。深受大師啟發,無懼困難,常勤精進。感謝美術館團隊的協助,每到佛光山之處,都感受到家的溫暖,也歡迎大家參訪洛陽之家。

場館展出數十餘件佛瓷作品,暗含內斂,外顯純淨高雅,包括精巧排列的龍門萬佛、神態自如的禪定觀音、莊嚴的彩金佛菩薩像、結合不同文化的反彈琵琶等,更有仿似真人的大師坐像和立像。

張厚嶺的朋友畢勝從事設計工作,認為佛瓷雕塑與批量生產的陶瓷不同,是次展覽的作品充滿文化藝術氣息。專程由深圳來港的何洋和殷淑鈺表示,佛像不同的造型和法相,非常莊嚴和震撼。正如總住持永富法師所言「相由心生」,透過佛像可以感受到藝術家以歡喜心創作,觀賞的人也能心生歡喜。張懷堅認為,張厚嶺創作的佛像給人安詳寧謐的感覺,可見張厚嶺在色彩和工藝製作技巧的功夫紥實。

20240923HongKong-008
20240923HongKong-007
20240923HongKong-005
20240923HongKong-006
20240923HongKong-004
20240923HongKong-003
20240923HongKong-002
20240923HongKong-001

2024美術館教育推廣課程「仁心.仁術」 我手畫我心啟發創造力

【人間社 蘇簡笑怡 香港報導】2024-07-31

香港佛光緣美術館集展覽、教學於一體,7月27日正在展出的「仁.緣」羅一宸碳粉人像作品展舉辦教育推廣課程,12位學員在碳粉畫家羅一宸悉心教導下,體驗藝術美化人心。

羅老師講解,在構思人像畫前必須有行前準備,例如有人物的相片和個人資料,強調一幅畫不是一個平面圖而已,若能用心去解讀畫面的結構,會看到畫作背後的感人故事。繪畫時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畫出人物的神韻。不要拘泥於比例大小,只要我手畫我心,經過不斷的歷練,自然會有成績。學員在老師指導用碳粉的技巧後下筆,碰到瓶頸時獲老師稍作修改,領悟箇中巧妙,畫出傳神的人像畫。

彭月嫦第一次參加美術館教育課程,聽從老師指導放開心懷下筆,經老師略為修改,人物雛形活現眼前;更開心的是有人肯定,說畫得很神似,令她對繪畫的信心大增。

王子昀聽了老師分享創作的心路歷程後產生同感,嘗試依自己的感受去描繪出人物,想不到被大家認可,體會到肯定自己的能力很重要,是成功的支柱。

20240731HongKong-005
20240731HongKong-003
20240731HongKong-004
20240731HongKong-002
20240731HongKong-001

碳粉人像羅一宸個展 佛光緣美術館香港盛大開幕


記者:人間新聞 香港綜合報導 發表時間:2024-06-27

佛光緣美術館香港館舉行羅一宸碳粉人像作品開幕典禮,運用近年少見的碳粉媒材,其中更有3幅是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肖像,羅老師也表示,期盼運用佛法與藝術理念,創作出更多令人感動的作品。

仔細向大眾解說創作理念,牆上這幅星雲大師肖像,是香港畫家羅一宸老師的作品之一,眼前的人像作品,不僅畫風細膩,所呈現出的樣貌也十分逼真,日前佛光緣美術館香港館舉行羅一宸老師個展,他表示,希望能用自己的佛法理念,透過藝術呈現給大眾。

第 1 頁,共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