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義成是台灣知名雕塑家,少小離鄉已逾六十歲的他,內心總渴望有朝一日回到自己的原鄉—高雄大樹做一場展覽。此次在佛光山佛光緣美術館總館舉辦「回鄉的我—朱義成雕塑展」終於有機會圓滿多年的宿願。
朱義成是台灣知名雕塑家,少小離鄉已逾六十歲的他,內心總渴望有朝一日回到自己的原鄉—高雄大樹做一場展覽。此次在佛光山佛光緣美術館總館舉辦「回鄉的我—朱義成雕塑展」終於有機會圓滿多年的宿願。
1970年代移居美國,推廣文化藝術予兩屆美國總統和加州州長等重要人物,同時心繫中華文化傳承,多次自行出資或募款修復佛教遺址,對全球佛教藝術保存及推廣貢獻甚鉅。
佛光緣美術館台南館「天涯何處無芳草-陳妃婷中西畫個展」-生活上的景象皆可作為創作的題材,藉由觀察寫生紀錄生活周遭的感動一直到最後演化到對物象的造形演繹。西畫重視的是色彩表現,水墨重視的是線條的表現,在這次的展覽中可網羅中西方的色彩及線條的運用,其中也可了解創作者的思維進化。
《從容庵錄》卷四中有一則叫「密師白兔」的著名禪宗公案,說的是唐代禪師神山僧密與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禪師一起說話,談話間見一白兔子在前面跑過。僧密禪師開口贊道:「俊哉!」良价禪師問道:「作麼生?」僧密禪師回道:「如白衣拜相。」「密師白兔」表達的是參禪的人一旦覺悟,就好像平民做了宰相,境界大大不同。受這則「密師白兔」公案的影響,民間也把兔子視為吉祥物,如同「躍龍門」。
2023 星雲大師墨寶˙祈願與祝福”仁和安康富樂吉祥”,就是希望大家學習佛法的智慧,以仁和謙慈之心待人,樹立起來奉獻的人生觀,用自己的所學所修來利益社會,心境圓滿如鯉躍龍門。
以各類媒材創作之美食,於視覺上賦予不同驚喜與趣味。邀請黃正南宛若神奇般0.15mm打破金氏世界紀錄的薄胎瓷、首位「民族工藝一等獎」葉發原皮塑、陳德隆木雕、廖述乾銅雕、李義雄袖珍木雕、陳文華紙雕、徐翊珊電腦繪圖、台灣碗盤博物館、林鴻文與李曙光收藏之可樂及歐洲瓷器等,數百件視覺美食作品與餐具,欣賞該媒材創作領域之首獎,觸動您品嘗美食的記憶,最佳療癒心靈。
李明道老師從事木雕創作四十年,喜歡研究新的元素新的工法且認為木雕創作技巧是慢慢鍛鍊出來的,一定要活用,要突破再突破,這是李老師對於木雕的堅持。
做任何事一定都會遇到困難,剛開始學習神像雕刻時,起初無法將神韻呈現出來,曾想過要放棄,在觀察許多造型和刀法後,覺得可以突破,便會下定決心要完成「不可能的任務」,不眠不休的嘗試,找到竅門逐漸揣摩並表現出神像的鮮活神韻,愈發得心應手,突破先前以為望塵莫及的目標。
遇到困難的「無力感」,其實是一種「情緒」,克服情緒必須靠自己的雙手,修正再修正,感覺再感覺,無力感自然會灰飛煙滅。
廖勝文老師為台中文化局「漆藝—夾紵漆器」保存者,是優秀的中生代傳承人,作品融合傳統與現代呈現當代漆器藝術新思維。配合佛光山2023年春節平安燈活動,佛光緣美術館總館特別舉辦「富樂吉祥—廖勝文漆藝創作展」,以這項美麗的傳統工藝與您一起迎接新年的到來!
書畫篆刻自古即為文人修身養性及遣懷方式之一,故其內容離不開文思與情感。此次展覽創作理念定調為「禪心藝遊」,乃受星雲大師所言「禪心」即「你我一體、有無一如、包容一致、普利一切」之心所感動,期能透過創作寄寓修心養德的重要 。
此次作品主要以書畫、篆刻創作為主,創作作品除了甲骨文、篆、隸、楷、行、草六體書法外,兼及水干畫與篆刻創作,內容則涵蓋儒釋道思想,期能透過作品之創作,讓普羅大眾亦能涵儒化育以澄淨心靈。
素人藝術家陳愛珠透過後天不斷地努力及琢磨水彩的精髓,加上本身的修為和生活美學涵養,繪畫歷程得獎無數,如今已被列入台中藝術家之一。
透過細膩的畫風與技法的融合,呈現了另一種藝術與生活的獨有風格,讓我們看到生命的美好。本次展出以生活寫實為元素,帶給賞畫者一種『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人生體悟。
本期展覽作品是108幅精品中的部分代表作品,是著名畫家張智棟先生五年來對快樂的尋覓、對藝術的執著,五年的辛勞創作和五年的悟道心路。畫佛歡喜,學佛寬容。以法喜、歡喜為主題的布袋和尚佛像藝術,整合了文化與心靈、神聖與世俗的雙重意義,最後圓滿“喜滿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