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2025佛誕節,巴黎館推出佛教聖地攝影展,此展源自於巴黎東方文化遺址保護聯盟所出版的專書《佛陀的足跡》,該書由一群學者撰文介紹十個佛教聖地,並由6位攝影師紀錄聖地人文風光。此次在法華禪寺大殿展出部分照片,在文化走廊展出學者對聖地的介紹。

為慶祝2025佛誕節,巴黎館推出佛教聖地攝影展,此展源自於巴黎東方文化遺址保護聯盟所出版的專書《佛陀的足跡》,該書由一群學者撰文介紹十個佛教聖地,並由6位攝影師紀錄聖地人文風光。此次在法華禪寺大殿展出部分照片,在文化走廊展出學者對聖地的介紹。
胡小萍以中國水墨以境傳情的特點,並以象徵生態保護的蝴蝶為物象,令觀眾反思人類和大自然的密切關係。清晰的構圖,仔細的技巧,山林流水和蝴蝶圖像兩個平面空間,互相穿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構成完整的畫面...
本展以《綻放新生》為題,標誌著時間的推進與生命的循環,亦象徵蛻變與誕生。除了對於自然現象的描繪,「綻放」、「新生」更是傳遞動態變化的過程與靜態狀態的凝結,表述劉白雪對藝術創作的期待與渴望,試圖將生命的悸動不受拘束地淋漓呈現,宛如春日風起時,萬物昂然向上。
此次展出三代人的迷你汽車收藏,也以此展覽紀念已逝的祖父Claude Lassagne留給家族的傳家之寶—珍貴的親情聯繫。迷你汽車象徵著童年的回憶、親情的聯繫,也象徵著帶著我們朝向未來的載體,呼應著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留給我們2025蛇年的新春祝福「向前有路,光明在望」。
此次展覽分成四個章節,訴說著李玉芬的藝術之路及生命歷程。 「初生-蠢蠢欲動」,這一系列的畫作相對具象,展現新生命對世界的探索和期望;「青春-意氣風發」,一排的抽象畫作,畫風突破框架、用色大膽,表達著青年的熱情奔放;
「龍的聯想—2024龍年新春創作聯展」邀請25位藝術家以「龍」為主題創作42件作品,作品類別多元,有書法、水墨畫、油畫、版畫、陶塑、木雕、織品、裝置藝術,而創作的內容則富涵藝術家們對「龍」的想像,及對生命寄予的無限祝福。展品中有兩件「可以玩的藝術品」,還有與生活用品相關的作品,看起來格外溫馨。
孫廣濶九歲開始習畫,浸心巴黎二十載,逡巡於博物館、圖書館十餘座,徘徊於畫室七八間,專修油畫版畫。在觀展與實踐的反復碰撞中,殫精竭力,兼修園林與建築,探索空間與色彩,希望融會貫通。
1970年代移居美國,推廣文化藝術予兩屆美國總統和加州州長等重要人物,同時心繫中華文化傳承,多次自行出資或募款修復佛教遺址,對全球佛教藝術保存及推廣貢獻甚鉅。
蘇紋玉生於台灣-台南。曾就讀於長榮中學美術實驗班,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系,進修於法國盧昂藝術學院。於2007年定居法國諾曼第。目前為「法台文化交流協會」、「賈德書畫推廣協會」及「中華甲骨文藝術協會法國分會」會長。致力創辦及教授漢字書法、推廣東方藝術並進行個人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