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克敏老師首創的金屬畫其實就是在金屬板上作畫,除了使畫作有凸起效果,更將其思想感情嵌入板中通过能久存于世的斑斓色彩,表现出对现实的观照与想象;而這門藝術,也是本地畫家鄒克敏一直以來默默耕耘和不斷推廣的新畫作風,屬永久珍藏品。
鄒克敏老師首創的金屬畫其實就是在金屬板上作畫,除了使畫作有凸起效果,更將其思想感情嵌入板中通过能久存于世的斑斓色彩,表现出对现实的观照与想象;而這門藝術,也是本地畫家鄒克敏一直以來默默耕耘和不斷推廣的新畫作風,屬永久珍藏品。
漫畫家黃壽忠出世於1964年,來自登嘉樓,他熱愛藝術,醉心音樂創作,經常游走在爵士鼓、鍵盤、吉他及畫筆顏料之間的追夢人。左撇子的他向來擁有多重身份,曾經是:詞曲創作人、漫畫連環圖及佛教插畫主筆、報館編輯、唱片製作助理、廣播電臺編劇、小說作家及建築美術總監。
千年的敦煌壁畫成為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的社會日益豐腴,然而人們對精神的追求並沒有減退。重彩壁畫是藝術家董克文的最愛,通過菩薩、飛天的創作,讓人們在欣賞藝術的同時也得到心靈的淨化,在中國夢的今天,董老師的重彩壁畫愈加顯示了文化上的價值。
藝術家董克文在1991年從寫意人物、山水畫轉向以傳統工筆重彩壁畫人物爲主。之後1993年赴山西芮城永樂宮考察臨摹作品,與研究所所長范金鰲先生共同研討學習傳統工筆重彩方法,幷參與壁畫研究室的壁畫臨摹工作。出版有《董克文臨撫敦煌 永樂宮作品》集、《佛影梵音-董克文臨撫敦煌、永樂宮作品集》,作品多次參加國展、省展,日本、臺灣地區、東南亞國家藏家所收藏。
此次作品共展出80幅畫作,延續以往玫瑰系列一貫的華麗艷澤,再次以大量鮮黃底色襯托玫瑰花叢的濃美,一叢叢玫瑰開成了園,置身展場,彷彿真有馥郁香氣沁人心脾。葉老師與您分享對“愛”的不同詮釋,籍而呼籲大家珍惜身邊的人事物,邁向一個關愛的社會。
素人畫家蘇砡嬅的彩色水墨,不只是有漂亮的景致,更飽合豐富的情感,在情景交融之處,形成她獨一無二的美學世界。藝術創作者逃離不了山川大海的魅力,但卻無法做到一視同仁。文學泰斗冰心的作品,就處處有「貶山褒海」之筆;而相對於一望無際的大海,蘇砡嬅更喜歡山水之美。
鄭桂源化腐朽爲藝術,發揮創造力在舊砧板上作畫刻字,使舊砧板得以“重生”。鄭桂源老師在完成第一件砧板作品後,從中得到成就感,積極地想要嘗試更多的創作,于是到處找尋舊砧板的材料,砧板是咱們華人家庭不可欠缺的厨房工具,尤其是一般家庭將已發霉及破損丟棄的舊砧板,對于他想要回收舊砧板的事情,身邊的人都感到好奇,鄭老師只笑稱想讓舊砧板“重生”,希望將舊砧板流傳,不將它丟棄,讓它與藝術結合,再展現生命。
当初佛陀有一位弟子问到,如何纪念佛陀和教法,如何才能表达对佛的虔诚时,佛陀没有答话,而是把身上的袈裟平铺地面,把钵倒扣袈裟上,並立锡杖竖於覆钵上,因此形成了佛塔的雏形。《长 阿含经》曾记:佛陀于临终时指导「于四衢道起立塔庙,表刹悬缯,使诸行人皆见佛塔,思慕如来法王道化。」 佛塔的建立是为了纪念佛陀对世人的教诲,最初并无甚要求,而后来演变成金碧辉煌的建筑,是人们对佛陀信仰的崇敬与信心的表现。
陸醫生展出45幅貓系列不同階段或風格的創作,藍天紅花小黑貓是她第一幅貓畫,自從她的小獵犬救回那隻小黑貓,看著小黑貓經歷生死徘徊的過程,讓她在人類的世界中【看到】貓的存在。彩色小黑貓是第二個貓系列,源自於生活中的街貓,落花貓有中國畫傳統留白和厚彩之後的清冷,靈感來於故宮貓。
「和諧之美」,是謝有錫院長對人世的觀察,也是他的創作、投射、所求,盡熔於一爐,賦予他筆下的畫作,言之不盡的意境。
此次受邀佛光緣美術館東禪館舉辦個人畫展,取題為「和諧之美」。謝有錫自言這一切說來很抽象,但他希望的,就是更多人看到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有一種無形的和諧之美,將萬事萬物聯繫起來。